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讀書筆記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荀子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荀子讀書筆記

荀子讀書筆記1

最近忙於應付研二的學業,都沒什麼空微信讀書了。這兩週的一篇作業,寫成了文學方向,就貼上來做讀書筆記吧。

《勸學》出自《荀子》,是書中的首篇文章,又名《勸學篇》,創作年代戰國時期。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的趙國人 。他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政治家,當時被尊稱爲“荀卿”。《荀子》是他的代表作品。與此同時,他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和李斯,漢代初期的政治家、科學家張蒼,都是荀子的門下高足,其中,李斯和張蒼分別擔任秦朝丞相和漢朝丞相。荀子老師的教育水準由此可見一斑!

所謂“勸學”,顧名思義,就是“勸人學習”的意思,這是一篇集中論述“關於學習的重要意義”的議論文。

一般的議論文章,都比較地艱澀難讀,或是大段說理,或是正襟危坐,難以讓人“一見鍾情”、“再見傾心”,但是《勸學》篇,融說理於“緩行遊蕩”之間,給你描繪一幅又一幅的情景,感覺在翻閱風景的時候,就順便把道理給聽進去了。與此同時,在下筆之時,完全看得出“濃墨重彩”的寫作功力,文章“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爲理論基礎,旁徵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了作爲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文章開篇寫“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宗明義,挑明說“學習是不能停止的”!一上來就跟你們講清楚,我今天是來講大道理的。只是,這道理怎麼講?真是一門藝術了。

擅用實景比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說靛青這種染料是從藍草裏提取出來的,但它卻比藍草看着更藍啊,冰是水凝結的,可它顯然比水更冷啊。再加上“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這些都是爲什麼呢?因爲君子要多不斷學習,並且每天反省自身,那麼他就能明事理且沒有什麼過錯了。這個道理其實挺淺顯的,就是說要藉助外界養分,滋養自身,任何人只要通過發憤學習,都是能進步的。

因爲作者多用日常的事物來做比,讀者在腦海中就會首先構建起這些事物的模樣或場景,從感性認識遞進到理性認識,快速融入,難怪說這樣講理是“先聲奪人”了。並且,大道理只講了一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馬上180度大掉頭,跟你講一些好玩的、易懂的東西,強力吸引你往下讀。

這些淺白、通俗的實物實景比喻,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又比如“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無需翻譯,也能即刻明白,說得很對呀!所以,由此得出“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不是說君子天生就有用的,是善於藉助外力,外力是什麼?外力怎麼得到?就要不斷得學習。

正反對比遞進

在文章前四段的正面循循善誘後,作者開始講“蒙鳩和射干、蓬草和白沙、蘭槐”的故事了,這些都是反面的例子,要說明的是它們長錯了地方或找錯了環境,告訴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後文中,“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大段使用了強烈的正反對比的舉例,都引向“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說不刻苦鑽研,不會有顯著成績,不埋頭苦幹,不會有巨大成就。

大量運用排比

文章之所以讀來無刻板之感,反而覺得活潑,除了衆多的`比喻、類比,創作形式上非常多得采用了變化多樣的短句排比,也是一大原因。

除了開頭抓人眼球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文中的排比句不勝枚舉,又如“肉腐出蟲,魚枯生蠹”、“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衆鳥息焉”、“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等等,寓說理於實景,文學色彩強烈,“甚或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流動在其中”。

不難看到,較爲連續、整齊排比句式,同時較爲多變,讀來因此感覺新鮮、生動。

從理論到實踐

文章的前半部門,說“學不可以已”,論說了學習的重要性。既然重要了,該怎麼學呢?從“學惡乎始?惡乎終?”開始,文章較爲系統地闡述了學習的具體方法。

關於學習的途徑,“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從誦讀《詩》、《書》等經典書籍開始,到讀《禮記》結束,這樣的意義在於,從做書生開始,一直到成爲聖人。“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這一段短短几句話,有一種讓人肅然起敬之感,不僅飽讀詩書,並且能高度集納概括,向人進行推薦,名師水準的體現。

關於學習的方法,“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爲禽犢”,不要浮躁,不要囉嗦。“學莫便乎近其人”,學習要親近良師;“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學習還要崇尚禮儀,“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君子要“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不要浮躁,不要怠慢,不要盲目,謹慎對待每一位前來求教的人。

關於學習的態度,“學也者,固學一之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學習要專心致志,學得全面徹底。

“在作品集中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覆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一般大都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說明事理。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來論述,這是《勸學》非常突出的創作特點。”

荀子講的“大道理”層層遞進、深入淺出,結構嚴謹、質樸,卻又不是華麗,一個能言善辯、滿腹經綸的教師形象躍然紙上。“荀子的文章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闢;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其實,這就像現在一樣,學生們坐在教室裏,同樣是學知識、聽理論,但如果老師自身水準高超,並且課講得生動有趣無枯燥,沒有學腐氣,自然是會大受歡迎的。

荀子讀書筆記2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鞣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才疏學淺,買書五車,而不是學富五車,汗顏,叫做讀書人,讀書大多帶有功利色彩,要麼英語教學,要麼各種輔導資料,用於東抄抄西改改,變成自己所謂原創作品,其實不然,結果之一,給自己帶來一些微薄收入補貼家用,都市生活需要的'一樣少不了,沒有髒兮兮的鈔票寸步難行。帶班主任幾年來,多有案頭班主任祕籍之類,大多寡淡無味,讀之,棄之,來年整理書櫃,多有濫竽充數之類,五毛一斤,換來兩斤排骨,三斤牛肉。

昨晚轉載校長《荀子》一文,不讀則以,一讀讓我驚呼不已,世上竟有這等精髓之書。《論語》學習由來已久,一知半解,感覺《荀子》與我們教學與學習關係更加密切,更有教育意義。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在各種文段中早有耳聞,大多被引用,後來者居上,學生超越老師。今人要想超越前人,首先要做到:學不可以已。要有空杯心態,要謙虛,勿燥,要堅持不懈讀書,讀書,知識就像木匠的墨線一樣,讓人成規矩,成方圓;知識就像砥礪一樣讓人思想銳利,讀書可以明智,思維敏銳,也許就是這個道理,看來我們中國人懂得得要比西方人早上很多。

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爲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響矣。

讀這一段之後讓我明白一個道理:讀書不可以浮躁,不可以用於炫耀,不可以用於嘮叨,不可以用於讓別人看。讀書是爲自己修身養性,爲自己遠大目標,高尚理想,讀書可以讓一個不學無術的人有思想,有境界,有目標。讀書不是小人之學,是君子之學,爲人,做事之學。飽讀詩書,需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態,不好爲人師,不樂善好施,不評頭論足。別人需要幫助纔出手,別人需要解答採取給出答案,有問有答,做到有禮有節。

荀子讀書筆記3

看完《荀子》一書,回想書中他的那些言論與思想,不禁讓我感嘆不已。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趙國人,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家,同時也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他的着述充滿了哲理與唯物主義的宇宙觀和認識論,同時他還系統地論證了“人性惡”的理論,與儒家的天賦性善是相反的,而人之後能,完全是因後天學習改造的結果,也以此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他的“性惡論”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同時在政治上他認爲一個國家要強盛,必須有嚴明的律令來約束人民,應依法治來治國;另一方面他也提出了獨樹一幟的民本思想,以民爲本,君爲舟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以此勸告君主應愛惜人民,只有愛民纔可使國家存在,否則,是自取滅亡。荀子的民本思想在當時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卻被傳統的封建思想所束縛,也用等級觀念來闡釋民服於君的理由。但無可否認,荀子的.大多數思想與主張是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的。

在《勸學篇》中有這樣一段話:“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在這裏荀子提出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其後又用青出於藍勝於藍與冰出於水而寒於水的例子來鼓勵我們學習。最後還用天生直立的木材在後天經木匠的製作,可以作爲圓,製成車輪。之後無論怎麼曝曬也無法回覆原狀了,以此論證人的先天資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後天的經歷中是怎麼去做的。在此我們在學習上時常是遇難則止,微懂則過,這樣又怎麼會有所成就呢!看到那些身邊的人有所成就之時總是羨慕他們,但拿自己與之相比時,又總以別人的天資比自己好作爲理由搪塞自己。卻不知道其實別人能有所成就並非資質天生就好,而是在後天的努力學習呀。木材由直變曲纔可做車輪,金屬礦經過煉化打造磨練纔可煉出寶劍,難道只因它們天生就是如此的嗎?其實都是因它們後天的際遇不同而已。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在這荀子又進一步對學習要堅持作出了深入的論證。先以積跬步致千里、積小流成江海來勸誡我們要明白積少成多的道理。隨後又以與駑馬本身資質的不同來做對比,論證出堅持不懈的重要性。最後對半途而廢的人與堅持不懈的人作出不同的比喻並評價。其實人的資質固然有高有低,但是資質高的若在後天不去學習,也猶如所說的神童仲永一樣,變作普通人。資質低的若能在後天努力學習,那麼也會變高,就像從一個曾讓妻嫂看不起,父母不認的人到最後榮極一時的連縱家一樣,靠的就是他以錐刺股來使自己努力學習的結果呀。當我們看到那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木雕、石刻字時,它們都是經過一刀刀的累積而成的,絕不是一日就可達到的!所以每個有輝煌成就的人,他們亦是靠平日裏一點一滴地堅持不懈的學習才能如此的。

在《富國》中他寫道:“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節用以禮,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餘。裕民則民富,民富則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則出實百倍。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禮節用之,餘若丘山,不時焚燒,無所臧之。”

在這段中可以讓我們看到荀子民本思想的一部分。荀子認爲要富國就要節省費用,使人民富足。要按禮所規定的不同等級地位的享用標準來節制消耗,用政治措施使人民富足。人民富足,財物就有多餘,田地肥沃也得到治理,田地治理得肥沃那麼穀物也將增產百倍。國家再按法規收稅,而人民又依禮規定按等級節約,那麼國家的餘糧將會堆積成山。此處,荀子透徹地讓君主們明白富國必先富民。以此來勸誡君主應以民爲本的民本思想。荀子之所以會把民看得如此重,是因爲他已看到了當時多數君主們無法看到的社會治理規律,這一遠見卓識閃耀着智慧的光芒。在當時的社會是各國征戰頻繁,對農民的剝削越來越重,各國君主卻只知要國庫充足即是國富,卻不知道民窮即爲國窮,如此下去國家只會積貧積弱。在進行戰爭時,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充餘的糧草供應,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常理。人民已經貧困,國家還一味征戰,那麼又怎麼還會有糧食供應呢?所以只有人民富裕了,纔會有多餘的糧食,加上田地沒有荒廢四時都辛勤耕種,加之人們節省食物,那麼國家也漸漸富裕了。此時也將有足夠的糧食作爲征戰的需要。因此,荀子提出的這一政治主張無可否認是具有遠見性的,同時是體現出了他重農的民本思想。

荀子已逝去二千多年了,但是我卻依舊隱約在他的言論中感受到他的博學善辯,他那充滿着哲學的思想精神充斥於文字之間,讓我對他更加傾慕,同時也使我在今後的日子裏有了新的認知與做法。

荀子讀書筆記4

”讀完《勸學》,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學習。學習要“用心一也”!知識是由一點一點積累而成的。

作爲“師那就得做到讓學生做一個刻苦學習的人,善於學習的人,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個“學”字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啊。在讀書的過程中強調“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文中寫到:“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這幾句話裏概括了許多。帶着目的、帶着思想、帶着問題去學習,自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書還貴在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把努力學習和獨立思考相結合,學習前人的智慧,思考後人進步的方法,

荀子在本文中提到“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學習的態度需要達到堅持不懈的精神,可並不是所有的學子都意識到這一點,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能落到實處。學習就得腳踏實地的學,學習其之中的`真諦。有的人還未領略到真諦,就半途而廢,豈不可惜。在這個社會最重要的是時間和機會,有些學生在國小間一但錯過了學習的時間和機會那麼也就沒什麼後話啦。

《勸學》讓我讀懂了“要讓學生認準了目標,總結了方法,鍥而不捨,不斷努力。

荀子讀書筆記5

這幾天,我和媽媽一起讀《勸學》。《勸學》是古代荀子寫的一篇文章,他是中國古代有名的思想家之一,爸爸說荀子是韓非子和李斯的老師。

我讀了《勸學》之後,受益匪淺,比如:“學不可以已”:說明學習永遠沒有止境,勸告人們不要停止學習。我還比較喜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它的意思是讓我們不斷的努力,不斷地超越前人的'成就。“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是讓我們不斷學習,增長見識,懂得更多人生的道理,這讓我想到了杜甫的一句話:“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這句話對我啓發很大,勸告我們,做事情要一點一滴積累,不怕困難和麻煩,才能取得更大的收穫。

讓我們用《勸學》中的一句話共勉:“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讀書筆記6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

這句常常出現在在我們的話語,便出自戰國末年著名唯物主義思想家荀況的著作——《荀子》。

在《荀子》一書中,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自然觀的,主要是《天論》、《非相》等篇。荀子在《天論篇》開頭便說:'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這就徹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說法,把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區分開來。這就是荀況'天人相分'的觀點。他說:'天不爲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爲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也輟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在天人相分的基礎上,荀況大膽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輝思想。他說:

如其把天看得非常偉大而仰慕它,怎麼不把天當作一種物來畜養它,控制它?如其順從天而頌揚它,怎麼不掌握和控制天的變化規律來利用它?如其仰望天時坐等它的恩賜,怎不因時制宜,使天時爲生產服務?荀況這種'人定勝天'的思想,把先秦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到最高峯,成爲中國唯物主義思想史上的一顆燦爛明珠。

在《非相》篇中,荀況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用大量的歷史事實,徹底否定和批判了唯心主義相術。他說:觀看人們的相貌,不如研究人們的思想;研究人們的思想,不如選擇正確的思想方法。相貌不能決定人們的思想,而思想卻受一定方法的支配。方法正確,而且思想能遵循它,雖然相貌醜陋,只要思想方法對頭,也不妨礙成爲君子。雖然相貌好,但思想方法不對頭,也免不了成爲小人。人們的禍福與人的相貌無關,而是由人們後天選擇什麼道路決定的。這就揭穿了唯心主義相術的騙人把戲。

反映荀況唯物主義認識論思想,主要表現在《解蔽》、《正名》、《勸學》等篇中。在《解蔽》篇中,荀況首先肯定了人具有認識事物的能力和事物是可以被認識的這一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前提。他說:'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所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凝止之,則沒世窮年不能偏也。'他認爲,人們認識上的`通病,是被事物的一個片面所侷限,而不明白全面的道理。人們糾正了片面認識,才能使認識符合正道,對正道三心兩意則必然迷惑。

這就強調了認識要有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在《正名》篇中,荀況強調了感性認識的作用,他說:人都有對感覺印象進行分析辨別的能力,然而只有依靠聽覺器官才能辨別聲音的不同,依靠視覺器官才能辨別形狀的不同,所以心的驗證能力一定要等到感覺器官接觸所感覺的對象以後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感覺器官接觸了外界事物而不能認識它,心對它考察了而說不出道理來,那麼人們沒有不把這種情況說成是沒有知識的,這就是根據感官接觸外物而確定名稱同和異的情況。在'名'、'實'關係問題上,荀況主張'實'決定'名','名'一定要符合'實'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在《勸學》篇中,荀子談了知識的來源問題,他認爲人的知識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教育的結果,從而駁斥了'生而知之'的先驗論。

他特別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並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形象比喻,說明學習沒有止境和後來居上的道理,勸導人們要進行廣博地學習,要發揚'鍥而不捨'、'用心一也'的精神,反對死記硬背、不求甚解和雜而不專,成爲激勵後人學習的名篇佳句。

荀子讀書筆記7

作爲儒家的集大成者,《荀子》一書在中學課本中多有涉及,因此,瞭解荀子思想中“禮”和“欲”這兩個概念非常重要,因爲這是理解傳統中國社會的兩個重要概念。

廣義的“禮”,概指協調和規範個人與社會的倫理道德法律法規等各種對人的內在要求與外部強制,‘欲“則指人的各種理想、信念、慾望、追求等。“禮緣人情”,“欲”是本源的,“禮”是從生的,“欲”是個人與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禮”則是社會穩定與秩序的外部保障。不管什麼樣的民族國家,不管什麼樣的社會形態,要做到穩定和發展,都必須處理好這二者之間的關係。在理想的社會形態下,人們的合理慾望應該得到充分的滿足和尊重,應該有人們實現理想追求的各種合理渠道和途徑,也應該有相應的制度機制來保障和引導,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各遂其“欲”。所以,“禮”的最大功用就在於“養人之慾,給人之求”(《荀子.禮論》),禮,既是對慾望的一定程度的滿足,也是對慾望的一定程度的限制,使不同階層的人都能相協相融,從而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這正如汽車的'運行,“欲”就好比動力,“禮”就好比剎車和方向盤,沒有動力不行,沒有剎車和方向盤也不行,二者缺一不可。

在中國歷史上,所謂的“盛世”大都是“禮”“欲”關係處理得比較好的時期,所謂的“亂世”大都是“禮”“欲”關係處理得不好的時期:要麼任“欲”橫行,衝潰“禮”之堤壩,勢如洪水猛獸,個體慾望的無限膨脹,結果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和崩潰;要麼嚴重壓抑“欲”的釋放,極端情況下,甚至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口號,結果導致停滯、萎縮和寂滅。因此,古人強調要“發乎情,止乎禮”,個體的慾望只能在社會秩序規範內求得合理的實現。對國家而言,“禮”是至關重要的控制閘伐,所謂“民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統治者的最大職責就在於“制禮”並“遵禮勿失”,做到“以禮節情,以禮節慾”,從而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荀子讀書筆記8

週三的早讀班裏讀起了荀子的《勸學》,聽着聖人諄諄的教誨,頭腦中回想着我的學生生活,一份親切與溫暖盪漾在心頭。課餘,我借了何老師的語文書,重溫了這不到四百字的短文。

《勸學》是高中語文課的名篇,對於我也曾爛熟於心。然而高中時代的我,從沒有被這篇小小的短文打動過。那個時侯,我喜歡大聲地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我也喜歡一遍接一遍地背“登斯樓也,則有去國還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懷着一顆少年衝動的心,想象着先輩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感覺,不禁怦然心動。

大學的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世界古代史的老師列出了考試範圍——186個名詞解釋,每個名詞都是幾乎四百字的解釋,我和夥伴們用了一週多的時間通宵達旦地把它們抄下來,看着那厚厚的一疊紙,想着我要把它們背下來,心裏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此後的兩年,每次的.期中、期末考試我們幾乎都是在數百個名詞解釋中度過的,中文系的朋友問我,背這個到底有用嗎?我無言以對。每次夜半捧讀,擡頭仰望星空,我問星星:這難道就是我想學的歷史嗎?星星無語……

大學的第四年,和一個師姐聊天的時候無意中提到歷史系學習的收穫,她說:你難道沒有發現自己從看不懂別人的論文,到現在不知不覺地看得懂了嗎。我忽然意識到這是一個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真實過程。在抄抄寫寫、記記背背的過程中,我懂得了歷史學習最基本的無數個概念,是它們幫我看懂了專家高深莫測的論文,理解了智者玄妙精微的思想。我是該感謝這四年間那幾千個名詞解釋啊!

那天晚上,我又想起了“登斯樓也,則有去國還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但是耳畔再沒有“談笑間”的快意,而是迴響着“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萬里之行,始於足下”,於是,我找到了名詞解釋本,寫下了“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