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之美美文欣賞

臨潼多產石榴,且遠鄰皆知,初來這裏,一個人開始了異鄉之旅,輾轉近十年,對這座城市的感情從開始的不鹹不淡,到今日的愈加濃烈,我想原因是很多的,喜歡一座城市,是因爲一定有些生命力的東西在你心底深處生根發芽,漫溢開來,滋潤着柔軟心靈的最深處,人與草木的感情便是如此。

石榴之美美文欣賞

少時,老家庭院內父親曾經栽植了兩株石榴樹,那是最初對它的記憶,因長期被覆蓋的梧桐樹遮蔽陽光,而致使我日日盼望的石榴果子從未接果實,連石榴花也未曾看到,更不知石榴的滋味,這便是我最早的關於石榴的.印象,就這樣,我帶着對石榴果子的好奇與遺憾走完了童年,人生雖不完美,但有時會有很多奇妙的緣分,跟人或事,亦或花草蟲魚亦能生髮關聯,因工作,遷徙至此,前幾年租居在離單位不遠處的一個村子裏,村民多以種植石榴爲業,才知臨潼方圓幾十裏遠近郊皆栽植石榴,主要分佈在驪山北麓一帶,石榴喜乾燥、溫暖和光照,對土壤要求不高,以帶石灰質的砂質壤土或礫質土爲最佳,臨潼背依驪山,氣候溫潤,是最適宜石榴生存的,臨潼石榴栽植歷史久遠,繁盛種植史於唐?則天女皇時期,“榴花遍近鄰”的盛況可見一斑,榴苗經過扦插、壓條,栽植於土質疏鬆的泥土裏,成長爲幼苗的過程大致需要一年,三年後,即可進行修剪分支,待到5月,繁華開盡時,石榴花才顯芳姿,它似姍姍來遲的少女窺探着周遭的一切,伺機開放,石榴花顏色極爲豔麗,不似杜鵑濃豔欲滴,但有一種清麗脫俗的美,花瓣皮質堅厚,有很長的管狀花柱,花尾開五瓣、亦有八瓣,該怎麼形容它的姿態,它似乎有別於其它花種的形態,它不“盛”開,花開到盡頭也是婉約的,並不張揚,也似人的一種品格,內斂於心,收持有度,唐代宮廷女子盛行石榴裙,便道出石榴花的形態頗似女子的裙裾,姿態優雅,唐人詩云:“一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又云:“誰家巧婦殘針線,一撮生紅熨不開”,都是間接描寫榴花神韻和色澤的,那抹紅,豔而清麗,透而不暈,站在遠處,真有王安石筆下的“濃綠萬枝紅一點”的驚鴻一瞥,石榴花花期長,在一片石榴地裏繁花點點,一眼望去,榴花掩映於密密匝匝的綠葉中,愈發顯得濃郁生姿,我們也就可以忘情地去享受了。

等到了五月中掛果時節,便是果農們最爲忙碌的時候,六月果實累結,開始蔬果、點藥,這裏說的點藥是把纖維素注入到果實根蒂處,比噴灑農藥還要環保科學,立秋之時需要給果子套上一層保鮮膜,既保持了水分營養的充足,也避免了蟲害災天,十月,採摘熟果,收穫,在這個季節纔剛剛開始,石榴果子體態飽滿,略呈橢圓,果蒂處開出六色花瓣來,頗像一張張孩童的笑臉,聚攏到一起,便笑逐顏開了,這也許是石榴的魅力所在,單是看鄰街擺賣的一筐筐石榴果子,就夠讓你有一種欣喜的滿足感,再看那切開來漏出籽粒的果實,像一顆顆紅瑪瑙鑲嵌其中,通透的深紅色似乎快要包裹不住的流將出來,怎能不讓人垂涎欲滴,賽一把到嘴裏,汁甜味甘,勝似一切果蔬,果中珍品不虛此名,還有一種白石榴,又稱作三白甜(因花瓣、果皮、籽粒均爲白色),也叫軟籽石榴,雖在本地被視爲石榴之冠,但我還是鍾情於紅籽石榴,光是那嬌豔欲滴的顏色,也沒有誰會拒絕,石榴的吃法是有一番講究的,根蒂掐掉後,沿紋理切分開來,掰開即可,也可以將籽粒全部剝離出來,盛於盤中,大快朵頤,箇中滋味,只有親臨其中,纔可感受到那滿嘴的清甜,傾脾入心。偶有去異地,也會看見當地的石榴,但覺顏色、形態皆不如臨潼石榴飽滿豐潤,色澤通透,我以爲臨潼石榴當是最佳的果品。

中國人是歡喜紅色的,所以石榴是吉祥的,寓意豐富的,臨潼的文化底蘊不僅是來自歷史的積澱,文物古蹟,奇觀之景,那歷史綿延生息的石榴文化,更能穿過時間與空間,與人類生髮感情,賞草木,食煙火,便是人們最初的情感累計,石榴情節即予以此,如果你來這座城市,便可感知。

傍晚時分,行走在筆直的人行道上,驪山已被晚霞覆蓋,山體綿延起伏,靜謐莊嚴,道路兩旁,偶有榴枝遮蔽視線,輕輕撥開去,榴葉在枝間跳動,呼吸這城市的草木氣息,一座城,一世界,徜徉其中,就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