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陰謀》讀後感2000字

王老師推薦的這本書是很多人的財商啓蒙讀物,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對金融知識瞭解不多的人來說,可以從這一系列叢書開始自己的閱讀。只要保持開放的思想,就能獲得別人無從得知的知識,想明白別人天然牴觸實則正確的道理。

《富人的陰謀》讀後感2000字

這本書名叫《富人的陰謀》,主題並不是聲討富人,而是要我們明白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甚至窮人爲什麼是窮人,富人爲什麼是富人的道理。

讀完這些以後,會發現,富人之所以富,是因爲他們工作不是爲了賺取工資,而是爲了給其他人發工資,他們追求被動收入而非主動收入,他們積累資產而非負債,他們不量入爲出,不輕易否定自己,在他們腦海裏,只有怎樣辦成一件事的興奮和執着,而非辦不成一件事的沮喪和自責。

這些邏輯乍一開始可能會令很多人費解,只要耐心讀這本書,就能領悟其中原由。相信很多人會發自內心的感謝羅伯特·清崎,感謝他不遠萬里地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系統,豐富,生動,通俗,有人情味的精神盛宴。

羅伯特·清崎在《富人的陰謀》中提出了很多忠告。雖然國情不盡相同,但經濟問題發展到現在,國與國之間共性已經開始大於差異,很多規律,現象都具有普遍性,甚至連應對手法都一樣。

在這個信息化全球化的社會,在這個貨幣爆炸,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科學技術飛速進步,生活水平迅速發展,社會結構、人文社會地理環境都在急劇變化的年代,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是定數,金科定律下一分鐘就會被顛覆,火海與深海可能只有一牆之隔。

在這個財富飛速循環流轉的社會,我們很多人對待財富的觀念仍然停留在工業時代甚至農業時代!我們相信經濟永遠會高速發展,雖然八年前買的奧拓還沒錢換。

我們習慣爲那些平均百分比數字而激動,雖然工資增長水平還是趕不上物價上漲水平。我們對富豪喊打喊殺,呼籲加強監管,降低房價,驅逐蘋果,罵天罵地罵世界,結果到頭來還是一無所有。

當我們明白了通貨膨脹這個詞兒以後,我們癡迷於買房,買黃金,甚至囤酒囤畫,收藏紀念幣,這其中的種種行爲,到底是爲了填補自己的資產焦慮,還是真的明白其中深刻的投資邏輯,結果很可能是天壤之別。

羅伯特·清崎提出,要使用槓桿購入能提供正向現金流的資產,強調利潤是在買入那一刻產生的,而不是產生於投資標的升值之後。如果想當一個富人,就不能用窮人的那一套遊戲規則。

在今天的世界,你可以在成爲一個學術天才的同時仍然是一個金融白癡,能賺多少錢並不意味着你擁有很高的財商。工作保障和經濟保障有很大的不同。真正的經濟保障需要一個基於現實貨幣世界的,健全的財商教育。

當然,不是人人都一定要變得富有,畢竟個人追求,先天條件和生活環境不盡相同。如果你註定是別人掙錢機器中的一個齒輪,或者是別人種植園中的一個小工,那麼你就不需要了解金融的邏輯。

一個人可以不追求財富,但他不應該不明白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和作用。一個人可以大膽說自己對金錢沒興趣,但希望他在說這句話時,既不是因爲認定自己這輩子就註定貧窮,也不是因爲他聽信了其餘一事無成之人的建議,而是因爲自己有能力做而不想做。對金錢的熱衷不是萬惡之源,把人們困在對金錢無知的層面才更加邪惡。當人們不知道金錢是如何運作時,邪惡便產生了。讓民衆對金融無知恰恰是富人最願意看到的。

如果你不懂金融,又怎能明白,正是自己的儲蓄幫助富人攻城略地的呢?如果你不關注市場,又怎能察覺市場風向?如果你不關心宏觀經濟,又怎能看明白五花八門的新聞呢?

有知識,纔有立場,有立場,纔有態度。有態度,纔有堅持。有堅持,纔有夢想,纔會去幹,去獲取經驗教訓,並在一次又一次的磨鍊中提升心智,最終達到具備成爲富人的資格。

沒有誰能保證誰一定成功,但是隻要不懂金融,在這個社會就肯定富不了,這是定數。你見過哪個勤勤懇懇的農民發大財嗎?

財富是認知識能力的體現,這是扳不倒的,也是繞不過去的。有句話說的好,得到了不應該得到的得到,就註定要失去不應該失去的失去。五年前可以閉着眼睛買房,轉眼大部分都翻番了,但是現在還保持原來邏輯,在三四線或者二線遠郊買房的人,很可能要摺進去。輸不可怕,畢竟還有經驗,能幫助自己成長。

怕就怕贏過一次的人,自我感覺過於良好,感覺自己什麼都懂,往往重倉壓上,不願意再在這件事上多動一點腦筋,以後有可能一次就被套牢,徹底讓自己喪失信心。

財富是冰冷的,趨勢是變化的,財富即便增長也不是平均分佈的,資本利得只眷顧那些在正確的時間,站在正確地點的人,而且機遇過期作廢,跟脫鉤的魚一般,再無蹤跡。寄希望於未來趨勢順從自己的主觀判斷的人,被市場教訓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是到了放下身段,提高財商知識的時候了!羅伯特·清崎多次在書中提到心智的力量,就是希望告訴我們,金錢是一種思想,而思想是可以免費獲得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纔可以看得更遠。

當我們懂得了更多的知識以後,才能打開自己的眼界,掌握很多的財富技巧,幫助自己去探索未知的更美好的世界。在這個知識和技術一日千里的時代,一個故步自封,自以爲什麼都懂的人,註定是要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的。世界上有太多掙了大錢又迅速返貧的人,就是因爲投資理念不成熟,導致了不可持續的發展。

人們在沒錢的時候,可能沒有機會犯錯。真正危險的是手頭有點錢以後,假如以裸奔的姿態進入資本世界,那麼很可能會造成萬劫不復的後果。

假如一個人有姚明的能力,那麼他儘可以靠個人能力走上人生巔峯,不用學什麼金融。可問題是,連姚明都在學金融,學管理,我們又有什麼資格斷言,自己什麼都不用學就能走上人生巔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