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後感(精品)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後感(精品)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1

“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合上書卷,傅雷先生親切的話語依然縈繞耳畔,他對兒子事無鉅細的關懷,如同一米陽光照耀我的心扉,喚醒了記憶中父母對我同樣真摯的愛與牽掛。

生病時一個緊張焦急的電話,失落時一場撫慰心靈的溝通,迷茫時一個溫暖的微笑……儘管遠隔千里,但父母的愛不曾缺席。然而,我們,或者說更寬廣意義上的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有互相咆哮,有在傷害中漸行漸遠甚至無法回頭。

那個17歲的少年,毅然跳入冰冷的江河,留下岸上的母親獨自悲號哭泣,在懊悔中度過漫長的餘生;那個已經成年的兒子,不務正業,搶人錢財,殺死父親,而父親臨終前竟也是一句,“孩子,拿着錢快跑!”更有前段時間鋪滿新聞的13歲少年,殘忍地弒母后,仍能“冷靜”地面對外公和警察的盤問……“哎,爸媽總是拿我和別人比較,從不表揚我!”“他們就知道成績。”“我不想跟他們說話,他們什麼都不懂,一點都不能理解我!”課餘,教室裏,走廊上,我們隨時可以聽到這樣的抱怨。“你看我家那個……哎”這更是家長們最共同的語言。

矛盾形成了,惡性循環。家庭教育,親子關係,成了一個嚴峻的話題。孩子無奈,父母無力。同樣是愛,那爲什麼傅雷夫婦和兒子之間,卻能夠這般和諧融洽呢?

“他要求學生第一次就要把曲子背出,否則不上課。這種教授法,你認爲怎樣?”傅雷先生熱切地詢問傅聰,羅列觀點,思想的火花在父子之間的交流碰撞中閃爍。而對藝術的`探討、真理的追求,也讓他們的愛像是友誼,平等而堅固。

而我的母親,在批評教育我的時候,只是一味地把期待的目光投射在我的身上。她有着鍛造偉大生命的嚮往,於我來說,卻太苛刻。總能想起,那個鍾愛玫瑰的小王子,想起那句“不要忘了自己曾經是個孩子!”多麼遺憾,我的媽媽可能忘了,我們的媽媽,可能都忘了!所以有時候,真的很羨慕傅聰有這樣傑出的父母,可以和他探討從生活到藝術的種種。有時候我又在想,我們的父母在看着電視,搓着麻將甚至忙着賺錢的時候,一味地跟我們講生地會考,講會考,或者他們只是沒有愛的正確方法。他們沒有傅雷先生那樣的文化素養,更沒有傅雷先生的那種不停止學習的習慣。故而,他們跟不上我們的腳步和想法。

我憂愁着這樣的現實,我若長成了母親,也定會爲此煩惱。想得太多,假設得太多,都是徒勞。但我們真的企盼着,我們的父母也要和我一起讀讀《傅雷家書》,我們都需要學習。父母和孩子,是獨立又彼此依存的生命,不必互相套上倫理的枷鎖,而應當在共同學習中換位思考、真誠交流。“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如此,父母和孩子,才能在漫長的一生中,彼此不抱怨不孤單。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2

《傅雷家書》不得不說一本好書,其中蘊含了傅雷對藝術、爲人、求學和愛情等看法。比如其中有兩段對伴侶的看法寫得特別好。摘錄如下,也作爲對自己的一個勉勵吧。

對終身伴侶的要求,正如對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樣不能太苛。事情總有正反兩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覺得負擔重,追得不緊了,又覺得不夠熱烈。溫柔的人有時會顯得懦弱,剛強了又近於專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實際,能幹的管家太太又覺得俗氣。只有長處而沒有短處的人在哪兒呢?世界上究竟有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撫躬自問,自己又完美到什麼程度呢?這一類的問題想必你考慮過不止一次。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本質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有了這三樣,其他都可以逐漸培養,而且有了這三樣,將來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風波也不致變成悲劇。做藝術家的妻子比做任何人的妻子都難,你要不預先明白這一點,即使你知道“責人太嚴,責己太寬”,也不容易學會明哲、體貼、容忍。只要能代你解決生活瑣事,同時對你的事業感到興趣就行,對學問的鑽研等等暫時不必期望過奢,還得看你們婚後的生活如何。眼前雙方先學習相互的尊重、諒解、寬容。

對方把你作爲他整個的世界固然很危險,但也很寶貴!你既已發覺,一定會慢慢點醒她,最好旁敲側擊而勿正面提出,還要使她感到那是爲了維護她的人格獨立,擴大她的世界觀。倘若你已經想到奧裏維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書叫她細讀一二遍,特別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麗納那樣只知道love,love,love!的人只是童話中人物,在現實世界中非但得不到love,連日子都會過不下去,因爲她除了love一無所知,一無所有,一無所愛。這樣狹窄的天地哪像一個天地!這樣片面的人生觀哪會得到幸福!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ego),纔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未經世事的少女往往會存一個荒誕的夢想,以爲戀愛時期的感情的高潮也能在婚後維持下去。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妄想。古語說,“君子之交談如水”;又有一句話說,“夫婦相敬如賓”。可見只有平靜、含蓄、溫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義是說,夫婦到後來完全是一種知己朋友的關係,也即是我們所謂的終身伴侶。未婚之前雙方能深切領會到這一點。就爲將來打定了最可靠的基礎,免除了多少不必要的誤會和痛苦。

傅雷的觀念是藝術第一,愛情第二。所以他會講,“無論男女,只有把興趣集中在事業上,學問上,藝術上,儘量拋開渺小的自我(ego),纔有快活的可能,才覺得活得有意義。”

這樣講不無道理。事業、學問、藝術這些可以內化爲自我的東西,受自我控制,而愛情因爲涉及一個不可控制的人,往往不能爲你左右,從而會有許多牽絆。這個牽絆有好也有壞。再者,我們往往發現,更多時候,愛情是依附在事業、學問、藝術上面,或者說,當你擁有了這些,在愛情方面纔有更多選擇權。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3

平時並不太接觸現代經典作品的研讀,對其的精髓瞭解甚少,傅雷家書記得在中學時期語文課本里有摘取一部分,回憶起來只記得那是傅雷父子間的書信往來,而現在看完整本書卻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思考,新的反思!

傅雷、傅聰、傅敏間聯絡是以書信方式,現在的發展如此迅速,手機電腦早就成爲我們主要的通訊工具,方便快捷。但認真感受一下,是否覺得這種方便讓我們彼此之間少了些什麼?是珍惜,是真誠,是感情……看傅雷家書上的點點滴滴,感受到的是距離所不能阻隔的關愛教誨,是父母對子女的期盼,是相處的溫暖和快樂……現在的家庭又有多少能真正做到如此,可以說這是許多人需要學習的。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身心受到傷害,讓孩子變得反叛。父母應該學習如何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而我們則應該去感受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另一方面也能學着去欣賞藝術,在生活的很好的處事做人,正確的走自己的道路。

傅雷說,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多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於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但從書中可以看出傅雷是個嚴父,對孩子要求極嚴,他爲人極爲嚴肅,性格倔強,一生追求藝術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聰年少氣盛,更是一個“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人,所以導致後來的父子反目,傅聰離家出走。其實還是性格使然。但這件事對傅雷的打擊很大,在這封家書裏傅雷表達了作爲一個父親的真誠的愧疚之情。在我看來一個父親能在孩子面前坦誠的承認自己的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傅雷不僅如此還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他的形象不僅在我心中上升了一個高度,相信在傅聰和傅敏的心裏他們的父親是個可親,可敬,可愛,可佩的崇敬之人。

最值得思考的是他們之間的相處之道,正如傅雷在信中對兒子說:“孩子,我從你身上得到的教訓,恐怕不比你從我這兒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來,你不知使我對人生多增了幾許深刻的體驗,我從與你相處的過程中學到了忍耐,學到了說話的技巧,學到了把感情昇華!”在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相處應該互相學習,包容彼此,改變自己。沒有絕對正確的人,只有不願去理解的人。

當然,傅雷家書所表達出來的絕非只有這些,只是對於我來說這是最觸動我內心的,期望以後的重讀能帶給我更多的學習和思考,因爲他的精髓一兩次的研讀是無法瞭解透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4

媽媽在我讀四年級時就爲我買了這本書,便沒有去好好品味。這當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讓人怎樣兼顧事務與學業。有了它,我便確定了路該如何取走,事該如何處理,人要怎樣去做。

《傅雷家書》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評論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愛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對兒子的愛卻沒有成爲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對兒子童年嚴格的管教,雖然不爲常人所認同,但確乎出自他對兒子更爲深沉的愛。

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在書中我也讀懂了自己面對以後的生活不是手忙腳亂地去過。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讓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條不紊,不去因爲瑣事而放寬自己的事業要求。不因爲自己要做一些額外的工作而影響了自己分內的學習任務。做好自己,老師的作業認真完成,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父母多溝通。分享自己的想法,讓他們理解你,懂你。

通過這些書信,不僅兒子和親人之間,建立了牢固的紐帶,也通過這一條紐帶,也使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結合。後來的事實證明不管國內家庭所受到的殘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惡名,他始終沒有背棄他的祖國,不受祖國敵對者多方的威脅利誘,沒有說過或做過有損祖國尊嚴的言行,這就是一個父親對一個兒子的薰陶,這與父親在數萬裏外,給兒子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分不開的。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有心的父母,你那顆不眠的愛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書,人生的加油站。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5

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典之作。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首先,從形式方面看,《家書》讓我瞭解了什麼是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相信所有讀過家書的讀者對這些特點都深有感觸吧。根據自己很少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

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如果說《傅雷家書》是一部“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那麼,我想首先而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還有,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啓發。

當然,我不認爲它僅僅是“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

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我以爲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爲一體的思想。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

對我的啓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

因爲,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影響而這麼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爲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以上便是一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本來讀後感、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纔是最後目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6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題記

樓適夷評價它爲“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傅雷家書》是由傅雷及其夫人於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186封家信摘編而成。其中,最長的書信長達7000多字,字裏行間流露出父親對兒子的愛意與希冀,可謂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傅雷有傅聰、傅敏二子。傅聰是享譽世界的鋼琴家,而傅敏則爲英語特級教師。傅雷在給兒子寫的信中提到:“長篇累瀆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一一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主要內容,除生活瑣事之外,還談及了藝術以及爲人處世之道。傅雷旨在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期望其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總之,《傅雷家書》充滿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摯愛和殷切期望,例如其在書信中坦言,“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藝術,更莫過於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同時凝聚着傅雷對祖國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書》無處不在的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濃濃的父愛,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是,在疼愛的同時,也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及至健康等全方位教育。該書由於是父親寫給兒子的家書是寫在紙上的家常話,因此如山間潺潺清泉,比空中舒捲的白雲,感情純真,質樸令人動容。

他是兒子尊敬的長輩,在與孩子探討學習、做人、藝術的同時,不厭其煩地告訴遠在他國的兒子要時刻保持一顆愛國的心及一腔愛國主義情懷。他又是兒子最好的朋友,他說:“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亦父亦友,這就是傅雷。

記得其中有一句話“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友”飛飛子立,落落寡合爲孤獨貼上標籤,爲多少孤獨者所牴觸,所抗拒,然而與其在孤獨中自怨自艾長嘆無人知心,不如在孤獨中讓腦與心坦誠相對,給靈魂以自由,探索內心世界。魯迅是孤獨的,他在無盡黑夜裏獨自忍受着怒與悲,“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孤獨賦予了他清醒,他凝國仇民痛於筆端,書滿腔熱血於紙間,用清醒的思想,忠實的靈魂喚醒萬千麻木之軀,終挽狂瀾於既倒,撐大廈於斷樑。

傅雷雖去,但家書仍在,感情仍在,思想仍在。我們的生活也會像家書一樣,漫長、縮倦,有所期待。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7

假期中,我閱讀了一部由一封封信件組成的鉅著——《傅雷家書》。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的眼前總會出現一個伏案寫信的身影,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表現出對自己子女的濃濃愛意。

從一封封家書中可以看出,傅雷先生不僅是一位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更是一位細心、仁愛、嚴厲的家長。我認爲,傅雷先生首先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其次纔是知名的學者。在那一封封書信裏,不僅有他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心,更有對其親切的鼓勵和嚴格的要求。他會時刻關注傅聰的鋼琴學習情況,既有取得成績的誇獎,也有存在問題的批評。正是父親以書信的諄諄教誨,激勵和鞭策傅聰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是啊,望子成龍是全天下父母的心聲,總是表現在那聲聲叮嚀。

聖人的父親也是這樣的。王陽明的父親王華看到王陽明被嘉靖帝封爲新建伯、光祿大夫、上柱國,兼任南京兵部尚書時,對王陽明說:“責任重大,務必謙虛謹慎。”後來,王陽明聽從父親的勸告,終究沒有跳進朝臣的圈套,逃過劫難。

我們普通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的父親曾經在一次談話中對我說過:“你這個年齡是一往無前的,但切記不要太過浮躁。偶爾回過頭來看看過去,其實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這個時候我正遇難關,爲其無可奈何,只想硬着頭皮用蠻力開道,但遍體鱗傷也不能成功。爸爸是在用這句話提醒我,要多看看過去克服過的困難,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然後一鼓作氣通過難關。最終,在我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努力之後,成功衝破了瓶頸。

傅雷先生正是把對兒子的關心和教導,用手中的筆凝固到每一行文字中,父愛在這字裏行間中顯得格外的細膩,也格外動人。

一句句叮嚀,都是父親的愛意。“熟精文選理,休覓綵衣輕”,這是詩聖杜子美對兒子的叮嚀,教育兒子要提升文學素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詩人陸游告訴兒子實踐的重要性;“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諸葛亮對兒子的期盼,希望他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話全是父親對兒子教導,也是父輩對晚輩的期許,包含了深沉而真摯的父愛。

父愛不如母愛般溫柔,但同母愛一樣偉大、無私、濃烈。如果說,母愛是一泓清澈的泉水,父愛則是深沉的磐石。於無言中堅定,執着的守望着,給予我們前行的力量。

《傅雷家書》給我的觸動遠不止這些,我會永遠記得這本書,記住那些父親對兒子的教導,記住那樣一個父親。或許我做不到像傅聰那般成功,但一定會盡自己所有的力量做到最好。讓父親因爲有一個努力、懂事、優秀的兒子而驕傲。

謝謝《傅雷家書》!是您讓我看到那個偉大的父親,更讓我真正的理解了那如山的父愛。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8

“一個人的思想,不動筆就不會有系統。”

於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後,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於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有所收穫。

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苦心孤詣在《傅雷家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傅雷先生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有人認爲書信是最爲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

因爲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只有寫,才能讓思得以實現;只有思,才能讓寫言之有物。

家書萬里傳情,跨越了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詞句看似平凡,但實際上句句真理,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裏行間的感悟,還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爲人深深所動容。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細節,在傅聰取得巨大成就時,傅雷作爲父親給予兒子充分肯定,又因兒子不因別人的掌聲失掉自知之明而無比欣慰。

傅雷把兒子當作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這種益父益友的關係給傅聰成長極大的教育。

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做了傅聰“最真實的鏡子”,時時刻刻給他做個警鐘,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

讀《傅雷家書》看到的是一位時代偉人,在傅雷先生所屬的時代,現實社會狀況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他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

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寫作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促着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上向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着生命的寬度。

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顧重重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己的譯作,這都是爲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日漸陌生而付諸的行動。

對於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真的先生,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爲我們解說了答案。

對免得的取捨,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鍊上,都如高明白火炬一樣,爲我們驅趕黑暗,重現光明。

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有很大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啓迪。

不僅如此,也看到了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期盼與關愛,這份濃濃的、毫無保留的愛讓我們在成長路上無畏風雨,成人成才。

父子間的感情因爲藝術的崇高而得以昇華,成爲一份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的養料。

所以,對於這麼一位在時代洪流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懷念;對於這樣收千載煙雲,藏萬里風雨的深情家書,我心中感佩!

傅雷家書讀後感 篇9

讀罷《傅雷家書》,要回頭寫讀後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爲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做筆記或任何總結概括都讓人覺得是在褻瀆這部經典之作。我學識淺薄,沒有什麼深刻地見解,所以,在這裏我只是記錄一些一讀該書後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達的重要思想。

相信所有讀過《傅雷家書》的讀者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先生的細緻入微,無微不至,嚴謹認真……根據自己少的可憐的經驗,我覺得,之所以能夠如此,很大程度因了書信這種表達、交流或寫作方式。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纔能有如此涉及廣泛、自然舒暢的作品誕生。他不僅談藝術學習,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甚至於兒子寫錯字,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並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着名文藝評論家、文學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問的細緻、嚴謹、認真的態度和作風。

有人說《傅雷家書》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經典的“教子篇”,但我並不認爲它僅僅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或者“教子篇”,對於像我這樣並非藝術學徒(狹義)的讀者,這些家書仍不失其偉大。那麼,我想首先而最具這種意義的應當是這種態度和作風。但絕不僅限於此,傅雷先生由於自己的學識、思想而能將任何大事小事闡發出深刻但絕不艱澀的道理,從而給人以啓發。

我認爲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做人、修養以及學問的關係實爲一體的思想。書中處處閃耀着智慧的光芒,時時給人深刻的開導。其中貫穿始終,在我看來,這就是重視和強調“一般修養”的重要。在其他信中,這種思想都有出現,比如關於去博物館、去森林等建議,便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養,而不是一味練琴、搞音樂。對我的啓發則是,讀書只是修養途徑之一,另外還應有其他。即使讀書,也不應僅限某某學科。一般修養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學藝術,科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歷史諸領域都需閱讀。因爲,人生或生活絕不像大學學科分類那麼規範齊整。各領域都只是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一個側面,要理解我們生活的.世界以及我們自己,廣泛閱讀是有好處的。其實我早就受了毛澤東的影響而這麼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關於感情(激情)和理智的關係,應當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際或宇宙的視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侷限性等等,皆爲真知灼見,無不閃耀着理性的靈光!

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讀後感只能記錄我的一部分收穫,更多的則寫不出來,而是要融入身體。以上便是我讀《傅雷家書》後的一些感想。但讀書筆記、讀後感之類就是手段而已,理解並踐行其中的道理纔是最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