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真的有無限可能嗎散文

生命真的有無限可能嗎?

生命真的有無限可能嗎散文

前些天,我接到的諮詢案例中,一個近30歲的諮詢客戶跟我講,他之前對於職業規劃的理解是“職業規劃會規劃出若干種職業,然後讓他選擇與嘗試。”

對職業規劃抱有這樣認知的人比比皆是,不管是中學生還是大學生,亦或是職場中人。大家普遍都認爲:你還年輕,你的生命有無限可能,你需要勇於嘗試,找到那條屬於自己的路。更有甚者,還有一些所謂的職業規劃機構也在倡導此種說法。

這種說法“糊弄”那些未入或初入職場、年資尚淺的人來說還行;但對於我們這種職場經歷豐富,專業且思想有深度的人來說就不是那麼好糊弄的嘍。這擺明就是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的“心靈雞湯”麼。

爲什麼呢?且看我一一道來。

一、時間VS 嘗試

還記得《異類》一書中提出的重要核心理論嗎?對,沒錯,就是“一萬小時定律”,這個理論告訴我們:“要成爲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只要堅持10000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爲該領域的專家”。10000小時,按照比例計算:如果每天工作4個小時,一週工作5天,那麼成爲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0年。如果,每天工作8個小時,一週工作5天,那麼你需要至少5年。所以,也就是說,當我們想要在一個領域內更好的發展,我們必須投入至少5年的時間。

從這個角度講,請大家思考如下問題:

1. 想想我們在某個領域內從通過嘗試性選擇接觸到最終發現自己合適與否需要多久?

2. 再想想我們每個人最好的職業生涯成長階段會持續幾年?

人力資源角度來看,每個人至少需要2-3年才能瞭解到業務的流程與技能。那麼你最好的職業生涯階段能有幾個2-3年?!也許有人會說,我只需要用1年或半年就能瞭解清楚我到底適不適合。那我想說,當你的簡歷上出現若干個半年、1年的職場經歷是時,試問,哪個企業或者HR敢聘用你?!恐怕招聘單位對你唯一的認知就是“忠誠度不高,經驗積累不足”吧!

二、無限可能VS 選擇

在心理學上曾經有一個這樣的實驗遊戲,當想製造一個人進入到發瘋或瀕臨崩潰的邊緣的唯一最好的辦法是,給他多種選擇,讓他越發的迷茫與困惑,引導他進入崩潰甚至是自殺邊緣。這就是在生活中也一樣,比如你出去買衣服,當有若干個你比較感興趣的衣服擺在你面前,你會做出什麼舉動?要麼放棄不買,要麼都買下。買衣服這事還好辦些,即便你全部買下,你每天只需要穿一件接受大家的評判,然後找到自己的風格定位即可。可是如果是你的職業方向選擇呢?面對若干選擇,你會怎樣?如果你放棄,那就說明這個職業規劃諮詢根本就沒有解決你的問題,沒有落地。如果你全買,那就意味着說有的職業方向你都要嘗試你才能找到自己適合的路。那你每條路的嘗試之舉需要多久呢?你的時間,你的生命真的允許你不斷的嘗試嗎?!你難道真的想在你的工作經歷中得到“忠誠度不高、經驗積累不足”的定論嗎?!

通過以上兩點分析,我想各位應該已經明白了 “你的生命有無限可能”的說法的不科學、不落地性吧,也就能理解,前文提到的這是一個“沒有解決任何問題的心靈雞湯的'說法。”

其實對於職業規劃領域,這是一個知識型、專業型、實操型的行業,這是專業知識服務業,對於職業規劃師的要求也很高,不僅是專業技能要求,更重要的是道德素質要求。職業規劃師的定位相當於“醫生”的角色,當職業規劃師不專業且不道德的時候,那就是諮詢客戶的災難了。就像我爲文章一開頭那位諮詢的客戶的解答,我說:“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爲,第一,給你做諮詢的職業規劃師不專業,沒解決你的問題。第二,當你面對若干種職業選擇,你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爲做完職業規劃諮詢後,需要踐行的是你自己,即便是嘗試,其實浪費的還是你的時間,你的生命。”

所以各位,你需要好好思考一下:你的生命真的有無限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