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學反思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學反思1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比較粗糙和緊湊的課,因爲擔心40分鐘完不成規定的教學任務,所以在課上,我說的多,學生說的少,沒有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設計上我準備了一些具體的做法,也想在課堂上展現出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爲一些原因,也是有點緊張,而無法達成預設與生成的統一。由此也說明以後備課不僅要注意各環節之間的聯繫,還得多注意細節部分。

1、在複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題時,我讓每個學生都說了算理,在複習筆算時也佔用了不少時間,整個複習內容好似當成一節新授課在進行教學。但在新授時,由於時間不夠,所以將教學內容拉得很快,也不管學生有沒有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只是自顧自的講,自顧自的說。我應該將複習內容安排在10分鐘之內,說算理時相應指名兩個學生說就可以,不必每一題都要求他們說。

2、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情況:學生雖然能較容易的將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但是在算理上就有些糊塗。如在教學中出現這樣一個情況,340-180,十位上不夠減,從百位退一,應該是一百。但學生說成是退一當十,我沒有引起重視,一帶而過。這樣導致學生對算理的理解上有些糊塗。我應該對學生講清楚筆算法則:做加法時,哪位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做減法時,哪位不夠減從上位退1,加10再減。

3、備課時一直想着要以學生爲本,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但在上課時,卻總是忘了這一點。許多時候原本都是準備引導學生去發現算理,總結方法。但在實際中,都變成了我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一味地進行灌輸,不考慮學生。

4、在教學過程中,在解決難點問題時,應加大放手力度,讓學生討論充分,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

5、課件的製作也相對簡單,對學生的吸引力還不夠,剛上課時,學生的積極性還很高,到後面學生舉手和發言的就少了,只是聽、不願思考問題。不是學生不想聽講,而是自己沒找到能夠吸引他們的教學方法。這裏不是學生的問題,是我自身的問題。以後上課,不但要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在備好課的同時也要備好學生,儘可能多的想到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便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學反思2

每個學生的生活與數學知識背景、數學活動經驗、所處的文化環境、自身思維方式都各不相同。因此新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指出,數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應多樣化,以保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如何把握這一理念的指導,向學生提供的是數學活動的基本線索、基本內容和主要的數學活動機會,而不再是定論式的客觀數學知識結構?反思"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的課堂教學實踐,我認爲數學課堂上要達到教學設想所期望的目標,要具備以下幾點:

1、突出知識之間的聯繫與綜合數學是一個整體,其不同的分支之間存在着實質性聯繫。按照教材的編排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全過程。例如,在教320+90=時,我是讓學生自己先拿出本子計算,由學生自己摸索解題方法,從中感悟到今天所學內容與以往所學的異同。這樣,找準了知識的生長點,通過練習,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看到與前面學過的不同之處,從而感到新知識不新,舊知識不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2、設計生活化的教學內容《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應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以往的知識體驗有密切的關係,是對他們有吸引力、能使他們產生興趣的內容。這節課我的教學內容是口算,但我並沒有直接出示口算題,而是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一個玩具超市的情景,力圖從真實的購物環境中提出問題,列出算式。玩具超市是孩子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所以能吸引學生。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貼近他們現實生活的內容進行教學,才能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知識是密不可分的,使數學課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從而產生學習和探求數學的動機,主動應用數學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注重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努力讓孩子們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喜歡數學,從而主動地從事數學學習。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特徵,採取適合於他們的表現形式,培養他們一種願意甚至喜愛

的積極情感。例如,鞏固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由易到難,針對性強。特別是改錯,以病例的形式出示,把學生當成小醫生,不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在鞏固練習時,還設計了開放題,讓學生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發揮每個學生的聰明才智,做到課結束趣尤存。

4、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在探索的過程形成自已對數學的理解,在與他人的交流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已的想法。例如,教師在提出"320+90到底等於多少"這個問題之後,要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這樣不僅使他們明白遇到問題應該怎樣去思考,而且知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怎樣由此(不進位加法)及彼(進位加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了幾百幾十進位加法口算的方法,培養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而在教師提出"320-90到底等於多少"這個問題之後,我是讓學生分組討論,有意識地培養他們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或表示同意或表示反對,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學會賞識和學習同伴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見解。

5、關注對數學的理解,發展富有個性地學習促進隨着開放式教學的深入開展,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應用有關數學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應儘量抓住學生出現的一些問題,關注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及時調控課堂教學。這節課,整節課的目標之一就是爲了教會學生口算的算理,但是教師並不是"填鴨式"地將算理一股腦兒地塞給學生,而是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能動性,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真正做到"算法的多樣化"。

上我準備了一些具體的做法,也想在課堂上展現出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爲一些原因,也是有點緊張,而無法達成預設與生成的統一。由此也說明以後備課不僅要注意各環節之間的聯繫,還得多注意細節部分。

1、在複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題時,我讓每個學生都說了算理,在複習筆算時也佔用了不少時間,整個複習內容好似當成一節新授課在進行教學。但在新授時,由於時間不夠,所以將教學內容拉得很快,也不管學生有沒有掌握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只是自顧自的講,自顧自的說。我應該將複習內容安排在10分鐘之內,說算理時相應指名兩個學生說就可以,不必每一題都要求他們說。

2、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情況:學生雖然能較容易的將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但是在算理上就有些糊塗。如在教學中出現這樣一個情況,340-180,十位上不夠減,從百位退一,應該是一百。但學生說成是退一當十,我沒有引起重視,一帶而過。這樣導致學生對算理的理解上有些糊塗。我應該對學生講清楚筆算法則:做加法時,哪位滿10就向前一位進1。做減法時,哪位不夠減從上位退1,加10再減。

3、備課時一直想着要以學生爲本,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但在上課時,卻總是忘了這一點。許多時候原本都是準備引導學生去發現算理,總結方法。但在實際中,都變成了我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一味地進行灌輸,不考慮學生。

4、在教學過程中,在解決難點問題時,應加大放手力度,讓學生討論充分,給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

5、課件的製作也相對簡單,對學生的吸引力還不夠,剛上課時,學生的積極性還很高,到後面學生舉手和發言的就少了,只是聽、不願思考問題。不是學生不想聽講,而是自己沒找到能夠吸引他們的教學方法。這裏不是學生的問題,是我自身的問題。以後上課,不但要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在備好課的同時也要備好學生,儘可能多的想到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便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