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閱讀感悟

在平日的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我們時常會遇到不一樣的人,經歷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悟,這個時候,你可能需要寫一篇感悟的文章來記錄一下。那麼,到底應該要怎樣去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馬說》閱讀感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馬說》閱讀感悟

《馬說》閱讀感悟1

《馬說》的作者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此文寫於貞元11年至貞元16年間,這時的作者初登仕途得不到重用。曾三次上宰相求擢用,但沒有達成,便寫下此文來抒發“伯樂不常有”的情感

此文是寫“千里馬”因得不到“伯樂”的發掘,又因“食馬者”用不適當的方法去飼養和對待“千里馬”,從而導致“千里馬”被埋沒。在從中,作者把自己當作“千里馬”,把發掘他的“伯樂”當作是“伯樂”,把愚妄淺薄的統治者比作是“食馬者”,在最後,食馬者還因不懂的是別“千里馬“而感嘆:”其真不知馬也“中可以看出“愚妄的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而把有才能的人流失。此文直接地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摧殘人才的現象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從中人們不難看出《馬說》這篇文章不僅對封建社會這種摧殘人才的現象進行抨擊,同時對現代社會也也做出相應的影響。現代人們對人才的判定並非從能力上去評價或認可,而是從身高,外貌及身家背景去衡量一個人的地位。證明了現代有了以貌取人等醜陋的心態,才致使有些有才能的人因身體有些缺陷而不能像普通人那樣工作和平等的對待,才使得有才能的人流失,從而被那些無能而身家富厚的公子替代了,才使得社會上有那麼多不良的現象出現。

但是,一個人真正有出人的才能,並非一定得靠“伯樂”,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更加出色,到時候,是是沙子也會發光的。

記住,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是珍珠總會發亮的,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哪怕是沙子也會發出耀眼的光芒的。

《馬說》閱讀感悟2

伯樂相馬的故事古已有之,而被人們廣爲傳贊,而韓愈卻借千里馬不被發現的'悲慘遭遇鳴不平之音。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吃不飽,力氣不充足,不能跑出千里的路程。在我看來,千里馬,之所以叫做千里馬,因爲其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其千里之行。雖說食不飽,力不足,但若竭盡所能,必定能顯示其與常馬的不同之處。

古語云:“天馬行空而步驟不凡。”千里馬與常馬必然會有巨大的差別。在僅有的資源和基礎上,跑出與常馬相同或比常馬更遠的行程。才能顯示出其步驟不凡,日行千里的與衆不同。若是如此,還會有人感嘆道:“天下無馬嗎”?

在當今的社會裏,人才濟濟,才人輩出,不由生疑,爲何唯獨千里馬似的人不在其列呢?答案是堅持!是爭取!千里馬們是否爲自己的命運爭取機會?是否毛遂自薦的推薦過自己?答案無疑是否定的。他們爲了證明自己所謂的“志存高遠”,就時不時的無病呻吟,鬱鬱寡歡,安於現狀,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匹千里馬,自己有能力去做。只得整天怨天尤人,就會在自己的馬棚中說幾句“誰主沉浮”之類的話。

既然如此,我們就不能怨“食馬者不識其能千里之食也”千里馬不懂得如何去利用現在的僅有的資源去展現自己的才能,卻是早早的放棄,只知一味的等待伯樂去找自己,這談何容易呀!我想當伯樂找到了你,你也成了常馬了吧!這也只能算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斗罷了。

在這愈演愈烈的社會競爭中,要想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要抓住機遇,利用好身邊的一切對我們有利的資源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千里之能。只有這樣抓住一切機會,振奮起來,發掘自身潛能,讓自己這匹千里馬不會埋沒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之中。

《馬說》閱讀感悟3

人們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裏人們所說的“千里馬”通常是指那種德才兼備、有才識或有特殊技能的人。然而,由於世間的伯樂不常有,就這樣,即使是千里馬,最終也只能被埋沒。

在《馬說》裏可得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因此“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這便是導致“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的根本原因。

現實生活中,“懷才不遇”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比如一個滿腹才學的研究生和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同時受聘於一家公司,不善交際的研究生只懂埋頭在事業工作中,而不懂與上司套近乎,善於觀顏察色的大學生卻很會對上司溜鬚拍馬,阿諛奉承。就這樣,上司便很看好那位大學生,而忽略了那個滿腹才學的研究生,沒能提供更好的舞臺來讓研究生髮揮他的聰明才智,由此而埋沒了很好的人才。同樣的條件,不同的個性和人生觀決定了各人不同的命運。

都說“世有伯樂,而後有千里馬”。問題是出在千里馬總是不能出現於伯樂的視線範圍內,而導致“懷才不遇”的情況很無奈地重複出現,並由此衍生很多人間悲劇,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礙了很多事的健康發展。歷數古今中外,多少賢人志士,由於無幸遇到伯樂,由此只能在默默中,痛苦地度過原本可能輝煌的一生。

因爲統治者的不識人才,纔會引發人們的疑問:“其真無馬耶?”其實,這不過是他們不知道罷了。作者通過這篇文章來表述千里馬的不幸遭遇,值得同情。

讀了課文後,我希望天下的統治者能夠學會善於識別人才,不要讓千里馬懷才不遇伯樂的慘劇屢屢重現。我相信在未來的世界,一定是千里馬常有,伯樂也一樣常有!

《馬說》閱讀感悟4

看完了《馬說》,突然發現,我與作者韓愈有着不同的觀點。

作者的觀點爲“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而我的觀點則是“世上伯樂與千里馬同在。”讀完《馬說》,我不禁有許多疑問。

爲什麼韓愈會懷才不遇而寫文章呢?而爲什麼他在被拒絕的同時只選擇寫文章呢?他爲什麼不再努力試試呢?就算統治者們不識人才,他不可以做出點什麼事而讓他們刮目相看呢?

許多許多的疑問在我的腦海中產生,《馬說》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可是他這樣光抱怨又有什麼用呢?我想,當時如果是我,或許我會一次次的毛遂自薦,不放棄,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我的才華的,也或許我會在被拒絕之後,再次奮發努力,做出點成績出來,讓他們知道當時他們的決定是個錯誤,再讓他們請我做官,那樣,不是比寫文章來訴說更實際麼?但是韓愈兩樣都沒有做。

我認爲“伯樂”與“千里馬”並沒有先後之分,有的只是身份上的差別,“伯樂”是發現千里馬的,而千里馬則是被發現的,當千里馬沒有被伯樂識用時,應該先反省自己,然後加強自己各方面的不足的地方,更加完善自己,再努力學習,讓自己的名氣大增,在沒有那些統治者的幫助下,自己應該做些自己能做的事,就算不被他們所發現,所任用,也可以做出一番事業的,到頭來,你的所做與所爲就會被人民所廣爲傳頌,那樣,你的名氣不就大了麼?名氣大了就自然會傳到統治者的耳裏,那到時,統治者就會自己來找你的,到那時候,你還愁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華?

在我們現代社會中,伯樂與千里馬都常有。“千里馬”太多,而怎樣才能讓你脫穎而出呢?那最根本的就是好好學習,做出一番小成績,再讓“伯樂”來發現你,那時,就不愁該怎樣施展才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