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散文隨筆

最早留心於橋,緣於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橋,不僅使畫面添彩,也更具韻味,美,便陡然凸現。雨裏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田園的美;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滄桑的美;自此改名爲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悽楚的美……橋,一直與美如影隨形。

橋散文隨筆

後來,我成了一名建橋者,對橋,則有了另一番認識:橋,是兩個斷點的連接,存在於我們方方面面的生活中,如鵲橋、心臟搭橋、天塹變通途的'路橋等。橋,因連接而存在;橋,是路的延伸,從而抵達未來。

人生路上,也到處是橋。社會交往,誠信是橋;進入婚姻,忠貞是橋;商業往來,信譽是橋;朋友交際,寬容是橋;做人,則正道是橋。

在諸多橋中,還有一種叫斷橋。在民間,除成就了白蛇與許仙的浪漫故事外,斷橋,其實是稱作橋時枉爲橋的,因爲它在兩個斷點之間沒有連接,是沒有未來的。明人洪丞《斷橋閒望》詩云:閒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立在斷橋頭上,也只能收看眼前的景緻了,路沒有了延續,就是風光無限好,也只能是近黃昏了。沒有了未來,也就沒有了遠方的風景。

斷橋,從橋的定義來看,應當是不能被稱作橋的,因爲它有其名,而無其實,以橋的形象出現,用無窮勝景誘人踏入,走向的卻是絢麗的絕途。

斷橋還有很多兄弟,如危橋、廢橋、殘橋、破橋等,它們用雲、用霧、用風景,將斷點隱藏起來,混跡於橋的世界中,讓人真假難辨。

在踏上奈何橋之前,會面臨多少橋的選擇,沒有人知道。但願我們走上的橋,既有古詩雋永的美,也有美好的未來。別貪圖眼前的美景,踏上了斷頭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