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我是青慈抒情散文

日子,靜靜清涼起來。院子裏的花,開得極好,遠遠望去,朵朵都有它的姿態,像一個散落情懷的少女,些許羞澀,些許陽光。風來了,我低下頭,它似乎也低下頭。這棵不知名的花,我想,它懂得我的心事,不然怎會以這般明媚的姿態,開在我憂傷的心頭。

五月我是青慈抒情散文

——引子

喜愛一些東西,會很偏執的愛到底,沒有什麼緣由,更談不上什麼深意。就像喜歡雪小禪的文字,常常捨不得一口氣把它讀完。你知道的,真正愛上一些東西,往往是捨不得,小心翼翼又寶貝似的藏着。一直覺得,雪小禪的文字,是有靈魂的,有香氣的。不論是小說,還是散文,都有它獨特的美,猶如那盛滿光陰的碗,有生活味,有薄荷涼。素雅明媚,乾淨如始,不做作,不浮誇,有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失去寫作我可以活得很好,但肯定少了味道和氣質。”一篇《我爲什麼而寫作》敲醒文字中的我,我開始學會思考,對我而言,文字意味的是什麼。是憂傷背後的調理劑,還是記錄點滴真善美的一支筆。回頭翻看曾經的文字,有傷感的,有快樂的,有矯情的。稚嫩的文筆,零零散散落下一些關於自己的心事。這一刻,我多慶幸,當這顆孤獨的心,無處安家時,文字沒有嫌棄它。

有人說過,把日子過的好的人,她身邊的事物也是美好的。如果放在十八歲那年,這話我是不信的,在我的認知裏,青春本就該轟轟烈烈,不然何以叫青春,何以爲流年。現在,我是很認同的,一個把生活過的亂七八糟的人,渾渾噩噩中,或許到頭來,連TA自己也不知道在瞎忙些什麼。就像最初的時候,很喜歡情感美文,總覺得有些話就是在寫自己,於是拿起手中的`筆,塗鴉心中那些碎碎念。兩年之間,大大小小的文字網海,也去過不少,只是接觸的越深,心便是越涼,追求人氣,追求點擊率,原來,許多東西都不像它表面這般好。但我也知,並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想象當中那麼糟糕,生活本生就是一個嚐盡酸甜苦辣的過程。所謂的好與壞,誠與虛,不過是在於自己怎樣去看待。形形色色的人生中,只有做好自己,不忘初心,方能始終。

少年不知愁,對許多東西都好奇,約莫八九歲的時候。第一次看見父親拿着毛筆在泛黃的紙印上寫字,記憶裏,那些小小的字,真的很好看。是的,我說它好看。有些東西,真的是與生俱來的,知曉我愛好習字之後,父親常常放下手頭活,寫字給我看,當我拼拼湊湊能寫完整時,便教我怎樣握毛筆,怎樣寫正楷,行書。夕陽黃昏,流雲彩霞,我知道的,很多個夏天,是聽着父親的故事,走過來的。爲了上學挑石磚的,爲了娶媳婦的,爲了蓋房子的,爲了生計的。很多年以後,我才明白,對文字的敏感,是從小聽故事開始就有的。只是環境所致,很少用手中這支筆,去記錄那時的光陰。縱然如此,它依舊在我心底紮了根。

中學那會,理科真的很不好,化學分解更不會,唯獨喜歡作文,喜歡文字裏無限遐想的美好,最喜愛學校的廣播,站在梧桐樹下,聽着自己的文章,迴盪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嘴角上揚,常笑着和同學說,那姑娘的聲音真美。那會,不會用電腦,不會在線投稿。看見雜誌,讀者的徵稿,便會偷偷買來信封和郵票,取一個好聽的筆名,呵!忘記叫什麼來着。寄出去的信,像漂走的漂流瓶,毫無音訊,很多次,站在郵局門前,那種渴望回稿的心情,至今還記憶猶新。於是開始寫日記,一些羞澀的話,一些無人懂的話,都記錄下來。哦,日記本應當是有鎖的,那些年的祕密,怎麼會輕易告訴別人呢。如果說,生命中有一段歲月是用來緬懷的,那一定是那段少年的書信時光,那最純白的青春。

窗外,風吹來了夏天,五月,就這樣悄悄的來了。低眉,莫名的就喜歡上了“青慈”這個名字,青花饒夢慈,蝶舞過滄海。是溫暖,是素心,是清雅,雖沒有什麼高深的蘊意,喜歡,哪要什麼緣由。五月,我是青慈,走進文字,遇見一段不褪色的流年。我知道,青春還未走遠,而文字一直同我在。這一刻,我突然明白,爲什麼而寫作。它已然成了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亂七八糟也好,陽光明媚也好,只要我要,它便一直在,從不會嫌棄我。簡單一些,乾淨一些,隨心一些,便是青慈所想,不多言,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