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內窗外隨筆散文

小軒窗,正梳妝。

窗內窗外隨筆散文

寫下這幾個字時,腦海裏一派旖旎的景象:國畫裏,軒窗前的仕女慵懶地簪花,點絳脣,回眸,彈琴,煮茶...

此刻的窗外,春風和煦,萬物復甦。“滿目金黃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蝶飛芳草花飛路”,草色遙看近無,翩翩飛燕穿柳,灼灼桃花逐逝水,片片梨花迴風流雪,阡陌縱橫間朵朵不知名的野花成堆成簇,爭先恐後隨風搖曳生姿......真真的是明瞭眼,媚了心,怎一個唯美驚豔形容?

古宅的軒窗,用料做工都非常考究,雕花鏤空描金,花樣圖案種類繁多 ,每種圖案都精美無比,每種花樣包含迥然不同的寓意。小軒窗,好似房屋的眼睛,折射出主人內在的氣質與風度:或儒雅清秀,或古樸典雅,或穩重大氣。小軒窗,方寸咫尺之間,春花,夏水,秋月,冬雪,一年四季之美盡收眼底。透過窗戶,不僅可以飽覽日月山川之奇麗瑰秀,江河湖海之寬闊豪邁, 更可以通過大量優美的古詩詞,領悟窗戶帶來的優雅與別緻,感受心靈之窗的熱枕呼喚,享受平淡質樸的生活,開啓詩意棲居的人生之旅。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蘭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王安石的《漁家傲》是山野閒居的清幽恬靜,“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吳均的《山中雜詩》用白描的手法表達的愜意閒適,“一雙幽色出凡塵,數粒秋煙二尺鱗。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是唐代詩人李羣玉的書院二小松裏的閒情雅緻。“柳綿撲檻晚風輕,花影橫窗淡月明。”是元朝詩人查德卿的清新淡雅,“望水繞人家,雲生窗戶,岫轉峯迴。層層絳桃千樹,似丹霞、散綺映樓臺。”是元朝樑寅《木蘭花慢 桃源》描繪的世外桃園的美妙絕境。“我歌白雲倚窗牖,爾聞其聲但揮手。”則將詩仙李白的灑脫豪放展露無遺......

通過窗戶,可以一覽古代女子“綠窗纖手”的詩意倩影:北朝樂府木蘭詩“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古詩十九首》中“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猶如一幅幅工筆國畫,生動細膩委婉深沉。通過窗戶,可以感嘆人世間的真摯情感:“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甜蜜期盼,千古傳誦的“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傳奇,臺灣作家瓊瑤的詞曲“窗外更深露重,窗內閒情難送”把少男少女的煩惱抑鬱之情刻畫的入木三分惟妙惟肖。更可以通過窗戶,表達遠方遊子的思鄉之情:“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窗,不僅是居家的需要,一種裝飾,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一種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的象徵與傳承。

喜歡窗,不僅喜歡古軒窗的外在美感,更喜歡它蘊含的悠悠文化古韻。

喜歡窗,不僅僅是因爲可以觀賞窗外變換的景緻,更因爲窗內可以靜思冥想,可以思緒萬千......

夜晚臨窗而坐,白晝的喧囂與熱鬧已被濃重的墨色時空所代替,柔和的燈光下,沏一盞綠茶,清香滿室。於茶香氤氳雅緻的氛圍中或聽或寫,或臨摹書帖或一卷在握,聆聽先哲們從古書籍裏飄來的穿越時空的妙言錦句,使人如沐春風,亦如醍醐灌頂。在一杯香茗一首清心的古曲一卷書中靜靜地欣賞萬物之美,感受萬物之理,內心有種從未有過的平靜,一種平靜的喜悅,這份喜悅慢慢降臨內心,“如蓮花盛開,而你,也如一朵喜悅盛開的蓮”......品味清茗沉浸墨香,在這樣的一種幽靜中找回自我找回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天空。“左手香茗,右手墨香’,人生最美的時光莫過此時。所謂,人間有味,有味是清歡。

窗,房屋外在的點睛之筆;窗,心靈內在的清雅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