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大綱

導語: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或者一段視頻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以供參考。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大綱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一):

這段時刻,我讀了一本十分搞笑的書――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寫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小豆豆在上國小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

小豆豆因淘氣被原來的學校退學後,來到一個名叫“巴學園”的學校學習,在小林老師的愛護和引導下,“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喜愛的孩子。

小豆豆其實是一個天真、活潑、善良、機靈的小姑娘,她經常有很多個性的想法,也會做一些在平常人眼中認爲不可思議的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的“放回原處”這一篇。它講了每次上完廁所後,小豆豆總喜愛往下方看一看,這一次,小豆豆往下看時把寶貝錢包掉了進去,這可急壞了小豆豆。於是,小豆豆掏起了糞便,小林校長看見這個情景,問明原因後就像平時散步一樣走開了。過了一會兒,校長又走來笑眯眯地問小豆豆找到了沒有,還親切地叫她要把糞便放回原處。描寫風景優美的句子

讀到那裏,我情不自禁地想:“小林校長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校長啊!他看到小豆豆做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沒有批評她,還很巧妙地提醒小豆豆做事情要有始有終,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職責。”書中的小林校長還是一個明白孩子、熱愛孩子的人,他對小豆豆所做的那些不一樣尋常的事情,都能寬容以待。

我真期望能跟小豆豆一樣,去一所“巴學園”學習。正因巴學園是一個快樂、自由的學校,教室是一輛輛舊電車,在那裏,想上什麼課就能夠上什麼課,還能夠自己選座位和同桌。上午的課上完後,便能夠去散步、做實驗、到圖書室看書……能夠盡情地玩耍,同學之間是那麼的親近、團結。

在之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巴學園被美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炸燬了,歡笑聲、歌聲消失了,巴學園也消失了。看到這兒,我的情緒無比沉重,我難以想象,平日載着孩子們“奔跑”的電車教室,他們最愛的圖書館、游泳池……都被熊熊的烈火包圍着、吞噬着……

我很喜愛《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期望自己能和小豆豆一樣,在一個快樂、自由的環境中成長。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二):

暑假裏,我一邊看老師說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邊摘錄書中的好詞語、好句子。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很受感動。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一個正因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豆豆到了一所全新學校——“巴學園”後發生的故事。“巴學園”是一個與衆不一樣的學校:它的教室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它的校長在第一次見小豆豆時就微微笑着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而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是自己從喜愛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戶外會是能夠讓學生自己選定的,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的稀奇古怪的項目。在“巴學園”,如果上午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還要組織大家羣衆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

因此,“巴學園”裏的學習資料是豐富多彩的,新鮮動人的,也是令人羨慕的。

小豆豆從一個“壞孩子”變成好學生,也是正因校長能堅持不懈地對小豆豆真摯的關愛,使小豆豆最終決定選取做一個好學生……

總之,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後,很期望我們的學校也能像“巴學園”一樣,學習的資料是豐富多彩的,學習的環境是簡單的,學校裏的老師像校長一樣能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三):

讀了《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明白了孩子淘氣,學習不好並不算什麼,更不能說明孩子的未來沒有前途,主人公小豆豆,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就是一個因淘氣而被退學的孩子,來到巴學園,在小林宗作老師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理解的孩子。之後成爲日本著名作家,可見,小林老師成爲了作者一生的奠基。

讓孩子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正是這樣的教育理念,小林老師創辦了全新的學校“巴學園”。學校的大門是用矮矮的樹枝做成的,教室也是用廢棄的電車改裝而成的,在那裏,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麼,孩子們能夠上午完成作業,下午就能夠去散步,遊戲,還能夠整天泡在圖書室裏,看自己喜愛的圖書。老師清楚瞭解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他們能夠在大廳的地上畫畫,能夠光着身子在游泳池裏游泳,能夠帶着毛毯來大廳露營,能夠爬上自己的小樹,這些快樂的事情是興趣的營養劑。單憑這些,孩子們的一天都是鮮活的,放學不願離開那裏,在家更想早早來到學校。

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小豆豆爲了找到掉進便池裏的漂亮錢包,把便池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是說了一句:“弄完以後,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時,校長最喜愛對小豆豆說的話是:“小豆豆,你真是一個好孩子“。從此,小豆豆堅信了自己就是一個好孩子,變得更加自信,以至於冒險的幫忙患有小兒麻痹的泰明,實現泰明的心願,讓他爬上自己的樹,再現了小豆豆的善良與真誠。

巴學園的所有老師,都去發奮尋找孩子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做到一視同仁,在巴學園裏,所有的孩子們都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那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所有這一切,對孩子們的身體和心靈得到和諧的發展。

我很羨慕那些曾在巴學園上學的孩子,更羨慕有這麼一位懂孩子的好老師,還有巴學園這樣特殊的校園,爲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矗

這本書不僅僅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叫“巴學園”、由六輛電車改成教室的學校,更讀到了一個兒童成長的旅程。這個旅程對於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對我們此刻的教育更重要。作爲教育者,我們無力去改變一些制度環境,但是我們能爲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明白他們,以他們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們,來引導他們,爲他們創造構成各種優良品質的環境。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四):

我家的書架上,靜靜地躺這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那是我上國小時候最喜愛讀的一本書之一。

小豆豆原本是一個調皮搗蛋的性格古怪“壞學生”,和老師、同學、學校格格不入,最後被迫退學。讀到那裏,我爲小豆豆鳴不平。其實,只是其它同學、老師、學校不明白小豆豆而已。之後,小豆豆轉到一個新的學校。從此,小豆豆的學習生活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新學校巴學園和舊學校不一樣,那裏的教學方式方式先進,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沒有沉重的學習壓力。在哪裏,一切都是自由的,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每個學生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學習,能夠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在這樣環境下,小豆豆迅速成長成一名發揮自己特長的三好學生。

讀到那裏,我十分感慨。我羨慕小豆豆的幸運,羨慕她有明白她、支持她的父母,有一個好的學校、一個寬鬆的,能夠發揮自己特長愛好的學校。然後再想想自己的父母和學校,有點失落。

我的父母都是白領,賺得錢不少,我們家的生活條件也很好,但是他們對我的要求太嚴格了。整天都叫我學習,學這個學那個,我都沒有自己的時刻來做自己喜愛做的事情。

我上的學校是一所普通的學校,學校是以學習成績爲主,不注重學生特長的培養。在這樣的學校裏,我的愛好特長不能自由發揮,整天淹沒在學習中。

我好像像小豆豆一樣,有她那樣的父母,進入巴學園一樣的學校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