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培根論人生讀後感

《培根論人生》正是培根一生的散文集,收錄了他一生的沉思。這本書在西方具有重要的影響。它是歐洲近代的三大最著名散文之一,美國公衆最喜愛的十大著作之一。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培根論人生讀後感,僅供參考。

關於閱讀培根論人生讀後感

  培根論人生讀後感篇一

什麼是人生?人生是什麼?這個問題有誰能夠確切解答呢?或許人生就是一個解答人生的過程。人生有大大小小的課題,在每個課題前,我們會有不同的想法,會有不同的困惑。讀了弗蘭西斯·培根的《人生論》,對人生的各個課題也有些不同的想法了。

培根的《人生論》有59論,我覺得每一論就是人生的一個課題。諸如死亡,逆境,家庭,愛情,時機,友誼等都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上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是十分難以解答的課題。這本書真的值得我們去好好品味,好好琢磨。這本書佈滿了培根對人生的通透的洞察。然而人生的理論是很難以講得清楚,道得明白的。而且往往講人生的書都很枯燥無味,但培根的《人生論》何新譯本文筆非常美麗,語句簡潔,格言精妙,趣味雋永。不過語言這些東西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其精神內隨。我們每個人都有許多困惑,或許我們的困惑就可以在這本書中得到解答。不過我覺得這本書不是指導書,我們每個人在裏面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你懼怕死亡嗎?我可以很坦誠的說我非常懼怕死亡和任何有關死的字眼。然而看了《人生論》的論死亡篇後,似乎這樣的感覺不是那麼強烈了。爲什麼人類會懼怕死亡呢?這或許與人性有關,人總是想長生!人總是太貪心,對太多東西戀戀不捨。也或許像培根說的那樣“人類對死亡的懼怕,也由於聽信太多的鬼怪傳說”。這似乎是合理的解釋,人往往傾向於誇大事實,越傳越誇張,所以一些鬼怪故事就這樣玄之又玄了! 論死亡篇中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死亡和生命都是自然的產物,一個嬰兒的降生也許與死亡同樣痛苦”。看到這句話,我立刻想起了我的母親。我沒有親身感受過嬰兒的降生是怎麼樣過程,但我對於死亡的恐懼卻非常的熟悉。在我的認知中,我覺得死亡應該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而嬰兒降生的痛苦竟然可以和死亡的痛苦不相上下。這是我難以想象的,我的母親是忍受了怎樣的痛苦而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或許我們往往會忽略掉別人的痛苦而只想到自己的懼怕。

那麼我們應該用怎樣的一種態度來面對死亡呢?培根說“與其視死亡爲恐怖,倒不如採取一種宗教性的虔誠,從而冷靜地看待死——視之爲人生必不可免的歸宿,以及對塵世罪孽的贖還”。我們中國人大部分都是不信教的,沒有西方宗教中的虔誠。但同時培根也提出了在那種宗教的沉思中,也難免摻雜有虛妄與迷信。可見培根並不是說我們要信教而是爲我們指出一條道路:用冷靜的態度面對死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結局。有點既來之則安之的意味。然而如何才能冷靜的面對死亡呢?我在文章字裏行間尋得了大概的答案。“一個堅定執着、有信念的心靈也不會爲死亡畏懼而陷入恐怖”。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依靠心靈的力量來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誕生於我們自己的心靈,正所謂物物相剋,我們心靈中也有一些東西可以剋制這種恐懼。“人類的心靈並非真的如此軟弱,以至不能抵禦和克服對死亡的懼怕。人類可以召喚許多伴侶,幫助人克服對死的恐怖——仇愾之心壓倒死亡,愛情之心蔑視死亡,榮譽感使人獻身死亡,哀痛之心使人奔赴死亡。”這種戰勝對死亡恐懼的力量正是這麼多人英勇就義,爲愛殉情的原因。當我們心中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也就不再懼怕死亡。然而不是誰都有這種信念的,由事實可見貪生怕死之徒不在少數,這就牽扯到人生價值觀的問題了。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想到了一個問題:似乎大家都對死亡很懼怕,爲什麼還有人自殺呢?難道他們對死亡不怕嗎?我思考了很久,我想或許他們活着的時候他們對於一些東西的懼怕已經超越了他們對於死亡的懼怕。我在文章中找到了一句話或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厭倦和無聊也會使人自殺,乏味與空虛能致人於死命,儘管一個人既不英勇又不悲慘。”那些自殺的人或許在他們結束自己生命之前,他們的心靈早就被厭倦、無聊、空虛給殺死了。他們已經沒有心靈積極的力量來支撐他們走下去。這或許是一件比死亡更恐怖的事情。我們活着就應當有所追求,這是我們活着的動力。“怯懦軟弱卻會使人在死亡尚未到來之前心靈就先死了”。這世上怯懦軟弱的人不少,但我堅信自己不是其中之一,因爲我非常清楚人生不是用來浪費的。

除了論死亡,我對論嫉妒印象也很深刻。培根在論嫉妒的開篇中就有提到“在人類的各種情慾中,有兩種最爲惑人心智,這就是愛情與嫉妒。”我沒有經歷過愛情,相對來說,我對嫉妒更有感覺些。嫉妒能創造出虛幻的意象,激發人心中強烈的慾望。培根討論了“哪些人輕易嫉妒,那些人輕易招來嫉妒”的問題。嫉妒者往往是有某些地方比不過被嫉妒者。或許人類有這樣一種傾向:人若不能從自己的優點中獲取到養料,就會試圖從別人的缺點中獲取養料。也就是說嫉妒者會試圖破壞別人的幸福來安慰自己沒有這樣的幸福的缺失。我覺得培根的分析很有道理。嫉妒者的心理是不平衡的,他必須貶低別人的能力才華,破壞別人的幸福才能使得他的心理平衡些。其實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心理不平衡的狀態,但我覺得有些嫉妒只是放在心裏而不會採取行動,但有些嫉妒是會令人採取一些行動的。文章裏面有句話挺有意思的“嫉妒是一種四處遊蕩的情慾,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閒人”。因爲閒人空虛,纔有時間,纔有精力去嫉妒別人。說實在的,我也嫉妒過別人。我想我算是閒人而不是賢人。培根還提到了一種容易嫉妒別人的人是經歷過巨大的災禍和磨難的人。“因爲這種人樂於把別人的失敗看做對自己過去所歷痛苦的抵償”。我想這也是由於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我想起了我朋友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優秀也是一種錯”。因爲優秀引起了別人的嫉妒,也造成了許多傷害。然而就因爲避免或者躲避別人的嫉妒或別人的詆譭就隱藏自己的優秀嗎?當然不是的,每個人都應該追求優秀。然而走向優秀的路徑是很多種的。文章中有一句話“一個有崇高美德的人,它的美德愈多,別人對他的嫉妒將愈少”,這是因爲美德很多的人相對於嫉妒者而言是沒有可比性的。假如沒有比較就沒有嫉妒。所以我們要做特別優秀的人。同時培根也說了那種在飽經艱難之後才獲得的幸福也是不太招人嫉妒的。也就是如果我們辛苦纔得到的成功別人就會認同,認爲這是我們應得的。我們也不能夠驕傲自大,驕傲自大的人最容易招來嫉妒。其實我們大學生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人緣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總想在別人面前顯示自己優越的人最容易被別人所嫉妒,被別人所排斥。所以我們應當當真正聰明的人,真正聰明的人會給別人嫉妒留下餘地。我們每個人都會要面對嫉妒這個課題,對於自己對別人的嫉妒,對於別人對自己的嫉妒,我們都要學會好好把握,好好處理。

《人生論》中還有很多章節是很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的,對不同的人我相信是會有不同的答案,有不同的感悟。在這裏我們或許會找到我們尋找已久的答案。

  培根論人生讀後感篇二

前言: 培根說:“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實有意義,那麼這一生就沒有遺憾!”人生就像是一條路,不知何時才能走到盡頭。人生是一本未寫完的書,無論我們怎樣翻着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盡頭才知它的結局。人生更是一個謎,但答案卻要等到生命的終結才能揭曉。在此之前,無論你是誰,甚至是天才也無法預見到。所以,我們更應該笑對人生,活着就要活出真自我。人生是充滿希望的陽光。這是每個人都樂於接受的,因爲有了新生命的誕生,世界纔會有新的能量。就如人體中注入了新的血液,會顯得健康,生氣勃勃。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我常想,要是我能多讀書,時時接受薰陶,我不也可以成爲品德高尚的人嗎?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時間讀很多的書,所以我也沒能成爲品德高尚的人。在我未讀這本書之前,總以爲歐洲是個永遠思想落後於中國的地方,英國人太教條好面子,不愛創新;德國人沉迷於時代的氣勢,衰則哀,盛則狂;美國人是快餐哲學,講究現在實用,不顧未來發展。但當我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的時候,豁然發現,原來世界的真理是一樣的,就是敢於發掘的問題。在歐洲,培根做到了。“站在高岸上遙看顛簸於大海中的行船是愉快的;站在保壘中觀望戰場也是愉快的;但是沒有比能攀登於真理的高峯之上,然後俯視來路上的層層迷障、煙霧和曲折更愉快的了。”但值得慶幸的是,我讀到了一本好書,那就是——《培根論人生》。

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爲這本書談論了人生的價值,它告訴我,什麼是真正的美、善、惡,告訴我天性與修養的關係,嫉妒與猜疑總是在悄悄地毀掉人間最美好的東西,這本書使我感悟到人活在世上應該有自己真正的價值。其中,“論求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謂“求知”,無疑是對知識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人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運用,甚至超越知識。而其目的,不是爲了吹噓炫耀,而應該是爲了尋找真理,啓迪智慧;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天性,而實踐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學習嘗試則可以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僞。其實,一個人如果沒有求知慾,就會像市儈一般,庸庸碌碌,無所作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社會就像一條大河,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連綿不絕。人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甚至慢進亦退。我們生活在一個加速度的時代:加速的時間、加速的工作、加速的知識更新??處在這樣一個知識瞬息萬變的時代裏,處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爲避免自己陷入“貶值”、“淘汰”的境地,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事實亦證明,處於學習狀態的人必定會成爲最有潛力、最有價值的人。

愛因斯坦、愛迪生、瓦特等,他們每個偉大發現都不是憑空想象而出的。如果當初牛頓對一個蘋果掉地的現象不加以理會,他就不可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了。正是那種對知識的追求,才促使他去解開這個謎,尋找到知識的真諦。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真正工作學習的時間就更短了,我們只有把短暫的生命充分利用起來,才能使生命更有價值。當然,我們不用像愛迪生那樣一天做上二十幾個小時,也不用像諾貝爾那樣從爆炸中跳出來。然而,對於我們來說,珍惜分分秒秒,不斷鑽研,尋找真理,造福於人類,這纔是人生的真正價值。

他討厭“假”與“惡” ,“沒有一種罪惡比虛僞和背義更可恥,說慌都往往是這樣的人:他們在上帝面前是狂妄的,在凡人面前卻怯懦”;同樣推崇“真”、“善”、“美”,“如果一個人對外邦也能溫和有禮,那麼他是“世界公民”,心與五洲四海相通;如果他對其他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麼他十分美好的心猶如那能流出汁液爲人治療傷痛的珍貴樹木;如果他能原諒寬容別人的冒犯,就能證明他的心靈乃是超越了一切傷害的;如果他並不篾視別人對他微小的幫助,那就證明他更重視的乃是人心而不是錢財。”

由此發現,其實培根的觀點和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與道德標準幾乎是相通的,只是表達上有所不同,所以真理是相同的,只是有不同的解釋罷了。

培根的理論善於互相貫穿,互相證明,互相表現:“形體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的行爲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美是不能制定規範的。創造它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

其實,我最欣賞的是他對人性的評價:

“天性雖然隱而不露,但卻很難被壓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絕。即使勉強施以壓抑,只會使它在壓力消除之後更加猛烈。只有在長期養成的習慣才能多少改變人的'天生氣質和性格。在私生活中,人的天性最容易顯露,在一時激動之下也易顯露天性,因爲激動使人忘記壓制。”

“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動,則多半取決於習慣。”

在他認爲,人性是天生的,但未來處事的成敗則取決於後天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決定人生的走向。這些,也是我們學子們有目共睹的,升中學,升大學,就像這樣,我們的成功決定在我們良好的自理自立習慣中。

“炫耀於外表的才幹則能帶來幸運的。一個人具有優良的素質,能在必要時發揮這種素質從而推動幸運的車輪轉動,這就叫潛能。精明的人往往帶有一點“傻氣”(而不是呆氣)意外的幸運會使人狂妄、冒失,然而經過磨鍊的幸運則使人成爲偉器??好的幸運使人羨慕,而戰勝厄運更令人驚歎。真正的偉人是象神一樣無所畏懼的凡人。一切幸運並非沒有煩惱,而一切厄運也絕非沒有希望。最美的刺繡是以明麗的花朵映紂於暗淡的背景,而絕不是暗淡的花朵映紂於明麗的背景。”這裏說明處事的態度,把成功歸結於幸運,是你繼續成功,是你成熟的標準,這裏洽同於中國傳統典範——君子。

“能否獲得稱讚或者獲得多少稱讚,常被認做衡量一個人的才華。品德的標尺。其實,這都猶如鏡中的幻影,因爲這些稱讚常常來自庸衆。”

“善於在做一件事的開端而識別時機,這是一種難得的智慧。人的天性是愚昧多於才智,而做作的表情常能打動愚者的心。”

道德是藏於君子心中行動中的,“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是我們也是培根的道德典訓,道德的真理,由我們自己來給自己評價。

光陰似箭,一個人的生命再長,在時間長河中也只不過是那麼一瞬間。在這人生的一瞬中,你將如何度過呢?是奢求?是奉獻?還是混日子算數?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培根論人生》這本書吧。讀了這本書,你一定相信:“把握今天定勝過明天!”

  培根論人生讀後感篇三

大家早上好,接下來我將爲大家分享我讀《培根人生論》後的一些感受。

不是說你每看了一本書,你就會比以前更高了一個層次,也不是說你看了很多的言情小說,你就對愛情有更深的瞭解,更不是說你看了數不清的名人傳記,成功就近在咫尺。由於我的閱歷有限,自然是沒那種可能在短短的幾十天后,看完了《培根人生論》,就將人生理解得與衆不同,將人生看得透徹明白。但讀了書後,我當然還是有些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一些見解。

真理如珍珠般璀璨

培根他這樣說到:使人們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受欺騙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的困難,也不僅由於真理使人的幻想破滅,而且是由於假象更適合人性中喜歡自我安慰、自我欺騙的惡習。是的,當今社會中大多數人似乎已經沒有那種再想追根究底的精神和堅持真理的想法了,人們似乎更加願意相信謊言和假象的東西。就算明明知道是被欺騙了,但是仍然願意接受謊言帶來的暫時性的利益。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了不再思考,不再頻繁地去質疑,不再對什麼事都抱有懷疑,堅信專家所說的,相信政府所說的,相信國家所說的。“那些欺詐的行爲,像蛇一樣無法立足,只能下賤地靠肚皮爬行”,“沒有比虛僞和背信棄義更爲可恥的罪惡了!”培根把這樣的描述給了騙子和虛僞的人。這個社會是需要真理的,因爲真理是衡量我們墮落的判斷與情感的尺度,更是衡量我們自身的尺度。就我而言,我這個專業而言,將來大多數都將成爲培育祖國的花朵的人,所以我們要更加堅信真理,誠信守時,對國小生做好良好的榜樣。

珍惜上帝賜予的逆境

從書中培根的話語之間,我看到他對逆境最深刻的思考。這些讓我想到現在大多數的80後、90後,被人們稱作爲垮掉的一代,不切實的非主流。因爲很多這一代的人,都是從溫室裏出來的花朵,是在父母手心裏捧着、呵護着、寶貝着長大的。我們沒有像上一輩那樣,小時候溫飽都成問題,我們是要什麼就有什麼,父母也是盡一切可能滿足我們。我們也沒有像他們那樣有着坎坷人生,經歷過大風大浪,我們則是從小到大都過着幸福的生活,享受着父母用血汗帶來的快樂。所以我們沒有他們那樣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不知道拼搏努力,成功似乎也來得比他們容易。但我們應該知道這樣太過安逸的生活,最終是會導致我們走向深淵。正如培根所說“所有的幸福中都包含着隱患和苦惱,而所有的逆境中也包含着安慰與希望”。我們這代人就是應該需要不斷地嘗試,面對更多的挑戰,不能膽怯畏縮。要明白,當逆境來臨的時候,那可是上天對我們的恩寵,我們是必須迎刃而上,發揮堅韌不拔的美德。“最美麗的刺繡需要用黯淡的背景把明麗的圖案給映襯出來,而絕非是用黯淡的圖案刺繡與明麗的背景上。”培根讓我們從這樣的句子中去認識人生,讓我們在苦難的逆境中挖掘出美好的品質。我們要明白,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長,才能變得更加強大,就像大樹要經過狂風暴雨才能紮根於大地中一樣。這就是培根關於逆境給我帶來的最大感悟。

仁慈善良在哪裏

讀這本書的期間,生活中發生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情,那就是小悅悅事件。司機的殘忍,路人的冷漠,讓我不寒而慄。究竟這個社會是怎麼了,道德在哪裏去了。當時我正在閱讀培根的關於仁慈,他說:“仁慈善良,這是人類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偉大的一種,是神性的一種。如果人不具有這種品格,人類只不過是一個忙碌而有害、可憐而可憎的傢伙,比一隻寄生蟲好不了多少。”這個社會的少數人們,已經是比培根口中的寄生蟲還要可怕。在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需要停下匆忙的腳步,冷靜認真地思考我們的生活,思考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做人。

友誼地久天長

這本書中的論友誼,是我感觸最深的,也被我反覆讀了好幾遍。我一直都認爲朋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沒有朋友的人,就如培根所說“沒有友誼的人將終身孤獨??尋找一個真正的朋友,如果找不到,這個世界就如同一片曠野,那種孤獨是悲慘而可憐的。無論是誰如果天性愛好孤獨,其性格不是屬於人而是屬於獸的。”所以,我一直真心地對待我的朋友,重視我的朋友。在書中作者用很大的篇幅論述友誼,並且在字裏行間裏,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是多麼地看重友誼,明白友誼的價值,並且真誠地對待朋友。在看了培根的論友誼後,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我原本以爲至高無上的君王是從來不需要友誼,但我現在懂得,任何人都是離不開朋友的。朋友的良言忠告,使我們不會掉進萬丈懸崖,雖然有時告誡我們的話尖銳得無法入耳。有時候,當我們分辨不清真僞,看不清楚事實,也許和朋友做一個小時的促膝交談,就能比自己一整天的沉思默想更能使人想出頭緒,理清思路。當我們把自己的快樂告訴朋友,那麼歡樂就將會雙倍增加,而如果我們把憂愁想朋友傾吐,那麼我們的憂愁就會減半。友誼就是這樣神奇,“所以人生中的友誼,就好像煉金術士所要尋找的那種點金石——它既能是黃金加倍,又能使黑鐵劃真金”。但是我們不能爲了某種好處而去交友,並且指望從朋友那裏只索取,不回報。我們要懂得真心實意地對待我們的摯友,爲他們分擔痛苦與憂愁。但請記住,一定不能爲了某些利益而背信棄義,這是最可恥的行爲,是永遠得不到原諒的行爲。培根是這樣總結的友誼:一個人如果平生沒有任何的朋友,那麼他做不好任何事情,只有退出人生舞臺。

強大的習慣

很多人都說態度決定一切,我卻想說習慣決定成敗。養成一個習慣很難,但要是想改掉一個習慣,那可是難上加難。習慣的力量有多強大,《培根論人生》中,培根引用了馬基雅弗利曾經說過的一句很妙的話:不要相信性格的力量,也不要相信言詞的大膽,除非它們有習慣作爲支撐。無論做什麼事,天性、諾言的力量都沒有習慣的力量強大,到最後的時候,一定會是開始做些什麼,後來依然是做什麼的。所以不要忽視細小的習慣,它也許就是決定你成敗的關鍵。因此,我們從一開始就應該養成各種各樣的好習慣,可以肯定的是,習慣如果從幼年就開始養成,是最爲完美的。這裏讓我聯想到我的專業,學國小教育的我,更應該重視這方面。以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學習,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好習慣,讓他們在關鍵的時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他們以後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培根在論述習慣的時候沒有說多少,但是書中那些經典的話語,卻始終讓我堅信習慣決定着我們的一切。

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籍好比食物,有些只須淺嘗,有些可以吞嚥,只有少數的需要仔細咀嚼,慢慢品味。所以一些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一些你雖然不喜歡的書但也得拿來讀一讀,而一些少數書,則應當通讀、細讀、反覆讀。”培根在書中是這樣爲我們闡述學問知識的重要性。而要想豐富自己頭腦裏裝的東西,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閱讀,做到像培根所說的那樣,以此來充實我們的人生。

這樣的三言兩語是不可能將我對整本書的體會表達出來,以上僅僅是我個人在讀這本書期間的一些領悟和片面的認識,其中摻雜了我個人主觀的情感,但這卻是我最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