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清明節的詩詞鑑賞

古代詩人寫清明的詩作特多,或寄情,或抒懷,舉不勝舉,尤以唐、宋兩朝爲甚。以下是關於清明節的詩詞鑑賞,歡迎閱讀。

關於清明節的詩詞鑑賞

  白居易的《清明夜》詩曰:

好風朧月清明夜,

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

遙聽絃管暗看花。

清明節夜晚,清風習習,月色朦朧,用碧玉做成的欄杆和用紅色的磚砌成的牆,是刺史的府宅。獨自步行在迴旋的走廊中唱歌,遠遠的聽到絃聲,默默的欣賞花兒。

  韓翃在《寒食即事》詩中說: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暮春的長安城裏漫天飛舞着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宮中的柳樹。黃昏開始時宮裏頌賜新蠟燭,率先升起在皇庭貴族的.宮裏。

  張繼在《閭門即事》中雲:

耕夫召募愛樓船,

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

清明幾處有新煙。

此詩精妙之句是“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間不用火,清明之後本應“處處有新煙”,現在卻因戰亂農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蕪了,只有寥寥幾處的人家燃起新煙,一片淒涼。

  宋代宋伯仁《清明插柳》:

清明是處插垂楊,

院宇深深綠翠藏。

心地不爲塵俗累,

不簪楊柳也何妨。

詩作既寫了古時清明插柳的風俗,又寫了作者不爲塵俗所累,不想插楊柳。這是詩人對舊俗提出的疑問,說明古時也是有人經常想到要改革舊風舊俗的。

  同時代的另一個詩人王禹偁在《清明》中曰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領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詩寫一個窮苦的讀書人,清明節那天,從鄰居那裏乞得新火,聞雞鳴而起,借火光來讀書。詩句清新,又耐人尋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清明時節那種“乍暖還寒”的景象已經過去,代之而來的則是陽春三月那惠風和暢,楊柳垂絲,綠草如茵,桃紅柳綠,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暖融融的景光,人間春意正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