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優秀15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遊記讀後感[優秀15篇]

西遊記讀後感1

和《三國演義》一樣,《西遊記》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記得小時候,每年寒暑假,都能看到電視劇《西遊記》的身影,很小的時候,就幾乎看遍了每一集,甚至很多集都看了很多遍,但是這個暑假,我還是靜下心來又看了一遍書,發現感受並不是完全相同。

說起《西遊記》我想,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不陌生。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貪吃貪睡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僧,有異性吸引力的.唐僧,會吐火的紅孩兒,脾氣暴躁的牛魔王,善解人意的觀音菩薩,威風凜凜額託塔李天王,腳踏風火輪的哪咂,一個個被刻畫得惟妙惟肖的人物,在我的眼前,上演着一步步好戲。

唐僧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爲徒,他們師徒四人,齊心協力,一路上斬妖除魔,歷盡千辛萬苦,踏過千山萬水,終於到達了西天,取得了真經。一路上打打殺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從中,我看到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的精神,師徒四人中,我最喜歡的當然是武功高超的孫大聖。孫悟空武功高強,神通廣大,身手敏捷,正義大膽,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是我羨慕不已。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僞裝的伎倆;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小到繡花針,大到頂天立,妖怪們都怕它。沙師弟雖然不怎麼搶風頭,但我卻很喜歡他,他忠厚老實,心地善良,不僅是師傅的好徒弟,也是徒弟們的好搭檔,一路上都是他扛行李,從不喊累。

西天之路,長途漫漫。師徒四人就是靠着這一份堅持,這一份團結,這一份勇敢,這一份頑強,才取得真經。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任何事一開始總是十分艱難,但只要樹立勇氣和信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獲得成功。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挫折和困難,從中我們要認識到不要第一次遇到挫折就放棄,而是應該堅強、勇敢地面對挫折,絕對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正是我所需要學習的。

西遊記讀後感2

近來,學校開展“書香滿學校”活動,我陪伴小孩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儘管每個人讀完之後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可是都會認爲這部鉅著是十分有價值的,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的形象都被作者吳承恩刻畫得淋漓盡致。

《西遊記》是一部極具代表性的名著,故事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人人皆知。

在唐僧徒去西天取經的途中,遇到火焰山的阻擋,孫悟空戰勝了牛魔王、鐵扇公主,取得了芭蕉扇,才扇滅了火焰山的熊熊烈火,繼續踏上征途。

在故事中,白骨精使用陰謀詭計,要吃唐僧肉。爲了保護唐僧,徒兒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流血負傷倒也無妨,只要傷得其所。這些描述都令人猶如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孫悟空身上有猴子的靈活好動和性情急躁的特點,又有神仙般的七十二變和騰雲駕霧的本領。豬八戒貪吃貪睡,可是又十分淳樸。作者把人身上的`特點運用在了這些動物身上,有時還有一些戲劇色彩,讓人神遊其中。所以使這部鉅著的資料變得不再枯燥無味。

經過閱讀這部文學鉅著,我發現其中也蘊涵着很多的人生道理。其實人生就是如此,在不斷進行中遭遇挫折,有挫折時,就得搬掉絆腳石;一帆風順時,當然就要進取地應對它。

有人喜歡順利,期望一生都不被絆倒,不流淚、不疼痛、不危險,可是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這一輩子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挫折不是魔鬼,順利也不是天使,它們都是我們的朋友,要陪伴我們走完一生。

挫折其實就是一個人在按照自我的願望去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的絆腳石,致使願望不能實現而出現的不快情緒。挫折既能夠改變人的情緒,也能鍛鍊人的心理承受本事,還能激發人的潛力。所以挫折不僅僅只是魔鬼,它也具有必須的價值。

經過閱讀《西遊記》這部文學鉅著,我受益匪淺,精彩生動的故事情節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充實了生活;而它其中蘊涵着的人生道理使我深有感觸,懂得了許多,也使我對人生了解了更多。

西遊記讀後感3

他,傲然挺立在這片土地上,手持如意金箍棒,一雙火眼金睛眺望遠方,彷彿世間一切都不能阻擋他前進的步伐,一身黃毛,頭戴金箍。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沒錯,他就是吳承恩老先生著作《西遊記》中的主人公——孫悟空。

在今年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再次閱讀了吳承恩老先生所寫的作品《西遊記》。《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長篇神魔小說。它篇幅很長,講述了唐僧師徒取經路上戰勝無數妖魔鬼怪,歷經重重磨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的故事。該書故事情節十分曲折豐富,扣人心絃。當我打開第一頁,看完第一回,便被這精彩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莫過於齊天大聖孫悟空了。孫悟空開始是如此的桀驁不馴,大鬧天宮,面對衆多天兵天將,絲毫不畏懼,最終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後來,他被唐僧所救,拜唐僧爲師,去西天取經的路上,結識了兩位師弟,豬八戒和沙僧,與他們一起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心智開始漸漸成熟,用自己的`聰明,機智和正直無私一次又一次化險爲夷,他從不言棄,這使我聯想到了自己。

是啊!在我們學習的道路上,在我們人生的旅途中,我們要有所追求,爲了實現理想而披荊斬棘,學習孫悟空那不畏任何艱難險阻,以我們超強的韌勁和堅定的意志戰勝一切困難,這樣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就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了。一日,師徒四人路過白虎嶺,遇見了白骨精,她三次變作人樣,蠱惑唐僧。孫大聖在八卦爐中煉出火眼金睛,認出妖怪,並打死了妖怪化作的假身,而唐僧肉眼凡胎不辨真假,竟把孫悟空趕走了。但唐僧剛走一段路就被妖怪抓走了,八戒沙僧敵不過她,就回來請大師兄,孫悟空聽說師父被抓,二話不說,不假思索地跟着師弟們去捉妖怪。該故事情節環環緊扣,十分值得我們去反覆品味。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學習孫悟空的品質,勇於拼搏,堅持自己的學業,擦亮自己的眼睛,敢於向惡勢力作鬥爭,做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孫悟空”!

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是古代著名長篇神魔小說,四大名著的其中之一,是衆人最喜愛的一部名著,《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吳承恩先生。它裏面的故事內容精彩,常常叫人愛不釋手。

《西遊記》中有四位取經人,他們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唐僧是個和尚,會念經,是個善良的人。

叫大師兄的是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聖。他本領高強,神通廣大,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一隻猴子,他也是當年大鬧天宮的美猴王,後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唐僧西天取經時,路過五行山救了孫悟空,經觀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爲師,同往西天取經。孫悟空手拿當時大禹治水時留下的一根定海神針爲兵器。是唐僧西天取經時的第一個徒弟。經過許多年的努力,學會了許多法術,七十二變、火眼金睛、筋斗雲等等。

二徒弟是豬八戒原是天宮的天蓬元帥,後下界誤投豬胎,是個好吃懶做的人,喜歡耍小聰明。兵器是九齒釘耙,會三十六種變化。唐僧在高老莊收豬八戒爲徒弟。

沙僧是一個忠臣、老實的和尚是天宮的`捲簾大將,在蟠桃會上摔碎天宮的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而下界,在流沙河爲妖,兵器是降妖杖,平時用來挑擔。

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時最大的困難是牛魔王一家,分別是紅孩兒三味真火的考驗、火焰山三借芭蕉扇。也有許多妖精有一些法寶,比如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等等。

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難和挫折,師徒四人陷入困難時,孫悟空常常上天請求各位神仙幫助他們。

現在我知道了,爲了尋找、追求、實現一個美好的理想和目標,爲了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的、或大或小的、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西遊記》還被人們排編成電視劇,各種電腦遊戲等等,人們從古至今都喜愛《西遊記》,現在更是愛不釋手了。

《西遊記》真是一本讓人回味無窮的好書!

西遊記讀後感5

《西遊記》這本就算大家沒看過,肯定也看了由它改編的電視劇電影或動畫片,精彩的情節讓人看得如知如醉,廢寢忘食。

課文中《猴王出世》這部分節選故事傳說讓我對整本書的閱讀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就迫不及待地先借了同學的來讀。《西遊記》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孫悟空由於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的五指山壓了漫長的五百年,後被唐僧所救救,護佑他去西天取經,克服途中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

在取經之前,孫悟空猴性十足,上天入地,隨心所欲,既聰明勇敢,又非常的狂妄自大,居然敢大鬧天宮,就連玉皇大帝也拿他沒辦法,只好請如來收服他。但在取經途中,他依然機智勇敢無所畏懼,但不再那麼傲慢了,對唐僧忠心耿耿,盡心盡職。比如:師傅讓他揹着那個妖怪變成的小孩,雖然他一眼就識破了那個小孩是妖怪變的,但還是揹着。可見,一個人一旦有了自己關心的要保護的人,就會收斂任性,照顧

雖然孫悟空是神話中的人物,但在現實中,我們人人都可以做自己世界裏的孫悟空。面對困難,勇敢不退縮,遇到麻煩,追根究底不馬虎,爲了自己關心愛護的人,收斂任性,爲了自己該做的事盡心竭力。

《西遊記》裏的.唐僧執着,意志堅定,也是讓我很佩服的。取經的路上,他不受任何誘惑,不管是金錢還是美色,一心只爲取得真經。然而,當他遇到別人有困難時,又會暫時停下取經的腳步,讓徒弟們盡力去幫助別人。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的酸甜苦辣,豐富了我的感情,教會我如何面對自己的困難,如何面對他人的困難,讓我也取到幾條“成長之經”。

一本好書,就是人最大的財富之一,它會帶領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一地走向成熟。閱讀,讓我開心!進步,讓我自豪!

西遊記讀後感6

在《西遊記》的許許多多栩栩如生人物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不僅武藝超羣精通七十二變和筋斗雲,而且他手持如意金箍棒,身穿東海龍王送的衣服,特別的神氣,最重要的是他特別的忠誠。

在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去摘桃子,正當白骨精要害唐僧時,孫悟空從天而降救下了唐僧。三次打白骨精,師傅都責怪他打死了人,說出家人應該要行善,說完就念起了緊箍咒。孫悟空雖然很委屈,但是他並沒有拋棄師傅,聽說師傅有難,再次前去救助。這樣的事在西天路上還有很多很多。孫悟空就是這樣一個忠誠的'徒弟。

在西天路上有一個肉眼凡胎耳根子軟的師傅,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二弟豬悟能,還有一個憨厚老實沒主意的三弟沙悟淨,還有路上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這些困難都不能阻擋他保護師傅西天取經的決心。孫悟空就是這樣一個忠誠的徒弟。

歷史上其實真的有這樣一位忠誠悟空和尚。他本名叫車奉朝,大約出生在開元十九年(731年),京兆雲陽人。他自幼練武,藝高膽大,慣使一根三十六斤重的熟鐵棍,因此此棍便認爲是“如意金箍棒”的原型。

在玄奘西遊的時候,車奉朝不僅作爲護衛負責使團的安保工作,還兼職管理整個西行馬隊(西遊記悟空曾在在天宮擔任弼馬溫之職)。一路上,他盡心盡責護送玄奘西行,翻山越嶺、克服困難,路上過於勞累致使在犍陀羅國時,身染重病。他沒有辦法和使團一起回國,只好留在當地養病,病癒之後就皈依了佛門。經歷重重困難,貞元六年(790年)最後回到祖國,此時的他已年逾六旬,前後共計40年。唐德宗賜他法號悟空,住長安城內的章敬寺,弘揚佛法。悟空和尚對工作、對祖國、對佛教,都有一顆忠誠的心。

不管是小說裏的鬼靈精怪的孫悟空,還是現實中的悟空和尚,都有一份熾熱的忠誠,我由衷的佩服。

西遊記讀後感7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代表作,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盤古開天闢地後,東勝神州一塊怪石孕育出了一隻石猴。石猴名叫孫悟空,自封“齊天大聖。”玉帝震怒,派盡天兵天將卻也奈何不了孫悟空,孫悟空偷蟠桃、吃仙丹,被太白金星丟入用作煉丹的八卦爐中欲將其煉成仙丹,卻反而讓孫悟空煉成了一雙火眼金睛。後來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才得以平息。500年後被大唐聖僧唐玄奘救出山,從此他的使命便是護送唐玄奘去西天取經,因爲孫悟空脾氣暴躁,所以被觀音戴上了緊箍咒。他們在高老莊遇見豬八戒,在流沙河遇見沙僧,又在鷹愁澗收服白龍馬,取經小隊就這樣組成了。

一路上師徒四人經過了比丘國、車遲國、孔雀國等,打敗了黃風怪、金角大王、銀角大王、白骨精及蜘蛛精等妖怪,最終到達西天靈山大雷音寺見到如來佛祖取得真經。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豬八戒成了淨壇使者,沙僧爲金身羅漢,白龍馬成爲“八部天龍馬”。孫悟空,豬八戒,沙山皆修成正果,白龍馬亦自歸真,五聖歸位。

《西遊記》的浪漫色彩濃重,以奇幻、風趣的方式,刻畫了豪爽樂觀的孫悟空,滑稽的而憨厚的豬八戒,穩重老實的.沙僧和慈悲爲懷的唐僧四個人物,其中以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英雄形象最爲經典。在小說的奇幻世界中,作者描述的人物血肉豐滿,雖是仙魔世界卻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在把讀者引入美麗幻境的同時,曲折巧妙的反映出當時階級矛盾以及作者自己想要改革創新的情懷。

西遊記讀後感8

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在《西遊記》第27回中,亦是如此。

白骨精,爲了吃上唐僧肉變化多端。先後變作女子,老婦與老漢,卻不曾想,孫悟空有着火眼金睛,能看清世間萬物的本質,那點小伎倆對他而言不值一提。但縱是孫悟空再有本事又如何?在孫悟空打殺白骨精變作的女子後,肉眼凡胎的唐僧不識真面目,懲戒了悟空。

隨後再次變作老婦的白骨精,又被悟空打死。唐僧大怒,意欲將悟空逐回花果山,後又作罷。賊心不死的白骨精第三次變爲老漢來尋妻女,自然也瞞不過悟空的法眼,被孫悟空打回原形,成了一堆骷髏。唐僧還來不及理清原委,八戒卻開始在旁邊唆嘴,說是悟空施了個障眼法,把好好的人兒變成了一堆白骨,想逃避唐僧的責罰。唐僧果然耳軟,信了八戒,將悟空逐回了花果山。

在這一回中,我們不僅能看到白骨精再狡猾,仍只浮於表面,技藝不如悟空深厚,還能看出唐僧與八戒的目光短淺,沒有深入分析思考的`能力。這就印證了一句古話:莫看江面平如鏡,要看水底萬丈深。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自視甚高的人,自以爲了不起,卻不去沉下心腳踏實地走好到達頂峯的路,最終只能屢受打擊,成爲只懂抱怨、目光短淺的井底之蛙。在唐僧的思維裏,妖怪長得都是青面獠牙,三首六身的。狹隘的目光使他錯怪悟空。至於八戒,則貪圖一時口眼享受,只懂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小人。

《西遊記》所講述的並不只是斬妖除魔的故事,其中蘊涵了許多的人生道理。讀《西遊記》所帶給我們的收穫,真不愧爲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讀後感9

《西遊記》爲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作爲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講了一顆仙石迸生出的美猴王拜菩提老祖爲師,取名孫悟空,苦練成一身好本領,會72種變化,卻因大鬧天宮創下大禍,被如來佛祖壓於五行山下。五百年後,唐三藏到西天取經收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小白龍做其徒弟。四人緊隨唐三藏上路,途中屢次遇到妖魔鬼怪,展開一段艱辛的西天取經之旅。

記得小的時候,我經常拉着媽媽的`手問,“我是從哪裏來的?”媽媽總是笑着對我說:“你啊,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後來我才知道媽媽逗我玩的,因爲媽媽給我看了生命起源的書,明白是爸爸媽媽的小蝌蚪和媽媽的卵子結合纔有了我。可是媽媽還是常喜歡笑我是小猴子。我想媽媽是覺得我調皮搗蛋,就像個皮猴。看着書中的孫悟空從石頭裏蹦出來,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猴子們玩耍,水簾洞稱王,就好像我們幼兒時期,每天就知道玩,喜歡什麼就問大人要什麼,覺得什麼都是自己最厲害,也不用做作業,是那麼的無憂無慮!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又爲他委屈,天庭的人爲了哄住他,便封了個弼馬溫,就是一放馬的,這些天宮的神太壞了,沒有哄住他。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哄住,竟然讓如來將他壓在五指山下。

還好後來唐僧救了他,他們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闖過九九八十一道難關,就好像我們成長路上遇到種種難關,最終他們戰勝難關,取得了真經。“功夫不負有心人”。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學習就像取經,若我們個個能像他們的信念,不氣餒,不放棄,有對學習的信心,那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10

《西遊記》這本書不但融合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還反映出中國的傳統美德,在我閱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它給了我許多寶貴的知識和人生的啓發。

這本書講述了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四師徒同行到西天極樂大雷音寺取經的故事。唐三藏是一名高僧,後來受觀音菩薩指點到西天取經。雖然取經路途遙遠,難關重重,但他都勇敢地面對,他這鍥而不捨的精神及毅力成爲世人的典範。

孫悟空也是《西遊記》裏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孫悟空原本是花果山的一隻石猴,後來得到菩提老祖的悉心教導,學成長生不老之術,被玉皇大帝召上天庭封做神仙。因爲驕傲及頑劣,他大鬧天宮,結果犯下滔天大罪。玉帝命十萬天兵天將捉拿他,結果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最後經過唐三藏的教導,他終於浪子回頭,頑劣的`他擁有了一顆善良的心。最終他獲得大成佛法,被封爲“鬥戰勝佛”。他那浪子回頭的態度很值得世人學習。

豬八戒是天庭的一小卒。由於下凡屠殺妖猴有功,被封爲掌管天河十萬天兵的天蓬元帥。他因爲好色調戲嫦娥,被王母娘娘貶下凡間,歷盡千世情劫。後來豬八戒被唐三藏收爲徒弟,經過師父多年的悉心教導,他及時悔改。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變得更踏實和懂事。最後,他被封爲“淨壇使者”。

沙悟淨對大家來說可能是一個不起眼的角色,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他本是天庭上的捲簾大將,不但聰明絕頂而且法力高強,可說是文武雙全。因爲他一時的好奇心,打破了王母娘娘的流

西遊記讀後感11

我已經是第三次品讀《西遊記》了,第一次是在三年級,對此書的見解是:孫悟空無所不能,豬八戒又笨又懶。而第二次品讀,是在六年級,見解就深了一個層次,我瞭解了成功的不易和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正可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書每讀一次,見解都會有所昇華。

隨着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我對此書又有了新的見解,這一次,我側重於品讀此書中的妖魔鬼怪。細心的你也許會發現,其中99%的妖怪都是天上神仙的童子和坐騎,按常理來說,它們都應該在天上享受很不錯的生活,有長生不老的本領,可它們爲何要下界做妖呢?這是一個簡單卻又發人深省的問題。我覺得,這可以用兩個詞來闡述這其中微妙的.關係,那就是“原則與慾望”,這些妖怪的前身都是小神仙,它們守護在各個大仙身邊,它們有它們的原則,就是照顧好神仙們,並忠心耿耿的爲它們做事,可它們也有慾望,也幻想有一天自己能雄霸一方,做老大,而不是屈服於別人,爲別人做奴隸,但可悲的是,它們最後都拋棄了原則,選擇了慾望,於是它們一個個都相繼下凡,做了一個個妖怪,當上了老大,滿足了它們可憐而又可笑的虛榮心,但最後的結果又是什麼呢?還不是各歸各位,重倒覆轍,又做回了自己那個卑微的小神仙,這其中又何嘗不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分析與品味呢?

當今社會,金錢、名譽、地位就像一片片綠洲,吸引着在沙漠中行走的每一個人,可他們是否是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昧着良心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呢?而有些人,迫切的想追逐成功,想一鳴驚人,功成名就,於是他們不惜放棄原則去換取內心的嚮往,其實這些人,他們的初衷,都是對的,誰不向往成功呢?可他們的行動卻違背了自己最初的願望,這豈不是太可悲了嗎?

慾望不分貴賤,它是人的一種最實實在在的本性,慾望不可無,沒有慾望,生活會如一灣死水;慾望不可太多,太多便會喪失了原則,迷失了自己。如果每個人都能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去實現自己合理的慾望,生活將會十分精彩!

西遊記讀後感12

西遊記主要講的是師徒四人在取經的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始終不放棄,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初讀小說,我看得到唐僧心慈手軟,悟空神通廣大,八戒好吃懶做,沙和尚任勞任怨;在這個暑假重讀時,我欣喜地發現,他們身上都凝聚着一種非常好的品質:笑對磨難。

唐僧從小無父無母,身世坎坷,然而他誠心向佛,笑對過往;被壓在五指山下的孫悟空,似乎永遠難逃出如來的手掌心,然而它坦然面對,終於迎來了五百年後的新生;被貶到凡間的天蓬元帥八戒和捲簾大將沙僧,能夠苦中作樂。小說中的人物都在告訴我們,要笑對磨難。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既然如此,我們更要笑對生活中的磨難,記得有人說過:“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確實,笑是一天,哭也是一天,我們自然會選擇笑着度過每一天,化磨難爲磨礪。

蝴蝶破繭而出,要經歷多少磨難,最終翩然空中;沙爍鑽進蚌殼,經歷無數煎熬,終於成爲閃閃發光的.珍珠;司馬遷遭宮刑,“就極刑而無慍色,”終著成被譽爲“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海倫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裏,但她坦然面對,勇敢戰勝殘酷的命運……不管是大自然,還是生活中,都會有磨難,只要我們能笑對這九九八十一難,我們一定能迎來燦爛的明天。

倘若遇到磨難就放棄,唐僧會被妖魔鬼怪吃掉;孫悟空只能回到花果山,去當一個山大王;豬八戒會在高老莊成親;沙僧又回到了流沙河。如果這樣,他們就做不成取經這件大事,只能平庸地過完一生。

取經不易,正如我們學習。想要取得真經,必然要經歷重重磨難。“路漫漫其修遠兮”,或許我們會遭遇“山窮水盡”的時候,但只要笑對磨難,定能“柳暗花明”!

西遊記讀後感13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經久不息的旋律伴隨着許多人的成長。《西遊記》一到暑假大多數電視臺都在播,誰沒看過?看的多了也就釋然了,據說每年全世界輪播400多遍呢!看電視不過癮還是看書吧。我翻了翻老爸的書櫃,有本書落滿了灰塵,引起了我的注意,於是我將其摸了下來。真是《西遊記》啊!灰藍色的封面,大氣的楷字“西遊記,吳承恩”,書的旁邊是用白線扎的,書頁微微卷起,頗有原著之感。於是我帶着強烈的好奇翻開了第一面……

一個月,這本老版《西遊記》在我牀頭伴了我一個月,整本書看起來內容大相徑庭,就是文體上稍有出入。共一百回,六十餘萬字。分回標目每一回目以整齊對偶表現。例如:“三打白骨精”到了書上搖身一變爲“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合轍押韻。全書分三個部分,一至七回介紹孫悟空神通廣大,八至十二回敘述三藏取經緣由,十三至一百回是全書故事主體。吳承恩,《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羣書,爲詩文下筆立成。”可他看不慣官場黑暗,憤而辭官,貧老以終。他筆下的孫悟空機智、勇猛,豬八戒詼諧幽默,沙僧忠厚老實,文學色彩極爲濃厚,書上的想象空間更大,你會感覺你彷彿就是旁觀者,猶有進入神祕世界的覺悟和快感。

仔細閱讀不難發現吳承恩筆下塑造人物活靈活現,現在網絡上最紅的就是沙師弟了:“大師兄,師傅讓妖怪抓去了的……”云云。善於發現的人不只是發現這些而是更多,能體會到吳承恩的寫作目的',從背景中也能透露出當時的現實狀況:明朝中期,經濟雖然繁榮,可政治卻日益敗壞,百姓生活困苦。而正是這樣的狀況,吳承恩纔在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令中華民族爲之驕傲的偉大鉅著。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而我又能充分理解他的心情,一本書成爲經典的前提是能寫出別人沒寫過、不敢寫、新奇的題材,現在你知道,爲什麼《西遊記》是四大名著了吧!

我在認識經典,也在體味經典。

西遊記讀後感14

小時候看到電視劇版的《西遊記》,裏面的孫悟空被唐僧這個只會唸經的和尚製得服服帖帖,經常會爲了孫悟空打抱不平,覺得他跟在唐僧後面十分委屈。直到現在,想到《西遊記》我也依然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但卻從對《西遊記》的細細研讀中,讀出了屬於孫悟空的緊箍咒下的別樣人生。

孫悟空一個從靈石中迸出的頑猴,經過菩提老祖的一翻教導後,轉眼成了神力非凡的齊天大聖,摘蟠桃,偷仙丹……直到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他懼怕過誰?他何曾懼怕過?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率性而爲,欲與天公試比高。

可之後呢?做了唐僧的徒弟後,表面上風光無限,實則是忍辱負重。因爲唐僧的人妖不分,害得孫悟空浪費了多少時間。因爲唐三藏的.軟弱無能,讓他齊天大聖上天苦苦求神仙,下地默默找幫兵。一條西天取經路,唐僧因爲冤枉孫悟空唸了多少次的緊箍咒?有時想,如若不是因爲頭上的緊箍咒,大概孫悟空早會朝天大喊“俺老孫去也……”而一走了之吧!

但這都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孫悟空並沒有因此放棄他的責任。他承受住所有的壓力,哪怕中途有過想放棄的念頭。他是四師徒中功勞最大的那一個,可面對封賞時卻是那麼地淡然。對他來說,重要的是師徒四個齊心協力突破自我,而並不是最後成佛的結果。

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一個個孫悟空呢。雖然,我們沒有戴着緊箍咒,但我們有比唐僧還會念經的父母,有九九八十一難還難以攻克的題海,有比取經之路更難的學習之路。我們沒有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卻和孫悟空一樣身負重大使命。我們也曾想放棄過,但在父母那雙充滿期待的眼睛注視下,無法忍心放棄。我們要學會在父母的唸叨中感受到關心,在題海戰術尋找快樂,在學習之路中培養自信,在緊箍咒下尋覓屬於我們自己的別樣人生。

西遊記讀後感15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辛獲取真經的故事,是一部充滿了精彩離奇的神話小說。

小時候,就聽說過孫悟空大鬧天宮、除妖降魔的故事,所以在我的心中,唐僧一行能取得真經,全靠了本領高強、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可是,當我再次翻開《西遊記》時,卻又有新的感受。

孫悟空沒遇到唐僧之前,是一個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的無拘無束的“野猴”,他憑着七十二變的高超本領,奪走了老龍王的定海神經;大鬧天宮,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帝放在眼裏,惹怒瞭如來被壓五指山。唐僧救了他,他便跟唐僧去西天取經。爲了保護師父奮不顧身,除妖降魔,爲唐僧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

豬八戒雖然貪吃、貪睡、貪圖美色,但在關鍵時刻總能助孫悟空一臂之力;沙和尚誠信憨厚,擅長水性,如果沒有他,孫悟空水中捉妖就不會那麼順利。唐僧雖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終慈悲爲懷,感動了蒼天。由於師徒四人團結一心,不畏艱辛,最終他們如願以償,取得了真經。

我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一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要輕易放棄。在任何集體活動中,只要我們團結一致,互幫互助,堅持到底,就能取得勝利。這讓我想起了不久前舉行的校運會上女子4乘100米的接力賽,正是靠着選手之間的默契配合與團結拼搏的精神,我們班才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西遊記》這本書給我的啓發很大,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如果把這種精神運用到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那我們就握有了通向成功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