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麻雀教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麻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麻雀教案

小麻雀教案1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以前我們學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話,你還記得哪些篇?

這些童話,不僅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還給我們小朋友以啓示,讓我們知道爲人處世的道理呢。今天,我們就學習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穫呢?板書:小麻雀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並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

(2)記、寫生字:蹈、瞪、舔、懊

重點指導:蹈。(形聲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

右邊部分誰認識?舀(yǎo)

你還知道哪些帶“舀”字的字?(稻、滔、韜)

你有什麼發現?這些字的韻母都是ao

這個字哪最容易寫錯?(右邊容易寫成“陷”的右邊)。

你還知道哪個字帶“陷”的右邊?有什麼特點?(餡。韻母是an)

開動腦筋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區分、記好“稻、滔、蹈、韜、陷、餡“?

(3)詞語:區分惱腦

惱:生氣、使生氣。煩悶

腦:頭。腦筋……

你能根據意思,選正確的字填空嗎?

懊()、大()、()袋、煩()、()人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1)拉出成長髮展階段:

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後來(),最後()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樣樣按自己的意思解釋——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還不知道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第十九自然段:會飛了,感到高興,但看到爲自己受傷的媽媽,鼻子酸酸的)

(2)根據成長階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容?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隻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保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高興又難過。

4、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提出學習的主問題。

小麻雀和麻雀媽媽是一對怎樣的母子?

5、作業:

書寫生字、生詞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瞭解普季克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教學難點:

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着相同的經歷,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隻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隨着前蘇聯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經驗呢。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麼瞭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②普季克:

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慾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爲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

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3.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於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隻大花貓正好蹲在那裏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對比讀:

出示15自然段:

媽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着大花貓。一副兇猛的樣子。

花貓。麻雀媽媽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通過對比讀,你有什麼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裏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展開想象。

a讀着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麼?(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隻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彷彿聽到什麼?

朗讀。

②16自然段:

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

緊跟着,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卻讓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後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麼樣?怎麼樣?”

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麼動人的畫面,多麼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麼想法?是什麼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麼感受?你說沒什麼,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麼了,明白什麼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受鍛鍊,增長生活的本領。)

(4)學習19自然段

普季克終於學會飛了,他感到十分高興;可看着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爲什麼鼻子酸酸的?此時此刻,你有想對媽媽說的話嗎?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談:一方面感受媽媽的愛。一方面請媽媽不要嘮叨,應該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領。

3、拓展延伸,檢驗成長。

創設新的情景:看來小普季克們都從中總結了成長的經驗與教訓。學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開始在媽媽的帶領下,練習捕食了。這回,媽媽會吸取經驗,怎樣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樣學習的?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注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3.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小麻雀教案2

一、活動目標

在會唱歌曲《小麻雀》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歌詞並分組進行接唱,提高合作及創造能力。

二、活動準備

1. 錄音機、磁帶。

2.會唱歌曲《麻雀》。

三、活動流程

(一)複習歌曲《小麻雀》

T:小麻雀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告訴我們春天來到了。

(二)續編歌曲

1.出示圖片小青蛙並提問。

T:你們看誰也來述說春天了?

T:青蛙唱的是什麼歌?我們一起來唱唱! (老師接唱“呱呱呱”)

T:青蛙怎麼叫的?什麼時候出來接唱?

T:讓我們加入青蛙合唱隊! (引導幼兒嘗試將創編的歌詞分組接唱)

2.引導幼兒續編

T:還有什麼動物也會來歌唱春天?(將幼兒說的畫出來)

T:他們是怎麼唱歌的?你來試試!

T:這個動物是怎麼叫的7.下面的`朋友來接唱。

T:我們分組接唱。(聽鋼琴伴奏)

3.將創編的歌曲完整演唱(分組接唱)

T:這麼多動物出來唱春天,但是要挨個唱。

操作提示

持續性共享思維與幼兒發展呈正比。幼兒間、師生間互動的次數越多,孩子的提升就越快,因此在創編時老師可用引發提問的方式做暗示性示範,然後請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仿編,藉此幫助其他孩子擴展思路,接着讓全體幼兒進行創編。在集體操作後,繼續對他們借鑑了同伴、老師後進一步創編的動作做有效的迴應,在此過程中,老師要有意識地觀察,多發現一些有與別人不同動作的孩子,並請他們來介紹!然後再次集體操作。通過反覆幾次的共享,一方面孩子們可以互相學習打開思路,創編的動作會越來越豐富;另一方面,被請到示範的孩子自信心得到提升,從而激勵了其他幼兒的積極性。

附:歌曲《小麻雀》

小麻雀唱,麻雀歌,吱吱吱吱,真快樂。小麻雀唱,麻雀歌,吱吱吱吱,真快樂。

小麻雀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能膽使用線條表現房子的基本特徵。

2.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樂於講述自己的繪畫內容。

3.在繪畫過程中,知道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經驗積累:觀察過周圍建築對各種造型的房子有感性經驗

物質準備:母雞灰狼頭飾各一個錄音機、磁帶

紙箱做的房子彩色粉筆戶外平整水泥地

[活動過程]

(一)音樂律動《小小蛋兒把門開》,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是雞媽媽,你們都是媽媽的.蛋寶寶,等會媽媽摸摸你們的腦袋,你們就趕快從蛋殼裏出來。”(教師和幼兒一起律動)

(二)音樂遊戲,導入課題。

1.“媽媽孵了這麼久,終於把你們都孵出來了,寶寶們個個都很可愛,快讓媽媽親一親。”“瞧:今天天氣多好啊,寶寶們和媽媽一起到草地上活動活動吧!可是草地上經常會有灰狼來的,灰狼來了,寶寶們怎麼辦?”(幼兒自由想出自己的辦法)“不過,灰狼真來了,寶寶們也不要怕,有媽媽在,媽媽會保護你們的。”(放音樂,幼兒和老師一起遊戲)

2.(灰狼音樂奏起)灰狼白:“我是一隻灰狼,我的肚子餓慌慌,今天是個好機會,捉只小雞來嚐嚐。”(幼兒隨着老師趕快躲到房子裏)

3.灰狼白:“哎,一隻小雞也沒逮着,再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吧!”“寶寶們,快出來吧,灰狼走了。”(一起歡呼)

4.“瞧,原來這房子是媽媽一個人住的,現在一下子多了這麼多的寶寶,剛纔都進去,房子真是太小太擠了,房子都要擠破了,以後再有灰狼來怎麼辦呢?”(幼兒想辦法,自由講述)

5.“寶寶們想了學多好辦法,媽媽覺得你們都長了,應該學會自己造房子,那你們見過什麼樣的房子呢?”(幼兒自由講述)

6.“你們看過各種各樣的房子,現在媽媽給你們一支神奇的筆自己去造房子吧!記住了,一定要把房子造在路旁邊,把房子造得結實些,這樣,灰狼來我們也不怕了。”

(三)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提醒幼兒畫出門窗,房子畫好後,在房子周圍添畫花、樹等。

2.“房子都畫好了,我們一起來參觀吧!看看哪個寶寶的房子最漂亮、最結實了。”(幼兒隨老師一起參觀)

小麻雀教案4

設計意圖:

我班的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園內的小鳥、小烏龜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孩子在言語表達上卻存在怕生、不自然、甚至不肯說等現象。爲了鼓勵孩子們願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改編了一系列以動物爲主角的故事、兒歌,以他們喜歡的角色激發其說的願望。

《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此作品角色較多又有變化,所以將角色的認知放在最前部分,爲理解故事打下伏筆;而故事結尾也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從“小麻雀不唱了”到“想想什麼辦法”再到“等鹿寶寶醒來了再唱”,給孩子清楚明瞭的記憶、理解、想象的.線索,同時又將教學氣氛推向高潮,有利於孩子言語表達的發展。

教學目標:

孩子能理解作品中的情節,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情感。

培養孩子願意在衆人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教學重點:幼兒能在衆人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教學難點:理解故事內容,產生情感的共鳴。

(認知 情感的激發 行爲的轉化)

教學準備:自制有層次的圖書一本,有各種可粘貼操作的動物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遍聽故事,突出認知--別人睡覺時,不要唱歌,不吵醒別人。

故事的名稱。

提問:猜猜故事中會講什麼呢?

通過看看、猜猜,逐一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按其順序貼在圖書的“樹”上,除去小鹿的角色。

提問:誰住在最上面(最下面)?

啄木鳥的上面(下面)住着誰?

老師講述故事至最後一段,引導孩子觀察畫面。

提問:現在你們知道了嗎,小松鼠爲什麼叫小麻雀不要唱了?

教師繼續講完故事,與孩子一起誇誇小麻雀。

第二遍聽故事,激發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爲小麻雀想想其它辦法。

展示圖書。按序讓小動物住進每一頁中。“讓我們一起翻着書,講講故事。”

合作講述。教師放慢速度講,對話處留給孩子講,以利於孩子們在聽故事中掌握語言。

提問:小麻雀還可以怎麼做?

輔助提問:小麻雀可喜歡唱歌了,怎麼辦呢?

到什麼時候小麻雀才能唱?

第三遍聽故事,轉化行爲--和小麻雀一起爲醒來的小鹿唱最好聽的歌。

聽錄音故事。(配樂對話)

等待小鹿的醒來。

幼兒和小麻雀一起爲醒來的小鹿唱唱跳跳,抒發情感。

結束:

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事的小麻雀和小朋友們。

附故事:

愛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隻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裏,有隻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爲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

小麻雀往下飛,看見貓頭鷹問:“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又往下飛,看見啄木鳥問:“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繼續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再往下飛,看見一隻小松鼠問:“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問:“爲什麼呢?”

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飛到了樹底下,呀!草叢中的鹿寶寶正在睡覺呢。

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着等着。它想:“等鹿寶寶醒來了,我要爲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活動反思:

結合平日對小班幼兒的觀察不難發現,他們在說話時,不太會控制音量,有時很大聲,常常會影響到別人,之所以選擇這節《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爲它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

同時,小班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小鳥、小烏龜、小兔子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語表達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單一、個別小朋友還出現不願意說等現象。爲了鼓勵孩子們願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以動物爲主角的故事、讓他們在喜歡的角色中更加激發孩子其說的願望。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根據這一教學目標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目標。首先從認知目標中讓孩子理解故事,通過圖片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其次在能力目標中培養孩子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最後在情感目標中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培養移情意識。在活動中我讓孩子重點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同時突破難點讓孩子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爲了教而教,而是採取恰當的教學手法!根據幼兒認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點,我在這節課中利用廢舊掛曆,通過翻閱自制的'繪本書,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移動教具讓孩子感受上、下空間方位,從而讓幼兒有興趣的接受並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動物的對話,感受愉悅情感。最後通過對故事的學習培養幼兒移情意識,進一步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很流暢,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我覺得平時孩子還要活躍,在這節課中還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動性,讓全體孩子都能更加大膽的去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同時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遊戲,讓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遊戲中顯得更加活躍。

小麻雀教案5

教學目標:

1、指導寫好“慣”字。

2、創設情境,角色體驗,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這句話的意思,懂得獨立生活,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學重點:

創設情境,角色體驗,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這句話的意思,懂得獨立生活,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

教學準備:

課件、音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

1、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指名說)

2、師導語:是的,麻雀的爸爸媽媽不辭辛苦,到處找食,找來的也許是一隻肥肥的小蟲,也許是酸甜的野果,也許只是一粒小小的草籽,無論是什麼,他們統統的把這些食物一口一口的喂進自己的孩子的嘴裏。我們都感受到了麻雀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指名說)

是的,哪有爸爸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呀?

3、(出示課題)我們一起齊讀課題。你認爲這隻小麻雀的爸爸媽媽愛自己的孩子嗎?(愛)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體會麻雀爸爸媽媽的特殊的愛。

二、新授

“趕”出家門

1、 你出聲地讀一、二自然段。說說小麻雀爲什麼會被爸爸媽媽趕出家門?

指名說說。(獨立生活)

出示:你們的翅膀長硬了,自己去獨立生活吧。

“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指名說)

什麼是獨立生活?(自己生活,離開爸爸媽媽,自己照顧自己)

你能用“因爲、所以”把這句話連起來嗎?(指名說)

2、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對話

(1)指名說畫的內容。

(2)在有感情的朗讀中體會

只有一隻麻雀不捨得走,它哭着說:“離開了爸爸媽媽,我會餓死的。”

小麻雀說這段話時什麼心情?

帶着這種心情去讀。

麻雀媽媽心軟了,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要不,就讓它多住些日子。”面對小麻雀的不捨和眼淚,麻雀媽媽怎樣?心軟了,在和爸爸商量什麼?

請你再悄悄地跟麻雀爸爸商量商量。(自由讀、指名讀)

麻雀爸爸堅定地說:“不行,這是害它,總不能讓它跟着我們過一輩子吧。從小就嬌生慣養,什麼時候才能獨立生活呢?”

麻雀爸爸,你對麻雀媽媽的建議有什麼看法?

問:這是害它,“這”指的是什麼?(讓它多住些日子)

問:麻雀爸爸此時心意已定,語氣是怎樣的?(堅定)

請你們帶着堅定的語氣再來讀讀麻雀爸爸的話。

(3)分角色讀三個人的對話。再來體會小麻雀的悲傷、媽媽的心軟和爸爸的堅定。

3、麻雀爸爸的語氣是堅定的,心意已定。最後,硬是把這隻麻雀趕出了家門。(出示課件)

(1)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態度堅決)(板書:硬)

(2)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剛纔理解了一個“硬”字的意思。(出示課件)有什麼不同?

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也會有所不同。

“回”到家中

1、幾個月過去了,一天早晨,那隻小麻雀回到家,它歡快的'唱着:(生讀)

(1)它怎麼唱着?(歡快)

(2)是呀!又回到家中心情多麼歡快,你就是那隻小麻雀,你來歡快的唱唱。(指名讀,齊讀)

2、這幾個月的時間,小麻雀的變化多大呀!連它的爸爸媽媽都認不出它了,他們說:(出示課件)(齊讀)

小麻雀不僅心情變化了,連身體也變得健壯了。(板書:健壯)

想象:在這幾個月裏,是什麼讓小麻雀變得快樂、健壯的?

1、出示口語交際練習

請你想象,在這幾個月裏,小麻雀經歷了哪些事情?(出示課件)

在( )的時候,我( )。

(預設:在遇到颳風下雨時我就躲進樹洞;在遇到獵人時我就藏起來;在空閒時我認識了許多朋友;在無處休息時我學會了築巢;在空中飛行時我欣賞風景……)

2、點撥:、其實,小麻雀不但遇到了困難,還有許多讓它高興地事呢!你相象一下,它會遇到什麼高興事?(指名說)

(交到了好朋友,嚐到了從沒有吃過的美味,自由的飛翔等等)

3、出示課件。小麻雀在天空飛翔時,低頭一看,啊!太美了。它看到了什麼?

師總結

在磨難和快樂中,小麻雀學會了勇敢、堅強,學會了保護自己、躲避危險。學會了許多的本領、技能。變得健壯、快樂。其實,無論是困難,還是幸福,這都是在爸爸媽媽的翅膀下無法體會到的。

體會良苦用心:

正因爲爸爸當初硬把小麻雀趕出家門,小麻雀才迅速的長大了,它理解了爸爸媽媽,它最想對爸爸媽媽說

出示: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

追問:那是爲我好,“那”指什麼?(被趕出家門。)

爲什麼說“你們那是爲我好哇”?(讓我學會了獨立生活)(板書:獨立生活)

迴歸整體:

(師引讀,生填空)出示:孩子,當初你的翅膀纔剛剛長硬,我就把你趕出家門,你哭着說(離開了爸爸媽媽,我會餓死的。)幾個月後,你翅膀硬了,歡快地唱着(唧唧喳,唧唧喳,爸爸媽媽快來呀,我是被你們趕出家門的孩子,我看你們來啦!)你終於體會到了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孩子們,讓我們帶着感激之情對父母說(我知道,你們那是爲我好哇!)

(生獨立試填、指名說、配樂齊讀。)

總結:

同學們,當初爸爸硬把小麻雀趕出家門,這也是對小麻雀的愛。(板書:愛)你們現在的學習、鍛鍊身體都是在經歷翅膀長硬的過程。你們能夠理解爸爸媽媽和老師對你的嚴格了嗎?你應該怎樣做。(努力學習,積極鍛鍊,爭取早日在天空自由的翱翔。早日獨立生活。)

三、學習生字:慣

1、出示。

2、看書自己學習慣字

3、怎麼記?慣,習慣的慣,左右結構,左邊一個豎心旁,右邊的上半部是撇橫橫豎橫點,下面是個貝字。

4、怎麼寫?

(1)筆順是

(2)寫時注意:右邊的上半部是撇橫橫豎橫點;

貝字最後一筆是點。

左窄右寬。

佔格。

5、寫一寫。

6、展示。評價。

四、拓展短文。

自己讀讀。

指名讀讀。

談談體會。

板書:

被趕出家門的小麻雀

硬 獨立生活

小麻雀教案6

教學目標:

培養寶寶的傾聽能力。

2.在情感體驗中,學說故事中簡單的對話。

教學準備:

1.大樹背景圖一幅

2.小麻雀.貓頭鷹.小猴子.啄木鳥.小松鼠.鹿寶寶的圖片各一3.音樂《玩具進行曲》

教學內容: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喜歡唱歌麼?”“你都喜歡唱哪些歌曲呢?”“那我們一起來唱一首《小鳥自己飛吧》。”

二.第一遍欣賞故事,通過看看猜猜逐一出示故事中的角色。

1.小朋友唱的真好聽,有一隻小麻雀也很喜歡唱歌,看,她來了,小朋友來和她打個招呼吧。她的歌聲可好聽了,他每天都會站在樹頂上練練嗓子,小動物們都喜歡聽。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裏,有隻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

提問:“咦?小麻雀唱的這麼好聽,會是誰不讓小麻雀唱了呢?爲什麼?”請小朋友猜,發揮想象力。

2.小麻雀也在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爲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小麻雀飛呀飛,看到了一隻貓頭鷹。小麻雀問:“貓頭鷹,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3.小麻雀又往下飛,(看到一條長長的尾巴,請幼兒觀察,猜猜會是誰的尾巴)原來是小猴子,小麻雀問:“小猴子,是你不讓我唱歌的麼?”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讓你唱的。”

4.小麻雀又繼續往下飛,看到了小松鼠,小麻雀問:“小松鼠,是你不讓我唱歌的麼?”小松鼠說:“是的`,是我不讓你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問:“爲什麼呢?”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提問:“下面會有什麼呢!請小朋友猜一猜。”“小朋友說的真好,那讓我來看看看到底是誰在下面”看過後很神祕的說:“我請小朋友過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分組安靜的過來看,提醒看過的小朋友不要說出來。小聲的提問:“你看到誰了?他在幹什麼?”咦:“小麻雀也看到小鹿在睡覺呢!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着等着。它想:“等鹿寶寶醒來了,我要爲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提問:

1.“故事聽完了,有誰知道小麻雀是怎麼做的。”

2.“你喜歡小麻雀麼?爲什麼?我們一起來誇誇他把。”

小結:“別人睡覺的時候,我們要保持安靜,不能打攪到別人。”

二.完整欣賞故事。

“小麻雀等啊等啊,他多麼想盡快爲小鹿唱歌啊,到底小鹿會什麼時候醒過來了,我們來聽一聽.”放錄音,完整欣賞故事《愛唱歌的小麻雀》

在高高的樹頂上,住着一隻愛唱歌的小麻雀,她的歌聲可好聽了,小動物們都喜歡聽。

有一天,小麻雀又站在高高的樹頂上,大聲地唱起了歌:“大清早的樹林裏,有隻麻雀愛唱歌。”。突然,從下面傳來一個聲音:“上面的小麻雀,請你不要唱了。”小麻雀想:“是我唱得不好嗎?爲什麼不要我唱?我得下去問明白”。

小麻雀往下飛,看見貓頭鷹問:“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貓頭鷹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又往下飛,看見啄木鳥問:“啄木鳥,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啄木鳥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繼續往下飛,看見小猴子問:“小猴子,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猴子說:“不是不是,是下面的朋友不要你唱。”

小麻雀再往下飛,看見一隻小松鼠問:“小松鼠,是你不要我唱歌的嗎?”小松鼠說:“是的。是我叫你不要唱的。”

小麻雀奇怪地問:“爲什麼呢?”

小松鼠說:“你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小麻雀飛到了樹底下,呀!草叢中的鹿寶寶正在睡覺呢。

小麻雀不唱歌了,輕輕地飛回樹頂,安靜地等着等着。它想:“等鹿寶寶醒來了,我要爲她唱一支最好聽的歌。

不一會,鹿寶寶伸了一個懶腰醒來了:“啊,這一覺睡的好舒服啊,我還夢見小麻雀在爲我唱歌呢!”小麻雀看到鹿寶寶睡醒了,高興的飛到他身邊說:“鹿寶寶,你終於醒來了我們一起來唱歌吧。”於是小動物們高興地又是唱又是跳的,安靜的樹林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三.合作講述。教師放慢速度講,對話處留給孩子講,以利於孩子們在聽故事中掌握語言。

提問:“鹿寶寶醒來了麼?“你喜歡這個故事麼?我們一起來講一講吧。”

四.結束部分;配班老師扮演小麻雀和小鹿帶領小朋友出去唱歌。

麻雀和小鹿:“小朋友們,快來和我們一起出去唱歌吧。”音樂《玩具進行曲》結束。

小麻雀教案7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重點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

2、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培養移情意識。

3、願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地表述。

活動準備:

1、幅背景圖樹,“愛唱歌的小麻雀”字條。

2、小麻雀、貓頭鷹、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等可操作的動物圖片。

3、故事錄音《愛唱歌的小麻雀》,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題。

師:森林裏的一棵樹上住着許多小動物,讓我們去看看它們吧!(展示圖景)

2、初步瞭解故事。

(1)出示樹,並按照故事中各動物的位置將動物卡片貼上。

(2)師:小朋友們看,就是在這棵樹上發生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愛唱歌的小麻雀。

(3)提問:剛纔老師說故事的名字叫什麼?請幼兒回答,同時出示題目的字條貼在圖景的最上面,請幼兒跟讀。

3、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誰住在最上面?它喜歡幹什麼?它的下面住着誰?

(依次將各個動物的上下關係理清)

請幼兒將此位置復進行描述。

4、討論。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

(1)欣賞故事錄音一遍。

(2)討論小結並學習動物的語言。

師:剛纔小麻雀問貓頭鷹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剛纔小麻雀問小猴子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剛纔小麻雀問小松鼠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

(3)師:小麻雀那麼喜歡唱歌又唱的那麼好聽,可現在不能唱了,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討論(輕輕地唱,到別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覺等等)

(4)師:什麼時候小麻雀可以在樹上唱歌呢?

5、師:那我們一起和小麻雀等小鹿醒來吧。

教師用睡醒的小鹿圖片來替換睡覺中的小鹿。

師:咦,小鹿醒了,我們和小麻雀一起唱歌給小鹿聽吧。

6、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歌表演。

7、談話。師:今天我們聽了一個什麼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以後,小朋友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小結:我們要關心、愛護身邊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不去影響別人,遲到的時候先在教師門口等老師上完課,不影響家;中午睡覺如果睡不着的話不要去和別人講話,小便輕聲告訴老師等。

小麻雀教案8

《麻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無可奈何、拯救、搏鬥”,會用“無可奈何”“搏鬥”造句。

2、通過重點段落的教學,體會老麻雀爲保護小麻雀表現出的強大的愛的力量。

3、通過對愛的理解,聯繫實際進行寫話練習。教學重點

老麻雀救小麻雀的過程。教學難點

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即讓學生理解、體會老麻雀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愛。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見過麻雀嘛?在哪裏見過?

它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生答)

過渡語:今天咱們來學習一篇關於麻雀的課文。(板書齊讀課題)

二、探究

1、讀讀找找:(3分鐘)

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故事中有哪些角色並圈出來?串串說說:

請用這幾個角色將故事串一串,說說圍繞麻雀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生答:故事講述了......)

我獵狗

小麻雀

老麻雀

2、師:在打獵回來的路上,我的獵狗發現了一隻小麻雀,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請默讀第三段,用“”勾畫出描寫小麻雀的句子。師:你找到了哪句?(課件)

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什麼?

①你是從哪個詞語感受到它的無助可憐?

你怎樣理解無可奈何:沒有辦法,無法可想。

那請你帶着這種無助可憐無可奈何的情感再讀一次。讀得真好,全班同學一起來。②還有嗎?你體會到什麼?

師:這隻剛出生的小麻雀多麼弱小啊,來孩子們,一起讀出來。

過渡語:多麼可憐、多麼無助的小麻雀啊,想飛飛不了,它只能無可奈何的呆在地上,它哪裏知道,危險正一步一步向它逼近。

3、(出示課件)學生齊讀:“獵狗……牙齒。”

師:從這句話你體會到這是一隻怎樣的`獵狗?(兇猛)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很兇猛?

體會得很好,那請你把獵狗兇猛的樣子讀出來。①不好:你讀得很流利,但很溫柔,誰再來讀一讀。②好:從你的朗讀中我彷彿看到了一隻十分兇猛的獵狗,大家一起來。(課件)過渡語:這隻兇猛的獵狗想要一口吞掉小麻雀,就在這千鈞一髮是時候,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

4、(出示課件)默讀四、五自然段:邊讀邊用“—”勾畫出老麻雀就小麻雀的過程中讓你感動的句子,並將理由批註在旁邊。

重點句:①“突然……獵狗面前……尖叫着。”

比喻句,本能反應,表現老麻雀速度快、堅定、毫不猶豫。如果你是老麻雀,你會對獵狗說什麼?③可是他不能……飛了下來。”

“強大的力量”指什麼?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着重抓住理解表示老麻雀動作的詞語:掩護、拯救、發抖、搏鬥,引導用搏鬥造句:在什麼情況下人們會搏鬥?

5、孩子們體會的真好,正是因爲有了這種強大的愛的力量,纔會讓——“獵狗愣住了……向後退。”正是因爲有了這種強大的愛的力量,纔會讓——“我急忙喚回獵狗,帶着它走開了。”(出示課件,邊引讀第6、7自然段邊板書)

過渡語:作者屠格涅夫是一位非常有愛心的人,當他看到這一幕時被深深感動。本文是選自他的小說《獵人筆記》,其實,在課文的最後,還有這麼一段話:“……。”

6、(出示課件)齊讀: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愛的故事,如……。在你身邊,還有那些關於愛的故事,你又想說些什麼呢?請用一兩句話寫在書的空白處,然後,站起來,大聲的讀出來。(交流評價)

7、結束

小麻雀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懊”4個生字。會寫“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等10個字,掌握“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3、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 掛圖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的大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有怎樣的收穫呢?板書:小麻雀

二、新課

1、自學課文

一讀:小聲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讀: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並聯繫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標出自然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認讀生字:摔、糾、蹲、扯、蹈、瑩、瞪、舔、懊、禿

(2)記、寫生字:蹈、瞪、舔、懊

重點指導:蹈(形聲字,左邊表形,右邊表聲。)右邊部分誰認識?舀(yǎo)

你還知道哪些帶“舀”字的字?(稻、滔、韜)你有什麼發現?(這些字的韻母都是ao)

這個字哪最容易寫錯?(右邊容易寫成“陷”的右邊)。

你還知道哪個字帶“陷”的右邊?有什麼特點?(餡。韻母是an)

開動腦筋想一想,你用什麼辦法區分、記好“稻、滔、蹈、韜、陷、餡“?

(3)詞語:區分惱腦

惱:生氣、使生氣。煩悶

腦:頭。腦筋……

你能根據意思,選正確的字填空嗎?

懊()、大()、()袋、煩()、()人

3、整體把握,捋出線索,感受小麻雀成長過程。

(1)拉出成長髮展階段

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找出文中相應的概括性語句,劃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後來(),最後()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樣樣按自己的意思解釋——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還不知道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第十九自然段:會飛了,感到高興,但看到爲自己受傷的媽媽,鼻子酸酸的)

(2)根據成長階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容?

(1—13)小普季克不會飛,對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媽媽的話,不聽媽媽的勸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隻大花貓的旁邊,媽媽奮不顧身保護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飛到窗臺上,媽媽的尾巴卻被大花貓咬掉了。

(19)小普季克會飛了,心情既高興又難過。

4、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提出學習的主問題。

小麻雀和麻雀媽媽是一對怎樣的母子?

5、作業:書寫生字、生詞、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在自然界,動物與人的成長過程有着相同的經歷,媽媽們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爾基就介紹了這樣一隻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媽媽。今天,我們就隨着前蘇聯大作家高爾基的筆,去體驗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長過程,或許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長經驗呢。

二、新課

1、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麼瞭解?

①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慾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爲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

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於有一天,他蹲在窩邊,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去了,一隻大花貓正好蹲在那裏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的呢?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孩子,愛孩子超過愛自己。

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①15自然段

A對比讀

出示15自然段:通過對比讀,你有什麼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裏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朗讀。

B展開想象。

a讀着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麼?(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隻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彷彿聽到什麼?

朗讀。

②16自然段: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朗讀

③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麼動人的畫面,多麼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麼想法?是什麼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麼感受?你說沒什麼,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麼了,明白什麼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受鍛鍊,增長生活的本領。)

(4)學習19自然段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3、拓展延伸,檢驗成長。

創設新的情景:看來小普季克們都從中總結了成長的經驗與教訓。學會飛的小麻雀普季克,開始在媽媽的帶領下,練習捕食了。這回,媽媽會吸取經驗,怎樣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樣學習的?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注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板書設計:

小麻雀

外形 動作 神態

自作聰明,是要吃虧的

教後反思:

透過童話的文本,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通過反覆朗讀、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逐漸體會到麻雀媽媽與小普季克的形象特點。童話裏邊有不少的母子對話,這些對話既體現了媽媽對於孩子的關愛,也流露出了小普季克天真可愛、自作聰明的個性,所以在教學時我始終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課文,儘量朗讀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語氣和心情,當然也相機穿插了師生合作朗讀,讓學生加深對形象的認識和了解。

小麻雀教案10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重點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

2、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培養移情意識。

3、願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地表述。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大幅背景圖大樹,“愛唱歌的小麻雀”字條。

2、小麻雀、貓頭鷹、小猴子、小松鼠、小鹿等可操作的動物圖片。

3、故事錄音《愛唱歌的小麻雀》,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題。師:森林裏的一棵大樹上住着許多小動物,讓我們去看看它們吧!(展示圖景)

2、初步瞭解故事。

(1)出示大樹,並按照故事中各動物的位置將動物卡片貼上。

(2)師:小朋友們看,就是在這棵大樹上發生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愛唱歌的小麻雀。

(3)提問:剛纔老師說故事的名字叫什麼?請幼兒回答,同時出示題目的字條貼在圖景的最上面,請幼兒跟讀。

3、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邊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誰住在最上面?它喜歡幹什麼?它的下面住着誰? (依次將各個動物的上下關係理清)請幼兒將此位置反覆進行描述。

4、討論。師: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

(1)欣賞故事錄音一遍。

(2)討論小結並學習動物的語言。師:剛纔小麻雀問貓頭鷹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剛纔小麻雀問小猴子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剛纔小麻雀問小松鼠的時候,它是怎麼說的?

(3)師:小麻雀那麼喜歡唱歌又唱的那麼好聽,可現在不能唱了,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討論(輕輕地唱,到別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覺等等)

(4)師:什麼時候小麻雀可以在大樹上唱歌呢?

5、師:那我們一起和小麻雀等小鹿醒來吧。教師用睡醒的小鹿圖片來替換睡覺中的小鹿。師:咦,小鹿醒了,我們和小麻雀一起唱歌給小鹿聽吧。

6、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歌表演。

7、談話。

師:今天我們聽了一個什麼故事?聽了這個故事以後,小朋友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小結:我們要關心、愛護身邊的小朋友,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不去影響別人,遲到的時候先在教師門口等老師上完課,不影響大家;中午睡覺如果睡不着的話不要去和別人講話,小便輕聲告訴老師等。

課後反思:

結合平日對小班幼兒的觀察不難發現,他們在說話時,不太會控制音量,有時很大聲,常常會影響到別人,之所以選擇這節《愛唱歌的小麻雀》因爲它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卻不能唱歌”的.主線,以小小的懸念吸引着孩子,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慢慢獲得一份情感的愉悅,從而延伸爲內化的行爲。

同時,小班孩子對周圍環境具有好奇心,尤其對小鳥、小烏龜、小兔子等動物充滿了關愛之情,而小班孩子在言語表達上有些不完整、有些單一、個別小朋友還出現不願意說等現象。爲了鼓勵孩子們願說、敢說,我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及生活經驗選擇以動物爲主角的故事、讓他們在喜歡的角色中更加激發孩子其說的願望。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根據這一教學目標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目標。

首先從認知目標中讓孩子理解故事,通過圖片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

其次在能力目標中培養孩子根據圖片內容參與故事講述,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

最後在情感目標中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培養移情意識。在活動中我讓孩子重點學說故事中對話部分,同時突破難點讓孩子感知故事中動物上、下空間方位。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爲了教而教,而是採取恰當的教學手法!根據幼兒認知水平和教材的自身特點,我在這節課中利用廢舊掛曆,通過翻閱自制的繪本書,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通過移動教具讓孩子感受上、下空間方位,從而讓幼兒有興趣的接受並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動物的對話,感受愉悅情感。最後通過對故事的學習培養幼兒移情意識,進一步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整個活動下來雖然很流暢,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我覺得平時孩子還要活躍,在這節課中還需要提高孩子的互動性,讓全體孩子都能更加大膽的去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同時在反思中我想是否可以再加入情境性遊戲,讓小班的孩子在操作中或者遊戲中顯得更加活躍。

小麻雀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口齒清楚地朗讀故事,認識故事中出現的字寶寶

2、通過故事的學習,教育幼兒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3、能用故事中的字寶寶說話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學會有感情地朗誦《麻雀和小松鼠》,大膽參與討論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故事中的字寶寶,並用字寶寶說話

2、 理解故事的'內容

3、同伴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活動準備

松鼠卡片、麻雀卡片、 字寶寶卡片、字寶寶大樹、字寶寶蘋果、聖誕禮物獎品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出示松鼠卡片和麻雀卡片

提問:小朋友們認識這兩種動物嗎?想不想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分段欣賞故事

1、講述第一段故事,引導幼兒思考:誰和誰是好朋友?

2、 講述第二段故事,松鼠在幹什麼?麻雀又在幹什麼?松鼠對麻雀說什麼了?

3、 講述第三段故事,麻雀暈倒了,是誰救了麻雀?

三、故事交流會

1、老師完整的講述一遍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2、 讓幼兒自己尋找好朋友或是客人老師,講一講故事

四、認識字寶寶

1、出示字寶寶大樹,讓小朋友叫醒這些字寶寶

2、小朋友們把自己腳底下的字寶寶蘋果粘到字寶寶大樹上

3、請小朋友用字寶寶說一句話

4、聖誕爺爺頒發禮品,獎勵說的好的小朋友

五、總結

思考:小朋友們喜歡那一種小動物?爲什麼?

教學反思

本堂活動結束以後覺得基本達到預想的效果,反思了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基本實現

本堂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認識字寶寶,並用字寶寶說話,可能是故事上用的時間長了些,所以說話的時間比較倉促

2、幼兒表現的激情很大

孩子們活潑好動,每一個環節都表現得非常踊躍,尤其在獎勵禮品的時候

我自身在對兒童的評價和語言表達方面還有待提高

通過這些反思,是我對這堂課有了重新認識。

小麻雀教案12

活動目標:

1、幼兒喜歡聽說遊戲,能大膽地與小朋友,老師一起愉快遊戲的情感。

2、教會幼兒學習傾聽教師的講解,掌握遊戲玩法,遵守遊戲規則。

3、學會正確地說出小動物名稱,叫聲,並做相應的手勢動作。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課前學習兒歌〈可愛的小動物〉

2、小動物住的房子個一座

3、大象、老虎、老鼠、猴子、小魚的手偶各一個,各種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動物手偶,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今天有許多的小動物要到我們小二班做客,我們學過了一首兒歌,裏面就有許多的小動物,這是什麼兒歌呢?把現在我們一起念這首《可愛的小動物》歡迎這些小動物到我們班上來,好嗎?"

幼兒念兒歌完兒歌后,教師提問:"兒歌中都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孩子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小動物手偶。

2、"小動物看到小朋友這麼熱情的歡迎他們,可開心了,他們想給小朋友做很多漂亮的動作,你們能幫他們想想能做哪些漂亮的動作嗎?""大象喜歡做什麼動作?"請全班小朋友一起學習。

3、遊戲—做客

l佈置遊戲場景,講解遊戲玩法

玩法:小朋友到了哪個小動物家裏時,必須先敲門,並學習這種小動物的叫聲或動作,這樣小動物纔會給你開門,讓你進去。

l玩一玩:

1)先請全班小朋友學一句禮貌問句,如:"小魚姐姐,請問,我能到你家做客嗎?並做出相應的動作。

2)分組遊戲,請一組幼兒分組敲門

3)把小動物的家搬到戶外,讓小朋友自由選擇敲小動物家的門。

4、遊戲結束。

教學反思

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開展了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還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瞭解常見的動物名稱、特徵和習性,認識了世界上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動物,使幼兒喜歡小動物,並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萌發幼兒喜愛和保護動物的情感。活動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內容,以整合的理念和方法,組織幼兒開展活動,在活動進行中穿插幼兒喜歡的各種模仿動作、音樂遊戲、律動等,既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又讓幼兒在玩中得到了知識。由於是小班的幼兒,在介紹他們喜歡的動物時,孩子們的聲音不夠響亮,還有點拘束,不能完全放開。

小麻雀教案13

教材分析:

五年級語文S版上冊第一課《小麻雀》,出自於高爾基的一篇童話。主要講述了小麻雀普季克自作聰明、天真可愛、不聽媽媽的勸告從窩裏掉下來,在媽媽奮不顧身地搶救下,最終學會飛的故事。這篇童話比較適合孩子們閱讀,從文章中大多能夠體會到那種麻雀媽媽偉大的母愛和自作聰明,最終會吃虧的道理。

學情分析

聯繫生活,體會童話與現實的'關係;品讀爲主,多讀巧思,在讀中品位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對所有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在讀中理解麻雀媽媽的苦口婆心以及爲了孩子奮不顧身的偉大母愛。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文本詞語是怎麼體現人物的內心想法的。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瞭解普季克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教學難點:

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小麻雀教案14

設計意圖:

《愛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滿關愛之情的溫馨小故事,作品圍繞愛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這一懸念,通過簡單、重複的對話,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美好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作品中角色較多,我將有關角色認知的內容放在最前面,爲理解故事埋下伏筆;故事後半部分層層遞進,既給孩子清楚明瞭的.記憶、理解、想像的線索,又將活動氣氛推向高潮。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關愛朋友的美好情感。

2。願意在集體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準備:

1。用舊掛曆自制的有層次的圖書及可粘貼操作的動物卡片,書的內頁製作如圖,前一頁都比後一頁短一些,每一頁上都有一棵樹的造型。

2。利用圖書的封面、封底繪製一棵大樹。

3。故事錄音。

過程:

一、第一遍聽故事,突出認知

別人睡覺時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別人。

1。初步瞭解故事。

(1)出示圖畫書,展示用封面、封底製作的大樹,並介紹故事名稱。

(2)引導幼兒通過故事名稱猜猜故事可能講些什麼。

2。理解故事內容。

(1)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邊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誰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誰?誰住在最下面?

(3)提問:小松鼠爲什麼叫小麻雀不要唱歌?

二、第二遍聽故事,激發情感――結合生活經驗,爲小麻雀想想辦法

1。展示圖書。

教師打開圖書,讓幼兒瞭解本書結構,然後將動物卡片分別粘貼在不同的頁碼上,合上書。

2。合作講述。

教師放慢速度講述,故事對話部分留給幼兒講述。

3。分析討論。

提問:小麻雀可喜歡唱歌了,可現在不能唱了,怎麼辦呢?(輕輕地唱;到別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覺,等等。)什麼時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寶寶醒了再唱。)

三、第三遍聽故事,行爲練習

和小麻雀一起爲小鹿唱最好聽的歌

1。播放錄音故事。

2。引導幼兒靜靜地等待小鹿醒來,在最後時刻,教師用醒來的小鹿形象調換原來熟睡的小鹿形象。

3。帶領幼兒和小麻雀一起爲醒來的小鹿唱歌、跳舞。

4。以小鹿的口吻感謝懂得關心別人的小麻雀和小朋友。

小麻雀教案15

活動目標:

1、能從15—25釐米高處往下跳,會雙腳輕輕落地。

2、能勇敢的嘗試,喜歡集體遊戲。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學會與同伴協商合作遊戲。

活動準備:

1、高低不一的小方凳(表示大樹)若干,小蟲子圖片若干。

2、歡快的活動音樂。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幼兒扮小麻雀,教師扮麻雀媽媽,聽音樂模仿小麻雀動作:四散飛、跳一跳、吃蟲、喝水等。

2、遊戲“小麻雀捉蟲”。

每位幼兒自由選擇一棵“樹”作爲自己的家,爬上“樹”,當聽到捉蟲的信號時就跳下來,“飛”出去捉蟲。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多次練習。動作指導:兩腳併攏,稍蹲,輕輕跳下來。

請個別幼兒示範輕輕跳的方法。

引導幼兒去同伴的“家”做客,鼓勵幼兒嘗試從高低不同的椅子上跳下。動作指導:要跳得又輕又穩。

3、遊戲“大花貓來了”。

小麻雀從“樹”上跳下來,四散飛,找食吃;聽到“大花貓”的叫聲,趕快飛回“樹”上躲起來。

引導語:要輕輕從“樹”上跳下來,別讓“大花貓”聽見。

師幼共同遊戲,鼓勵膽小的幼兒勇敢的.參與到遊戲活動中。

4、放鬆活動:捉小蟲。

幼兒四散在地上捉“蟲”,教師帶領幼兒做放鬆動作並小結。

教學反思:

小班孩子喜歡各種動物,用動物作爲導入,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同時根據孩子們愛模仿的特點,本節課用麻雀媽媽這一角色帶領小麻雀們學習本領,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