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會拾萃散文

本月十三日,來自新昌、諸暨、上虞、紹興及本市作者,在風景秀麗的遼灣水庫,舉行了一次金秋詩會。五十多位詩歌作者濟濟一堂,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或高歌或淺吟,用詩歌的語言表達了他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嚮往。在詩會中,作者們還暢談了創作體會和感想。讓我印象最最深刻是有三件事。

詩會拾萃散文

其一:走進會議室,我掃視了一眼,突然,我的眼睛一亮:“一線天”怎麼你也來了,真是太好了。”“一線天”真名叫尹德明,是我的網友,也是嵊州一中的一位保安師傅,他從小熱愛詩歌,他詩歌作品都是來自於生活和大自然。我曾經爲他寫過一篇散文《保安師傅的創作夢》發表在《今日嵊州報》。曹植因爲七步成詩,而名揚天下,我想,“一線天”出口成章,一點都不比曹植遜色,以他的才氣,他早就應該加入詩社的,詩會裏有他,可謂是增加了一位良兵猛將,也爲詩社代伍增添了一股新生力量。

其二,在詩會的現場,我發現有一張陌生臉孔很是惹人注目,後來,我才知道,她叫劉蘭貞,婚前,她是長樂人,而今,她定居黃岩多年。她今年七十一歲了,以前的她,對詩歌創作是一知半解,自2000年起,她開始學習古體詩,而後,一發而不可收拾,詩歌創作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得知了家鄉有一個詩社叫“剡溪詩社”,有一本詩刊,叫《剡溪詩刊》這讓她異常興奮和激動。她說,在剡溪這一塊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曾經孕育過一代又一代詩人,看到大家對詩歌創作的.熱情那麼高漲,她激動地詠詩一首,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知遇之心。

其三:在詩會現場,我還發現有一位可愛而又漂亮的小女孩,起先,我還以爲她是跟隨媽媽來詩社玩的,後來,我才知道,她是錢益飛的女兒,叫劉天瑜,今年十二歲,是六年級的學生。人說:有其母必有其女。小小女孩在母親耳濡目染的影響下,早就學會了詩歌創作。瞧!小女孩現在就站在那兒朗誦她的詩作《巧克力城堡》:我的每一個字,我願意把它當做一顆顆巧克力,一個偏旁就是巧克力的小磚,一面巧克力牆是動詞、形容詞、名詞砌成的,我要建一座城堡,用月亮裝飾門窗,用糖果製作桌子、凳子和鏡子,….好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想象力竟然有那麼豐富,她竟然要用糖果來製作凳子和鏡子,真是太有趣了。面對這個很有些才氣的天真小女孩,我不由得感嘆起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