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梧詩詞

鳳棲梧詩詞1

中國古代音樂有八音之說,所謂八音,就是指上古的八類樂器,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金指鍾鎛,石指磬,土指壎,革指鼓鞀,絲指琴瑟,木指柷敔,匏指笙,竹指管簫。這是從製造樂器的材料上來分的。就琴而言,我們就常常以絲桐代指,比如李白的《東武吟》寫自己依巖望鬆雪,對酒鳴絲桐。這是因爲古人制琴常常練絲爲弦,又多使用桐木,故稱其爲絲桐。

鳳棲梧詩詞

早在先秦時期,梧桐就與琴聯繫在了一起,是公認的上好的制琴之材。尤其是嶧陽孤桐,更是以製作琴瑟而聞名天下。梧桐紋理通直,色澤光潤,適合制琴。古代傳說有伏羲氏削桐爲琴,史書也有記載焦尾琴的故事。據《後漢書》記載,當時有一吳人煮飯時用了梧桐木,蔡邕聽了火燒木頭的聲音,聽出來是一塊好木材,於是從吳人那裏要來,裁而爲琴,製成之後一彈,果然有美音,又因爲琴尾還是焦的,時人名之爲焦尾琴。

中國文人雅士修身養性,有琴棋書畫四好,琴居首位。《禮記》中說: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琴瑟之聲舍志不可,所以君子思其事。《說苑》中也說:樂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以其修德,故近之。可見琴與君子相和,是君子閒情雅思的寄託。古琴的清和淡雅寄寓了文人的傲骨和超凡脫俗的心態,成爲歷代文人雅士所好之物。《陋室銘》中就說: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而梧桐,作爲制琴的上好材料,在無形之中也被賦予了高雅情志的意味,人們在談琴、詠琴、寫琴的時候,都不會忽略梧桐的存在。

嵇康的《琴賦》,就寫梧桐託身崇山峻嶺,吸天地之精華,出類拔萃又甘心寂寞,瀟灑出塵:惟椅梧之所生兮,託峻嶽之崇岡。披重壤以誕載兮,參辰極而高驤。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鬱紛紜以獨茂兮,飛英蕤於昊蒼。夕納景於虞淵兮,旦晞幹於九陽。經千載以待價兮,寂神跱而永康。

王安石的《孤桐》,更是刻畫了梧桐的君子品格:天質自森森,孤高几百尋。陵霄不屈己,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明時思解慍,願斫五絃琴。

在這些寫琴寫桐的詩文中,我們既可以感受到琴所傳達的有聲的情操,也可以感受到梧桐所傳達的無聲的精神品格。

除此之外,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還有鳳凰非梧桐不棲的故事。比如《詩經大雅卷阿》中說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高岡朝陽,梧桐生其上,而鳳凰棲於梧桐之上鳴唱。《莊子秋水》中更是記載有趣的故事。惠子在樑國爲相,莊子來看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是爲了取代你,惠子就着急地到處找莊子。這時候莊子主動過來見他,他說:

南方有鳥,其名爲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樑國而嚇我邪?

鵷鶵,是鳳凰一類的鳥。因此莊子用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來表明自己的清高之志。此後,鳳棲梧更是成爲一個固定的意象,不斷出現在詩詞當中。

杜甫的名句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秋興八首》其八),自來爲人們所傳唱。

王昌齡的鳳凰所宿處,月映孤桐寒。(《段宥廳孤桐》)點出孤桐是鳳凰所棲之處。

滕潛的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枝上宿寒枝。(《鳳歸雲》其一)也是寫鳳凰棲息梧桐之上。

盧照鄰的不息惡木枝,不飲盜泉水。常思稻粱遇,願棲梧桐樹。(《贈益府羣官》)也是表達了棲息梧桐的願望。

李商隱的丹丘萬里無消息,幾對梧桐憶鳳凰。(《丹丘》)寫梧桐思念鳳凰。

殷堯藩的梧桐葉落秋風老,人去臺空鳳不來。(《登鳳凰臺二首》其二)則寫鳳凰不來的慨嘆。

可以說,鳳凰梧桐這一組意象,在文人筆下成爲高潔志向、高尚品格的象徵,成爲道德追求與道德完善的象徵。

梧桐既是古琴的上好材料,也是鳳凰的棲息之處,既是高雅情志的寄託,也是高潔孤傲的象徵。這一看似普通的樹種,卻蘊含着豐富的文化意蘊。

鳳棲梧詩詞2

鳳棲梧

[金]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滿地。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南去北來人老矣。短亭依舊殘陽裏。

紫蟹黃柑真解事。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王粲登臨【注】寥落際。雁飛不斷天連水。

[注]指王粲的《登樓賦》,王粲投靠劉表卻不被重用,流寓襄陽十餘年,後登麥城城樓,寫下這篇名作。

8.本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9.本詞結句歷來爲人稱道,妙在何處?請結合全詞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本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8.參考答案:①寫離開故國三千里之遠,西風勸歸,表達了思念家鄉、不能歸去的悲痛之情。②寫自己南去北來,人已老去,表達了羈旅漂泊、年華逝去的悲傷之情。③借用王粲登樓作賦,以王粲自況,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評分細則:5分,三個要點,答出2種給3分,答出3種給滿分。其它答案合理即給分。

9.參考答案:①以景結情,情景交融。寫飛雁不斷,水天茫茫,描繪了一幅雁飛秋水圖,渲染了憂傷茫然的氣氛,烘托出詩人內心深深的思鄉之情。②以大雁南飛來襯托自己的`思歸之情,以水天茫茫來象徵自己前路茫茫,歸家無期。含蓄深遠,意蘊無窮。

評分細則:6分,分析以景結情,3分;分析意象3分。其它答案合理即給分。

鳳棲梧詩詞3

鳳棲梧

[元] 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滿地。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南去北來人老矣。短亭依舊殘陽裏。紫蟹黃柑真解事。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王粲登臨寥落際。雁飛不斷天連水。

作品賞析

【註釋】:

全詞抒發了作者的思鄉戀鄉之情,對仕途的失意,懷才不遇的鬱悶情緒也有新宣泄。

首句描繪出一片衰微荒涼的景色,暗喻詞人卻抑鬱的悲涼的心情。在文學作品中,從來是“景無情不發,情無景不生 ”。衰柳本就引人寂寥,更何況青苔滿地!羈旅他鄉的詞人面對如此淒涼荒野,越發戀念故土家人。他“用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抒發這種情結,使人感到極濃重的哀愁 。“十二闌干”是家中的庭院迴廊 ,也代表家人的溫馨 。樂府古題《西洲曲》有“闌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之句,作者顯然在思念着嬌妻愛子。“故國三千里”,家鄉多遙遠。此句可見唐代張祜之《宮詞》。原作爲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本是抒發宮女背井離鄉,禁錮深宮,長期不得與親人團聚的孤苦情節的。作者深感自己的身世與宮女命運有相通之處,明寫三千里,實指二十年 。想到自己宦遊一生,南北奔波顛沛 ,垂垂老矣 ,矣”字飽含感嘆與無奈。南句借用了杜牧詩句“南去北來人自老 ”,說不盡的辛酸 。“短亭依舊殘陽裏”述說着欲歸來能歸的愁思。古制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可供旅人休息,也供親友送別用 。“依舊”道出物在人亦在,是啊,韶華已逝,生命如殘陽,而自己依舊人在旅途奔波勞碌。

“紫蟹黃柑真解事”句用典 。方岳詩云:“白魚如玉紫蟹肥,秋風欲老蘆花飛”,黃庭堅句:“塵思黃柑洞庭霜”都是秋令節物。同時詞人又活用晉代張翰睹秋風起思故鄉的佳餚美味蓴羹鱸膾而辭官歸裏的故實。顯然詞人思歸還有其深層次的內容。決心僅限於思鄉、思家鄉之美味 。“王粲”句中“寥落”二字語意雙關,既寫王粲又寫自己。漢末王粲羈留荊州,不爲劉表看重,因此“登臨寥落”的是鄉愁,更是自己的懷才不遇。詞人的文章不受全章宗的欣賞,不久因罪免職,後仕翰林修撰。承安元年(1196)又因趙秉文上書事牽連在內,被杖六十,解職,後又被貶爲鄭州防禦判官 ,任途坎坷,“寥落”不下王粲。思歸之情也不弱於王粲。結句“雁飛不斷天連水”如一幅水墨畫,把思歸的情懷錶述得深沉遼遠,綿綿不絕。宋代陸游詩云:“自恨不如雲際雁,來時就得過中原。”詞人自恨不如雲際雁的慨嘆表達了更深沉的思想情感。本詞的寫作特點是情景相生,以情襯景,寓情於景 ,情景交融 。全詞句句有景,句句有情,反覆吟味,愈感詩情畫意。另一特點是詞人工於用典,使詞意更加含蓄豐盈。

鳳棲梧詩詞4

鳳棲梧

無名氏

綠暗紅稀春已暮,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柳絮欲停風不住,杜鵑聲裏山無數。竹杖芒鞋無定據,穿過溪南,獨木橫橋路。樵子漁師來又去,一川風月誰爲主。

這首詞,《詞綜》作於真人詞。玉蟾先生《詩餘》作葛長庚詞。《全宋詞》“無名氏目”錄此題,全文見《詞綜·卷二十四》。

這首詞的主旨在於表現暮春時節落拓無依的羈旅之愁。上片濃豔,下片疏淡。

“綠暗紅稀”正是李清照《如夢令》中之“綠肥紅瘦”,意味着綠葉成蔭,而百花凋落。從“綠”、“紅”二字見色彩之豔麗,而“暗”、“稀”二字,卻又給人以遲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調已由這四字定下,以下樂景,哀景亦由此發端。“春已暮”點明時節。“燕子銜泥,飛入垂楊處”句,畫感鮮明,形象優美,洋溢着生活氣息,有如春的讚歌,這裏寫的是樂景、“柳絮欲停風不住”句,仍寫暮春之景,卻使人在情緒上頓覺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風而飄泊不定,讓人聯想起遊子之飄泊無依的情狀來,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鵑聲裏山無數”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渲染悲涼氣氛。“山無數”自是“亂山深處”。杜鵑一聲接着一聲,使人倍覺悲摧,應是哀景。詞的上片就是這樣通過對暮春景物的鋪陳描寫,由樂景引出哀景來,“柳絮”句很自然地體現出這種過度與轉折,併爲下片抒情留下伏筆。

下片,描繪遊子形象,抒發羈旅憂愁。“竹杖芒鞋”正是顛沛流離、終日奔波的遠行人之寫照,“無定據”顯示這遠行遊子的飄泊無依,同上片“柳絮”句遙相呼應。“穿過溪南,獨木橫橋路”承接“山無數”,點明詞人立足點,即遊子之所在。然後用“樵子漁師”來來往往,自得其樂,反襯遊子之飄泊天涯,縱有“一川風月”又有什麼心思欣賞,“一川風月”意味着夜的來臨,加重羈旅無歸之悲慨。“誰爲主”與“無定據”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脈相通,進一層表現客身在外,無所歸依的心情。

全詞有一種濃厚的時代末落氣氛,與南宋後期許多士人處境吻合。詞中寫景全是畫筆,濃淡相宜。樂景暗含遲暮色調,滲出悲涼來。樂景轉出哀景,濃重地渲染悲愁氣氛。寥寥幾筆寫景卻抓住羈旅特色,構成典型環境,表現主人公之寂寞孤單。全詞展現出一幅暮春風月、獨木橫橋路上、天涯飄泊圖來,富有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