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讀書筆記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子》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老子》的讀書筆記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1

司馬遷以老子、韓非二人爲題目,實際卻記述了老子、莊子、申不害、韓非四人。揣測司馬遷的意圖,似有排除儒學,其餘學說爲一家的傾向;因爲,儒學教化繁瑣,操心費力,社會效果並不見得好,堯舜、文武周王帶有人們寄託回憶美化的成分,現實中本難實現;最具有可操作性的,立竿見影當屬申不害、韓非的刑、法、勢、術之策略,君王駕馭自如,省心少力,百姓遵守,社會穩定安康。老子、莊子道學無爲,看似無策,實無策乃是最大的'計策;莊子崇尚自然,以寓言概述,而老子深遠矣,連孔子都感嘆:“其猶龍邪!”;所以,四人學說乃一脈相承,只是深淺、表裏不同而已。

列傳介紹四人生平、學說後,以韓非【說難】佔用了較大篇幅,通讀【說難】,表面看是臣子進言的把握,實爲君臣之間心理學大典,君王用勢,臣下用術,否則,臣子無術危險,君王無勢霸業無成;此理論與西方馬基雅維利【君主論】同出一轍,但早於千年,韓非應是太祖師爺輩分的了。

理論性強,實踐性差,此乃歷史上諸多理論家的命運;韓非研究的如此精透,卻深受之禍,本國君王沒有欣賞,在秦國卻受囹圄,最終命喪黃泉,進言的巧妙藥方在自身上貽笑大方,可悲!可嘆!司馬遷感同身受,因爲自己爲李陵事件辯護,遭到武帝宮刑懲處,進言的【說難】別有一番滋味,大篇幅放在後面,理解之。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2

光陰荏苒,年復一年。繁忙的工作,匆匆的心情難免使人疲憊和麻木。而讀書可以明志可以明理可以醫治慵懶的思想。今得《老子的智慧》一書,每每讀來總會感受到國學經典的魅力,而每有會意,便會欣然一爽。

《道德經》比《易經》好讀,若沒有註解我根本讀不了《易經》,而老子的話則都是通俗又形象的表述。《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易經》八八六十四卦,我認爲,從總體上講,《易經》是一個大系統,嚴謹周密,無所不容,充滿相生相剋和辯證,探討天地人的客觀規律,不絕對什麼,在無形中提高了我們的認識及預測未來的能力。《道德經》也構建了一個大系統,那就是關於道和德,即天之道、聖人之道、上德、玄德,老子通過大量的辯證、對比、反覆、比喻,提出利而不害的天之道、爲而不爭的聖人之道,提出負陰抱陽、以柔勝剛、清靜無爲的處事之德,老子是在爲世人解答社會生活中諸多的疑惑,進而快樂又自信地爲道爲德、爲聖爲人。至於《論語》,從小到大讀過的片段也不少,給人的感覺都是些仁義禮的論述,像某某人說的,都是些吃人帶血的文字,於我的吸引不大,不過我沒有系統地讀過《論語》,言多必失。

老子教給我們充分認識客觀世界的辯證,包括事物本身和事物之間的`辯證,不僅如此,他還說得格外地形象。他說“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世界有很多美好,當然也有很多醜陋。真善美是我們都喜歡和追求的,那麼假醜惡呢?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知道這一點,一個人就會對凡事有包容。我們總想世上沒有壞人,這可能嗎?要知道壞人滅不了,也要相信好人會不斷涌現。我們總想消滅貧窮和兩極分化,可是沒有貧窮,哪來所謂的富足?你口袋也是十萬塊錢,我口袋也是十萬塊錢,穿一樣的衣服,這有意思嗎?世界之可愛,在於其多樣性,在於其差異性,在於其變化中。

即是如此,老子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這有點像愚民之冶,但說的句句是客觀事物的辯證。一個單位喜歡評先進,職工當然就要爭鬥了;我們在故宮或是博物館存放了奇世珍寶,當然就會有小偷瞄上了;我們的改革開放大潮,給大家創造了大量的賺錢的機會,慾望橫流,民心就亂了。老子從諸方面對此進行了反覆認證,既然凡事都有兩端,得此必失彼,過於追求則必有所失,他提出順其自然、無爲而治的觀點,提出了聖人應該有的狀態,是“爲腹不爲目”,是要“去甚、去奢、去泰”,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道德經》。

世界的辯證也不是靜止的,而是存在發展之中。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意思是說老天爺颳大風下大雨都不會長久,總會有雨後彩虹,何況人呢?你想“持而盈之”、“揣而銳多”、“金玉滿堂”,能夠守得住嗎?物壯則老,極強終衰,老子從來都是反對以一種剛強、圓滿的狀態,他認爲這必定不是長久的狀態。一個裝滿水的杯子,它還能裝多少水呢?你若想再攀高一層,那你必定不應該在最頂層,所以在很多時候“以退爲進”是有其中的道理的,我們也可以此辯證地看待發展中的事物。美國很強大,他能一直強大嗎;一個人現在很得志洋洋,會不會有落魄的時候呢;表面上你與人無爭,但到頭來別人能爭得過你嗎?反之亦然。這就是老子的不爭哲學,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說不敢爲天下先,而實際上呢,他開啓了人們的視野,開創了道家學說,是爲一代先師。

“上善若水”,《道德經》不少章節都是說水之善,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我們又該學習水的哪些品性呢?老子說“水善得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是說水滋養了萬物,如人體就有大半水,但水卻從不爭上,生而不有,它從來不說人是她的孩子,草木是她的孩子,她是萬物的主宰,相反,所有髒的它都清洗掉,包容掉,淨化了,就是符合“道”的。水至柔,但水滴能穿石;什麼都能改變水的形狀,但“抽刀斷水水更流”,一切改變都是徒勞的;積少能成多,水彙集江海成爲百谷王,是其“善爲下”的結果。這樣看來,柔弱是勝於剛強的,老子說剛強是死的特徵,柔弱則是生的特徵,“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生的時候人的肌肉是柔的有彈性的,草木也是柔的,風吹即動,但死了就硬了、枯了,這就是“柔以勝剛”的道理。

老子闡述的觀點也有不少令很多人驚訝。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是呀,爲什麼我們說要樹立榮辱觀,因爲社會主義大道正在廢棄;爲什麼出現五花八門的騙術,因爲人類太聰明,有很多智慧和高科技;爲什麼我們評選十大孝子,因爲社會出現了不少六親不認的現象;爲什麼抗日時期有所謂的忠與奸,因爲國家昏亂,而國家一帆風順,一切遵循“道”在運行的時候,是用不着忠不忠的。關於民,老子說了兩句話也讓我記憶深刻,他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是呀,國家和政治雖爲階級統治的工具,但統治者能不能少拿出這些來威脅人,動不動就關人抓人以死來嚇唬人,這點在如今的拆遷、計生、嚴打等問題上是要尤其注意的,所謂“國之利器不可示人”也。

《老子》爲世人倡導的清靜無爲、爲而不爭之道並不爲衆人特別是主流社會認同,這或是老子本身負陰抱陽的定位,也正是它的生命所在。老子在七十章中更是指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他說“知我者希,則我者貴”,聖人有時也是孤獨的。是呀!道理再明白不過了,但人們能抵制社會的紛繁誘惑嗎?還是葉落的時候才歸根,人老的時候才還鄉,年輕的時候總是要到外面闖一闖的,讀到最後終是可以在《易經》中尋得答案,萬物由弱而強再到弱,由柔而剛再至柔。上班的時候讀《論語》,閒暇的時候讀《老子》;得意的時候讀《論語》,失意的時候讀《老子》;年輕力壯的時候讀《論語》,年老力衰的時候讀《老子》;在城市讀《論語》,在鄉下讀《老子》;反之亦然也。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3

天長地久。天地所有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在。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章節老子似乎想通過對天地之道的描述然後應用到我們人身上,其實這種方式基本是貫穿整個《老子》的。關鍵是我們要把前面的理解清楚了,前一句說天地長久的.祕密是“不自生”,我不確定自己理解的對不對。是不是說“不求自己的生存”,還是 “不依靠自己生存”。我比較偏向於後者。天地不依靠自己,而是依靠道而存在。聖人也應該學習把自己置之身後,卻可以達到身先。“外其身而身在、“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也大概是這個意思。

老子可能還是想告訴我們,不應該太關注自己,而應該把自己虛出來,託付給道。這竟然與基督說的“把心虛出來,交與上帝”如此的一致……!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寶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這章相對來說容易理解一些,也是老子對我們貪戀、慾望的一種告誡。擁有的太多甚至滿溢,不如停止;修煉得越來越銳利(變得越來越強大,以便於贏得競爭),是得不到長久的;富貴很難長久,如果富而驕,則一定會招致禍患。功成身退,才合乎天道。

對於最後一句,不僅從歷史上講是真理,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就是說的'這個道理,也是告誡我們個人的成長,或許在人生的第一個階段,從無知到對知識理性的追求,從貧困到對成功的追求,從無能到創造價值的追求,可能無可厚非,但是就像前面講的“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應而且終將放下”。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纔可以做入世的事業,要把自己的事業當作一件藝術品看待,只求滿意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計較於,纔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偉大的事業都出於宏遠的眼見和豁達的胸懷”,這是我存儲於手機上的一句話,是朱光潛說的,或許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功成身退,天之道”吧。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5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傅佩榮的譯法是:“天地沒有任何偏愛,把萬物當爲芻狗,讓它們自行榮枯”,而我的直接是,這裏應該是說“如果”天地不仁,“則會”以萬物爲芻狗,即會把萬物丟棄。(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魏源本義: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如果聖人不仁,(我覺得是指那些明白了‘道’的人),(仁:會意。從人,從二。右邊的二是重文。本義:博愛,人與人相互親愛;),就會丟棄百姓(甚至有玩弄百姓之意的感覺)。橐龠(好像指風箱之意,我沒有去查),可能這句是講道很虛但不匱乏,可以源源不斷。而最後那句似乎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說太多,而應該守住虛靜?人在說話的時候(尤其是在和人溝通時)確實容易陷入表現自己的境地,不但失去了溝通的本意,也失掉了自己的'虛心(我把的虛心大概與慾望相對,即把自己的心空出來,而非謙虛)與安靜。(或者人在在安靜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6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這是向自然學習的治國之道。老子講要削減人們的慾望,減少人們的競爭,讓其按照自然天性發展。甚至讓民不去追求知識,但是要注重強身健體。想起一句西方哲人的話來:“讓自己的慾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站在這個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計的減少我們的慾望,同時減少我們的知識能力,他可能覺得知識也是人慾望來源的一部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生憂患識字起”,講的大概也是這個道理。人們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憂患和意識自然就多了起來。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像老子本人一樣,在跨過了知識的這個階段而至無爲之狀態,因爲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簡單無爲,因爲慾望已經在人類和社會中產生且越來越強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後就知道有一種目標叫成功,成功後有什麼……

所以,在這個時代,我比較傾向於“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應而且終將放下”。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或許也是異曲同工之妙。又或許社會的發展也會經歷這樣的階段,現在的社會正處於多樣性急劇擴張、物質和慾望越來越‘豐富’的階段,或許以後會朝簡單、自然、無爲的方向發展也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讓自己的慾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們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

他一方面在用一元性的教育和言論把我們塑造成一個“機械人”,無形中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一方面又(或許是不得不)讓社會的慾望越來越大,經濟發展了,物質更豐富了,人們的選擇也更多了,可是,我們人性的進化,卻是如此的緩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虛其心”,我覺得很像基督教說的.,“把自己的心空出來,讓神進來”。人作爲人始終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爲中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或許可以在一個環境中獲得世俗的快樂和與人競爭之後短暫快感,可畢竟人不可能最強,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人很容易拜倒在權力、金錢、包括自己的情緒和慾望之下,結果很容易迷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來,只讓神來主宰,或許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後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塵世生命帶來的樂趣。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道:從辵,首。本義:供行走的道路。但此處的道可能指先於宇宙之前的混沌,莊子講《渾沌之死》,開七孔於頭,然後有了萬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來不僅代表萬物,也可能指人類、慾望,‘名’。我覺得這章是在刻畫混沌之後,宇宙出現之後萬物(尤其是人)的差別與對比。道與名相對,妙與徼相對(前者爲微妙之意,後者爲考察,認識之意)。混沌死了之後,道卻永遠存在於宇宙當中,維持着宇宙的.運行。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8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想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我覺得這章講的大概是相對論,然後從他的相對論中得出其處世之道。事物的價值只要是以人來判定的,總會是相對的。因爲人本身就是一個主觀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靈魂,而且認識事物都是由內向外的。因此後面講的無爲,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於自然之道,而非人的價值。因爲大部分人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想有爲,想擁有,想追求……。或許,用天道來養人道,會是人相對價值中的一個客觀標準,就像上帝的《聖經》一樣。不同的是,聖經已經寫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學習,則需要我們自己努力的去尋找。老子或許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尋找的歷程,而我們不但沒有很好的繼承,甚至越走越遠。(因爲開始做筆記時沒有記錄每一句話的意思,只是寫了自己的理解。後面寫得比較詳細,像“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和第十章頗有雷同,如果不明白其意思,可以參照後文)。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9

從低位上漲到高位,就是從無到有,而達到高位就要回返根源,必然調整到起始,從有到無,如此循環往復,這是規律常理。明白了這個道理,遵循它本身的循環往復就是明智的,否則輕舉妄動,沒有信號而操作,擅用心智,就會產生禍害。瞭解了這個規律,做事就坦然,就會順應規律而平靜。符合規律,就是符合天道而能夠不失敗,永遠免於危險,即虧損。

你不能有善惡,即有想法,讓自己與自然融爲一體,放鬆心靈,一切順應自然生長。遵循常道,你就永遠遊刃有餘,順應常道而歸於平靜,不受制於市場的漲跌變化,不爲物所用,卻能與漲跌同在。

老莊講究無爲而治,我也是聽聽而已、說說而已,略知其意。但今天我突然覺得,在股市中什麼是無爲,怎樣達到不治而治,自然順通。所謂無爲,就是按照信號執行操作,之後產生的結果,不需要你再去想了,再去研究了,再去分析判斷了,它自然會告訴你我會怎樣了,那麼你也就無需作爲了,你的一切生活也就悠閒了、輕鬆了,順乎自然之道了,自然就達到目標了,而達到這些目標並不是你做什麼了,而是你僅僅按照信號執行了,哪裏還有什麼緊張、忙碌,哪裏還有用什麼方法彌補之前的錯誤,你什麼都不用做,就會得到必然的.結果,你在股市中也就無爲而治了。而你多用心智,反而會帶來災禍,形成虧損和套牢。今天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心裏感到異常興奮和坦然。

執行信號,就是順應天性,與天性相向而行,也就不會有災禍,就無所不通,沒有災禍也就坦然了,無牽掛、無憂思,對後面的操作能夠遊刃有餘,這樣符合規律、禮儀,符合天道,所以永遠沒有危險,而能夠平靜的操作每一筆。執行信號,就是走在了趨勢的前面,不被套牢損失,執行信號就不會受傷,躲開了災禍,也就坦然平靜了。

信號是神聖的,必須對信號充滿敬畏之心,它是一切行動的惟一標準。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10

先秦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這一時期,白舸爭流,百家爭鳴,學術思想空前繁榮。據【漢書·藝文志】,先秦學說有十家,爲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司馬遷的這篇文章就是關於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傳記,他把老子,莊子,申子,韓非子合爲一傳,是後人研究先秦道家法家思想的重要文獻。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戰國早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直接對本文所傳的其他三人有較大影響,被太史公列在文章之首。文章中記載了老子的生平軼事及其後代的狀況。

老子哲學的根本觀點是“天道”,“道”是天地萬物之先,是本源。“道”沒有意識的作用,只是自然如此,即萬物皆生於自然,萬物的生滅有其自然的道理。“道”就是宇宙的最高原理。從“孔子問禮於老子”一事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學態度,他認爲人貴能知道宇宙間的不變的通則,物極必反,所以才以“去且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婬志,是無益於子之身”來規勸孔子。

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無爲而治。誠如太史公所說:“李耳無爲自化,清靜自正。”

莊子是老子之後到家學派的最主要代表。司馬遷認爲“其學無所不窺,然要其本歸於老子之言”。莊子在老子學說的基礎上,對道家哲學作了進一步發展,建立了一個更爲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

司馬遷認爲莊子善於行文措辭,但空設語言,還喜歡攻擊當時的其他的學者,只是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一些解釋。事實上,莊子思想與老子思想有較大的不同。老子從“道”悟出“常”,莊子卻悟出“變”。他認爲天地萬物無時不在變化之中,這種變化是天道的運行,自然的演變。所以莊子主張人應當超脫一切慾望的束縛和情感的糾纏,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的境界。

在政治上,莊子主張極端無爲,社會上的各種制度都是給人的天性帶來痛苦。楚威王想讓莊子出任曹國的宰相,莊子的回答“子及去,無污我”,“終身不仕,以快吾志”充分體現了他的政治觀念。

卡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一個學派。因爲他們在與舊勢力鬥爭的過程中,主張變法,實行“法治”,所以被稱爲法家。

卡家有勢,術,法三派,申不害是法家術派的代表。他的思想學說本源於黃老,講究循名責實,名實相合。他出爲韓相,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與國情想結合,取得了很大成效。“終申子之身,國治兵疆,無侵韓者。”

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法家重勢,重術,重法三派中,韓非可謂集三家之說,而能成一家之言者。司馬遷認爲他“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在韓非子的書中有【解老】、【喻老】等諸篇,其思想中的“因自然,圖難於易,適應時變”都直接源於黃老思想。他批判地吸取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並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加以改造,賦予了新的內容。

韓非看到自己的國家漸漸衰弱,想用自己的政治思想來治理國家,屢次上書卻不得重用。後淪落秦國,被李斯等誣陷,死於秦國。“然韓非知說之難,爲說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脫”,太史公深爲之嘆,並在此傳中記載【說難】全文。

太史公把屬於不同思想學派的四人置於一傳,可以說是以其獨到的眼光看到了他們內在的強大的聯繫,氣勢恢弘。

從歷史上來看,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奴隸制向封建制急劇過渡的大變革時代。在生產力發展和奴隸起義、奴隸鬥爭的推動下,新興地主階級向沒落奴隸主階級展開鬥爭。鬥爭的中心問題是建立和鞏固新興的封建制、解放生產力,還是維護和挽救腐朽沒落的奴隸制。階級鬥爭所帶來的尖銳問題擺在每個階層面前,迫使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提出自己的主張和看法。於是出現了紛繁的、對立的思潮和流派,展開激烈的論戰,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道家是這其中反映沒落奴隸主階級儀式形態的一個唯心主義學派。以老、莊爲代表的舊奴隸主階層選擇了消極應對,發展唯心主義思想,幻想回到過去。這種與生產力進步,社會歷史發展相違背的願望當然不可能得到實現。但是道家在中國思想史上影響久遠,後來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多少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有的還進行了積極的改造,對整個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的影響都很大。

卡家是這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一個學派,是在新興地主階級反對沒落奴隸主階級的長期鬥爭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李悝在魏國,吳起在楚國,申不害在韓國,慎到在齊國,商鞅在秦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爲法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韓非順應歷史潮流,進一步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變法經驗,把“法”,“術”,“勢”結合起來,爲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提供了較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成爲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後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雖說戰火頻繁,但各國爲了取得勝利而努力增強國力,生產力迅猛發展。農業科技的進步帶來意識形態的進步,他們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擁有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思想,可是說是我國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也實際世界上最早出現樸素唯物主義的時代。

再從司馬遷寫這篇文章的歷史時期來看,漢武帝時期,漢朝剛步入中期。

漢初,因爲承春秋戰國以來四百多年混亂,社會殘破,民生凋敝,人民的財產及精力早已消耗殆盡,舉國上下都需要喘息的機會。漢朝國家初定,深感秦因暴政而失國,所以力求清靜無爲。老莊思想的“無爲而治”恰好適合當時情勢的需要,於是漢初統治者實行“予民休息”的政策,文、景兩帝都提倡黃老精神,一直到武帝時的名臣汲黯,都是黃老的信徒。在當時的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曾對恢復和發展封建經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武帝以後,漸崇儒家,但由於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重視養性修身,道家思想中的返本歸真又受到重視。

司馬遷生活在黃老盛行的環境中,當然也受到了很好的黃老思想的教育,對他完成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道家和法家作爲兩個立場完全對立的學派,他們的代表人物被太史公合爲一傳,表現了他非凡的歷史功底,不愧爲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歷史家之一。

但是從今天的研究成果來看,太史公之言也有寫偏頗之處。

莊子雖然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對老子思想的發展。他發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打破了傳統的束縛,宣告了一系列曾被認爲是永恆真理的東西不過是相對的、處於變化之中的東西。這對於中國哲學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莊子哲學中的樸素辯證法等合理因素多爲歷史上的進步思想家所吸收,也曾成爲後來一些進步社會力量反對封建專制、要求民主的思想來源之一。

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治國思想在當時有積極的作用。但他始終還是一個維護剝削階級和鞏固封建專制等級制度的政治家。對於勞動人民,他主張“嚴刑重罰”,過分強調暴力、鬥爭和對立,爲了統治而極端殘酷地對待百姓。他的思想給中國這麼多年的封建統治下的人民帶去了多少痛苦。

不管怎麼說,在當時,司馬遷能比較精要地紀錄到家和法家的思想,看到他們中間存在的聯繫,點出其思想本源,並且爲後人留下了如此珍貴的研究資料,現在看來都是很了不起的。這篇文章行文流暢,氣勢滂沱,也可以說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當之無愧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11

老子說,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衆人之先。

老子認爲正是因爲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無畏;正是因爲節儉,統治者的統治地位才能長久;正是因爲謙和退讓,才能成爲萬物的尊長。

“慈”“儉”“不敢爲天下先”這三寶,其力量與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慈”包含有柔和,愛惜之意,即愛心加上同情心。“慈”,不僅是要仁慈待人,而且還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說損人之話。“慈”是三寶的首要原則。

“儉”的內涵一是節儉,二是收斂。老子要求人們不僅要節約人力,物力,還要聚斂精神,積蓄能量,等待時機。“儉”不僅僅只用於財產方面,一切事情均可用儉。

“不敢爲天下先”也有兩層含義:一是不爭,謙讓;二是退守,居下。老子身處亂世,深深地感受到治國安邦離不開這三寶。

捨棄虛名

老子說華麗的色彩,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傷害;美妙的音樂,容易使人的耳朵受到麻醉;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變得挑剔;縱情打獵,容易使人的心不安定;稀有的貴重物品,會導致偷盜產生,敗壞人的品德。所以,聖賢的人只求能夠果腹,而不追求外在的美觀。

老子認爲眼睛是用來分辨真僞的,一旦爲華麗的色彩所矇蔽,就會失去分辨能力;耳朵是用來接納聖賢教誨之言的,一旦被靡亂的音樂所幹擾,就會喪失專一;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種味道的`能力,然而過多地品嚐風味佳餚,就會使口舌麻木,喪失辨別味道的能力;而金銀珠寶,華衣美食等稀世之珍,激起了人性的貪婪慾望,驅使人們鉤心鬥角,爾虞我詐,甚至草菅人命。

老子並不反對人們享受生活,他只是提醒我們,要抵制各種慾望的誘惑,保持內心清淨,才能生活得自在快樂。

以柔克剛

老子認爲天下萬物唯水最柔弱,但是,攻擊堅硬強壯之物,又沒有哪種事物能勝得過水,因而水其實是真正的強者,沒有什麼事物可以代替。柔弱能戰勝剛強,弱小者能戰勝強大者,這是天下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沒有誰能真正做到。天下人仍舊要爭先,爭強,絕不肯示弱。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12

很喜歡金庸的《碧血劍》中皇太極的一句話“讀書當學書裏頭的本事策略,不必學漢人的秀才進士那樣,學甚麼吟詩作對”。

現實的社會,魚龍混雜,人心險惡。學校,新聞聯播中的所傳播的美好盛世很難遇見,爲明哲保身則需學前人之人情世故。

每讀《史記》都不覺受益匪淺,能在丹青史書中留有恢弘一筆之人,必有其過人之處。

而每讀到《老子韓非列傳》中韓非所著的《說難》一文都不禁與司馬遷的'“餘獨悲韓子爲《說難》而不能自脫耳”所產生共鳴。

“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但是即使是同一個人說同樣的話也要分時候,分身份。“人主亦有逆鱗,說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與人交流還需先察言觀色,特別是與領導彙報,不如此往往會被莫名奇妙的挨批,而領導亦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爲佳。如此則員工可無心理壓力,工作也可正常運轉。

曾在央企中建任職,上層領導視察與學生員工座談,不斷鼓勵隨意提問。然而真的可隨意嗎?央企領導座談無非是爲了幾張可宣傳的照片,這是人盡皆知之事。一學生入世自然不懂其潛規則,抱怨了一句“太累,生活既是工作,工作還是工作”。領導自然不好發作,只好悠悠一句:“小夥子,你的思想有危險啊。”這個小夥接下來會面臨什麼已不用猜測,無非是單獨被叫到項目經理辦公室談談人生。果然不久後就提出了辭職。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悶,但是正如長着說言,“悶聲發大財”纔是王道。鄙薄輕慢都已經習慣,唯有沉默求心安。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13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爲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爲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爲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爲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爲《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的讀書筆記 篇14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叫“芻(chu)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人們對它精心打扮,小心翼翼的呵護着,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人們對芻狗只是使用而已,並沒有什麼愛憎。

《莊子·天運》寫道:“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用現代話說就是:當草扎的芻狗剛剛弄好,還沒有陳設在神位的時候,把它輕放在竹筐裏,並且用刺有花紋的巾帛包裹着,主持祭祀的巫師,齋戒沐浴之後,才恭恭敬敬的把它送到神位上行祭;等到陳列獻祭完畢,芻狗就被拋棄了,行路的人可以隨便地踐踏它的頭和脊樑,打柴的人見到它就撿去燒火做飯了。

這就是芻狗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世間的萬事萬物,其實都是這樣的“人生”過程。

各類植物,春萌、夏盛、秋枯,年復一年的循環着;尤其是莊稼,幼小時人們呵護着,長大後人們精心耕耘、細心管理,當人們收穫了果實之後,莊稼秸稈就被砍掉抑或是一把火燒掉。這就是自然規律,

老子看到“芻狗”由生到滅的過程,發了一番感慨——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oyue)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用現在話來說就是:主宰一切的'“天地”,面對萬物時,沒有偏愛,無所謂仁慈,任憑萬物像芻狗一樣自生自滅。(不會因新生的而喜悅,不會看到衰亡的就去救助)

賢明的統/治者————“聖人”,面對百姓大衆時,沒有偏私,一視同仁,心無成見,任憑百姓自己發展,像芻狗一樣有盛有衰。由此看來,天地之間一切事物的規律,不就像個風箱(橐籥)嗎?裏面雖然空空的,但是總有風吹出來,並且不會窮竭;持續的動就會生生不息。

如果統/治者政/令喋喋不休,註定是行不通的,不如保持適中。這就是清靜無爲,黃老哲學。

老子告訴我們,天地間的一切事物,要讓它們按着自身的規律去發展,要虛懷若谷才能使萬物循環不竭,萬萬不可橫加干預,政令煩苛,反而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