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雪美文欣賞

曾在一個孤寒的冬日去聽雪。天,陰冷。風,高呼。心,被一種莫名的情愫挑逗着,直至踏進了雪的世界。

聽雪美文欣賞

擡腳、落步,一個動作竟像是用盡一生的力氣。嘎吱,嘎吱,踏進雪地的聲音如同穿越天地隔閡,從前世尋到今生。

靜靜地聽着雪聲,忘記了呼吸,那一聲聲的踩踏真是要命。聽雪,聽着天空的風,聽着天地的靜,聽着山河和歲月,聽着人世與禪機。

忽然想起柳宗元的雪。那是空靈與靜寂的一場浪漫邂逅。

千山、暮雪、飛鳥、人跡。在這樣被雪雕鏤的山河裏,他獨自一人在聽雪。絕徑、孤舟、蓑笠、寒江與他融爲一體,在白茫茫的宇宙中,只有靜,只有雪,只有道不完的禪意。

聽雪,聽一曲風花雪月,聽一夜花事相約,聽一場紅塵離別。

在雪裏,輕輕地把呼吸藏起,靜靜地聆聽詩意。聽雪,聽着白色世界的微風,聽着江面漣漪的圈動,聽着心輪的轉動。這一刻,雪聲穿越歲月時光,以一種亙古的姿勢定格。聽雪,聽自我內心的淡薄寧靜,聽着記憶深處的金戈鐵馬,聽着靈魂的明瞭徹悟。

聽雪,聽出一種苦樂,聽出一種悲喜,聽出一種因果。

此時此刻,聽出雪的無悲無喜,無雨無晴,只有一意的孤行,只有讓人難過的死寂。雪不知道它墜落的聲音,但是我們知道,天知道,湖知道,杳無蹤跡的行人知道,若隱若現的古道知道,亦或是牆角那幾只素梅,它們也知道。

但是天地無語,古道無語,寒梅亦無語。

天地留給了飛雪,古道留給了行人,寒梅呢?留給了孤寂的詩人。

詩人筆下的`梅是白的,雪也是白的,天地白茫茫一片,世界都剩下了白,白地荒蕪了人心,白地凍結了心境。閉上眼,聽雪聽雪,聽到了寒梅的笑聲,那麼招搖清寒,那麼空冷生寂。也聽到了王安石的嘆息聲“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這不是雪,雪沒有香味,這又是雪,因爲它藏匿了一個清冷乾淨的靈魂。

是了,是了,我們聞到的是雪,我們聽到的也是雪。不管柳宗元置身何地,他的內心都藏着雪,不管他表面有多麼風平浪靜,他的內心都有一場暴風雪。聽雪,是在聽一場隱匿於眼前的荒蕪,是在聽一段被風吹亂的迷霧。

聽雪,聽一隱者對天地的孤獨告別;聽雪,聽一智者對人世的徹悟瞭解;聽雪,聽一慧者對萬物的溫情深切。

聽雪,聽一幅緩緩打開的山水畫,橋下湖中滿是流水和雪的清唱;聽一旅人背上行囊穿上袈裟奔赴天涯;聽山海雲邊風涌雷鳴的暗潮;聽小橋流水旁聚散不定的煙火;聽悽迷古道上走馬觀花的踏行;聽螢火窗外荷塘蛙鳴中的雨打殘荷.........

聽雪中“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的溫情詩意,在半醒半醉的酒盞中看清糊塗的塵世,在忽明忽暗的雪中看破來世的歸程。

在未來的那場大雪來臨之前,學會聽雪,學會聽人世,學會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