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環境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環境工程專業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是21世紀重點發展的高新科技之一,北京環境工程專業大學之間的排名是怎樣的?小編整理了關於北京環境工程專業大學排名情況,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北京環境工程專業大學排名
  北京環境工程專業大學排名情況
排名學校名稱
1清華大學
2哈爾濱工業大學
3同濟大學
4南京大學
5北京大學
6大連理工大學
7浙江大學
8北京師範大學
9南開大學
10天津大學
11湖南大學
12山東大學
13中國海洋大學
14北京工業大學
15復旦大學
16上海交通大學
1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8武漢大學
19中國地質大學
20華南理工大學
21北京科技大學
22浙江工業大學
23中山大學
24重慶大學
25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6吉林大學
27東華大學
28上海大學
29華中科技大學
30四川大學
31昆明理工大學
32山西大學
33東北師範大學
34蘭州交通大學
35華北電力大學
36華東師範大學
37江蘇大學
38中國石油大學
39北京林業大學
40太原理工大學
41大連海事大學
42南京工業大學
43西安交通大學
44蘭州大學
45解放軍防化學院
46北京交通大學
47天津工業大學
48河北科技大學
49上海理工大學
50南京林業大學
51浙江工商大學
52福州大學
53武漢紡織大學
54華中農業大學
55桂林理工大學
56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57重慶工商大學
58中央民族大學
59內蒙古大學
60遼寧大學
61瀋陽理工大學
62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63瀋陽化工大學
64大連交通大學
65蘇州科技學院
66鄭州大學
67河南大學
68長江大學
69武漢工程大學
70廣西大學
71廣西師範大學
72成都理工大學
73西南大學
74瀋陽大學
75廣州大學
76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77大連工業大學
78瀋陽建築大學
79青島大學
80內蒙古科技大學
81瀋陽農業大學
82大連大學
  環境工程專業介紹

本專業培養具備城市和城鎮水、氣、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和給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保部門、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學校等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方面工作的環境工程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製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製圖、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氣污染控制工程、噪聲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與資源化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設計方法;

3.具有污染物監測和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初步能力;

4.瞭解環境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5.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工程力學、測量學、水力學與水泵、水處理微生物學、普通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

  環境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後能夠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各部門、環境工程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相關科研單位、火力發電廠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研究開發、電廠化學等方面工作。

  環境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環保職業被人們評爲了加強21世紀最熱門的職業,但是在目前紅紅火火的各種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環境專業人才受到冷遇,這是因爲在具體的環境治理行業,往往投入大於產出,贏得微小,除環保諮詢業務與環保技術服務業每年的近期億元人民幣的盈利外,其他 行業普遍處於虧損的狀態,因此,與此相關的環境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也是叫好不叫座,很多同學入學前覺得該專業一片光明,入學後才發現哀鴻遍野:都說工作不好找。從筆者在通過調查持得到的情況來看可以用8個字來形容:工作好找,待遇不高。明顯感覺到本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在大量擴大;就業環境確實不是很好。根據一項針對數百名環境工程從業人員的調查發現,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畢業生的薪資一般在1500元/月到3000元/月之間,機時不發達地區的類似崗位工資則普遍在800-1800元/月。這個專業在畢業後應爭取去經濟發達地區就業,因爲這個專業的大公司的專業理念和技術水平可以讓新人迅速的積累到有關的工作經驗。一般的小公司則很難花費成本和精力培養新人,也缺少這個環境和能力。環境類崗位是典型的“越老越值錢”。一般設計院招聘的環境工程師,都要會註明需要5年以上設計工作經驗。而且,因爲該專業的畢業生每年的增長數目可能大大超過了市場的需求。因此,畢業生在入行前必須接受較低的薪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