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不凡事散文

李宗盛的《凡人歌》中唱到:“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可是凡人如果把一件認準的事情一直幹下去,他就超越了平庸,成爲許多人心目中的英雄。今天,我就說說兩個凡人的不凡事。

凡人不凡事散文

  【一】足球超人黨改宇

“那個足球啊,只要你看過幾場,你就會深深地愛上它。”說這話的是球迷姚孔明,二十年來用行動踐行這句話的是黨改宇。三伏天的太陽分外毒辣,淳化縣城體育場的綠色草坪上,暑期足球培訓班的孩子們正在有板有眼進行着盤帶傳射基本技術的訓練,汗珠子在陽光下分外晶瑩透亮。那個皮膚黝黑教孩子的中年男人,是他們的教練——國家D級教練員黨改宇老師。嫺熟的技術,驕人的成績,小球員們崇拜地喊他“黨改超人”。

改宇超級熱愛足球,從教二十年間,他全身心投入足球的普及,有空就帶領一羣孩子在黃土飛揚的操場上馳騁,一批批山裏娃從此迷戀上了足球。2012年,在郭氏基金會的幫助下,他在卜家中學開展五人制足球項目,每學期開展一次的班級五人制足球比賽活動,足球在該校全面得以推廣。之後的兩個暑假,他利用護校時間義務爲卜家附近的國小生教足球,開學後每個雙休日堅持帶領他們堅持訓練。足球爛了,他自己縫縫補補;小球員賴着不走的,就在他家吃飯。足球在他的心中,佔有最重的分量。

改宇愛這幫學生像自己孩子一樣。那宿辦合一的那間小瓦房裏,無論何時,牀上躺着的、椅子上坐的.、門口圪蹴的,都是學生娃,房間內始終縈繞着一股揮之不去球鞋的汗味。縣城兩個小球員不樂意跟着媽媽回家,非要粘着他去卜家下午跟着訓練,他就樂呵呵地用電動自行車載回去了。時光飛逝,孩子們長大遠走高飛。只有他和愛人一起,以校爲家,陪伴留守兒童成長,他因此被評爲“愛心教師”和“陝西省優秀班主任”。

這個暑假,他每天騎着電動車從40裏外來縣上,訓練結束後在又頭頂炎日趕回去,因爲下午還要帶領卜家孩子進行訓練,天天80裏,從不間斷。個別領導認爲踢足球是不務正業,家長認爲就是帶着娃胡耍哩;最初他是業餘教練,帶領孩子們訓練,時刻爲安全操心,出外比賽的體檢、保險都是他跑前跑後,他任勞任怨,所有付出,都爲了足球。

足球帶給孩子們的是什麼?不僅有傲人的成績,還有快樂、成長和感恩的心。2015年夏季,在咸陽市首屆中國小足球聯賽中,他帶領的隊員們以細膩的腳下技術、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征服了裁判和對手。中學組和國小組分獲北五縣第一第二,王駿同學以三場比賽進七球被評爲最佳射手。

球場上孩子們曬黑了、磕破流血了,奔跑時臉上的笑容依舊像陽光一樣明媚。六七歲的小傢伙,訓練結束,自覺將十個足球放在一個大網兜裏,揹着回家。看見許多孩子穿着涼鞋踢球,過去跟着黨老師踢球的學生李博等人,購買訓練和比賽裝備無償贈送給球隊,昔日的足球少年以這種方式,回饋着他們深深愛戴的黨老師。

隨着足球進校園活動轟轟烈烈地開展,黨老師用二十年的堅守迎來了足球發展的春天,讓山區孩子也能享受足球帶給來的快樂,爲了這個目標,他頂着炎日繼續在綠茵場上奔跑着……

  【二】爲信仰活着的人

那日經過方里街道,車子快速行駛中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依舊是一身黃軍裝,但步履蹣跚、背影消瘦,完全失沒有了昔日的快活矯健。同行的人說,那不是吳秀倉老人嗎?老人家患病了,你看還隨身攜帶着導流袋。

我是在2000年認識老人的,那時他已經年逾古稀,身背一個黃色軍用包,一身草綠色軍裝已經洗得發白,毛遂自薦來給潤鎮中學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他是全國優秀專業幹部,用標準的普通話和飽滿的感情講了自己親身你參加的抗美援朝的經歷,描述國家發展的前景。他慷慨激昂發表着演說:“進入新世紀,國家會更加越來越開放,普通人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會更頻繁,所以同學們要學好英語。”他以身示範,帶領學生讀“goodbeterbest”,學生們被他的激情所感染,高聲朗讀,士氣高漲。

當時,我的工資每月只有340元,成家之後經濟拮据,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沒錢是我們所有人共同面對的難題。敬佩老人的同時,也很困惑:老人家,你圖啥呢?走遍淳化的所有中國小義務進行愛國主義宣講,到底有多大的報酬呢?演講完畢,他從隨身背的包裏拿出幹饅頭,就着校長辦公室的開水就是一頓飯,連學校竈上的一晚餄餎面都不肯吃。

04年再見到他,是在學校的辦公室裏,他敲門進來,向校長做了自我介紹後,陪着笑臉說他去某地演講,那裏高中教育辦得很不錯,希望校長去參觀學習,把家鄉的高中教育辦得蒸蒸日上。找校長的人很多,校長客客氣氣謝過他,三言兩語就把他打發走了。他微笑着弓身退出門地那一刻,我看在眼裏,心很酸。淳化教育沉痾堆積,領導們沉溺在日常事務難以脫身,你老人家一介草民,能改變什麼呢?咋那麼迂腐呢?那麼執着呢?

過後心想:這樣的軟釘子,他不知道已經碰了多少次了?他會氣餒嗎?可是,每每清明節,作爲爺台山反擊戰遺址上的義務解說員,他還是出現在各種場合,爲幹部學生黨員講述爺台山反擊戰的故事,情懷不變,信仰堅定!

安妮寶貝說:“二三十歲,人爲愛情、爲工作、爲自身世間的作爲和努力而存在。40歲今之後,則應爲心靈的完善和超越而活。”在這一個全新開始的時刻,看着老人佝僂的背影,我理解了他一生的所作所爲:人活着,總得追求一點什麼。他和我們不一樣的是,他早已撥開迷霧,認準人生,爲自己的信仰追求活着,而且一直堅持着。也許不久,他會離開這個世界。可他來過,用心走過,他活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