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十二章優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十二章優秀教學設計模板

論語十二章優秀教學設計 篇1

學習本文,應遵循化難爲易,由淺入深的原則,在起始階段無需將“而”“之”“於”“其”等文言虛詞的含義講得抽象而難懂,學生可以翻譯,瞭解區別就可以了。而對於文意的理解,可以通過老師穿插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同樣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驗講相關的故事,讓他們在具體的內容中瞭解文章的內容。至於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無需講得過深,從字型出發,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能夠釋讀全文就可以了。

教學過程:

1、導入:(故事導入,化深爲淺)

公元前480年,在魯國按例舉行了一次春天的狩獵,魯國大夫季孫氏的家臣獵到了一頭異獸,無人能識。於是人們自然就想到去請教以博學多識著稱的孔子,沒想到孔子見到這頭已死的異獸時竟然流下了眼淚。他說,這是麒麟啊,這原本是在太平盛世出現的異獸,怎能出現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並且慘死在獵人之手呢?於是,他唱起了一首悲傷的歌曲:“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這首被後世稱爲《獲麟歌》的歌曲充滿了悲涼之情。那麼,孔子爲何會對這頭麒麟的死如此悲傷?他究竟在悲嘆誰的命運呢?就請大家說一說你所知道的孔子。(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材料發言)

孔子自己就是這頭麒麟的化身,生非其時,一生屢遭打擊,從沒有獲得過實現自己理想的機會。一年後,孔子預感到自己死期將至,望着遠道而來的學生子貢,他又詠歎出一首辭世之歌:“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預言了自己的死亡,也在總結自己一生坎坷的命運。七天後,孔子去世了。他的學生們都爲他守墓三年,然後痛哭盡禮而去,唯有子貢守了整整六年方纔離去。孔子去世後,曾經涌現過一股否定孔子的聲浪,子貢奮力爲老師辯護,維護了老師的名譽。孔子的聲名不僅令他的學生們欽佩,直到今天依然在影響着世界。西方曾經評選過世界十大哲學家,孔子名列榜首。曾有西方哲學家說過21世紀是儒家文明的世紀。

如果我們細考孔子的一生,會發現他的一生無權無勢,只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過治理國家之權。可是,當時那些權勢煊赫的貴族王公們都爲歷史所淹沒,他們的名聲早已被人遺忘,但孔子的思想至今依然對世界產生着重要的影響,他的家族至今傳承不絕。那麼,孔子身上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令他成爲後世敬仰的萬世師表?今天我們學習的《論語》十二章,只表現了孔子思想的一個小小片斷,但管中窺豹,我們也可以從中去感受這位偉大哲人的思想印記。

2、簡介《論語》(整體把握語言特點,明確學習目標)

《論語》是孔子的學生們以及學生的學生們的課堂筆記,不過也可以稱得上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課堂筆記,有一個數據稱這部書在全世界的印刷數量僅次於《聖經》,而我們熟悉的成語大都源於古書,《論語》被稱爲出現成語最多的書。這部書主要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其核心就是孔子所倡導的理想的人生目標——“仁”,這也是中國曆代正直的知識分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我們今天學習這篇課文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一下十二章表現了孔子所倡導的人格修養有哪些具體內容,他的治學態度與處世方法各是什麼?這些內容又是如何體現出“仁”的內涵。

3、初讀課文,疏通文義。

學習方法:

(1) 配合音樂,讀出古文韻味。

(2) 結合註釋,自學各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點理解的詞語。

(3) 將文中經常出現的詞語及自己無法理解的詞語標註出來並提出。(通過板書或投影展示出來)

提示:

(1) “乎”“矣”“哉”“也”“夫”均爲語氣詞。“乎”,一般在問句結尾,或反問、或疑問,根據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譯,“也”的用法與《詠雪》一課中“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不同。“焉”有時也可以作爲語氣詞,它的用法則不同,在書上已經有解釋了。

(2) “之”與“下車引之”的“之”用法一樣,都是代詞,所代內容根據文本而定。“學而時習之(代學習的內容)”,“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學問和事業)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擇其善者而從之(代優點),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點)”。

(3) “而”“其”在文中出現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釋,需要我們根據上下文含義而定,這個字出現的較多,因此我們放在文中解釋。

(4) 圈出三類字:通假字,如“說”“有”。語義與用法與今天有所區別的字,如“傳”“故”“新”“樂”“飯”以及需要我們重點理解的字。(要求學生解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心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理解文意。

學習方法:

(1) 以關鍵字爲核心,結合字型理解含義。

(2) 結合具體故事,深入淺出,理解各章含義。

(3) 結合自己生活,通過自編故事,說出自己對各章的理解。

(4) 以首章爲核心,圍繞首章內容,引導學生歸納孔子的人格修養,具體的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

擴展閱讀

(1) “學而時習之”一章中,前兩個反問句強調了什麼內容?(自己的快樂)而最後一個問句說明這種快樂是一種高尚的快樂。那他爲什麼而快樂呢?我們先來第一句。這一句中“而”字需要翻譯嗎?這裏的“而”

僅僅表示“學”與“時習”兩個詞組之間有一個先後順序。看甲骨文中的“學”,形狀象幾個人在建造房屋。建造房屋除了要模仿別人的行爲,還需要什麼?(思考房屋的結構,地基等等內容)也就是說,學習需要領悟其中的精神。房屋是大家的棲身之所,因此古人如此造字,表現了“學”的重要性。領悟了新的精神就夠了嗎?在甲骨文中“習”寫成在太陽之上鳥飛翔的樣子。鳥要學會飛翔,不能停止,“習”強調了什麼?(反覆練習鑽研),因此翻譯成了“複習”。爲什麼這一內容需要按時複習,不能一刻懈怠呢?(因爲這不僅僅是普通的知識,而是對道德的追求,這是不能鬆懈的。)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啓發學生保全自己的肢體很難,保全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是很難的。

(2) “有朋自遠方來”。爲什麼這些人會從遠方而來?從甲骨文來,“朋”的原意是指貨幣的單位,兩串錢爲一朋,缺一不可,說明兩者的關係是什麼樣的?(親密無間)“友”爲兩隻手,也可以理解爲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也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最根本的原則是什麼?(誠信)因此,“朋”說明這些遠道而來的人與孔子之間是互相信任並且親密無間的。那麼他們爲什麼會信任孔子呢?“朋”的另一種解釋是“鳳凰”,鳳凰一出現,百鳥就會追隨它飛翔,爲什麼?(物以類聚)。孔子就是“鳳凰”,這些人因爲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都願意追隨他。大家說,這些人是什麼人呢?(孔子的學生們)

孔子周遊列國時,屢遭打擊,他的學生雖然也有過怨言,但沒有一個人離開他。孔子也很欣慰,不時地讚賞過他的這些學生們。

(3) “人不知而不慍”。這裏的“而”需要翻譯爲“卻”,語義發生了轉折。他爲什麼不生氣呢?因爲他的追求與普通人不同,他追求的是什麼?(最高的道德)只要他不喪失這一道德,他就不會生氣,也唯有具備高級道德修養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孔子曾經在陳蔡之間被圍七天,沒有糧食吃,跟隨的人都餓得站不起來了,但孔子卻還在彈琴唱歌。面對弟子的.質疑,孔子說出了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論:“君子達(通)於道之謂達(得志),窮於道之謂窮(困頓)。今丘也拘(堅守)仁義之道,以(因爲)遭亂世之患,其所也,何窮之謂?故內省而不改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因此)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厄(災難),於丘其幸乎!”這番話之前從沒有人說過,之後就成爲了中國正直的知識分子的行爲準則,被他們用各種方式實踐着。而這些人也構成了中國的脊樑。

(4) 這一章分成三段話,表面上看講了學習方法,交友原則和個人修養,但核心卻只有一個,是什麼?(表達對道德的追求)這是修養人格的最重要內容,這一修養使孔子的人格完善,並且能夠影響遠人。孔子如何修養自己的人格?(永不鬆懈)這是人格修養的基礎,那麼,孔子及他的學生們又圍繞這一點補充了哪些原則呢?(學生列舉相關語句,老師指出其中的關鍵字含義)

(5) “三省吾身”一句中,甲骨文中的“省”的主體是一隻眼睛,而一個箭頭直射眼睛,說明什麼?(要注意觀察自己)看清別人的弱點容易,但看清自己的弱點就不容易了,所以需要多次反省。曾子所反省的內容與前面孔子所說的內容有什麼相同?(強調了對別人、對朋友要講誠信,學習的知識要反覆複習)“傳”字在甲骨文中的本字就是兩個人傳遞一個東西,這個東西被密封了起來,說明非常重要。這個字本來指傳遞信件,也可以引申爲重要的物品。因此,必須不能遺失,就需要人們手把手傳遞,少了一個人都傳遞不到目的地。同樣,我們的學習也要按時,不能有一天懈怠。“溫故而知新”一章中,“故”指舊的知識,“新”指新的理解與體會,爲什麼溫習舊知就會得到新體會呢?我們看“新”的甲骨文,指砍掉樹木的旁枝,以便它長出新枝來。學習也同樣如此,我們對舊知識,要如同給大樹修枝一樣來整理它,就會發現了規律,新知識也會如樹木般長出新枝來。“爲”的甲骨文,是指用手牽大象的鼻子,使大象成爲馴服的家畜。同樣,通過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也可以成爲老師,主動地獲取新的知識。“思”字從篆文來看,是由頭與心組合而成的,在古人看來,頭與心均能誕生思想,是什麼可以自頭腦至心,貫穿不絕呢?(人的想法)“罔”就是陷阱,從篆文來看,人陷在羅網之中,沒有一個缺口可以使自己逃出去,因此光學習不思考學習的意義,只能讓自己被大量的知識纏繞起來,無法掙脫。“殆”的篆文指一個人站在了高臺之上,四周無依無靠,那你說會有什麼感覺?(恐懼)因此文中解釋爲有害的。一個人總是胡思亂想,就會有許多害處。“善”的篆文由“羊”與“言”組成,原意是指吉祥,這裏就是指人的優點好處。子夏的話與上文有什麼聯繫?(補充說明了學習的內容應廣博,學習的態度應誠實,還要多提問,多思考,是學習的基礎)(學生活動:根據自身經歷,說小故事解讀這些內容)

孔子向魯國的樂官師襄子學習彈琴,學了十天仍止步不進。師襄子說:“可以增加學習內容了。”孔子說:“我已經熟習樂曲的形式,但還沒有掌握演奏的技巧。”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熟習演奏的技巧,可以學習新的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領會樂曲的意境、志趣啊。”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你已經熟習樂曲的意境、志趣,可以繼續往下學了。”孔子說:“我還不瞭解樂曲的作者啊。”過了一段時間,孔子默然沉思,欣喜陶然,高瞻遠望而意志昇華的說:“我知道樂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膚深黑,體形頎長,眼光明亮遠大,像個統治四方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撰作這首樂曲呢!”師襄子離開坐席連行兩次拜禮,恭敬的說:“老師說這樂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6) 孔子因得賢材而教而感到快樂,那麼文中又是如何表現孔子對學生們的具體評價,並且如何表現孔子在追求道德過程中的快樂的?

(7) 在這幾句中,“樂”字反覆出現。我們看甲骨文與篆文中的“樂”,均是表現了樂器。音樂需要聲音純正,需要音符和諧,這樣才能給人帶來持續的樂趣。那這一特點如何體現在這幾句話中呢?(顏回“不改其樂”,孔子視富貴如浮雲,均是因爲他們的立身純正,因此他們的生活儘管窮困,但卻是和諧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孔子把追求道德作爲自己的樂趣,他堅信這種道德必然實現,因此即使生活窮困也不會後悔。)

孔子知道大家心裏不高興,問子路說:“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我的道不對嗎?我爲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呢?”子路說:“也許我們還不夠仁吧?人們不能相信我們;也許我們還不夠有智慧吧?人們不肯去推行我們的道。”孔子說:“是這樣的嗎?由,如果仁者一定會讓人相信,怎麼會有伯夷、叔齊?如果智者的道一定會得到推行,怎麼會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去了,孔子讓子貢(端木賜)進來,問子貢說:“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我的道不對嗎?我爲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呢?”子貢說:“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爲何不稍加貶損呢?”孔子說:“賜,良農能種植穀物卻不一定能收穫穀物,良工的技藝高明卻不一定能順應物理。君子能修其道,卻不一定能爲世俗所容。現在呢,你不求修道而求爲世所容。賜,你的志向並不遠大呀!”子貢出來了,孔子讓顏回進去,問顏回說:“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我的道不對嗎?我爲什麼會到這個地步呢?”顏回說:“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雖然這樣,夫子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天下不容,又有什麼關係呢?不容然後見君子。道之不修,是我的恥辱;道已大修而不爲天下所用,那是諸侯的恥辱啊。天下不容,又有什麼關係呢?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笑着說:“不錯啊,顏家的孩子!假如你有很多錢的話,我可以給你做管家呀。”

(8) 孔子面對別人的不理解不會生氣,那他就不會難過嗎?面對重重打擊,他又是如何堅守自己的志向?(列舉相關語句)

(9) “逝”字的偏旁一般解讀爲拾階而上,但我從這句話同樣產生了聯想,可以比作流水,走過的道路是不能回頭的,因此我們要珍惜這隨時而逝的時光。孔子的晚年也曾經感嘆,說如果自己五十歲就學習《易》,則可以終身無大過了。五十歲已是“知天命”的年齡,孔子還在學習,可見他對時間的珍惜,他要抓緊一切時間去學習。“奪”字的古文寫作鳥兒從手中飛走,鳥兒是有生命的,就帶有衝破的意義了。換而言之,“奪”字所表現的是指用強力奪取。這種力量大到可以從千軍萬馬中奪取統帥,但卻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意志。可見,孔子對自己理想的堅守與無所畏懼。

在宋國時,宋國大夫桓魋欲殺孔子。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表現出了一種大勇。

5、體會精神(歸納上文所學內容,總結感受)

(1) 在我們學習了上述的內容之後,大家總結一下孔子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的具體內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提示:

人格修養:永不鬆懈,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時刻關注身邊的人與事,從中汲取經驗教訓。

治學態度:善學善思,時時溫習舊知

處世方法:堅守自己的信念,絕不因暴力或窮困或改變。

(2) 你認爲孔子身上最打動你的是什麼?爲什麼?(可結合具體的故事來說)

(3) 總結:孔子真正的魅力源於他高尚的人格以及堅韌的個性,他堅守理想,用自己的言行影響着中國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弟子們在他去世後定居在他的墓地周圍,後人們也因此將他視爲“萬世師表”。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感受他偉大的精神力量。

論語十二章優秀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論語》的有關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2、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含義、能熟練背誦、默寫全文。

3、理解、運用其中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培養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情診斷

1、導入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半部《論語》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這部儒家經典對後世的卓越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孔子,隨着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初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特別注意加點字的音、形、義。

人不知而不慍(yùn) 學而不思則罔(wǎng) 。。

思而不學則殆(dài) 不亦說(yuè)乎 。。

傳(chuán)不習乎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

第二階段:自主探究

1、教師泛讀課文,然後學生自主朗讀。

2、根據課下注釋,翻譯課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譯文:學習了,然後時常複習它,不也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人們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譯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爲政》)

譯文: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論語十二章優秀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一、瞭解作者孔子及《論語》,全面瞭解孔子的思想主張。

二、翻譯文句,積累重點詞語

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二

難點:目標三、目標一的瞭解孔子的思想主張。

【課時數】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論語》是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學、治國、爲政等諸多方面,爲歷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我們可以辯證學習,學習其中的精華。

二、預習檢測

1、複述孔子及《論語》的相關常識要點。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爲主,敘事體爲輔,較爲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2、朗讀選文。

三、研習文本。

(一)自主學習

請藉助註釋及工具書,自主翻譯選文,在課本上標註重要詞語,並針對選文的內容作批註。疑難問題,做好記錄。

(二)合作解疑

1、請在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以段落爲單位,逐詞解釋,口頭翻譯,每人主講一段。

2、請提交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討論探究,嘗試解決。

3、仍未達成一致的疑難問題,由提交者統一在全員解疑環節提交求解。

【參考譯文】

第一章:孔子說:“君子吃東西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對工作勤奮敏捷,說話卻謹慎;接近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並向他學習,糾正自己的缺點,就可以稱得上是好學了。”

第二章:孔子說:“做人如果沒有仁德,怎麼對待禮儀制度呢?做人如果沒有仁德,怎麼對待音樂呢?”

第三章:孔子說:“早晨能夠得知真理,即使當晚死去,也沒有遺憾。”

第四章: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懂得小利。”

第五章:孔子說:“看見賢人就應該想着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毛病。”

第六章:孔子說:“質樸多於文采就難免顯得粗野,文采超過了質樸又難免流於虛浮,文采和質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才能成爲君子。”

第七章: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剛毅,因爲他肩負的任務重大而路程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爲自己的任務,難道不是重大嗎?到死方纔停止下來,難道不是遙遠嗎?”

第八章: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好比平整土地,雖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還是要自己去幹的。”

第九章:孔子說:“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不畏懼。”

第十章: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說:“抑制自己,使言語和行動都走到禮上來,就是仁。一旦做到了這些,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有仁德。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是靠別人嗎?”顏淵說:“請問實行仁德的具體途徑。”孔子說:“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事不聽,不合禮的事不言,不合禮的事不做。”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敏,請讓我照這些話去做。”

第十一章:子貢問道:“有一個可以終身奉行的字嗎?”孔子說、“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第十二章:孔子說:“學生們爲什麼沒有人學詩呢?詩可以激發心志,可以提高觀察力,可以培養羣體觀念,可以學得諷刺方法。近則可以用其中的道理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還可以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三)全員解疑

由各小組提出疑問,全班同學和老師一起解決問題。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二、文本探究

1、請概括各章所蘊涵的道理。

(1)小組探究,理解各章的主旨。

(2)合作交流,概括各章蘊涵的道理。

【明確】

一、孔子認爲,作爲一個君子,爲學要修身養性,安貧樂道,要善於抵制物慾,不斷向有道之人學習,做事要勤勉,要儘可能地把精力用於追求理想和真理上。本章議論“什麼是好學”,四句話,前兩個方面說不要做什麼,後兩個方面說要做什麼,做到這四點就是好學。凸顯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質爲基點的教育思想。

二、孔子講了仁與禮、樂的關係,指出禮、樂的核心與根本是仁,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人而不仁,禮對他有什麼用?人而不仁,樂對他有什麼用?這裏即是說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禮樂的。

三、闡述了孔子執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爲追求真理而獻身的犧牲精神。真理,是每個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四、闡明瞭孔子關於君子與小人不同的義利觀。小人追求個人利益,而君子亦會追求個人利益,但會先考慮所得是否合於道義,以義爲原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爲。

五、自我反省是道德修養的一種方法,經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雜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點,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說明在一個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學問,提高道德修養的過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六、它高度概括了文與質的合理互補關係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與質是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只有文、質雙修,才能成爲合格的君子。

七、曾子認爲讀書人應該具備剛毅的品格,因爲只有具備了這種品格纔可以接受重任,纔可以不半途而廢,纔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的願望。

八、孔子運用“堆土成山”與“填土平地”這兩比喻,說明了功虧一簣與持之以恆的深刻道理。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無論是做學問,還是爲人處世,都應自覺自願地堅持下去。如若半途而廢,只會前功盡棄,留下終身遺憾。

九、孔子認爲,一個人要達成完美的人格修養,智、仁、勇缺一不可,它們是君子的基本品質。有智慧的人能將事理看得明白透徹,所以不會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慾,樂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憂慮。有勇氣的人不畏懼困難,見義勇爲,所以不懼。

十、孔子闡述了對“仁”的內涵的理解及如何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實現“仁”。“仁”的關鍵是克己復禮,具體是要“視、聽、言、動”都符合禮。

十一、孔子認爲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終身奉行的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的也是思想品德修養,強調“修己”。

十二、孔子重視《詩經》的教化作用。在《論語》中,孔子不僅多次引用《詩經》來說明自己的觀點,還多次強調《詩經》在爲人處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誨弟子要學《詩》。在這裏,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學《詩》的重要意義。學《詩》至少有上面所列舉的六種好處,因而孔子特別強調要好好學習。

2、請結合現實說說學習選文得到的啓示。

【提示】結合文本內容,聯繫現實生活,談個人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

瞭解孔子的思想主張

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1、孔子主張禮治,反對法治。禮的意義在古代甚爲廣泛,指國際間交際的禮節儀式,貴族的冠、婚、喪、祭、餮等典禮,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範等。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後繼周者,雖百代可知也。”(《論語學而》)似乎周禮是千秋不變的規範。晉國鑄了刑鼎,他尖銳地反對,說:“晉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經濟方面,他反對封建的田賦制度而極力維護西周以來的田賦制度。《左傳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賦,使冉有訪諸仲尼……仲尼……私於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以丘亦足矣。若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以田賦,將又不足。且子季孫若欲行爾法,則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跏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4、孔子主張克己復禮。《論語顏淵》記載:“顏淵問仁。子日:‘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又問“克己復禮”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5、在倫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張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據周禮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勞動者。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義,是比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在教育上,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

7、在品德方面,他主張“寬、恥、信、敏、惠、溫、良、恭、儉、讓”等。

8、在哲學上,孔子主張天命觀。孔子主張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圍困,他說:“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在孔子看來,“天”是宇宙萬物無言的主宰者。孔子認爲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說話做事的。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爲政》)他把恢復周禮看做是自己的歷史使命,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

三、整理總結

四、背誦課文。

五、佈置作業:完成課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