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邂逅一場經年的重逢的經典散文

山清水秀,邂逅一場經年的重逢;靜水流深,坐看滄海變桑田。

山清水秀邂逅一場經年的重逢的經典散文

——題記

一場春雨淅淅瀝瀝而下,沖刷了累積多日的煩悶。暮春之初,人間芳菲盡,那些只於春日綻放的生靈便也開始等待下一場輪迴,三月桃夭,四月櫻舞,誰的眼淚,成就了一場悽豔的花祭?有那麼一個人,歷經千年滄桑,看遍阡陌紅塵,於百轉千回後,終開始了她的辯訴。暮色四合,浮雲漸暗,天地歸於寂靜,似是未開天地時的混沌,於是,靜覓一方青石,於菩提樹下聽這片大地訴說那一個個糾人心腸的.故事。

古往今來,只存在於史書裏不僅僅是那些過去的人或事,便是那些曾讓人感動或令人心馳神往的風景也隨時間變了模樣。於是,山和水便只存在於那一幅幅水墨潑染的畫卷裏,一尺宣紙、一根毛筆、一方硯臺、一塊墨石,風景便似乎被保存了下來,成了永恆。但其實,何曾被保存下來過?那些過往早於千年變遷中失了最初的模樣,留下來的便也只是給後人做念想的仿製品。古畫之所以價值連城,深受後人追尋吹捧,可能也只是因爲那些曾經,我們不曾經歷;那些風景,我們不曾遊玩;那些故事,我們不曾身臨其境……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千年以前,民風淳樸,風、水、草木、蟲魚、鳥獸皆可作爲媒人,與某一個人或景開展一段浪漫又足以驚豔時光的情。那個時代,安寧、美好、靜謐,山和水可以遙遙相望,日與月可以毫無糾葛,共同守護那片天地下的生靈,寧靜且平和。從遠古而來,那個神話時代,孕育了華夏文明。然而,是不是有了大禹治水成功的先例,所以給了後人一種“人能戰勝自然”的錯覺?

四時之事,四時之景,本應按照節氣的變化交替着。然而,流年偷換間,我們已有多久未曾真正的看一場四季交替,春去秋來?不知不覺間,四季的界限不再明顯,彷彿一瞬間,冬天到了夏天,夏日又轉成了冬至。多年以來,人類一直在希冀着改變自然,一直在向地球索取着,妄圖征服自然,並於不斷探索中逐一把幻想變成現實。然而,他們可曾反思過?反思自己已將這片神州大地弄的千瘡百孔,反思自己已向自然索取過多,反思自己曾經荒唐的想法、可笑的行爲。千百年來,這片大地孕育了多少華夏兒女,到頭來卻落得個滿目瘡痍,這種諷刺,不言而喻。

一陣微風拂來,帶來夜的寧靜,蛙叫、蟬鳴,嚶嚶夢醒時,草木染年華,一切彷彿回到原始的自然。那時,陽光正好,雨露閃着光亮,便連空氣,也透着可愛的氣味,彷彿一切未曾發生過,便於千年煉洗中,輪迴再生。自然重新予以我們快樂,山水再次賦予我們性靈,一切都是那般美好,安寧。然而,恍惚夢醒,喚起了夜的無措,於是,開始重新審視歷史,看它如何記錄這千年滄桑,如何寫就下一段歷程。漸漸地,發現自己曾錯的荒唐,固執的可笑,原以爲的可以成爲世界主宰的夢想便也隨着一株株古樹的倒塌而幻滅,那些幻想,不切實際卻又傷人傷己。然後,開始急切的尋找,尋找一種補救的辦法,希冀着,有朝一日,可以看見真正意義上的碧海藍天,錦繡河山。

人這一生,有些錯可以犯,有些錯卻是犯了就補救不回來了,還好,對於自然這一點來說,我們認識到的時間還不算遲的不可救藥了。那麼,是否有一天,當北國還籠罩在冰雪之下,而南國的風已帶來絲溫暖的氣息的時候,可以與人相約泛舟湖上,以夢爲馬,以心尋路,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瞥見萬里風沙之上一抹新綠搖曳着光華?

山清水秀,邂逅一場經年的重逢;靜水流深,坐看滄海變桑田。如斯美景,世當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