幼兒園中班陪伴教師隨筆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陪伴教師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陪伴教師隨筆

幼兒園中班陪伴教師隨筆1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和孩子們在一齊相處三個月了。記得有天我請假,小班的娟娟老師代我的課。當我回來,聽其他老師說,我們班的孩子一向問我爲什麼沒來上課,老師開玩笑說是他們把我氣得生病了。當時聽了,我心裏覺得酸酸的。雖然孩子們有時候不太聽話,但是我和他們在一齊應經成爲了一種習慣,成爲了每一天的生活。

每當我誇獎其中一個人時,他們總是一齊做,我明白,他們需要我的誇獎。所以我也會盡量給他們每個人一個手指印章。雖然摁在眉頭,別人看不到。但是他們覺得這是給他們最榮耀的獎勵。

宇航此刻很喜歡幼兒園的生活。他是外冷內熱型的孩子,表面看起來文文靜靜的,但是心裏有很多的想法。此刻他也很樂意和我說,每一天一早過來,總要說做完在家媽媽、爸爸給他弄什麼、買什麼東西了。當然,我也要認真的聽他說。

我們班的兩個小女孩兒詩曼和子藝,此刻越來越有範兒了。看到男孩子灑水了,便說:“趕緊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溼了!”有時候看着她們覺得很有女王範兒。有時候我也會提醒她們:你的潛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麼事都照顧的到。

鈺堯,是讓其他老師說道都頭疼的孩子。但是我沒覺得鈺堯讓我頭疼,也許是別的老師沒有和鈺堯相處的原因吧。雖然鈺堯總是做些激動的事,但是他是個開心果,他能讓我們開心,捧懷大笑。記得一天他突然說,“曉燕老師你不醜!”當時我很驚訝。原先他也有自己的審美。我也很高興,在孩子們的心裏,我留給他們的是完美的形象。

和孩子們的日子裏,總能出現一些開心的,讓人開懷大笑的片段。很感謝孩子們給我的一切。

幼兒園中班陪伴教師隨筆2

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齊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羣堆裏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後,我對他們的行爲進行教育。“剛纔小朋友在唱歌時你們爲何打鬧”“我們沒有打鬧。”他倆竟然不承認。我問全班小朋友有沒有看到他倆打鬧,大家都說看到了,並大聲喊:“老師,罰他倆站到前面去!不給上音樂!不許吃飯!”等等。看他們的神情個個歡呼雀躍,異常興奮。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爲什麼會有這種幸災樂禍的心理我想這和教師的教育觀、兒童觀發生了偏差有關。由於教師平時在教育活動中有意或無意地有過這種批評幼兒的行爲,如孩子打鬧得出格時,教師有時會沉不住氣,表現出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這就給孩子留下了印象。孩子有好模仿和喜歡順應老師的心理,於是在發生同類現象時,孩子爲了討好老師就會說出這樣的話。被指責的孩子在班裏會覺得自卑,得不到尊重而心理壓抑,從而不喜歡上幼兒園乃至影響孩子的個性健康發展。而指責別人的孩子,剛開始,並不懂得幸災樂禍,但長期這樣,也會發展成爲一種習慣心理,成爲一個自私、狹隘的人。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平時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瞭解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其次當孩子犯錯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藝術的方式,耐心引導,悉心教育,如提醒孩子換位思考,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錯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評價潛力。問題看似出在孩子身上,其實還是要追溯到教師的教育,“從孩子的行爲看教師的觀念”這話很有道理。

晨間活動在進行戶外遊戲時,大家都玩得十分開心。這時,我突然聽到“哇”的一聲大哭,原先是A把B給撞倒了。A不以爲然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就要離開。看到這一情景,我明白A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爲給別人帶來的後果。他認爲自己說聲“對不起”就行了,就跟他沒關係了。所以,就應引導他用行動來道歉。於是我趕忙叫住了他,並伸手將B小朋友輕輕扶起,一邊哄着一邊問:“你爲什麼哭呀?”B說:“疼。”“A跟你說對不起了,你還疼嗎?”我故意奇怪地問。“疼。”B不解地答道。聽了B的話,我問A:“你摔過跤嗎?”他點點頭。“你摔跤時有什麼感覺?”A低頭說:“疼。”“那你疼時期望別人怎樣樣呢?”我又問。“揉揉。”他想了想,小聲說道。然後蹲下去伸出他的小手給B揉一揉,還把她身上拍打幹淨,嘴裏還說着“真對不起,還疼不疼?我給你吹吹。”他這樣一來還真見效。剛纔哭得很厲害的B,竟然不哭了,嘴裏還說着:“沒關係,我不疼了。”看見A認真地在做這件事,我摸着他的頭對他說:“你看,光說聲對不起,B還在哭,說明她還疼、還委屈呢。你幫她拍拍土,揉一揉,這樣關心她,她的疼痛就減輕了。她也很快地原諒你了。所以,以後不留意碰了小朋友除了說對不起,還能夠幫他減輕傷痛。這樣,小朋友就會原諒你的。”他點點頭。

看着他倆跑走的背影,我想,教師在處理孩子之間的一些偶發的不愉快的事情時,光教育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夠的,還就應利用這個時機對他進行移情教育,讓他看到自己的行爲給同伴造成的影響,使他們能夠站到同伴的角度去思考,真心地表達歉意。

幼兒園中班陪伴教師隨筆3

我們班的孩子今年自小班升入中班,我發明他們開始喜歡爲集體爲同伴幹事情,便在班級建立了值日生工作。全班幼兒分成五組輪流舉行,每天由6—7名幼兒共同做當天的值日工作,我主要按幼兒的能力以及來園的早晚給他們分配值日項目。

開始時,孩子們對值日生感到非常新鮮和洽奇,每天都開心地早早來園,積極完成我分配的任務。可是過了不久,我就發明值日生來園總是你早我晚,有時候大部分幼兒都來園了,值日生還沒到,當我詢問緣故原由時,孩子卻無所謂地說:“我忘了!”。儘管值日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但時常出現幹事不當真、堅持欠好,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這時,小朋友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思考,某一天,在我正準備安排值日生工作時,郭子豪小朋友說:“老師,今日我不想當衛生員了!”,“爲啥子?”我急切地想知道緣故原由,“今日我想當景象形象員!”

孩子的回覆似乎提醒了我,原來對做值日生他們有本身選擇的願望,做啥子值日也有本身的設法。可是以前,值日生都是由我來安排孩子做的,從未思量他們的興趣和需求。我們說要把屬於孩子生活和選擇的權力還給孩子,那麼值日生工作爲啥子不讓他們自選呢!於是,我緊接着說:“可以呀,今日就由你們來選擇做啥子值日生吧。”孩子們立刻又變得興抖擻來,這個說:“我今日要當接待員!”阿誰說:“我要當監督員!”。那一天,我特別注重觀察他們,發明孩子們對自選的值日項目充滿興趣,都能當真負責地做好各自工作。以後值日生我班開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