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5篇)

爲了確保活動安全順利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活動方案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怎樣寫活動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5篇)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爲緬懷革命先烈,對幼兒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特組織本次活動。

二、組織領導:

總指揮:

副總指揮:

成員:全體教師和幼兒。

三、具體安排:

1、時間:3月30—4月3日

2、地點:本園、各班。

3、參加對象:全體教師和幼兒。

4、活動內容:

(1)週一國旗下講話:主講人、

(2)備清明節教案一節。各班利用晨談和下午時間進行革命烈士故事欣賞,並作記錄。負責人:各班教師

(3)大班年級清明節詩歌朗誦會。負責人:大班年級組長

(4)發動家長帶領孩子們給烈士掃墓。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2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瞭解風箏的種類及結構。

2、培養幼兒放風箏的興趣,增強幼兒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類型的風箏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猜謎語:風箏。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啓發提問:

①小朋友放過風箏沒有?你的風箏是什麼樣的?

②除了自己的風箏外,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老鷹、燕子、蜻蜒、金魚、五星等)

3、出示各類風箏讓幼兒欣賞。如鳥形風箏:仙鶴;蟲形風箏:蝴蝶;水族風箏:金魚;人物風箏:孫悟空;器物風箏:宮燈;變形幾何圖形風箏:五角星等。

①教師邊出示各類風箏邊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色彩、結構,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②讓幼兒瞭解風箏的製作材料(紙、竹等)和製作方法(扎、糊、繪畫),並自制一個風箏。

4、遊戲“放風箏”,讓幼兒體驗放風箏的樂趣,鍛鍊跑的能力。

玩法:

幼兒成四路縱隊在場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進行放風箏接力賽。教師發出信號後,四隊排頭手拉風箏線往前跑,跑回時將風箏線交到第二個幼兒手中,第二個幼兒拿準風箏線後接着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隊的幼兒都參與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隊爲勝。遊戲反覆進行。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2、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清明果的外形以及清明節的習俗。

3、感受與爸爸媽媽一起製作清明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製作清明果的材料(幼兒園提供米粉75斤、白糖)、一次性桌布、蒸飯盒、糉葉若干、蒸籠、艾葉10斤提前作好、邀請書、家長簽到表;通知家長要帶的材料(不鏽鋼臉盆、模具)、相機。

人員準備:廚師就位

三、活動時間:4月2日下午一點鐘

四、活動地點:各班級教室

五、活動人員:全園幼兒與家長、教師

六、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1、接待家長,請家長簽到

2、分組安排家長就座(位置事先擺好)

3、介紹活動意義及流程。

4、大家觀看清明果的製作過程以及成品的圖片的觀看

5、分配人員,安排任務(家長自己確定誰揉搓米粉),分配麪糰、製作清明果。

6、小結及觀看清明果作品。

7、穿插小遊戲。

6、品嚐清明果活動,並讓幼兒通過看(看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嘗(嘗一嘗吃到的味道什麼樣的)等這些實際過程,讓他們更深入的知道清明節制作清明果的方法以及吃清明果的主要意義所在。

七、拍照留念的時段:

1、製作過程當中的家庭照

2、享用清明果的照片

3、全班的合影

八、具體交待的事情:

1、成長冊的製作方法、需要家長填寫的地方。

2、區域的材料收集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4

一、活動時間∶

4月1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

小班各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

全體幼兒以及教師阿姨

四、活動準備∶

1、做好的綿菜餅若干、綿菜餅製作視頻,

2、柳枝若干,小鐵鏟、小水桶的數量各爲幼兒人數的一半。

五、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綿菜餅的外形特徵以及清明節的習俗。

2、經過品嚐知道綿菜餅的味道。

3、讓幼兒瞭解,插柳是清明節期間的`一種習俗,並知道其由來。

4、通過插柳活動,培養幼兒愛勞動的習慣。

5、讓幼兒理解插柳的意義,懂得植樹造林的好處。

六、具體活動流程安排∶

1、小班開展清明活動,讓各班的家長帶綿菜餅,在各班進行講述吃綿菜餅這一習俗特徵,並介紹綿菜餅的外形以及清明時的其他習俗如∶插柳、掃墓等。

2、教師進行觀看綿菜餅製作過程、品嚐綿菜餅等一系列主題活動,並讓幼兒通過看(看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

嘗(嘗一嘗吃到的味道什麼樣的)等這些實際過程,讓他們更深入的知道清明節制作綿菜餅的方法以及吃綿菜餅的主要意義所在。

3、教師介紹清明節插柳的習俗。

①啓發提問:“清明時節,草青樹綠,人們有一種習俗即折柳枝,這是爲什麼?”(人們要插柳)

②教師:“小朋友知道嗎,人們爲什麼要在清明節插柳?”介紹插柳習俗的來歷:晉文公在清明節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墳前祭奠時,發現與介之推同時被燒死的柳樹復活了,晉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頭上,他的羣臣也仿效晉文公掐戴柳枝。另外還有一種民謠說:“清明不插柳,死了變黃狗。”

4、向幼兒講解插柳的意義,激發幼兒動手插柳的興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節日的氣氛,增添節日樂趣。

②插柳可以綠化周圍的環境,每到柳枝展綠的時候,它便告訴小朋友們春天已來到了。

5、組織幼兒在院子周圍進行插柳活動。

①要求:四個小朋友一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兩人用小鐵鏟鬆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團結協作,看哪一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鐵鏟鬆好土,然後澆水,最後插柳枝。

③幼兒動手插柳,教師巡迴指導。如:鬆土時可找個鬆軟的地方,鬆的土要稍深點,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澆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後,教師組織幼兒將工具放好,然後小結活動的情況,表揚不怕髒、不怕累的幼兒及團結協作好的小組。

⑤要求幼兒每天給柳枝澆水,輪流看護並管理。

七、活動小結∶

通過以上這樣實踐活動相信幼兒對清明節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如果只通過單單講解的話,孩子根本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經過實際操作的話,幼兒的興趣以及印象都會加深,更能促進對該活動的意義性。

幼兒園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方案5

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在孔明燈上寫上自己對祖國的祝福語來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踏青春遊、放風箏活動,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動主題:

放飛夢想共度清明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並瞭解有關清明的知識。

2、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學會感恩。

3、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捨己爲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活動時間:

4月1日上午

活動地點:

鳴山公園

活動準備:

一、全體中班段師幼集體活動:

1、給幼兒講解有關清明節的來歷以及習俗。

3、學習有關"清明"的古詩《清明》

4、給幼兒講解一些爲祖國犧牲的烈士的故事。

5、發放活動倡議書,要求每位幼兒穿園服參加活動

二、活動流程:

1、集合:讓家長帶領孩子在8:00--8:30"鳴山公園"集合,教師清點人數。

2、集體追念革命烈士--放氫氣球(8:30-9:00)每人一隻氫氣球,在氫氣球上寫上自己對祖國的祝福語

3、親子放風箏(9:00-10:00)--每個家庭準備一隻特色風箏,讓幼兒體驗放風箏的樂趣,鍛鍊跑的能力;體驗與爸爸媽媽共同合作的快樂。

4、點心分享(10:00-10:30)要求孩子將吃完的垃圾裝入垃圾袋中,並投放在垃圾桶裏,養成不隨意扔垃圾、講衛生的好習慣。

5、集合回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