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路漫漫吾將恆求索經典散文

一直以來,每當身邊的人和我自己參加支教活動的面試時,總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你支教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看似簡單,答案几乎千篇一律,卻似乎都太過於公式化,少了些真意。

志願路漫漫吾將恆求索經典散文

七月中旬,我參加了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守望社會實踐服務團大荔分隊赴陝西省渭南市範家鎮中心國小的支教活動,至今12天。12天前,我認爲我參加支教活動的意義,在於尋找我支教的目的。正因爲我與這羣處於城市邊緣的孩子們之間的距離太過遙遠,我並沒有真正走進過他們的生活,所以我並不瞭解他們真正需要什麼,他們真正想要什麼,而我,又能切切實實帶給他們什麼。

我用鏡頭記錄了這十二天中孩子們的點滴變化;同時,這些記錄也承載着我的心路歷程。猶記得招生那天,湛藍的天空中浮着幾絲皓白的雲絮;晨曦灑在範家中心國小升旗臺前的花叢裏,漏下斑駁光影。花叢旁,是認真詢問隊員招生信息的家長,還有藏在家長身後的一張張稚嫩小臉。面對鏡頭,那一雙雙黝圓的眼睛中有慌亂和羞澀,更藏着許多期待。拍照完畢,在片刻的猶豫之後,他們怯生生地道了一句“謝謝老師”。那一剎,思緒千迴百轉,那一句謝謝就這般直直地灌進了心底,若是日後回顧起來,必定不會忘記。我突然明白,原來心真的可以被融化,那樣的感覺,與得到心儀之物的滿足截然不同,那是因受到尊敬、體會到被需要的感動,那是一種責任感所帶來的快樂

雖然身處隊中的新聞採編小組,我有幸得到六節課的時間與這些孩子近距離接觸。花兒,自古就寄託着美好的寓意,我希望他們以後的生活能如夏花般絢爛,而他們思想仍能如秋葉般靜美,不受外物左右。因此,我將自己的課程選定爲《夏花鑑賞》,顧名思義,鑑賞夏日所開之花。我將荷花作爲重點賞析的花兒,詳細講解了《愛蓮說》中賦予荷花高潔之意的段落,意在告訴他們,他們也如同荷花一樣,應該傲立於貧困的泥淖之中,不可失去鴻鵠之志。

第一節課,原以爲會費些心力,卻是多慮了,孩子們的求知慾望超乎了我的想象,原本準備了一節的內容竟然只講了不到一半,這着實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圍繞同一種花兒不停地提問,思維發散愈來愈遠,這令我十分驚喜,驚喜於他們對知識的渴求,驚喜於他們思維之活躍。印象之中,這些孩子應該還是安靜的、羞怯的,但他們求索的熱情打破了我錯誤的'印象,令我刮目相看。那天晚上,他們的現任班主任(亦是隊員)與我聊天時說,我們班的孩子特別喜歡你的課,特別喜歡帶《夏花鑑賞》的老師。那一刻,突然生出一種驕傲的情緒,以至於一逢好友便會把這件事掛在嘴邊。也許作爲一名老師,最大的驕傲就是被學生所認可、喜愛吧;作爲一名支教隊員,最大的自豪就是能夠帶給孩子們純真的快樂吧。

短短的12天中,孩子們一直於細節之處給予我感動。然而,孩子們的可愛並不能抹去條件艱苦的事實。正值盛夏,大荔的日最高氣溫均在39度左右。沒有空調,少有電扇,悶熱的夜晚,窄硬的牀板,此起彼伏的翻身聲,和着從屋後廁所裏飄來的惡臭,每一夜都那麼煎熬。傷痕累累的課桌,長滿了鏽斑的門鎖,一日三餐多是土豆絲夾饃,每一天都那麼漫長。轉念一想,我只需要在這裏待18天,便可回到家中,日日涼爽、餐餐豐盛,可是這裏的孩子們,卻只能繼續忍受高溫酷暑、粗衣淡食。

所以,他們更需要的是教學資源的改善,是基礎設施的完善,是對求知慾的滿足,是一份自信自強、走出貧苦的信念。這,便是我一直所尋求的答案。我深知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行動。支教是我致力於志願路程上的一站,絕會不是終點。人生路漫漫,志願之路亦漫漫,吾將上下恆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