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浦長秋烈如酒經典散文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三日,週六。這是我第二次造訪洛陽師範。

洛浦長秋烈如酒經典散文

此次前行,先是爲了拜會兩位朋友。一個是數年未見的高中好友,一個是未曾謀面的文友。除此之外,最大的目的便是去洛師範圖書館,翻閱那些珍貴的館藏書籍了。

也是去年此時,我第一次去了洛陽師範學院。中秋已過,深秋漸至。天空爽朗而明淨,天地之間流轉着一股清霜。陽光乾燥,有草木枯榮之芬芳。秋天清如水、明如鏡,如半開半閉之野花。

洛陽的秋,是再好不過的了。郁達夫在《故都的秋》中寫道,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而我卻認爲,秋如名花,也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姿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中,是極爲合適的'。洛陽師範的秋天,是尋常人家的秋天。行走於校園裏,沒有高校嚴肅的陌生感,處處皆是生活氣息。籃球場隨處可見,只有一道低矮的圍磚。不似科大的球場,用高而密的鐵柵欄圍着還不夠,還要栽種一排松柏遮擋着。不過說到這裏,便不得不提科大籃球場的樹木了。再過幾日,又會有滿樹金黃搖曳秋風的盛景呈現於眼前了。再逢上雨天連綿,落葉鋪滿大地,猶如地毯。撐傘行過,饒有溼意。

洛師之美,在乎尋常之間。建築物是毫不出奇的,景物也不是奪人耳目的。安置在一起,便有一種平淡貼切之味。足球場外有一種樹木,滿樹青葉,果實如一串串紅燦燦的燈籠,懸掛於枝頭。微風時至,叮噹作響,原是燈籠裏面還藏着種子。乾枯墜落於地後,踩在上面,有嗶剝之聲,清脆可愛。

身處洛師範圖書館,安靜而明亮。坐於窗前,捧一本陳年舊書,如飲一杯陳年佳釀。如此消磨白晝光陰,最爲妥帖。翻看古代禁燬書籍,歸鋤子所著《紅樓夢補》,西陵汪簡心《德音堂琴譜》,雖不解其意,亦深以爲樂。不覺時光飛逝如白駒耳。

因爲是週六的緣故,57路公交很擠。多是去看音樂噴泉的人們。我也得以細細品味一番洛城夜景了。夜色溫柔撩人,洛陽夜景,是一種精緻的厚重。洛陽承載千年帝都的歷史,本爲厚重。可在人力雕琢下,又有一種精緻之美。不像北上廣之類的大都市,毫無顧忌地炫目刺眼。洛陽只是簡簡單單地以霓虹燈大致勾勒出樓房、橋樑的輪廓,既不暗淡,也不至於失於喧囂。街道邊草坪中修剪過的植物,還有嶙峋的石雕,也被細緻地打上了層層疊疊的光。烘雲托月一般,猶如旗袍之於女子。

洛陽的秋,何嘗不是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洛陽城一年四季都是好的,只是冬天過於乾冷了些。春季百花齊放,牡丹盛開,一城之人皆若狂。夏季山青水秀,可以去龍潭峽、神靈寨遊玩,飽覽天地之靈秀。秋季天朗氣清,可以去龍門石窟、白馬寺,憑跡懷古。

想起一位朋友的詩句,洛浦長秋烈如酒,小楓偷飲一夜紅。很有意趣。既是好詩,沒有前句或後句相配也是無妨。如同那句,不問人間陳俗事,聲聲只白蓮花。

這洛陽的秋,我還想再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