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勞動和技術》學科教學計劃

導語:在學生的教育工作中,關於勞動和技術教學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內容。

2017年下半年《勞動和技術》學科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目標:

在勞技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德,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手腦並用能力.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味.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識目標:

瞭解針線基礎知識,常用種植技術,手工工藝製作技術.

3、能力目標:

通過勞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在動手動腦的勞技課中,既學到了技術,又磨練了意志,同時智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活自理能力不斷增強,更使學生感受到勞動的魅力.

4、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孝敬長輩.通過勞技課的學習, 他們發自內心感到勞動的快樂,同時也深刻體會到努力學好文化科技知識的重要性.通過節假日,寒暑假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在父母的讚揚聲中,他們再次感受到勞動的美.

  二、學生狀況分析

現在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家裏深受父母及長輩寵愛,不但生活自理能力不強,而且不太會幹家務。通過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幫父母分擔家務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孝心,有助於他們以後人生道路的發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一些製作的技巧,並能成功製作教材要求的作品。

難點:學會自己創造手工作品。

  四、教學進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學內容

1常規教育(明確本學期的目的,任務,要求)

2動物樂園

3大魚和小魚

4金盞菊的播種

5國慶節

6別緻的小鞋

7漂亮的揹包

8種蠶豆

9麪包裏的勞動

10縫布袋

11金盞菊的養護

12“可樂”機器人

13紙杯毛驢

14曹衝稱象

15“迷你”坦克

16安裝門鈴

17製作南湖紅船模型

18風力車

19尊師卡

20賀年卡

21期末考試

  五、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擬採用以下措施:

1、從勞技課的實際出發,使學生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理論知識的傳授要突出重點,注重知識,能力和情感之間的聯繫.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發展他們的觀察,思考,聯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作品製作的創造能力.

4、組織市場調查至少一次.

5、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6、勞動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儘可能考慮學校的經費承受能力,節省開支,又要減輕學生的負擔.儘量進行廢物利用,化害爲利,變廢爲寶.

7、利用在每班評選”巧手之星”的活動,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

8、要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學生,突出重點,難點.

  一、指導思想

“禮儀”是指禮節和儀表,它是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一種行爲規範和道德準則。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禮儀教育”是對學生進行行爲道德規範、人際關係準則的傳統美德教育,它是德育的基礎工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二、實施內容

  (一) 學校禮儀

1、進校禮儀:進校三步曲:立正、敬禮(隊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從體側經前胸,動作不慌也不忙;手掌小臂成直線,舉在額上一拳高;手臂不要遮住臉,手心側向左前方。團禮:立正姿勢先站好,兩眼平視正前方;態度嚴肅又莊重,右手五指要靠攏;手掌小臂成斜線,掌尖對着太陽穴。)問候。(聲音響亮)

2、課堂禮儀:預備鈴做好準備工作,老師進課堂宣佈上課後,全班學生起立、敬禮,齊聲道“老師好”;學生遲到進教室,先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後,再進入教室;學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舉手,起立報告老師,經老師同意後再出教室;下課時,起立和老師互道再見。

3、課間禮儀:課間休息,不大聲喧譁,不追跑打鬧,開展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

4、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

5、同學間禮儀: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需要同學幫助時,須用“請”、“謝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徵得同意後再拿,用後應及時歸還,並要致謝。對於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後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應該給予熱情的幫助。

6、集會禮儀:學校集合,學生分班整隊入場,按時到達指定地點,做到“快、靜、齊”,會議中端坐靜聽。

(1)升國旗、奏國歌時,全體同學肅立、脫帽、行注目禮。

(2)開學、結業典禮或舉行其他慶典儀式時,準時整隊入、退場。保持會場肅靜,不隨意說笑走動,不做與大會無關的事。

(3)上臺發言、領獎、表演時,走路穩重,從指定的臺口上臺,站在臺上雙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獎品、獎狀用雙手接,行鞠躬禮,然後轉過身來,面向臺下,將獎狀高舉過頭向大家示意後,雙手拿好貼放胸前。下臺時腳步穩重,從指定臺口退下,臺下的同學要遵守會場秩序,注意聽講,適時報以掌聲,不交頭接耳、隨意談笑,不起鬨、喊叫。

7、校內公共場所禮儀:自覺保持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牆壁和課桌椅上亂塗、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約用水用電。

  (二)個人禮儀

1、言談禮貌:交談時掌握說話分寸,使用禮貌用語“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等。

2、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交談時,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 ( 勵志天下 )

(2)站姿:站立時做到頭正,面容平和自然,雙肩放鬆,軀幹挺直,雙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雙腿立直。(站如鬆)

(3)坐姿:入座做到輕而穩,雙肩平正放鬆,上體自然挺直,雙膝自然併攏;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後收半步,而後站起。(坐如鐘)

(4)走姿: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擡,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行如風)

3、衛生習慣:講究梳理勤更衣。

  (三)社交禮儀

1、餐桌禮儀:用餐時做到餐前洗手;餐時待主人示意後開始,夾菜文明,細嚼慢嚥,不挑食,動作文雅,不發出不必要的響聲;餐末,正確使用餐巾或餐紙擦嘴;退席時對他人說一聲“請慢吃”;愛惜糧食,不亂倒剩飯。

2、遞物與接物:遞物與接物時須用雙手,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3、在公共場所遇到師長、鄰居長輩或其他相識的人主動招呼,鄰里之間講究禮節,相互關照,鄰居有困難時,能主動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