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是痛苦散文

記不清是哪個先人或哲人,還是哪個偉大的人物或男人、女人,或中國人、外國人說的話。我的理解:思想作爲“名詞”,指的是對事物的看法和主張,或者是一種“倡導”和“指向”。一般用在偉人的身上,如:***思想。當然,普通人夠不着這種稱呼和冠名。思想作爲“動詞”,指的是大腦的思維活動。作爲名詞的“思想”是動詞“思想”後的結果。那麼“思想者是痛苦的”這句話可以理解爲:正在思想或思考問題的人的那個經過是痛苦的。

思想者是痛苦散文

有思想就會有痛苦。其實,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就有了“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說法。“思”也好,“想”也罷,取決於“對象”的本質。面對生活中的問題——人或事,“思”考後,“想”怎麼做或是該怎麼做,這是一個必然的“流程”,我們大家迴避不了。“痛苦”的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時候、我們“思”不出個“想”怎麼做的時候。所以,這個思想的“過程”就成爲痛苦的了。

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這是人的本性使然,(當然,這也是歷史和社會進步的動力。)當一個人處在“困惑”中的時候,他是痛苦的,因爲他沒有思想出個所以然來。當他在思想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美好的`東西”而在現實中無法實行時,他也是痛苦的。(他會在“痛苦”後重新回到“痛苦的思想中。)當然,每個人”思想“的內容會有不同,即便是同一個問題,“結果”也不會一樣。這和思想者的“素質”、“素養”有關。所以,“思想”也就派生出了諸如:理想、幻想、夢想、瞎想……等等。

“思想者是痛苦的”。既然我們活着就會有思想,有思想就會有痛苦,那麼我們就應該承認這個“痛苦”而努力做到坦然地面對。我們避免不了痛苦,但是我們可以儘量地去減輕痛苦。我們不妨在思想的過程中降低“標準”,增大“它”的可行性,或是對於“困惑”的問題暫時“放一放”,或是乾脆放棄“不切實際的思想”。你想“成仙兒”,那是不可能的,你就不要去想;你想“不勞而獲”,可能性太小,你也不要去想;你想“天上掉下個林妹妹”,那也不現實,你就更不要去想。生活“淡泊”一些,你的痛苦會少一些,心態“平和”一些,你的痛苦又會少一些。

但我們還會思想,還會痛苦。人就是在思想和痛苦的反覆中不斷地成長和成熟。換一種說法就是,痛苦是人成長的過程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