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

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1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了,這本書的名字叫《童年》。《童年》主要是寫:阿廖沙三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從小就不在阿里克謝的身邊,後來是外祖母來照顧阿廖沙。不久,他便上學了,他有兩個表哥,都叫薩莎,米哈伊爾舅舅的薩莎跟他一起去上學,薩莎才上了幾天課,就逃學了。後來,母親又結婚了,但是因爲繼父賭博,他們家很快破產了,阿廖沙唸完三年級之後,母親去世了,阿廖沙從此沒有再讀書。外祖父成爲了乞丐,並且瘋了,他也從此成了一個流浪兒……

我看到一半時,已經是淚流滿面了。我看到阿廖沙早年喪父的地方,就會唉聲嘆氣,那時候的生活可真讓人覺得悲慘啊!我勉強繼續看下去,我越看越傷心,終於,我看完了。我看到阿廖沙學習那麼好,卻因爲窮買不起書時,學校因而要開除他,幸虧主教將他留下來了。阿廖沙的雙親死後,阿廖沙只好自己養活自己和外祖母,你想想,他只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呀,要靠撿垃圾生存,還要照顧外祖母。我們現在過這麼好的日子,有吃有喝有穿,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只有多讀書,才能養活自己。文中的主角阿廖沙的悲慘生活讓我感到可悲,但阿廖沙照顧奶奶的心又使我感動。

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2

《童年》是一本很好的書,這本書我以前百看不厭,因爲我覺得這本書實在太好看了!

這本書寫的是高爾基小時候的童年。裏面的文筆很深奧,所以我以前總是囫圇吞棗地看一下,可是後來越看越有意思,所以我由略讀轉換成精讀了。

裏面的主人公阿廖沙是個很可憐的孩子。他的爸爸死了,他隨媽媽來到外祖父的家。外祖母對他異常疼愛,但外祖父卻是刻薄吝嗇的小氣鬼,而且經常毒打家裏的人。阿廖沙生活在一個黑暗狹小的空間裏,但他因爲有很多好人的幫助,成長得健康,而且樂觀、堅強,讀了這本書我真是對阿廖沙讚歎不已啊!

我們每個人都有童年,我們的童年基本都是快樂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裏過着“小皇上”的日子,所以我們不能體會阿廖沙的悲傷與哀愁。他每天都要面對一羣爲名利着想的自私鬼,而且還要受他們的欺侮。幸虧阿廖沙有外祖母陪在他身邊,不然他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吶!

看了這本書,我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雖然有時候有點不開心,但總歸是幸福的。

笑着面對我們的童年,不要讓童年留有遺憾。不要對自己的生活太過悲觀,因爲你比有的人要幸福得多。

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3

鏗鏘有力的歷史腳步,每一步都是沉穩深陷,每一步都是震憾人心。近代史的中國,就像是一顆青橄欖――最先咬下去時是苦而澀的,只有經過咀嚼,那一縷縷專屬於青橄欖的清香纔會蔓延出來。

漫遊在《童年》裏,我看到了俄國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平民代表――主人公阿遼沙艱苦的成長曆程和殘暴的剝削階級所擁有的強大黑暗勢力。但是,阿遼沙卻在這黑暗的社會環境中力求真理、追求光明。

蓋上書,我眼前浮現的是中國十八至十九世紀任人宰割的時候。這就像一塊烙印,永遠地烙在我心裏,烙在每個中國人心裏,使我們永遠清楚地認清事實――落後,就永遠是弱者!所以前輩們努力奮鬥,用鮮血和汗水爲我們創造出如今的幸福生活。這一切,我不會忘,每個中國人也不會忘!

如今,中國逐漸邁上世界之巔:從“長江”號到“神舟”號;從申奧成功到北京奧運,中國都在向世界展示着進步的歷程。每一塊里程碑,都吸引着世界人民的目光,爲中國鋪下一塊塊堅實的石階!這一切,我也不會忘,每個中國人也不會忘!

祖國在你我的心中。牢記祖國的歷史,並不是要我們去報仇,而是要激勵我們去進步、去發展、去創造出一個和平、民主、美好的嶄新中國!

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4

讀完了《童年》這本書,讓我感觸頗深,心情很久不能平靜。

高爾基出生在一個世間混亂的時代。他纔剛剛幾歲,就見過了許多世面,但他依然過的很快活。高爾基一直跟隨外祖母生活,可高爾基的外祖父經常搬家,讓高爾基很不習慣,這樣卻讓高爾基接觸了許多不同的朋友;有對他好的;也有跟他經常打架的等等。這些不同的朋友給高爾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讓他一生記憶猶新。

這本書描寫最有趣、最可恨的人就是高爾基的舅舅――雅可夫,他是一個非常冷漠又不近人情的逆子。有一次,高爾基的舅舅雅可夫喝醉了酒,就跑到了高爾基的外祖母家大發酒瘋,不僅把外祖母家的玻璃全打碎了,而且還把高爾基外祖母的手臂也打斷了,高爾基舅舅如此傷天害理,讓高爾基觸目驚心,給他的童年烙下了深深的陰影。

高爾基的童年雖然沒有過上現在這樣的好生活,但他還是艱苦的度過了,並且成爲著名的作家,給後人創造了許多寶貴的財富。現如今經濟這麼發達,生活條件如此優越,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奮發圖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名著《童年》讀後感400字5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一部。是有一段由一個真善美的天才所講述的殘酷、悲慘的生活中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阿廖沙自幼喪父,母親離家出走,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家。外祖父專斷獨行,兩個舅舅自私自利,單純的阿廖沙與這個烏煙瘴氣的大家庭格格不入。因爲犯錯,阿廖沙被外祖父毒打;因爲一己私利,兩個舅舅害死了阿廖沙的朋友――淳樸的染坊幫工小茨岡。

他唯一的安慰來自外祖母。在冷酷的生活中,外祖母成了阿廖沙最親近的人。他會很生動地講述許多古老的童話,傳說和民歌。常常給阿廖沙講同情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故事,外祖母信仰的上帝是可親可愛的、與人爲善的。而外祖父信仰的上帝,卻則恰恰相反,他不愛人,並且總是尋找人的罪惡,懲罰人。

讀完《童年》。感受到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幸福的。要什麼就有什麼,阿廖沙呢?與我們恰恰相反,雖然阿廖沙生長在這樣的環境,卻沒有被同化,他仍然保持一顆純潔、質樸的心。

讀完《童年》,我也感受到了我們童年的美好,所以我一定要珍惜這段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