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語錄》讀後感集合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語錄吧,語錄具有引起共鳴的、發人深省的教育意義。那麼你有真正瞭解過語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姥姥語錄》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姥姥語錄》讀後感集合15篇

《姥姥語錄》讀後感1

對於倪萍,不像父母輩的對她那麼喜歡和熟悉,但也是從小就聽說的,後來淡出熒屏,直到前段時間出現在大衆視線裏,這時候的她面容滄桑,身材臃腫,很多人開始評論她面容身材走樣,不像別的哪個哪個明星一樣容顏不老,讀了這本書,瞭解了她所經歷的事情,更覺得她偉大、美麗,她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把自己的青春容顏給了她生病的孩子,爲了孩子的眼睛勞碌奔波了十年,那還顧得及保養自己的外貌,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睛給孩子,並且她的容貌與她真實的年齡也是相符的,爲何非要要求明星們擁有二十幾的容顏呢,每個年齡段都有它獨特的魅力啊。所謂偶像,不是高高的站在臺上,用胭脂水粉塗過的面容展現給大家看的,而是擁有真實的靈魂,用自己的勇敢善良鼓勵着愛她的人們。看着這本書,那些樸實卻有深刻道理的'話語、水門口的村子,都給人一種無比的親近感,就像在聽一個同村人講故事,如此平易近人,在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打開讀幾篇,看幾句姥姥說的話,頓時就能打開心結,繼續溫暖的往前走。

《姥姥語錄》讀後感2

文章很樸素,卻蘊含着很多爲人處世,生活的大哲學。雖是些平常的大道理,但卻不見得人人都悟得明白。有時覺得姥姥說的話就像是哲學家說的一樣,細心研讀都感覺是真理。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爲什麼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實?她從沒想着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麼想的、這麼過的,她認爲這些都是“是個人都該明瞭的理兒”。姥姥一生崇尚文化、崇尚知識、崇尚富裕、崇尚美好,可這一切她都不曾擁有,但你總覺得她什麼都有。那時候因爲日子窮,姥姥沒有識過字讀過書,但是她對知識學問卻是非常渴望,姥姥一直敬佩那些有大學問,會讀書的人。在姥姥眼裏,“唸書的人不管長得麼樣,你仔細看都長得好看。書念得越多,人長得越俊。沒念過書的人眼神是傻的'。”雖然姥姥沒讀過書,但姥姥讀了很多生活的書,同樣有大學問,她一生過得清醒,很充實……

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着,眼要是見不着好東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像這樣簡單樸素卻有蘊含大哲理的話,姥姥經常說,或許我們每人家裏都有像這樣的一個“姥姥”。

《姥姥語錄》讀後感3

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說:人追求的當然不是財富,但必要有足以維持尊嚴的生活,使自己能夠不受阻擾地工作,能夠慷慨,能夠爽朗,能夠獨立。在衆人追求成功的當下,也有不少人沒能把握好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從小是吃姥姥做的飯長大的,隔代親是一種深厚的感情。我知道老人家年紀大了,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可是她仍盡力地維持着以她的方式表達着對孫子對兒女對這個家的愛。我也喜歡旅遊,可我深知父母在不遠游,因爲家人在,牽掛在,邁出的步子總覺得沉甸甸的'。姥姥一生堅韌獨立、勤勞善良能幹、隱忍,她雖不識字,但也很開明,跟得上時代的發展,關注時事新聞,姥姥快70了,我想貪心地盼望他能陪伴我一輩子,希望她能幸福安康 長壽,捨不得她。在讀倪萍的這本書期間,和姥姥在一起的這二十幾年間在腦海浮現,記憶裏慢慢的是快樂幸福和姥姥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年歲越大竟也會慢慢怕起來,怕她終有一天會離去、怕子欲養而親不待 、我只能盡最大努力去孝順她 常回家看看 …

《姥姥語錄》讀後感4

第一次知道《姥姥語錄》是倪萍在朗讀者節目中,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述着姥姥的話。書裏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爲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着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着生活中的經過風霜雨雪吹刮後的印記。倪萍是爲一大家人忙前忙後的女人,爲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裏、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你搬着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麼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幹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爲什麼不好好走,好好過呢?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學歷卻又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着豁達,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這些再平實、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給了我無數的啓發。

非常感謝《姥姥語錄》這本書,讓我學會了這樣面對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義,告訴我們用乘法追憶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減法怨恨。

《姥姥語錄》讀後感5

倪萍老師說,這就是他們家老太太講的話,也是所有家裏老太太講的話。各家各戶都有位老太太吧,或許學歷不高,或許身形很小,圍着鍋碗瓢盆轉,拉扯了一幫兒女長大,等大家夥兒回來看一看。書裏說,有學歷的不一定沒文化,沒學歷的也不一定沒文化。

是啊,家裏的老太太,文化水平不高,嘴裏蹦出來的詞兒,說出來的話兒句句擲地有聲兒,像是老家自己蒸的饅頭,皮兒黑,卻香甜養人,話糙理不糙,更何況有些話,聽着特別動人。任憑再多華麗的.辭藻也寫不得那樣貼切。看完倪萍老師的姥姥,特別想念奶奶,每次離家,奶奶都在門口送了又送,看了又看,悄悄抹淚,我也偷偷抹淚,奶奶最後悔的事情,是當年選擇錯了,沒做老師,奶奶氣質很好,如今年近八十,在我眼裏依舊是別人說着當年唱戲的梳大辮子的姑娘,很想念,很想念,倪萍老師用剝瓜子的方式想阻止姥姥變老,我也用過各種方法,想阻止奶奶變老,可惜我太沒用了,奶奶老去的速度太快太快,我害怕我還沒成材,奶奶變老去了。所以,等等我,請等等我,我會再努努力,再努努力,變得更好,我想帶她享享福。

《姥姥語錄》讀後感6

《姥姥語錄》敘述的事情樸實,簡單,溫暖。卻又讓人如此敬佩,敬佩於一個大字不識的老太太,用淳樸博大的胸懷,將許多“文化人”也看不清,理不明的事情,處理的那麼透徹,那麼在理。一時找不出什麼樣的詞彙來形容這個老太太,就是能感覺到,她是多麼了不起的姥姥!一個活到99歲的老太太呀!

我羨慕倪萍有這樣一個姥姥,但是,倪萍又何嘗不是因爲自己的偉大,纔有了幾十年那麼多輝煌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依然善良,依然努力,依然不忘初心。

整本書有太多常人應該明白的做人做事的道理,然而,合上書,我最深的印象是在描述姥姥年紀大了,經常坐那打瞌睡時,倪萍想盡辦法,讓姥姥有事可做,比如叫她剝瓜子仁,買回來許多瓜子,讓姥姥剝,然後告訴她單位回收瓜子,要出口的,所以剝完回收有工資發,姥姥那段時間便天天精神抖擻的`忙着剝瓜子,因爲老太太一輩子幹農活,從來沒感受過上班賺錢,拿着自己賺來的錢,是那麼的興奮,那麼的大方。是的,她並不缺錢,但是,自己賺的錢,怎麼能和別人給的一樣呢。看似老太太在辛苦幹活賺錢,可是,有什麼比內心的充實與滿足更重要呢?倪萍換着法子讓老太太找到活着的價值感,讓我特別欽佩。是啊,人在老年的階段,常常容易被忽視,對於家裏不能自己找到老年生活樂趣或價值的老頭老太太們,我們要怎樣愛他們?什麼纔是他們想要的幸福?

《姥姥語錄》讀後感7

雖然是一本很通俗的書,但還是慢慢地,細細地品味完了。因爲倪萍老師的書意想不到的好看。之前在《朗讀者》裏面看了一篇《姥姥語錄》的書摘,瞭解了一點倪萍的特殊的遭遇,以爲此書也就是看看姥姥一點透着人生哲理的`話。現在看看,倪萍雖然不是專業的作家,可是她的書比起不少專業作家寫得更吸引人。真摯感人、通俗直白是本書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數個地方都看得我淚水漣漣。“骨肉相連,分開了就是血”這篇看得我最爲傷感。

也很佩服喜歡倪萍的真實坦誠,她在書裏數次寫到自己如何花錢,錢賺的多,這是我所佩服她的一個地方之一。另外她是一個表裏如一的人。以前看她主持春晚就是感覺她很熱情,感性,淚點比較低,就像一些讀者說的那樣感覺她比較煽情。現在讀了她的文,感覺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善良、堅強、勤勞、能幹、寬容……就像她形容姥姥一樣。她和姥姥一樣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值得我敬佩的人,能說會寫、能上能下、能吃苦能耐勞、能賺錢會畫畫。

她是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可能這本書以後還會再讀一遍,因爲裏面真的有精神食糧。還想以後再讀讀她寫的《日子》,現在等着它的電子書上架。總之個人認爲《姥姥語錄》絕對是值得一讀的書。

《姥姥語錄》讀後感8

其實在張校長髮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裏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閒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麼會寫出那麼生動,那麼活躍,那麼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啓發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爲深刻,其中,就有這麼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着,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我一開始對後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麼能叫別人幫你呢?後來想了想,正因爲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爲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爲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爲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着家人還健在,只要讓長輩感到滿足,幸福,這即是孝了。

《姥姥語錄》讀後感9

一本倪萍撰寫的《姥姥語錄》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倪萍姥姥——一個99歲的農村小腳老太太簡直是太棒了!太可愛了!

當我這個還算年輕的姥姥走進99歲姥姥平凡的日子,享受質樸無華的人生智慧時,我感到那一刻是充滿快樂的,是極其享受的。

老人一生沒念過書,卻那麼崇尚唸書人,那麼明事理,那麼有哲理,那麼有心氣,那麼有骨氣!怪不得養了那麼一大羣成功的後輩兒孫!

倪萍的文筆是平實的,樸素的,沒有太多的修飾,完全是質樸的白話兒,卻讓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勤勞善良,胸懷博大,充滿智慧的`姥姥躍然紙上,彷彿就在身邊。之所以那麼打動我的緣故,讀着倪萍的《姥姥語錄》,我想起了自己沒有文化的小腳老奶奶,有些地方一如相近,也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一生。可能這就是沒有文化卻不乏智慧和品德的老人們共同的地方吧。

如今,俺也進入了姥姥的行列,看看倪萍姥姥對她的深刻影響,想想自己的言行將對後輩兒孫的潛移默化,姥姥深感責任重大。

倪萍姥姥說:“心閒着閒着就麻了,麻了就跳的慢了,慢了就上牀躺着,躺着就是心臟有病了。”我雖然退休了,沒有工作的心可操了,人很容易思想犯懶。我很佩服倪萍爲了不讓姥姥閒着,給姥姥安排了整理報紙和嗑瓜子兒出口的“掙錢工作”,看到此我啞然失笑。

姥姥我可別讓心閒着,好書還是要經常讀讀,好戲也要經常看看纔不致於落伍呀!

《姥姥語錄》讀後感10

上週的時候去六樓的圖書館借了一本《姥姥語錄》來看,倪萍寫的,走的時候借書的師傅說,這是什麼書啊,我說是倪萍寫的《姥姥語錄》,師傅說,哦,倪萍還是挺有才的,我說:是啊,所以她寫的書纔想看看。

我拿着書嗒嗒嗒的就下樓了。

坐在班級裏翻來這一本姥姥語錄,仔細的看着,倪萍的姥姥很長壽的,雖然老人家沒有活過一個世紀,但是九十多歲的高齡也是對生命的至高崇尚,姥姥雖然不識字,但是做人處事的道理,確實比我們吃過米還多,姥姥說:靠山山倒,靠人人老。

靠來靠去你就發現了,最後你靠的是你自己。

對這一句話我深有感悟。

可能在我年紀尚輕的時候不會太理解這一句而現在參加工作了才知道的,你就是你自己的全世界。

小的時候我們沒有任何能力也不能體現我們的任何人生價值,父母是我們最大的靠山,有人欺負了我找我爸去,沒錢了找我爸去,想吃什麼了,媽媽給做。

那個時候,父母儼然是我們一座最大的靠山,山上鬱鬱蔥蔥,我們想要的什麼都會有。

如今,年過20了,父母的背也一點一點的變彎了,這座鬱鬱蔥蔥的.山已經不像是當年的那一個青翠欲滴的山了。

就如姥姥說的那樣,靠人人老,父母正在像年老邁進,我們的人生卻剛剛開始,我們有年輕的資本和結實的臂膀,這一次,我們就成了父母的山!這一次,我們要靠自己,參加了工作終是可以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了。

以後我們就是自己的靠山,父母的靠山。

《姥姥語錄》讀後感11

從小我也是奶奶帶大,總覺得奶奶那一輩子的人非常的淳樸,奶奶也說了很多大白話,但是卻對我應該很深,奶奶說天亮睡不久,人老命不長。

每每奶奶早上都是很早就會起來,雖然奶奶做的飯一般,但是我卻認爲是世界上最好香德菜,隨着奶奶年齡德增長,慢慢奶奶很多時候老是糊塗,飯菜有時候鹽少有時候言多的,但卻一樣時常都拿出雞蛋出來,在她認爲雞蛋就是最珍貴的,很多時候自己不捨單吃留給我。小的時候有好吃的奶奶總會留給我,我問她奶奶你也吃,奶奶卻說少吃多有味,說他吃飽了。後來長大了才慢慢知道奶奶其實是捨不得吃給我吃罷了。

再到後來我也學會了騙奶奶,每次給奶奶買東西總告訴他很便宜。帶她去超市總會說十幾塊一斤的東西告訴他一塊錢一斤,然後奶奶不亦樂乎的`拿了很多,邊拿邊說比家門口賣的還便宜呢,我說是的呀 喜歡吃就多那拿一點。記憶中的奶奶給我感覺其實真的很偉大,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教給我很多的道理卻比文化人還文化人德感覺。文章?很多部分放佛就像看

到了奶奶的影子了一樣。最後祝願我家老小孩能夠長壽,而我能夠對對回去看看他。

《姥姥語錄》讀後感12

前幾日,媽媽給我買了王校長推薦的四本書,我先一口氣看完了倪萍的《姥姥語錄》,這裏面沒有太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波瀾曲折的故事情境,但姥姥那樸實、親切的語言卻深深的吸引着我。

姥姥說:“人最值錢的就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沒個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試試?那個秤砣動都不動。”沒想到姥姥也經常做自我反省,認識自己,探究自我,分析自我。我想我們這些站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更應該多做反思,清楚認識自己,擺放好自己的位置。

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着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不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多麼富有自然哲理!換個角度看,姥姥也是個心態極好的人,即便遇到再大的事,都能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和處理事情。這些簡單的話我們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生活中我們也許表現的是焦慮和急躁,能做到泰然處之,那也是需要的一個境界。姥姥有這種良好的心態,所以在面對死亡時,姥姥的認識是“有些事能使使勁,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勁了,天黑了,誰也擋不住嘍!”並不是說姥姥是個不怕死的人,只是她的認識比較深。

現在大多數家庭還是不缺錢的,城裏的老人也都有老保的,有的認爲只要給錢了物質豐富就是了,其實也不是這樣,現在的老人缺的是這份孝心,缺的是精神上的,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姥姥語錄》讀後感13

看完全書,感覺姥姥的一生真的活得很透徹,小小的生活細節裏蘊藏着大大的智慧,一個上世紀初出生的老人,很多觀念我覺得比現在的很多人都要先進,佩服。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總是會想起我自己的外婆。我跟外婆的感情雖然沒有倪萍和她姥姥的感情那麼深,但是從小到大,還是感受到了外婆對我深深的關心和愛護。她曾經爲了我和舅媽在年二十九吵架;小時候她總是拉着我的手哽咽着說“我最擔心的就是你們孃兒倆”,她也總說“好在你那麼聽話,你媽就沒那麼辛苦,你看那誰誰誰……”每次想起,我的內心都感覺特別溫暖,又有點難過。我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去告訴她,她眼泛淚光,臉上是藏不住的笑意:“這下我就不用擔心你們了,好好讀書找個好工作,將來掙大錢,過好日子!”她是真的高興,也是真的放心了。

今年過完年我們走的.時候,坐在車上的我看到她憋着眼淚拿着掃把假裝在掃地,心裏特別難受,也許八十多歲的她心裏早已知道,每一次的分別都可能是最後一次吧。外婆真的老了。外婆八個子女中,老媽排第六,我一直覺得自己現在二十多了,還能有外婆,真的特別幸福。但願外婆健康無病,長命百歲。

《姥姥語錄》讀後感14

《姥姥語錄》是含着熱淚看完的,看了一遍再看一遍。

都說倪萍老師善於煽情,可是寫姥姥我想煽情絕對不是有意爲之。倪老師字字真情,她含着淚寫完,讀者含着淚讀完。

姥姥的愛一生養育着倪老師和一大家子的心靈。姥姥的生活哲學如同儲蓄卡,裏面儲存了善良、寬容、堅持、給予、吃虧、放棄、感恩、豁達、承受……太多太多的'、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姥姥的寬容、良善,不斷地修正着孩子們的缺點,改正着孩子們的錯誤,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終照耀到她離開之際。也正是因爲這樣一大家子人才輩出,四世同堂其樂融融。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倪老師拿着這張姥姥贈與她永遠也刷不爆的卡,也像姥姥一般篤行着大愛的人生哲學。對於姥姥的離開,倪老師始終不能釋懷,可是人啊總要經歷生離死別,是姥姥先撒手的啊。但是就像姥姥說的,一家人一個一個的來,一個一個的走,到那邊一家人還會團聚。從寫姥姥開始,到寫兒子結束,生命生生不息,姥姥精神一代一代傳承。而且如今我們不也讀到了姥姥的語錄嗎?這是大愛啊!

《姥姥語錄》讀後感15

讀完《姥姥語錄》着實被感動了:感動倪萍對姥姥的孝順,感動姥姥的善良、寬容和智慧。

姥姥是個有大智慧,活得大氣的老太太,真正的能人不是斤斤計較,精明有心機,而是把平淡的日子過的舒心,和睦,讓家是個溫暖的地方。精明的.過是一輩子,聰明的過也是一輩子,有的老人是家裏的明塔,讓人尊敬,晚輩們發自心的孝順。

白巖鬆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你看倪姥姥這個沒上過學的小腳老太太,用樸實的語言講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說:“一人一個腦子,不好把自己的腦子往人家腦子套”,這句話貌似更有學問的表達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還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就想通了,什麼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就看慣了”,姥姥其實是想說“要學會換位思考”;還有“國家和小家一樣,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這個姥姥多不簡單,語錄裏不但包含生活智慧,還有要以人爲本的治國理政思想吶。感謝姥姥語錄讓我茅塞頓開,收穫頗多!

挺喜歡這本書的,也希望你能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