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讀書筆記

、教育的概念

教育學讀書筆記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承傳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教育是人類特有社會現象,與人類幾乎是同時產生的,在有較完善的文字形態時,就出現了學校。教育爲社會發展、人的發展提供保證,同時,社會和人的發展又不斷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廣義上說,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他們發生某種變化的活動。

2、學校教育制度

非形式化教育:指與生活過程、生產過程渾然一體的教育,沒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沒有固定的受教育者。

形式化教育: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對穩定,有穩定的教育場所和設施,教育內容相對規範。

制度化教育:指在時間、內容、方式等方面均有嚴密的制度嚴密制度的教育模式。

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它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學制受到1)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2)科學技術發展水平3)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4)人口發展狀況5)青少年心理特徵等的制約。

現代教育制度發展趨勢中最重要的特徵: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教育發展的歷史軌跡

等級性、道統性、專制性、刻板性和象徵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徵;

文藝復興運動對歐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學科教育內容,以及擴大受教育的範圍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19世紀以後的近代教育,發展的主要特點是:教育國家化、初等教育義務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戰後的教育發展趨勢:1)加強學前教育並重視與國小教育的銜接2)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朝着相互滲透的方向發展4)高等教育的大衆化和類型日益多樣化5)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於國際交流。

這些變化既是生產力發展、政治力量變化、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也是人類的社會理想、人生態度更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