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原創文學《賣米》的讀後感1000字

北大女生張培祥的《賣米》一文,獲2004年北京大學首屆校園原創文學大賽一等獎。但是作者沒有能夠領獎,因白血病在2003年非典期間離開了人世。

校園原創文學《賣米》的讀後感1000字

文章平鋪直敘地講了自己與母親賣米一天的經歷,沒有曲折的情節、華麗的辭藻,但反映的事實很值得我們思考。

據介紹,作者生於1979年,如果活着,還不滿40歲。照理,她出生的時候,中國已經開始改革開放,全國人民日子正在好起來。《賣米》一文反映的山區農民生活如此艱難,很出乎意外。

文章沒有說明是哪年的事,一個女孩子能夠挑60多斤重的米擔子,至少應該高中階段吧,那麼文中提到的事實應該在1990年代中後期。大熱天,母女二人挑着米擔子通過窄窄的.田埂去趕場。

來收購的米商出價每斤一塊零八分,母親希望價格是一塊一角,由於每斤2分錢的價格分歧,總價3塊錢的差價,母女二人在烈日下的露天市場上站了一整天,連2角錢的冰棍都捨不得買,到散場都沒有賣掉,又把150斤米擔回家去。賣米是爲了換錢給父親買藥,而她父親希望熬過去自然康復。

文章反映的,不僅是農家的貧困,還有農村公共設施的欠缺。從住房到市場,沒有像樣的道路。窄窄的田埂,日常通行都不便,更何況挑着重擔。如果有鋪裝路,就可以用車運輸,那就省力多了。市場不過一塊沒有任何遮擋的空地。這樣的道路、這樣的市場,比人類原始時代沒有任何進步。在那種地方,時間似乎停滯的。

共和國成立半個世紀,但是義務教育、醫療保險都沒有建立起來。作者父親爲了米價稍微賣得高些,必須挑着100多斤的重擔走30多裏山路,只是爲了供兩個孩子讀書。讀後感.母女兩人爲了多賣3塊錢而在市場上被烈日烤了一整天。作者的經歷,也許在總人口中是少數,但是反映出中國社會貧富差距懸殊,部分貧困羣體生活十分艱難。同一個國家,不同羣體的生活狀況如此懸殊,不是社會主義應有的狀態。

如果說職業以及與之密切有關的收入高低,與個人的自主選擇、個人條件密不可分的話,像道路、市場、義務教育、醫療保障,應該由政府提供。顯然,這些設施的建設、管理是政府的責任。它們無法由民間提供,屬於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人們組織政府,服從號令,貢獻稅收,就是爲了得到公共服務。但是直到21世紀前夕,很多地方公共設施和服務如此落後,確實是當地政府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

想到有些人、有些部門,不關注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而津津樂道GDP增速、什麼世界之最、什麼大國強國,就覺得不可思議。高鐵、飛機、大船,無論看着多麼自豪,或者令人羨慕,與百姓有什麼關係?

對於國家來說,沒有什麼事業比百姓生活富足、便利更要緊的。只有百姓權利得到充分尊重、保障,國家纔有尊嚴,才能贏得外國的尊敬。作者:江淮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