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陵園觀後感15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烈士陵園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烈士陵園觀後感15篇

烈士陵園觀後感1

清明時節,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陵園,祭奠爲新中國而獻出生命的英烈。

早上八點我們在單位門口集結,天空陰陰的透着幾分肅穆,呼呼的風中夾着絲絲的雨。列隊,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走向革命烈士陵園。

早上八點半,革命烈士陵園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升旗儀式。在衆人的矚目下,紀念碑前面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國歌在耳邊迴響,紅旗在風中招展,紀念碑前是各單位和學校獻上的花圈,題下的“爲國犧牲永垂不朽”閃着金光,在這裏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革命烈士們奉獻的精神時時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看着表情莊重的孩子們,想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剎那間,我感受到了爲國犧牲的英靈的欣慰,這時我才能體會到那種爲後人爲中華民族甘願犧牲的精神的內涵。作爲一個水文人,我們的崗位同樣要求我們默默奉獻,在這奉獻中燃燒我們的生命,爲人民的生活生產作保障,在這默默的奉獻中體現我們生存的意義。

升旗儀式之後我們參觀了各個紀念館,幾十年前的往事被翻了出來,我們能感受到槍炮的聲音依然在耳邊迴響,各個熟悉的或是陌生的英雄事蹟像是一幅幅史詩般的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吉鴻昌,白求恩,柯棣華,狼牙山五勇士等等,這些在華北大地上爲中華民族解放而奉獻出自己一切的人們他們的事蹟打動了我。在那個硝煙瀰漫的年代,那些默默奉獻的人,有些人的名字是大家熟悉的,有些名字是陌生的,甚至許多人沒留下名字。就是這些人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奉獻出了青春和生命,就是他們最初撐起了共和國的藍天。

在今天,戰爭對於我們來說只是電視上伊拉克或利比亞傳來的新聞圖片,或許有許多人對革命烈士的名字和事蹟更加陌生,但是我們依然生活在革命烈士撐起的藍天下。時光可以沖淡記憶,但是它抹不掉革命的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推到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開創了我們民族的千秋大業。我們要把對先烈的無限崇敬和對英魂的不盡哀思,化爲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利益的勇敢維護,繼承先烈的遺志,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自己絢麗人生。

烈士陵園觀後感2

清明節至,松柏凝翠,日麗風清,我們懷着無比崇敬的心情踏進烈士陵園,瞻仰烈士墓碑,悼念革命英雄。

走進陵園後,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座高大宏偉的烈士紀念館,讓人肅然起敬。周圍便是烈士們的墓碑,鬱鬱蔥蔥的松林之間夾着一條潔淨的石砌通道。兩旁松樹生出濃郁的枝丫,微風吹過發出瑟瑟的響聲,彷彿在向蒼天呼喚烈士的英靈。叢林中,烈士的墓碑嚴然整齊地排列着,墓碑上鑲嵌着烈士的遺像,鐫刻着他們的姓名。這一座座陵墓歷經滄桑,不畏嚴寒酷暑,巍然屹立於城市的西南山坡上。

隨後,大家站在紀念碑前,手捧菊花肅然而立,默哀烈士。

向烈士敬獻一束束鮮花,告慰先烈們的在天之靈,敬禮!我很榮幸能代表小記者宣誓:“人民爲先,祖國至上,誠實勇敢,自律自強,奮發爲先,誓做棟樑,振興中華,再造輝煌。”

接着,我們走進烈士紀念館,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份份珍貴的文件,一件件烈士的遺物,讓我們彷彿看到了在戰火硝煙中前仆後繼的戰士們;看到了在新中國的建設中忘我。

工作的勞動者看到了他們生前的音容笑貌,無數革命先烈爲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無畏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同時也洗滌了我的人生觀,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那些名字被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光榮的一生,偉大的一生!讀後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爲我們的前行指明瞭方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我們,要時刻銘記:是革命烈士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加倍珍惜!

參觀了烈士陵園,讓我們看到了烈士奮鬥的足跡,深刻感受到:艱難歲月的痛苦,勝利的精彩與愛國的情懷,讓人熱血沸騰。我們是新時代的陽光少年,爲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要樹立遠大理想,積極展示自我風采,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超越自我,將來回報社會,不辜負先烈先輩們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烈士陵園觀後感3

利用週末時間,我們班組織大家參觀了南京著名的雨花臺烈士陵園。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於南京中華門外1公里處,面積爲153.7公頃,綠地覆蓋率達90%以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這裏建有革命烈士紀念館和烈士事蹟陳列館,憑弔人流常年不斷。

進入風景區,我們首先來到莊嚴的革命烈士雕像前。在烈士們的注視下,我們凝視黨旗重溫入黨誓詞,共同表達對我黨我軍的無比忠誠和對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的無限緬懷。

通過參觀,我瞭解到,1927年蔣接石叛變革命後,把雨花臺變爲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場,鄧中夏、惲代英、羅登閒等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在雨花臺被殺害。自1927年——1949年,約有10萬革命烈士殉難於此。

在烈士紀念館,我們懷着崇敬的心情聽取了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蹟,並觀看了館內陳列的烈士遺物、珍貴圖片和文獻資料,心靈經受着巨大的震撼。這些偉大的革命先烈們,就義的時候還是那麼的年輕,在國難當頭的時候卻能夠義無反顧地英勇前行。在奉獻自己的生命時,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恪守共產黨人的氣節,一心爲國家和民族的前途鞠躬盡瘁。照片上他們的稚嫩卻又充滿堅毅的神情,一直烙印在我們的心底。

紀念館外,是優雅的烈士陵園風景區。也許風景秀麗,也許氣候宜人,但在這塊埋葬着無數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黑暗統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出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爲了共產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爲了民族解放事業,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作爲一名軍隊政工幹部,我們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一切從我做起,從本職做起,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努力提高打贏能力,繼續在平凡的崗位上,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貢獻力量,爲實現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

烈士陵園觀後感4

爲相應學校號召,我們金融一班、二班及涉外文祕班一行八人到廣州烈士陵園參觀,接受愛國主義和英雄主義教育。

一到目的地,那裏的莊嚴肅穆就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同學們說話的聲音和腳步都不約而同的輕了起來,似乎不想打擾這些英雄烈士的安靜。我們懷着對革命烈士無比尊敬的心情來到那高高聳立的紀念碑前,面對我們敬愛的革命烈士,我們有多少話要同他們說,回目世界,烈士爲我們打下的江山,用鮮血鑄就的長城,如今我們的世界又是多麼的發達,我們的天空又是多麼的開闊,我們擡手宣誓:烈士們,我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希望,一定盡己所能,努力學習,爭取爲祖國貢獻更大的力量,給你們一份安慰。

我在想,參觀重要,學習重要,宣傳重要,但更爲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時時刻刻將烈士精神融入其中,將“精神”轉化爲“物質”,轉化爲紮紮實實的、實實在在的行動。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所有的事,如若只從大處去說,只是大而化之去說,都好說――但說並不能代替做,但管用的、致命的還是細節,是千千萬萬的一時一事,是“水磨工夫”。千層之臺其餘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想想我們的所作所爲,包括決策、舉措,是否謙虛謹慎不驕不躁了,是否艱苦奮鬥了,我們是否常懷憂國憂民之心,我們是否腦子裏有一根永不鬆懈的“進取意識”、“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的弦,且在工作中得到落實……如此等等。只有這樣,我們大力倡導和弘揚的革命精神,纔會得以實實在在的發揚光大,而不致流於形式,流於空話。

在這個烈士陵園裏面,每個烈士的事蹟都是那麼的偉大,那麼的光榮,讓我不知道現在應該寫誰了!從這裏我知道了,烈士陵園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知道烈士的偉大,烈士的光榮,讓我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要好好學習,爲祖國的將來作貢獻,讓國家在世界上立於強國之林,不再受別人的欺負,也讓我們在別的國家裏面生活的更好,更幸福!

烈士陵園觀後感5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有振奮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詞語。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今天的參觀,讓我們的血液又再次沸騰。

走到烈士林園,看到了非常莊嚴地大門,“哈爾濱烈士林園”幾個金黃的大字,心情也開始沉重起來。有秩序的走進烈士林園,大家都十分的安靜,低沉的情緒在醞釀,感動已不能準確的形容。在兩旁的牆上,掛滿了後人爲烈士們的曾詞,“革命英雄”“國之棟樑”“獻身國家”“精忠報國”“拋頭顱灑熱血”,這些詞語數之不盡。烈士給我們的又何止是這些詞語能表達盡的呢。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蹟總是浮現在眼前:在戰火的硝煙中前仆後繼的戰士,在新中國建設中忘我工作的勞動者,等等,我的心靈深深體會着這次參觀受到的洗滌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紀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縱觀他們爲國家的建立和繁榮強盛而奮鬥的壯麗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幾代優秀的中華兒女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爲新中國的崛起、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經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她是“爲祖國分憂、爲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幹事業“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鬥精神;是對工作精益求精,爲國家發展“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是不計名利,不計報酬,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鼓舞和激勵了整整幾代中國人。我們今後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們一樣,堅持奮鬥,永不放棄,永不言敗,絕不向困難屈服,絕不被自己打到。

歸去的路上,迎着陽光的笑容依舊燦爛,又一次經過高高的紀念碑,向烈士們致敬,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莊重的凝視他們。

或許,它在看着我們——新世紀的大學生,他在期待着我們的精彩!

烈士陵園觀後感6

天陰沉沉的。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期待着快點兒到達目的地。終於到了,還沒邁進烈士陵園的大門,我已感受到那裏的莊嚴,那裏英靈的氣息。一走進去,滿院的松柏罩住陰沉沉的天空。再那裏,我們舉行了對烈士門的祭奠儀式,參觀了他們的遺像、遺物與跟事蹟展覽像。

看,照片上的烈士們是那麼的英勇,那凝神的雙眼中藏着對惡勢力的仇恨,多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嚮往啊!瞧,墓碑前的那束百合花跟上面那晶瑩剔透的水珠,多美呀!聖潔的百合花見將戰士門流的鮮血襯托的那樣鮮紅、鮮紅。那水珠不正像戰士門的汗珠嗎?那顆粒飽滿的汗珠中藏着多少對勝利的信心,對人民的保證啊!

我想獻給烈士門一株梅花,因爲他象徵堅貞不屈,正如戰士門的精神。我還想送給戰士們一株桂花跟黃月季,因爲桂花象徵光榮,黃月季象徵勝利。我們想祖國春天裏就要綻開的花朵,烈士們就是催我們綻開的春雨,每一滴都是他們的汗水,都是他們的血,讓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神采奕奕鮮豔無比。烈士們雖然永遠的走了,但是他們的名字跟英勇的事蹟回長留與事,他們的精神回永放光芒,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天還沒晴,我肅立的站在烈士陵園中,接受着松柏的啓迪,感受着英靈的氣息,聆聽着烈士們英勇的事蹟,我深切的體會到——戰士們的精神真是比松柏翠比松柏青,比松柏長久、生機勃勃,將鼓舞我們前進。

通過這次對烈士陵園的參觀,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這個愛國主義教育示基地中蘊涵着巨大的愛國力量。一樁樁驚天動地的感人事件,一個個名垂千史的英雄人物,在我心中立起了有座座不可磨滅的.精神豐碑。我們的前輩們披荊斬棘,歷盡艱辛,開墾荒原,創立了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爲整個人類作出巨大貢獻。所以,我們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積極向上,將來回報祖國,回報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烈士陵園觀後感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間又是清明節了,這是一個追思的季節,學校組織我們來到烈士陵園,爲革命先烈掃墓。

進入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直入藍天的青松,它們像一個個戰士守衛着烈士的英靈。再往裏走,我們便來到了烈士碑前,在主持人的宣佈下,從黨員代表到少先隊代表一一作了宣誓,並向烈士墓前敬獻了花圈,我們在低緩的哀樂聲中,陷入了深深地追思,我心裏想要不是這些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我們就不會有今日這樣幸福的生活,也許我們還在忍飢挨餓,也許早已死去。默哀完畢後,我們來到墓碑後面,瞻仰了烈士的英勇事蹟的介紹,我想他們可真厲害呀,要是我們遇到那樣的嚴刑拷打,早就嚇得昏過去了,對於烈士那種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爲了祖國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充滿了敬意!我想我們也要學習先烈的精神,多多磨練自我的意志,讓自我也成爲一個堅強勇敢的人,這樣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挺身而出!

陽光是那麼明媚,已經完全沒有了冬天的陰冷,仔細地看樹梢上已經吐出了嫩綠的新芽,我們說着、笑着,呼吸着春天的氣息,三三兩兩的圍坐在一齊,開始了我們的午餐。大家一齊開心的吃了起來,不知真是零食好吃還是因爲我們餓了,我們把零食吃了個精光!“酒足飯飽”之後,我們在一齊玩了起來,我和幾個同學抓了條蚯蚓,準備搞個小惡作劇,我把蚯蚓突然放在了女生的肩膀上,然後我表情嚴肅的指了指她的肩膀,便立刻跑開了,果然我跑了沒多遠就聽到女生們的尖叫聲,隨後我們就被追殺了,我們笑鬧一團,整個陵園裏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我想先烈們必須能夠聽到,我們幸福的生活就是他們的心願!

臨走前我們在陳潭秋烈士的雕像前合了影,結束了今日的掃墓活動。我們看着先烈們的墓碑,在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必須要好好學習,將來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讓先烈們的犧牲和心血不會白費!

烈士陵園觀後感8

20xx年4月4日,在清明節來臨的前夕,咱們一行20多人乘車來到冀東烈士陵園進行緬懷先烈、祭掃教育活動。

進入陵園內,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紀念碑,立於陵園中心的高峯之顛,高大雄偉,氣勢磅礴。咱們集體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達了咱們心中的景仰之情。隨即又來到了烈士墓羣,墓碑上刻着***************等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紀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咱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咱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告知世界咱們是不可侵犯和戰勝的。

咱們又參觀了烈士紀念館,一幅幅畫、一張張照片向咱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孤膽英雄****,一人將一個連的敵人俘虜,多次立下戰功。瞭解***在一次戰役中,掩護最後一批戰士撤退的時候,自己的腹部受傷,與衝上來的敵人抱在一起拉響了手榴彈的英雄故事。烈士們爲國家的解放和繁榮強盛而奮鬥的壯麗生涯,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咱們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國幾代優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爲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如果說發自肺腑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是參觀烈士陵園的初級階段,那麼如何將這種精神轉化爲咱們立足本崗,做好工作的內在動力和實際行動,則是咱們的高級階段和最終目標。一定要加強學習,利用一切的時間向書本學、向老同志學、向實踐學。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咱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爲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爲咱們美好的明天,儲備學識,儲備能量,抓住機遇,笑迎挑戰,用咱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采去描繪未來更加光彩奪目的畫卷。

烈士陵園觀後感9

我很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參觀烈士陵園活動。首先,由解說員帶領我們逐一參觀濟南戰役的圖片記載資料,她聲情並茂地講解彷彿把我們帶回了當年的戰場。接着,我們參觀了當年留下的大量實物,包括:槍,發報機,電話,筆記等軍用物品。以及當時我濟南人民支持前線的大量實物:獨輪車,簸箕等。同學們饒有興致地仔細觀察。然後,我們又參觀了二樓的第二戰場紀念物品。瞭解到當時地下工作者的艱辛與付出。最後,我們體驗了全景畫館。這是一座圓形穹頂建築物,在下部與觀衆看臺間,有1260平米的戰地實景復原造型,以強攻濟南內城的激烈戰鬥爲主要視點,構畫出一幅炮火連天、高度逼真的戰場實景。

紀念館收藏了原戰鬥部隊的軍史、師史、團史以及當時諸首長、指戰員和親歷者撰寫的回憶錄等大量實物,以文獻展示的方法介紹了人民解放戰爭的發展形勢及中央軍委對濟南戰役的決策過程,對濟南戰役的戰鬥經過分階段做了詳細介紹,並以多幅戰時照片和圖表見證了戰鬥情景及民工支援濟南戰役的史實和濟南地下工作者在戰役中做出的巨大貢獻。

戰爭對於今天的人們已經變得遙遠而陌生,而參觀濟南戰役紀念館,讓我們再一次回憶起無數革命先烈曾爲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灑下熱血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作爲新時期的一名黨員,我們更加清楚了應該繼承什麼,珍惜什麼。在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時期,我們要與時俱進的落實共產黨員先進性,繼承黨員前輩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牢記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奉獻主義精神。以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蹟爲榜樣,爲加快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步伐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情!

參觀完烈士陵園,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都過着小皇帝和公主般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想想小蘿蔔頭和那些烈士們的苦難生活,我感到我有無比的慚愧。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無數革命烈士們用自己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以革命烈士的先進事蹟爲榜樣,好好學習,努力奮鬥,掌握更多的科學技術知識,爭取做德才兼備的好少年,爲今後建設我們的國家而努力奮鬥。

從現在起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烈士陵園觀後感10

今天我第一次和朋友去了烈士陵園,很有感觸的說:讓我知道什麼叫做“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那些爲革命而奉獻自己一生的人,他們是在是太偉大啦!

偌大的革命烈士,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個個逼真的場面,真實地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近代革命史,也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個爲了光明而戰的烈士們。他們爲真理而戰,受盡折磨仍寧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後人前進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戰爭時期黨員們的鮮活事蹟感染着大家,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的凱歌。他們大義凜然的氣概,讓每一位參觀的黨員感慨不已,同時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時期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園參觀者的心中默默傳遞。我們從烈士的足跡中找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正原因。

時代沒有選擇讓我像烈士們那樣轟轟烈烈的爲祖國就義,但我有一顆同他們一樣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心。忘記歷史是最大的背叛,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瞭解我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艱苦的歷程,理解我黨在重大問題上決策,從而更加相信共產黨,擁護共產黨,堅持並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過去艱苦的環境中,烈士們能爲革命獻出寶貴生命而不計較個人得失。在新時期,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輩們爲榜樣,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我是一名普通的市民。我的責任就是以人爲本,爲居民服務。先烈們的英勇事蹟感染了我,更讓我明確了新時期黨員先進性的方向,在英烈們精神的感召下我將更加努力學習。雖然目前社會存在着許多不和諧的因素,但我要從自身做起,發揚團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

雖然時光漫漫,許多往事都會如同過眼浮雲,稍縱即逝,但參觀烈士陵園所激發出來的堅定信念,卻永遠銘刻在心!

烈士陵園觀後感11

九月的天,秋高氣爽,微風徐徐。這天下午,我們坐着公交車,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新建的烈士陵園。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革命烈士紀念碑,它象一把利劍直插雲霄,上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金光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紀念碑底座是革命戰士英勇奮戰的雕塑,周圍鮮花簇擁,表達了老區兒女對革命烈士無限的崇敬之情。

來到展覽館,頓時一股涼意襲來,我們彷彿走進了戰火紛飛的年代,首先看到了一大一小、一輕一重兩挺機關槍,哦,這就是革命烈士用來打擊敵人、消滅鬼子的武器吧!

接着,我們又參觀瞭解放戰爭時期革命先輩們用過的書籍、文件、地圖等。當年的紅軍戰士是多麼不容易啊!

人少,條件艱難,武器裝備差,他們經歷了多少艱難曲折,克服了多少困難,才取得最後的勝利呀!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就沒有今天溫暖幸福的生活。此時此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今天美好的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要一定要好好珍惜哦!

隨着導遊,我們上了二樓,這裏是古文物展覽廳,展出的是當地的珍貴文物,有鹿角、象牙、玉八仙等,還有胡旋舞墓門的複製品,聽說真品還是國家級文物呢,古時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使用的錢幣也在展出,那些錢幣的外型很奇特,真想象不到古人是怎麼用它進行交易的。

從一樓到二樓,我邊參觀邊聽講解,還邊做着筆記,可怎麼記都記不夠,真恨不得把所有的東西都印在腦海裏。

看到革命烈士曾使用過的武器,彷彿看到了壯士門將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殺敵,浴血奮戰的場面。看到那些精美的古代文物,我從內心裏佩服古人奇妙的思維和精湛的技術,我爲我生長在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這次參觀,不僅使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更使我受到了教育,從今以後,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刻苦學習,用實際行動來報答先烈們的豐功偉績。

烈士陵園觀後感12

天陰沉沉的。在去革命烈士陵園的路上,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期待着快點兒到達目的地。終於到了,還沒邁進革命烈士陵園的大門,我已感受到那裏的莊嚴,那裏英靈的氣息。一走進去,滿院的松柏罩住陰沉沉的天空。再那裏,我們舉行了對烈士門的祭奠儀式,參觀了他們的遺像、遺物與和事蹟展覽像。

看,照片上的烈士們是那麼的英勇,那凝神的雙眼中藏着對惡勢力的仇恨,多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嚮往啊!瞧,墓碑前的那束百合花和上面那晶瑩剔透的水珠,多美呀!聖潔的百合花見將戰士門流的鮮血襯托的那樣鮮紅、鮮紅。那水珠不正像戰士門的汗珠嗎?那顆粒飽滿的汗珠中藏着多少對勝利的信心,對人民的保證啊!

我想獻給烈士門一株梅花,因爲他象徵堅貞不屈,正如戰士門的精神。我還想送給戰士們一株桂花和黃月季,因爲桂花象徵光榮,黃月季象徵勝利。我們想祖國春天裏就要綻開的花朵,烈士們就是催我們綻開的春雨,每一滴都是他們的汗水,都是他們的血,讓我們在祖國大地上神采奕奕鮮豔無比。烈士們雖然永遠的走了,但是他們的名字和英勇的事蹟回長留與事,他們的精神回永放光芒,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

天還沒晴,我肅立的站在革命烈士陵園中,接受着松柏的啓迪,感受着英靈的氣息,聆聽着烈士們英勇的事蹟,我深切的體會到——戰士們的精神真是比松柏翠比松柏青,比松柏長久、生機勃勃,將鼓舞我們前進。

通過這次對革命烈士陵園的參觀,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這個愛國主義教育示基地中蘊涵着巨大的愛國力量。一樁樁驚天動地的感人事件,一個個名垂千史的英雄人物,在我心中立起了有座座不可磨滅的精神豐碑。我們的前輩們披荊斬棘,歷盡艱辛,開墾荒原,創立了生生不息的華夏文明,爲整個人類作出巨大貢獻。所以,我們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好好學習,積極向上,將來回報祖國,回報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

烈士陵園觀後感13

在離我家隔着一條馬路遠的地方,有一座烈士陵園,是爲了紀念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而修建的,烈士陵園佔地大約有100多畝,陵園裏種植了許多的蒼松翠柏,裏面的建築終年掩映在一片莊嚴肅穆的綠色之中。

烈士陵園內,大約在中間的位置矗立着高十幾米的遼瀋戰役紀念塔,塔身兩側是展示戰爭風雲壯烈場景的花崗岩浮雕,紀念塔頂站立着一個提着槍保持衝鋒身姿的戰士塑像,他就是解放錦州戰鬥中犧牲的英雄樑士英。

1948年10月14日的上午,攻打錦州的戰鬥打響了,樑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彈,將拉開導火索的爆破筒塞進碉堡裏,當他轉身離開時,爆破筒又被敵人推了出來。樑士英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死死地頂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隨着“轟”的一聲巨響,敵堡被炸燬,樑士英壯烈犧牲,年僅26歲。建國以後,錦州市人民政府將他犧牲的那條街改爲“士英街”,以永遠紀念這位不朽的英雄。

站在遠處仰望紀念塔塔頂上英雄的身影,記憶裏應該時常會響起那個上午爆破筒的轟鳴,每逢黃昏時,夕陽的霞光籠罩着英雄塑像,烈士年輕的生命原來早就在當年的那一片火光中永生。

紀念塔東西兩側是由首碑、英名錄碑、尾碑組成的東北解放戰爭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碑林,紀念碑由高2米寬1.2米的黑色大理石製成,上面雕刻着我們今天知道名字的遼瀋戰役中犧牲的烈士,一共是8975人。實際上在遼瀋戰役中犧牲的烈士遠遠不止這些,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爲共和國的建立,長眠於地下,誰又能將他們忘記呢。每次從那片碑林旁邊走過的時候,我總是喜歡用手指輕輕摩挲那一個個彷彿鮮活的名字,猜想着他們的模樣,他們當中有的人犧牲的時候,年級和也許自己相仿,一想到這些心中會有許多感嘆,唏噓不止。

烈士的英靈護佑着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每逢休息的日子,這裏還是人們休閒散步的地方,這個時候,總有孩子在那一條條幽靜的小路上奔跑、玩耍,有的家長會提醒孩子們安靜下來,好像怕吵醒烈士們睡夢,其實大可不必,烈士們長眠於此,不正是爲了看到我們今天快樂的生活。

烈士陵園觀後感1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雖說已是春天,可是呼嘯的西北風颳得臉生疼,讓我們感到似乎又到了寒冬,又彷彿是在紀念那永垂不朽的烈士。

經過四十分鐘的步行後,我們到達烈士陵園。我們雙手捧着親手做的白花,來表示對烈士的尊重。默哀完畢後,我們便依次去爲烈士鮮花。烈士的事蹟令人感動不已,我含着熱淚向烈士們獻上了那美麗的菊花。

我看到一個雕塑,雕塑上的人物便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戰士們。他們端着槍,貓着腰,好像隨時都會撲上去與敵人作戰一般。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到了一種保家衛國的決心,也看到了一種聚精會神的樣子,這大概就是“不怕遠征難”的打心底的自信。

明朝萬曆年間,日本派出由豐臣秀吉統領的大軍進攻朝鮮並開始攻打明朝。雖然豐臣秀吉已經派內奸探察明廷情況,雖然他們有非常厲害的軍隊和武器,但他們還是輸了。因爲他永遠不會知道,我們這個民族有兩件制勝法作文寶。我們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會保持一致的團結,向世界證明我們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民族。第二樣東西的名字,叫決心。我雖孤身一人,但我卻有保家衛國的心願以及戰死沙場的決心,所以每次我們都是勝利者。1931年,那歷史性的一炮,日本侵略東北三省,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拉開帷幕。正是抗日將領戰士們的堅持與付出,纔有了抗戰的偉大勝利,纔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不應該忘記他們。

在許多烈士中,有一個最讓人動容的,他是一位維和人員,在執行任務時壯烈犧牲。雖然他已經去世,但他的心聲全世界的人們都聽見了,那就是要和平!和平!

我們艱苦過,幸福過,流過血,淌過汗,但我們終究沒有亡。

啊,維和的烈士呀,啊,英勇抗日的烈士呀,你維護和平,不顧一切,你保家衛國,犧牲自己,只爲能有個和平的世界。換來國人的幸福安康。

烈士,永垂不朽!

烈士陵園觀後感15

在離我家隔着一條馬路遠的地方,有一座烈士陵園,是爲了紀念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遼瀋戰役而修建的,烈士陵園佔地大約有100多畝,陵園裏種植了許多的蒼松翠柏,裏面的建築終年掩映在一片莊嚴肅穆的綠色之中。

烈士陵園內,大約在中間的位置矗立着高十幾米的遼瀋戰役紀念塔,塔身兩側是展示戰爭風雲壯烈場景的花崗岩浮雕,紀念塔頂站立着一個提着槍保持衝鋒身姿的戰士塑像,他就是解放錦州戰鬥中犧牲的英雄樑士英。

1948年10月14日的上午,攻打錦州的戰鬥打響了,樑士英提起爆破筒,冒着密集的子彈,將拉開導火索的爆破筒塞進碉堡裏,當他身離開時,爆破筒又被敵人推了出來。樑士英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死死地頂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隨着“轟”的一聲巨響,敵堡被炸燬,樑士英壯烈犧牲,年僅26歲。建國以後,錦州市人民政府將他犧牲的那條街改爲“士英街”,以永遠紀念這位不朽的英雄。

站在遠處仰望紀念塔塔頂上英雄的身影,記憶裏應該時常會響起那個上午爆破筒的轟鳴,每逢黃昏時,夕陽的霞光籠罩着英雄塑像,烈士年輕的生命原來早就在當年的那一片火光中永生。

紀念塔東西兩側是由首碑、英名錄碑、尾碑組成的東北解放戰爭革命烈士紀念碑的碑林,紀念碑由高2米寬1.2米的黑色大理石製成,上面雕刻着我們今天知道名字的遼瀋戰役中犧牲的烈士,一共是8975人。實際上在遼瀋戰役中犧牲的烈士遠遠不止這些,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他們爲共和國的建立,長眠於地下,誰又能將他們忘記呢。每次從那片碑林旁邊走過的時候,我總是喜歡用手指輕輕摩挲那一個個彷彿鮮活的名字,猜想着他們的模樣,他們當中有的人犧牲的時候,年級和也許自己相仿,一想到這些心中會有許多感嘆,唏噓不止。

烈士的英靈護佑着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每逢休息的日子,這裏還是人們休閒散步的地方,這個時候,總有孩子在那一條條幽靜的小路上奔跑、玩耍,有的家長會提醒孩子們安靜下來,好像怕吵醒烈士們睡夢,其實大可不必,烈士們長眠於此,不正是爲了看到我們今天快樂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