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涌之旅散文隨筆

一、與大海之緣

西涌之旅散文隨筆

古人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我雖不是什麼智者仁者,但是,生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在跋青山涉綠水中長大,也能深感山水之樂。山水之樂,可寓之酒,更可得之心。而最爲水者,莫能及海了。所以,早年讀高爾基的《海燕》,就很想一睹大海的風采。

今年七月末,外孫女滿兩週歲,時值假期,到深圳與家人歡聚。按照早些時候的約定,電話告知高中時的老同學W君,老同學立即開車過來,接我們出去,擬到大海中一泳。剛到大梅沙,找到停車場把車停好,到了海濱公園,真不巧,公園早就接到颱風警報,把原先還在公園裏的遊客全部都趕出來,關門了。老同學又說:“這裏關門,我們就再去別的地方嘛。”

我們又驅車趕往陽江的十里銀灘,剛到小鎮中去向海灘的大道,老遠就看見交警把路攔斷,不準進入,趕了百來公里專程前來,連大海的影子也沒看見,心中總免不了遺憾。老同學知道那裏開發建設的情況,帶我們找了一處售樓中心“看房”,服務員接待得非常熱情。我們先看那海景樓,說實在的,那樓盤位置確實太好了,坐北朝南,後看青山,前看大海,距海僅五十來米,還有長長一帶金黃的沙灘,實在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但是,40多平方米竟要售80多萬,於我這樣西部山區的窮教書匠來說,就像癩蛤蟆看着天空的天鵝,心有所想,可實在夠不上邊啊!

看房不過是藉口而已,我們還是看海吧。走出樓房,先前沙灘上的人們已全無蹤影,工作人員已用大鐵鏈把通道攔斷了。我們近不了大海,只得勉強以大海爲背景,留個影。那照片,清晰的人像漫入迷濛陰沉的傍晚霧色中,雖看不清大海是什麼樣,倒是別有一番情趣;更難得的是,拍照時間是建軍節下午五點來鍾,離風美女“妮妲”在大鵬半島上岸僅十來個小時,那也是一種難得的機緣啊,少見的強颱風到來之前,我們就在它登陸的地方!那臺風可是夠猛的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可惜紅色預警,我們就只能如此一睹大海,眼福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飽了!

老同學留我們在海邊吃海鮮,我說:“這樣的天色,爲安全計,還是先回深圳吧,把車停好了,再慢慢品嚐美味也不遲,千萬別讓那風美女把我們連同車子一起虜掠了去!”我們於是駕車返回深圳。

二、初到西涌

常言說,知子女者莫如父母,其實,子女也是深知父母的。女兒知道我喜歡山水,更知道我們那天沒有看到大海的遺憾,作好準備,網上訂了住處,讓女婿找同事借了車,週末,由我自駕,祖孫三代,往西涌去。

一路上逗着外孫女,說說笑笑,外孫女那舞動着小手的“開車”,讓陣陣笑聲掩蓋了車行的噪響,使整個行程快樂無限。

開車之餘,隔着車窗粗略掃了一兩眼公路兩邊的風光,或大海蒼茫,近處飄着小船;或山並不高大而草木蔥蘢繁茂;或高樓瀕海林立錯落有致;或新居小區建設未竟略顯雜亂。

出了沿海高速公路,又經過一段彎彎曲曲相對狹窄的山路,我們來到了西涌的鶴藪村,那只是一個傍海的尚未完全開發的小漁村,旅遊業接待業卻非常興盛,大老遠就看到了酒店、房間、小賣部、餐館、海鮮、燒烤之類林林總總的廣告。

我們找到了事先預訂的住所,停了車。那不是酒店,只是用來接待遊客的民房,從正中的房間上樓,轉向另一間的樓上,整層樓就一個通間,木樓板,踩上去還可以聽到木板震顫的聲響;青瓦的下面,貼了一層薄木板,順着正樑的兩邊還空出一尺來寬,估計是爲了便於熱氣散發而留下的;三間大牀,被褥並不顯出有多高的檔次;牀上還有些粉塵,應該是從房樑兩邊木板未封完的瓦縫掉下的;最能顯示其品位的,看來就只有牆上掛着的那臺空調了。就這麼簡單的陳設,一晚上也將近300元,價格不算貴,但也不低了,足以看出那小漁村的旅遊接待,也像當地的氣溫那樣火熱。

三、傍晚海泳

我們把行李放好,換了泳裝,就走向大海。住地離大海只有500來米,路上還有不少的餐飲店,都以海鮮爲主,還有本地的石磨豆腐之類。走出漁村,在西涌海濱浴場三號門買過門票,路雖不遠,卻還有電動車送上一程,在那酷熱難耐的地方能得到電動車開動纔會有的微風迎面輕拂,也實在是一種美事。下了電動車,穿過一排低矮簡陋的小房子——

啊,西涌海灘,這東方的夏威夷,全國最優美的八大海灘之一,竟赤身裸體,完美地呈現在我的眼前!一帶金黃的沙灘,像是大地在成長過程中還來不及硬化而柔軟細膩的邊緣;又像是大地這位巨人張開雙臂,時刻擁抱着遼闊的大海,任憑大海潮漲潮落!金色的沙灘和近灘的海上,散佈着遊人:或悠閒靜躺,或弄姿自拍;或玩沙,或戲水;或游泳,或衝浪;或任遊船飄浮,或乘快艇疾馳。男女老幼,各盡其樂!

我們在沙灘上鋪好墊子,會游泳的,脫了外衣,立即投入大海的懷抱。

那灘上的細沙,粗細均勻,赤腳踩上去,感覺綿柔而舒適;看似泥土,卻不像泥土那樣沾腳;潮水到不了的地方,滿是雜亂的腳印,也零星地有着不講究的人們遺棄的塑料袋水瓶之類。潮水能到的地方,經潮水一浪一浪涌來又退回之後,那沙灘就被拂得一色的平平整整熨熨帖帖,所有的零亂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你走在這樣的沙灘上,那沙粒雖細,也還是實實在在墊在腳底下,又足以讓你留下一個個清晰的腳印;潮水退過,就像有無形的手,掏去你腳下的細沙,讓你一點點往下陷。

淺近的海水,清澈見底,彷彿跟我們山區的河流湖泊沒有什麼區別;深一些的,清澈中滿是碧玉般的濃綠,非常釅,非常厚重;更深的,老遠望去,深藍油黑而神祕莫測,不斷地掀起一排排長浪,翻卷着推向沙灘。海浪掀到最高處,翻卷而下瞬間變成一排排雪白的浪花,伴隨着浪花的翻卷,大海發出了陣陣節奏平穩的輕微的喘息——我覺得,那隻能是大海輕微的喘息,因爲不足一米高的浪,對於大海來說,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到了海里,試了幾次,那浪涌動得根本不能游泳,稍不注意,鹹而腥的海水就進入口腔,感覺就遠遠沒有看着那樣舒心了。站在半腰深的水中,稍大點的浪頭打來,就無法站穩。我又嘗試着趁海潮退回時腳底下沙子鬆動,儘量把腳深紮下去,得到了一點點抵抗海浪的力量。我又改變姿勢,側身迎着大海,站成“丁”字步,前腳尖朝向大海,腿稍彎曲,後腳橫着,深深扎進沙中,腿繃直,於是就有了足夠的力量,去迎接那海浪的衝擊。我正得意,眼看着一波海水越掀越高,越掀越高,濃綠中透着一種暗暗的油黑,到我身邊,已幾近一米,冷不防變成雪白的`浪花,劈頭蓋臉猛然而來,我一個趔趄,狼狽地倒在海水中。

不能游泳,抵抗不住海浪,我又嘗試着新的辦法,想認真體會一下大海的意蘊。

我穿過陣陣海浪走向更深些的地方,那正好是海浪掀起規律性的浪谷地帶,站在谷底,慢慢順着掀起的海水,讓海水把我推到最高處,然後又順着翻卷的浪花迭蕩而下,那與海浪共沉浮而又高高地處在浪尖之上的感覺,就像自己與海水融爲一體,還有了駕馭海浪的神奇力量。我正爲自己的一次又一次成功竊喜,眼看着海水越掀越高,越掀越高,我也還是在浪尖上,猛然間就被捲入了海水之中,直被卷得翻了幾個跟頭,才掙扎着從海水中顫巍巍站立起來,還灌得滿口鹹腥,那狼狽相,只有自己感覺得到。好在我還有游泳的基礎,不然幾口海水下肚,那才說不清是何感受啊!

想來,僅僅是這樣微不足道的海浪,無物以相,尚且如此狼狽,海浪要再高些再猛些,平時小河流小水塘中混出來的那點游泳“本事”,又算得了什麼?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大海鬥其樂無窮,是一種非常宏大而浪漫的氣魄,但是,當大自然暴發其無限威力的時候,人類的力量應該是極其微不足道的,更不用說單個的人了!

四、夜幕下燒烤

夜幕降臨,我們收拾了東西,回到住所,把鹹而腥的海水沖洗乾淨,換了行裝,到房東安排的地方去燒烤。

房東提供燒烤的地方,也只不過是在一個不算寬敞的屋頂平臺上,有個洗菜的龍頭和水盆,幾張桌子,幾個炭火烤爐而已,連菜刀菜板都沒有,哪怕我們事先向接待人員打招呼要菜板,還是沒有得到,只給我們一把小水果刀。但是,辦法總比困難多,沒有菜板,我們就把洗好的魚、雞腿雞翅、牛肉、南瓜、土豆這些需要切的,放在手上切。先把雞腿、雞翅刺它三四刀、魚打了花刀便於入味;把牛肉先在手掌上從上向下切了大半,快要切斷的時候,再改成水平的方向,左手四個指頭拿着肉,大拇指從上面按住快要切斷的肉片,右手把小刀向外一推,牛肉片就切好了;再加上薑片、蒜茸、香蔥、料酒、醬油、鹽等醃好。然後削南瓜片和土豆片。等炭火燒旺了,就開始烤,一邊烤,一邊用小刷子刷上香油等佐料,油滴到火裏,燒得煙霧蒸騰,人被薰得淚珠翻滾,被烤得大汗淋漓,內心倒覺得是一種特別的享受。

開始的時候,我們已飢不擇食,邊烤邊吃,稍墊了底,就覺得邊烤邊吃不過癮,既要添菜翻烤又要刷佐料還要吃菜喝酒,實在不能兼顧,索性把需要烤的全都烤了,裝成一大盤,坐到桌邊,慢嚼暢飲。女婿又從別家買來當地的“砂鍋粥”,那粥確實不錯,根據品味,覺得配料中有蝦蟹之類的海鮮,也有排骨,熬得也很好。那米大概不到一斤吧,150元一鍋,感覺貴了點,但旅遊區的餐飲土特產紀念品之類,哪有不貴的?我們其他東西都自帶了,就算藉此一嘗當地的特色風味吧。米飯是沒有的,烤了幾個饅頭,就着烤出的各種菜,加上一聽啤酒,也足夠一飽二醉了。我們一邊咀嚼,一邊聽着各種不甚明白的漢語,看着或輕裝或赤膊的人們,看着淡淡星光映襯之下鶴藪小村的夜景,也覺得饒有情趣。

旁邊的一桌,七八個年輕人,比我們先到,菜烤得熱火朝天,啤酒也喝得熱火朝天,其中的兩位似乎酒量稍遜一觥,坐回到火爐邊,越烤越起勁,絲毫沒有停下的意思。另外的一桌,有老有小,還有一位準媽媽,問起我們砂鍋粥的情況,親家母舀了兩碗送過去,一碗給孩子,一碗給那位準媽媽,我們萍水相逢,人家不嫌棄我們的粗食,也算得投緣,能夠一起分享,也是一種快樂。

我們八點來鍾開始,連烤帶吃到十點左右結束。我們收拾攤子離開的時候,那一桌年輕人還在熱火朝天地燒烤,熱火朝天地吃喝。還有一幫,剛剛從夜色中回來,開始準備燒烤。那不算寬敞的屋頂平臺,走了一幫又來一幫,還是一片忙碌,一片快樂!

傍着優美的西涌海灘,小小的鶴藪村怎麼能不忙碌不快樂啊!

五、晨曦中觀海

一陣手機鬧鈴響,五點鐘,起身,欣欣然趕往海灘去看海上的日出。

天還灰濛濛一片,附近的房屋在路燈的映照之下,還是那樣朦朧,遠山只在天幕下顯出一片暗黑的剪影。走在路上,回眸黎明前的漁村,點點燈亮,彷彿天上的星星,只有“西涌假日酒店”鶴立雞羣,燈火輝映之下,粗略的輪廓仍足以顯示它的氣派。

到了海邊,老遠就看見沙灘上有了一些晃動的暗影,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天終究還沒有亮,但是在我來說,黎明前的大海也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很值得慢慢品味——

遠山一壁的黑暗,天空微白中泛着微黃,大海茫茫一片,陣陣翻卷的浪花,比天空還要明亮。

半小時過去了,東面山丫的上空,泛起了一抹紅色,那紅色又連同山影倒映在淺淺的海水中,遠山稍稍呈現了一點立體的輪廓,大海逐漸減淡了幽暗,排排浪花更增添了它獨特的亮色。

又過了數分鐘,那一抹紅色逐漸擴散,融入周邊的天幕,天空已變得更加明亮,山脈逐漸顯現,大海開始顯示出她獨特的灰藍。

六點過鍾,遠山清晰了,天空一片明亮,還有片片輕淡的雲彩,一色灰藍的大海被斷斷續續的排排長浪分隔成了形狀不一的綵帶,卻沒有看見海上的日出。

又過了將近半小時,太陽才從那泛過一抹紅色的地方出來,光亮無比,根本看不清它的真面目——原來,在夏季,太陽偏北,在西涌海灘,不可能看到海上的日出。太陽迴歸南方以後能否看到,於我來說,怕是一個無解的迷了。

然而,晨曦中的西涌海灘,更顯得優美。

隨着黎明前天亮的變化,大海從朦朧幽暗逐漸變得清晰灰藍,似乎飄浮着一層看不見的霧氣,海水不斷翻卷着浪花,涌向岸邊,海浪比前一天我們所看見的還要高些,還要狂放些,浪濤聲也比前一天的大,在寂靜的清晨,更顯出它的震撼力。因爲有人監管着,在漲潮的時候不準遊客下水,水中沒有人。這正好讓我們可以痛快地觀賞大海。近處的水更清澈了,陣陣翻卷而起的海浪,哪怕到近岸幾米的地方,也沒有因爲人們的活動而浮起的海沙,更顯得清純,更顯得碧綠;陣陣海浪瞬間變成的雪白浪花,隨着海水變得平整霎時鋪展開來,在後浪與沙灘之間形成了數米寬數十米長的非常壯觀的白沫,隨即又沉寂下去,成了清澈的海水。

我正聚精會神地通過鏡頭捕捉遠方美妙獨特的海浪,猝不及防,全然站在了一片白沫之中,鞋子已被海水灌了個一飽二醉!心裏略感遺憾,回頭一想,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想來,難得海邊一遊,不讓鞋子浸點海水,體會也是不全面的。

在西涌海灘沒有看到海上的日出,總覺得有點遺憾。可是,事物總是不完美的,再不完美的事物,也會顯示它獨特的一面。我沒有看到海上的日出,卻看到了黎明沒有日光照射的柔美的大海,看到了黎明沒有日光照射的更爲優美的西涌海灘,這也足夠了。

有人說,旅遊是在發現自己的完美。我不是什麼智者仁者,從未發現自己有什麼完美之處。我倒覺得,旅遊是在發現自然的完美,是在發現文化的完美,然後用完美的自然和完美的文化來不斷完善本來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