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球的讀書筆記(精選11篇)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地球的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地球的讀書筆記(精選11篇)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1

在圖書館閒逛,機緣偶遇地被我看見了一本書——《80天環遊地球》。

書中描寫了一位福克先生和他的朋友的打賭,說他自己能在80天環遊整個地球,他的朋友們都不相信,但他對自己這次旅行充滿信心,他相信只要有決心,什麼事都有可能做到,正是這種執着,才使得福克先生克服種種困難,環球旅行得以成功。在準備了一些東西后,主人公福克帶着他的僕人路路通出發了。在這次環遊世界的路途中,福克先生遇到了許多困難,其中最槽糕的一件事情便是費克斯當做盜竊犯,之後便被這位偵探一路尾隨,不斷給他製造麻煩,最後甚至還被關在一棟大樓裏,直至其中的誤會被澄清才被釋放。

在這本書中,我十分佩服福克先生冷靜、睿智的處事態度,儘管人生跌宕起伏,儘管生命的征途困難重重,他自自全然不怕。當我閱讀者本書的時候,我彷彿走進了書中的世界,內心的世界也隨着書中的劇情漂浮不定,一路上,我陪伴者他們享受快樂,體會傷悲,共同面對難題。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福克先生用沉着的腳步詮釋了這樣一個真理:風雨之後,總會看見彩虹。

正是因爲福克先生非同尋常的品質,給了我無比巨大的勇氣,也讓我懂得了如何去面對荊棘重重的人生征途。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2

因爲平時閱讀書籍並不太多,當我第一次看到流浪地球這本書的時候,開頭就讓我耳目一新,原因是從開始一位老人擔憂人類和地球會沒有未來,我一開始都沒注意到這位老人的人名,最後劉慈欣寫出是愛因斯坦時,讓我覺得很驚奇,爲什麼之前我都沒有注意這個老人是誰呢?帶着這份驚奇,我有了更多的興趣去讀這本《流浪地球》。

驚奇的點有很多,比如“硬科幻”的真實度,人情世故的往來,還有書中許多環境的描寫等等。當然也有讓我不太明白的地方。

我特別喜歡硬科幻的理由是裏面有很多科學理論知識是還處於被人論證的階段,同時又有許多符合現在科學理論依據的內容,比單純幻想一個人單手一揮,毀滅千軍萬馬的場景更符合現實,所以就會感覺這些故事是會發生,而不是單純的癡人說夢,比如一開始愛因斯坦拉小提琴這段,當琴絃越拉越粗時,幻想着愛因斯坦吃驚的這一幕實在是太棒了,而且這樣的故事或許“只有”愛因斯坦會知道,加上的出現很好的把人類的擔憂放到了愛因斯坦身上,寫出一故事,也是讓我有了更多的興趣去看這本科幻小說。

再講講人情世故,當看到丁儀博士因爲熱愛物理到極致,和親人道別後走上了真理祭壇,那一段我深深地覺得這一家子真的很不容易,特別爲那位媽媽和女兒感到難過,尤其當我看到日本科學家的女友用槍威脅他,到最後自殺在日本科學家面前時,我都覺得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極端,但又非常符合很多科學家爲求知真想而選擇犧牲生命的性格,畢竟在求知慾面前,科學家就像是食用求知慾而存在的動物。到最後丁儀博士的女兒長大後,也被物理的世界所迷,到最後給出的故事末尾是女兒思考人生下來的目的是什麼,可母親回答的:“我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呢”就好像大多數不知道生下來的目的是什麼,可卻在一直努力的去解決身邊的很多事,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呢。只知道讓自己變得更好是目前唯一的持續目標。

書中有很多關於環境的描寫,會給我一種油然而生的情緒,比如上段提到的“我不知道,我怎麼會知道呢”這句話之前是一段對風景的描寫“微風吹來,草海上涌起道道波紋,彷彿是星空下無際的騷動的人海,向整個無聲的宇宙歌唱”讓我感覺很惆悵,最後看到媽媽說的那句話時我就真的體會到了,媽媽的無奈。這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看完這整本書,最大疑惑點是感覺文章總是斷斷續續的在介紹着故事的內容,我很想找到這些故事的連接點,然後舒舒服的看下去,可是,因爲閱讀理解的能力的還有待提升,需要多次翻看才能感受到,希望之後能通過閱讀,更好地去理解和貫穿故事的意義和邏輯。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3

《八十天環遊地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著名小說。

這本書是講:福克和朋友打賭,八十天內環遊地球一週回到倫敦,雖然路上福克先生和他的僕人——路路通遇到了許多麻煩,但他們憑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提前一天回到倫敦,最終贏得了勝利。

福克是一個善良有愛、足智多謀的人。而福克先生的新僕人——路路通在跟主人80天的環遊中出了不少力,深的了福克先生的讚美。

福克先生便帶着他的新僕人萬事通踏上了旅途,而這時國家銀行發生了盜竊案,費克斯偵探以爲福克斯先生就是竊賊,一路上對福克先生的旅程進行了阻擾。經歷了許多意外。然而最終,福克先生還是準點回到了俱樂部,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勝利,完成了環球旅行,還和愛娥達夫人結爲夫妻,獲得了甜蜜的幸福。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會遇到許多困難和不可思議的事,我要學習福克先生,做任何事情時,遇到困難不害怕,不被困難所嚇倒,堅強勇敢地走下去! 不管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要有始有終,再難也要把它做到底、完成好。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4

這個暑假,我讀了被譽爲中國科幻之父的鄭文光的著作《飛出地球去》。

這本著作主要寫了人們想要飛出地球的夢想,並且根據這些夢想,提出一個個設想,並且論證這些設想是可行的。書中提出了一個個現在已實現和未實現的設想:發射衛星、開動地球、使用原子能……,並且用真實可靠的數據說明是可能的。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鄭文光的相像力之豐富與眼光之長遠。

50年後的今天,當年鄭文光提出的設想已實現了不少。如今,人們不僅發射了人造衛星,還登上了月球,不僅使用了原子能,還發明瞭原子鐘等不可思議的東西。但是,鄭文光的設想還沒有完全實現,而實現這些設想需要大量的人才。

我們要好好讀書,爲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我們的努力下,《飛出地球去》將成爲一部紀實小說!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5

一顆孤單的行星懸浮在宇宙中,等待人類去探索。她就是我們的母親——地球。

你知道人們是怎樣來適應自然、利用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嗎?你知道什麼是地理學嗎?美國的亨德里克·威廉·房龍先生用平易近人、生動流暢的文筆在1932年寫的這一本《地球的故事》,將我們看起來枯燥無味的地理知識、科學常識以及裏面的花草樹木,都變得生動形象、有情有義。在我們面前呈現的,已經不再是那難背乏味的,一個個我們看不懂式子、知識點。他在房龍先生的筆下,變成了一個個貼近生活,易懂的小實驗、假設,就如同魚兒在水裏遊那般靈動。

我其實一直都不喜歡看科普類的書,因爲我覺得看這種書會頭疼,裏面有三分之一的我看的懂,三分之二的看不懂,尤其是一些公式。但是當我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被吸引進去,但同時也驚呆了,讓我不由得驚呆了是他跟其他科普書不一樣的地方,公式很少,這讓我這個喜歡科學,但因公式不看科普書的人一蹦三尺高,媽媽以爲我哪根神經搭錯了,着實讓她嚇了一跳。他假設每個人都高180釐米、寬45釐米、厚30釐米,那麼用一個長、寬、高各800米的大箱子就可以像裝沙丁魚罐頭那樣,把當時世界上生活的約20億人全部裝進去。這樣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大可能,但真的計算,就會發現,這個答案是挺準確的。他假設地球的兩極就是用一根織毛衣的鋼針,從一個橘子或柚子中間穿過,鋼針穿入和穿出的.兩個點就是這個球體的兩極,也相當於地球的兩極,南極和北極。這樣的假設還很多,但就是這樣簡單的假設,將原本難背的式子融於我們的腦中。這讓我的思維跟着一同轉起來。再請問,地球是什麼形狀的?你們一定會想當然籠統地回答:地球就是個園球呀!但其實不然,地球並不是標準的圓球,而是一個橢圓形的球體,兩極稍顯扁平。看到這我不禁驚歎道,原來,就是地球的形狀,也有很多奧祕的,以前的我,一直以爲地球地球,他就是個圓不隆冬的球體,哪裏會想到,他竟然會是一個橢圓形!平常在電視上電腦上看到的卡通地球一直是圓形的。

這本書中,還有許多故事,如:地球的構造;英國的地理知識以及中國:東方文明古國。無不讓你驚歎地球的魅力。房龍先生在最後一章提到了珍惜並善待地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大本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是人類發展的空間。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愛護地球,與地球和諧共處。房龍先生的話令我陷入沉思。其實我覺得,不僅平常不能傷害地球,在探索研究中,也不能傷害地球。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6

《見字如面》中有一期,王耀慶讀了一封劉慈欣寫給女兒的信。這是一封跟任何家書都不同的書信,不同於普通父母帶給孩子們潺潺生命長河裏無數的“希望”,他寫出的是那一種不存於現實,但卻像神祕黑洞吸引着你往前張望和幻想的,叫做“可能”的東西,那是一個200年後的世界觀。

在找這封信的來處時遇到了這本書,短篇科幻小說集,把這封信寫在了序。

小時候看泰坦尼克號,看到傑克躺在甲板長椅上望着海上的銀河星空時,肉絲奔跑着呼嘯而過準備跳海,那是第一次我感受到星空這神祕的東西其實跟心跳有關,可惜我在城市裏,即便躺在夏夜無風無雲的樓頂,也很少看到成片的星空,偶爾能看到幾顆亮眼的星,還要與漂浮的夜光風箏區分開。與第一次對應的是最近一次說起星空,是娘娘還沒生兒子前我某天拽着她東搖西晃說咱啥時候去摩洛哥沙漠裏看星星,雖然那時的我在她眼裏可能活像個猩猩。

星空這件事於我而言越來越具象,卻也越來越遠,而科幻小說是讓我能離星空最近的地方。

這世上有兩種人會讓我覺得由衷的景仰,一種是爲你建造了一個世界的人,另一種是爲你建造了一個世界觀的人,劉慈欣在我心裏就是這兩種人的集合。

科幻有時在風裏,吹起各種理科元素的味道混亂我的感官,所有四字以上科技名詞我都要花5秒以上反應一下,所以讀起來特別費勁。可是劉在這場科幻的風圈裏,卻極盡溫柔,溫柔而理想的向你訴說一場又一場科技的巔峯和盛大的毀滅與重生,每一個故事讀到最後手指都會在紙上不斷摩挲,反覆體會人性在失重的未來如何穩穩落地。

有幾個故事印象特別深刻:

《帶上她的眼睛》。你能想象的與探索宇宙相反的事情是什麼?一個女孩乘坐“落日六號”進行着直往地心的探索,途中飛船遇到故障無法返航,女孩獨自一人沉往6800千米的地底深處,成爲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然而,她擁有和地面人類保持數據和通訊傳輸的一切能力,卻要獨自一人在10平方米的控制艙裏與無盡的黑暗終生相伴,再也無法踏上歸途。她懇求宇宙系統的工作人員帶着她的“眼睛”(超高頻信息波發射而成像)看一看這世界,哪怕只是一朵花,草原的一陣風。我一直以爲探索未知的代價可能包括財富、權力和生命等,但從未想過如此無聲無息的犧牲,平面上的孤獨一眼可以望見頭,而地心盡頭的孤獨卻一言不發得兀自環抱餘生。如果有機會,你來到海灘,到雪地,到森林時,可以貼着地面聽一聽,也許那裏會有離你很近很近的心跳和呼吸。

《流浪地球》。記憶裏好像跟人討論過在很久的未來,人類是否還有國家這個概念。故事裏,未來的聯合政府召開了中斷兩個世紀之久的奧運會,其中的一個項目是機動雪橇拉力賽從上海橫穿太平洋,我仍然堅持認爲未來國家會消亡,邊界會消亡,人類會以新的形式集結。

還是《流浪地球》。那顆逃逸星球跑到太陽系邊緣的時候,人們因爲誤解和不信任,提出逃逸計劃的人被所謂“大多數人”審判而死,而就在他們死去不久,太陽氦閃爆發,那些前腳懲罰了別人的人,後腳就給現實跪了。對與錯,在故事裏總是很諷刺,星光會被淹沒,那些被稱之爲光的東西,最終也會化爲一縷輕煙,走向與瘋狂相反的去處。

《中國太陽》。一段對話:水娃問工程師,人類在上世界60年代就登上了月球,爲什麼到現在還沒登上火星,甚至連月球也不去了。工程師說,人類是現實的動物,那些由理想主義和信仰驅動的東西沒有長久的生命力。水娃疑惑,理想和信仰不好嗎?工程師說,不是不好,但經濟利益更好。星光能驅散卑微的恐懼,時間和空間會扭曲變形,而人始終只能往某一個方向走,可以回頭,卻無法倒退。於是,窮山村裏走出來的太空鏡面清潔工,最後固執地坐着恆星際飛船踏上征服星際的不歸路,所有的諷刺和嘲笑最終歸位,化成一串串星際間飄蕩的訊號,人類終於選擇了再出發。

劉是個理想主義的人,我認爲。

而我愛每一個理想主義者和保有信仰的人,他們會像神祕而從不失手的“預言家”,帶你穿越謊言和溝壑,讓每一段故事都不會草草收場。

好的科幻小說大概就是有這種能力,讓俗世中每一個柔弱的人都開始審視每一寸光陰,並在毫釐和光年間自由切換,讓遙遠的東西剎那散落在周身,既不仰望也不俯視,而是置身其中。我是個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的人,卻因爲有人描繪了那些還沒發生的世界,而有勇氣幻想着在所有星辰沙漠裏尋找到歸途,窮盡所有也想知道那顆星究竟是在多遠多遠以外,還是在多久多久以前。

在給女兒的信中他說,200年後人類將不再有死亡、疾病、戰爭、不公等煩惱,那些太空城和恆星際旅行等預言也許已經實現了。但信的最後讓我相信,人們也許始終在征服的,是一個叫“像孩子一樣快樂”的東西。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7

今年暑假我讀了許多書,其中《淘氣包馬小跳》帶給我很多快樂,使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朋友:漂亮聰明的夏林果,調皮搗蛋的馬小跳,貪吃愛睡的唐飛,強壯結實的張達,多嘴多舌的毛超等等。雖然這些孩子或有些“小大人”氣,或有些煞有介事,或有些小心眼……但每一個都有各自的可愛之處,他們依然是孩子。最有趣的是馬小跳和他的三個死黨:張達、唐飛、毛超。他們不僅個個長得“歪瓜裂棗”,其貌不揚,而且還因爲過於調皮搗蛋、惹是生非、不太遵守紀律而被老師和同學們視爲永恆不變的“後進生”。但他們卻又是那麼熱愛生活,誠實善良,充滿愛心。

我想看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書中的馬小跳是個單純而又天真的孩子。馬小跳的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總是出人意料,他發生過的奇事更是我們在課間談笑的內容。比如在《天真媽媽》中有這麼一段故事:第二天就是母親節了,老師讓同學們做一天孝子,並寫一篇日記。馬小跳寫的是早上帶媽媽去吃肯德基,接着去遊樂場;中午帶媽媽去吃比薩;下午帶媽媽去釣魚;晚上帶媽媽去吃德克士。結果老師的評語是“是你過節還是你媽媽過節”。……哈哈,太有趣了。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8

強烈的窒息感。

人類文明要在地下發展兩千五百年,還要時刻面臨着滅絕的可能,毫無希望,進行一百代人,我覺得人類還沒有找到出路的時候就已經悉數滅絕了。

沒有了固定的能量輸入,如何支撐兩千五百年地球發動機、人類生存的能量消耗。即便最終到達了目的地,地球上該利用不該利用的也都消耗殆盡,地球只剩一個空殼。如果說文明的重建可以很快完成,那生態環境的重構又怎麼可能一蹴而就。

其實我也在想,人類強大的適應能力,在即將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是否還記得兩千年前全人類的古老夢想,因爲我不看好人性。如果在這兩千五百年間,外部大環境相對穩定,人類在地下得以相對安全的發展,那麼問題就來了。人類集團之間的利益衝突,擱置的政治糾葛這下有時間拿出來解決了。即便全人類經過幾個世紀的患難與共,之前的所有都化干戈爲玉帛,但是新的衝突就不會產生嗎?安逸滋生自私,我相信以人類的智慧,只要老天留有餘地,人類活下去不成問題,但人性不留餘地。

最後,電影流浪地球,真的能拍出來嗎?真的真的期待。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9

房龍在《寬容》的引言裏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古老的村子裏,人們世代生於斯葬於斯,離開村子的人被視作叛徒,他們的白骨只能堆積在山腳,成爲後世的警戒。村民們就這樣緊守着先祖的訓示生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有一個人年輕人還是衝破藩籬,爬上山崖,找到了新世界,他回來時遍體鱗傷昏迷不醒,村中長老救醒他以後判他死刑,他臨死前還在振臂呼喊,說他找到了一個更好的新世界,然而村民們舉起沉重的石塊砸死了他。他死後一場旱災降臨村落,村民們被迫放棄家園,尋找新的落腳地,途中他們看到了年輕人之前留下的記號,循着記號,他們找到了新的家園。村民們回到山腳想找到年輕人的屍骨予以厚葬,然而他的屍骨已被旱災中死掉的其他人的屍骨覆蓋,難以尋覓了。村民們在那條年輕人標記的路徑盡頭立了石碑,刻了他的名字以紀念。

讀完《流浪地球》,想起來這個故事。有書友說大劉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也有書友說大劉自己說是一個理性樂觀主義者,其實悲觀並不就是消極避世,木心說,說到底,悲觀是一種遠見,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悲觀。我深以爲然。

每次讀科幻,總會看到有人討論書中作者提出的技術的可行性,我的觀點是依當前的科學水平去衡量科幻作品裏的技術,是否有失偏頗。不過我自己對科幻相關的天體物理學等學科也所知無幾,淺見而已。

還記得十幾歲晨起集合等待跑操的時候,總會擡頭看天上的星星,雖然只認得獵戶座,還是會天天看,但那個時候還沒了解地球,也還沒了解人,至如今,對二者,我也還是個學生。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10

《八十天環遊地球》是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一部重要作品。該書講述的是一位紳士福格因爲在改良俱樂部同牌友們打賭,而從倫敦出發,用80天的時間環遊地球一週的故事。作者匠心獨具,佈局巧妙,以生動傳神的筆法,時而將讀者帶到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時而將讀者帶入驚險刺激的場面。因此小說一經出版便得到了廣大讀者的普遍喜愛,被公認爲科幻小說中的經典之作。

本書是凡爾納最著名的小說之一,也是世界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作,筆調生動活潑,富有幽默感。

小說敘述了英國人福格先生因和朋友打賭,而在八十天克服重重困難完成環遊地球一週的壯舉。書中不僅詳細描寫了福格先生一行在途中的種種離奇經歷和他們所遇到的千難萬險,而且還在情節的展開中使人物的性格逐漸立體化。沉默寡言、機智、勇敢、充滿人道精神的福格,活潑好動易衝動的僕人等等。二:《八十大環球旅行》描寫了英國紳士福克先生以堅定的意志,克服了無數自然和人爲的障礙,終於完成了八十天環遊地球一週的驚險壯舉。

這部小說以巧妙的構思和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曲折生動,讀者不僅可以從中得到美的享受,還可以瞭解到各地的奇風異俗和許多地理知識。本系列書籍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每篇故事中都對比較深奧的詞語進行注音解釋,在看故事的同時得到更多的知識。讓中國、日本等國家,終於環球一週回到了出發地倫敦,這時,他卻發現自己遲到了五分鐘……這是一部經典的科幻文學作品,小說在展開富有戲劇性和驚險情節的同時,穿插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在冒險經歷的背後滲透着對人性的思考。作者儒勒·凡爾納(1828—1905),法國最著名的科幻小說作家。他一生創作了六十餘部作品,被譯成五六十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被譽爲“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最後,福克先生除了幸福,什麼都沒得到。

地球的讀書筆記 篇11

我讀了一本《馬小跳愛探險——玩轉地球》的書。這本書主要講了馬小跳帶着跳跳奇探險隊,喊着響亮的口號:好奇眼睛,看世界,進入了亞洲。首先就到了世界第一高峯——珠穆朗瑪峯。它是喜馬拉雅山的主峯,高度有8844.43米,要想登上這座山談何容易。1998年5月,美國40歲的女登山家弗朗西絲。阿森蒂夫成爲了第一個不帶輔助氧氣登上珠峯的人,然而她還是因缺氧虛脫倒在下山途中。這裏險惡的環境把無數探險之夢擊碎,許多充滿活力的生命就吃長眠於他的懷中。

接着,馬小跳又帶着跳跳奇探險隊走進了地球最野蠻的孩子——喬戈裏峯。它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邊境,中國同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邊境上。它是世界上攀登難度高度的,遠遠超過珠峯。喬戈裏峯這個野蠻的孩子,用冰川、冰壁、滾石、冰縫、暴風、雪崩、冰崩等手段與登山者做着野蠻的遊戲,奪走了數十位登山者的生命。

啊!珠穆朗瑪峯、喬戈裏峯是兩座最難以馴服的山峯;兩座世界第一險峯;兩座有着難解之謎的山峯。只有真正的勇士才能去挑戰者兩桌山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