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琅琊山唯美散文

簫管動五洲江湖,妙計定四海乾坤。一玉樹臨風男子,立在琅琊閣前,手持玉簫,白袂飄飄,聚眉凝眸,遠眺羣峯。風度,那叫一個絕倫;氣質,那叫一個脫俗。

風雨琅琊山唯美散文

如此唯美圖景,現實中確難尋得,他是胡歌在《琅琊榜》中演繹的江左梅郎的熒屏形象,那沉穩的氣度,那超凡的智慧,竟讓我這知天命之齡的人還“偶像”了一回。這不,我登上琅琊山,想尋江左梅郎的影蹤。琅琊山位於安徽滁州市城西約5公里處的羣山之中,古稱摩陀嶺。

那天細雨濛濛,薄霧如紗,乘觀光車,在琅琊古道上快速前行,沿路風景一閃而過,直達“南天門”入口處。只見一古樸青石牌坊矗立,棟樑雲紋中有“天蹊雲徑”四個大字,兩邊立柱上刻有“峯巒密鬱泉聲上,樓殿參差樹色中”聯句,讓人看後彷彿入白雲繞綠樹,泉聲伴仙樂的意境之中。穿雨前行,直達心中的'“琅琊閣”。閣有四方底座,之上有八面三層飛檐,雕樑畫棟,如一士子俯視羣山,胸懷天下。其實,在電視劇《琅琊榜》播出之前,這個閣叫“會峯閣”,琅琊人借勢更名爲“琅琊閣”,讓網上興起了一片風雨之聲。

其實,琅琊山就是一座有着歷史風雨的名山。當年西晉八王之亂,血雨腥風,司馬睿就避難於此,並招賢納士,重整旗鼓,用名士王導之謀略,終得帝位,建立東晉。時人稱“王與馬,共天下”。

“佛事秋山裏,僧堂絕頂邊。”這是唐代的李幼卿在琅琊山東峯禪室落成時,寫下的句子,此時離東晉已有三百餘年,離當今也有千餘年。朝代更替,兵燹(xiǎn)連連,如今的“琅琊古寺”“天王殿”,想必是後人的傑作了。但“三天門”的舊階石,路邊字跡漫漶的殘碑,無不昭示着琅琊山歷經的時代風雨。

慶幸的是“醉翁亭”裏碑刻竟保存完好。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被貶爲滁州知州,琅琊寺僧人智仙爲他在琅琊山腳下建造此亭。歐陽修將此亭稱爲“醉翁亭”,並寫下不朽名篇《醉翁亭記》,抒發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千古幽情。

此時風已住,雨未停,走出醉翁亭,望“意在亭”邊的“流觴曲水”,看玻璃框內的“歐文蘇字(東坡字)”,想琅琊閣上的奇謀妙計……眼前彷彿看到了在琅琊古道上,在風雨交織中,走過相憐相惜的“王與馬”,走過光耀文壇的“歐與蘇”,走過英俊瀟灑的江左梅郎……

風雨琅琊,你看到的是不一樣的琅琊;琅琊風雨,你又何曾看到不一樣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