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牽黃散文

鄰居老楊作畫堪稱一絕。一張破舊的報紙平鋪於桌面,讓我家牽黃站在矮凳上,順手抓起半截畫筆,在墨碗中飽醮後,刷刷刷,只少許幾筆,牽黃的雛形便被勾勒完畢。隨之,描尾,着色,點睛,半盅茶功夫,那牽黃已栩栩如生立於我的面前。

小狗牽黃散文

我將這幅畫視爲至寶,回家就貼糊在牀頭的牆壁上。不消一月,我又領着牽黃去找老楊,老楊如法炮製,我又如獲拱璧。兩年不到,我的整座房間儼然成了牽黃的天下。但見牆壁上的牽黃形態各異,或站或蹲,或靜默或狂吠,或低頭或擎首,神形畢肖,活靈活現,妙趣橫生。只是看得久了,倒覺得那眼神似有些玄機,有憂鬱,有感傷,有寂寞,有悽清。只是,那時候年少,哪裏會知曉老楊會將自己的人生際遇融入其中?

牽黃是我從村西柳家抱養的,柳家二姑娘年歲與我相當,聰慧靈敏,自幼與我熟識。她家的老黃產崽後,我提出這個羞於啓齒的想法,柳家二姑娘倒也爽快。小狗在滿月後,順理成章地落戶到我家。兄弟姐妹爭相爲之取名,左鄰右舍也來獻計獻策,最終還是採用了五爺爺的建議,給它取名爲“鬥鬥”,一來聽着朗朗上口,二來符合那年月的大衆口味。我總覺得這名字有些令人心悸,後來便將它改爲“豆豆”。這種想法,我只在無人處與小狗交流過,衆人當然不知。

鄰居老楊卻有另外的想法,覺得“鬥鬥”這名字太土太俗,他隨口就吟誦出“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的詞句,還給我們滔滔不絕地講述蘇東坡那年在密州出獵時意氣風發的情景。大家嘖嘖稱道,認爲老楊提議小狗叫“牽黃”這個名字確有道理,既有學問又體面。從此,老楊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就如日中天。

牽黃很討人喜愛,與我形影不離。我進門,它便立起身,兩隻前爪呈作揖狀,將眼睛眯成一條縫,隨後圍繞我再轉上三圈;待我坐下,一縱身,躍進我的懷抱,憨態可掬地望着我。我出門,它又戀戀不捨,怏怏不樂地送了又送,似有千般囑咐萬般叮嚀。那時糧食奇缺,待到夏日,我沿河捕魚,牽黃歡呼雀躍,在河堤上縱橫馳騁,嘴裏叼着活蹦亂跳的魚兒,似戲耍,又似炫耀。

有段時間,母親常說,牽黃有些胖了,走起路來開始搖來擺去,提醒我少餵它一些。但語氣中,也可看出母親對它的憐惜和關愛。牽黃每天早晨起得很早,雞鳴後便開始在院子裏來回巡遊。那神態、氣質着實令人忍俊不禁。父親對它讚賞有加,常常拿它的勤奮來激勵我們兄弟姐妹。

秋去冬來,寒風四起,又到了打冰夾魚的時節。我帶着牽黃,去河邊賞玩。腳踩着薄冰,心裏自然惴惴不安。一個趔趄,竟滑落水中,卡於冰面之間。這時的牽黃猛衝上前,死死咬住我的衣襟拽拉扯撕。畢竟體力單薄,它竟對我絲毫不起作用。我陷入絕望,一任冰冷的'寒意浸透我的肌骨。牽黃一錯神,撒腿就跑,偌大的曠野中只剩下我一人。我失聲痛哭,哭得撕心裂肺。正在這當口,牽黃又撲了過來,它的身後跟着的竟是跌跌撞撞的身體瘦弱的老楊。感謝上蒼,感謝老場,還有我的救命使者牽黃。

我們家對牽黃從此開始另眼相看。儘管生活艱苦,但凡有些好吃的東西,母親總要叮嚀我照顧牽黃。牽黃開始發福,身體變得虛胖笨拙,走起路來越發搖擺。有天傍晚,它突然變得焦躁不安,隨後口吐白沫,開始慘叫呻吟。一家人手足無措,鄰居老楊衝過來,抱着它去了村衛生所。費盡諸多周折,纔將它從死亡線上拉回來。母親說,我們這條街誰家再布放耗子藥,都要先說一聲,省得牽黃再去。街坊鄰居聽說後,自是聽從,此後這類事情再沒發生。

老楊挨批斗的那天下午,忽然淅淅瀝瀝地下起了秋雨,不知是澆在村頭,還是澆在心頭。戲臺早己盤好,高高大大,威武莊嚴。標語將戲臺四周都貼得滿滿當當,嘹亮的喇叭扯着嗓子狂嘯,將溼漉漉的空氣撞擊得支離破碎。

畫家老楊低垂着頭,木牌子誇張地吊在他的脖子上,瘦削的身體在寒風中不住地顫抖。臺上站着好多人,有人振臂高呼,有在血淚控訴,滿耳的嘈雜,聽不清人們到底在叫喊什麼。牽黃不知何時出現在戲臺上,用嘴咬住老楊的褲腿,死命地後拉,嘴裏發出嗚嗚的聲音。它大概是想拉走老楊,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我目瞪口呆,驚恐地盯着牽黃,怕這一刻出現什麼差錯。

有人高喊“走狗”,逼近牽黃猛踢一腳。一聲慘叫,只見牽黃前翻,升高,一道弧線,消失在戲臺下的西北角。我的心抽搐起來,本能地要衝出去,柳家二姑娘緊緊地攥住我的手。苦澀的淚水流進我的靈魂,幾經眩暈,我差點站立不住。

身體單薄的老楊走了,這位下放到村子裏已有七年的畫家、詩人,帶着滿腹經綸和歲月的滄桑,帶着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我的關懷,靜悄悄地離開了我們。這大概是被批鬥第二天的事了,他走得很安詳,安詳得讓我們這些活着的人心驚肉跳。送葬的人稀稀落落,我跟在人羣的後面,尋尋覓覓去找牽黃的身影。我時常在想,老楊的死會不會是因了我那牽黃……

我應該奉獻出我的悲哀,爲老楊,也爲牽黃。我感到內疚,感到自責,在以後的歲月裏,我想念我的牽黃。也許,在夢中,我還會看到牽黃那燦爛的微笑,看到老楊那揮舞着畫筆的枯瘦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