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的鐘聲抒情散文

村裏的國小比較簡陋,教室還是老瓦房,木質的窗很有年代感,校園沒有圍牆,甚至沒有校門,前面就是大馬路,馬路旁邊就是沙河,一羣困不住的童年

國小的鐘聲抒情散文

國小裏有一顆巨大的橄欖樹,自從我有國小的記憶它就已經存在了,它伴隨着國小屹立不倒,除此之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國小的鐘聲,每一聲都敲到了記憶的最深處,永遠都磨滅不掉。

國小條件是差了點,但是離家裏很近,即使離家裏遠,鄉下的孩子也是自己去上學,父母都忙着自己的事,看着日子吃飯,天剛剛破曉就得下地幹活。

國小的鐘聲很響亮,在家裏可以聽得清清楚楚,每天聽着上課下課的鐘聲,有了想上學的念頭,每天嘮叨着母親“我要去上學”,到了自己要去上學的那天,突然發現學校的生活和自己想象的並不一樣,心裏是不太願意的,就好像一隻小鳥被關到了牢籠裏,鄉下的孩子本來就比較能玩,鬼點子多,要被固定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看着枯燥的文字,誰會樂意!所以一到放學的時間,就是同學們最開心的時候,爭先恐後地跑出教室,玩到晚飯時間還沒回到家,又免不了挨板子咯。

我的教室在一個很危險的地帶,就在辦公室旁邊,有點什麼小動作老師都會第一時間知道。上課的鐘聲距離我們教室很近,學校的鐘聲很響亮,震耳欲聾,那口鐵鐘就掛在老師辦公室門口的走廊上,鐘體用生鐵鑄成,全身漆黑,用鐵鏈吊起來,再配上一把鐵錐,舉起鐵錐用力往身上招呼,那聲音響徹天地,迴音傳到山的那邊,每一聲的迴音都拉得長長的。

敲鐘的老師被我們叫成敲鐘的`和尚,每次上課鐘聲一響,我們就會說:“和尚要敲鐘啦,快進教室啦”,這鐘聲聽了七年,從學前班到流年級,上國中後就很少聽到了,週末有時候回家偶爾會聽到那個熟悉的聲音。

我們國小雖然很破爛,破爛的教學樓,破爛的校園,連籃球場都沒有一個,還好,鄉下的孩子都比較歡樂,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在這個條件極差的環境裏也能其樂融融,學校的東西太少了,能記住的只有那一棵三個大人才能抱得過來的橄欖樹,還有那敲入人心的課堂鐘聲。

出來工作後,有一次回家,經過國小,下課時間,一大幫小孩子在教學樓前追逐打鬧,學校依然像以前一樣,不,比以前更爛了,校園還是沒有圍牆,沒有籃球場,破舊的教學樓像一個垂暮的老人,花盡一生培養出一羣優秀的子子孫孫,而它這個孤寡老人就要孤獨終老了。

忽然間,響起了“鈴..鈴..鈴”的電鈴聲,一個嘹亮的聲音:“童鞋們進教室啦,要上課啦!”,這個陌生的鈴聲讓我對國小的感覺變得陌生起來,然而,記憶由逐漸變得清晰,在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響了起來:“當.當.噹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