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啓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福利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福利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福利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

他們記不起自己的名字,找不到回家的路;身旁沒有親人的陪伴,已有很久嘗不到呵護的滋味;他們流落在這座城市的角落,也許從未被別人注意;可是他們在這裏,從此成爲大家庭的一員,體味萬千溫暖。

胡適曾說:“你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閒暇的時間。”而對於一座城市來說,不僅老人、女士、孩子、弱者都溫暖以居,如果連冬夜裏蜷在街角的流浪人都有了歸所,那麼它一定是足夠幸福的。

生命幹差萬別,有人光鮮亮麗衣食無憂,有人含辛茹苦忙碌度日,也有人,生來就未曾享受尋常人生,他們活在—個小小的世界裏,沒有美貌,沒有工作,沒有伴侶,可是他們,也應當得到有溫度有暖意的時光。

他們不用再流浪,也有人對他們噓寒問暖,就在這裏吧,好好地,安度秋冬舂夏。

  福利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今天早上與幾位校友拜訪了泥城建國養老院,一開始到敬老院之後,我們都略微的顯得有點尷尬,因爲不知道要和老人們說點什麼,但是學姐說要學會問候諸如老人的生活情況以及身體健康這些之後,我們才和老人們聊了起來,氣氛才顯得不那麼尷尬。然後我和我的同學就開始給老人們唱一些民歌,紅歌或者是山歌,這讓老人們開心起來,待我們唱完他們還給我們鼓掌,我們很開心,因爲我們終於和老人們打成一片了。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該出一份力,讓敬老院的老人們能夠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如今中國社會正逐步走向老齡化的社會,老人的數量勢必也會有所增多,所以我們應該給予老人們多一點關心,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老人一定的關注。老人也是人,不能因爲人老了就坐視不管,毫不關心,他們爲培育新一代奉獻了自己的時光,爲祖國的富強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老人是社會的弱者,可曾經他們也是社會的創造者,祖國之棟樑!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僅能夠釋放自己的活力,使我們感到充實。

這些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當代大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們有責任心,有義務去關心他們,奉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所以,作爲一名志願者,我呼籲更多的志願者行動起來,通過實際的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讓老人們感受到我們廣大志願者的愛心!

  福利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這是我第一次到福利院看望那些小朋友們,他們的年齡差不多隻有7、8歲,有的甚至更小,只有2、3歲;稍大一點的孩子,已經在上中學了,大多數小朋友是因爲肢體殘疾、先天性智力障礙、腦癱,因父母無力撫養,還正處於襁褓之中就被父母殘忍地拋棄,還有少部分是因爲父母雙亡而被送到福利院。

他們很可愛,只是少了些本該屬於那個年紀應有的活潑與靈動,從他們的眼神裏我看到了迷茫和恐懼,有時竟閃爍着些許悲傷,不時讓我覺得心裏酸酸的,既心疼又難過,在這個花季般的年齡段,正是他們盡情享受生活的新奇與快樂,盡情依偎在父母的懷抱裏撒嬌,享受父母疼愛的溫暖的時候,可是,他們卻沒有上天眷顧,沒有父母的庇護與疼愛,過早的承受着生活的辛酸,承受着沒有父母陪伴與寵愛的孤獨,瘦弱的身軀承受了太多太多,而被親生父母拋棄的事實將是他們內心永遠的痛楚,那些“父母”的冷漠、自私、責任感喪失、人性的泯滅,是被整個社會所譴責與唾棄的,更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與反思的。

每一個孤兒都是折斷翅膀墜落人間的小天使,在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去關愛呵護他們,也許你不用給他們多少物質上的慰藉,簡單地,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陪他們做做遊戲,給他們講講故事,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大的關愛了。

  福利院社會實踐心得體會4

來到福利院。這裏我感受到與外面世界截然不同的環境和氣息。首先市兒童社會福利院坐落在著名的湘江河畔,月6日。背靠風景如畫的慶雲山,距離市中心僅1公里,所在城市市是中國南方交通樞紐之一,飛機、鐵路、高速公路、水路都很方便。多年來,投入大量資金,相繼建成辦公樓、兒童公寓、殘兒康復樓、職工生活樓。同時美化了環境,院內草園草甸,綠樹環繞,鮮花爛漫,使兒童福利院的硬件設施和環境檔次達到全國先進行列。

市兒童社會福利院在服務設施上設有兒童公寓、康復室、娛樂室、醫務室、露天娛樂場、洗衣房、食堂和浴室等,根據兒童的需要。並配有專業特教老師、保教員、醫療人員和精幹的後勤隊伍。院現有孤兒260餘名,其中孤殘兒童190多名。1960年以來,院累計收養孤殘兒童1500多人次。

積極開展殘疾兒童康復治療工作,努力給孩子創造“一流的生活條件,一流的'教育康復環境”同時我也期盼社會各界富有愛心的人士一如既往對我院給予關注,將肩負您們重託,以深厚的感情,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市兒童社會福利院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全院80餘名員工本着“一切爲了孩子”宗旨,堅持對孩子實行“養、治、教、康”相結合的服務方針。

但經過和福利院的成員們直接接觸還是讓我備受感動,這裏逗留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那麼不一樣的環境下生活着,所走的道路對我而言不知坎坷多少倍。這次讓我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對我這次實習真是產生了久遠和深刻的影響。

對自己的再認識。對自己的定位開始由“社會人”轉變爲“社會工作者”體會到自身價值的同時,首先。堅定了作社會工作的信念。因爲上天自己的失誤,而先天殘疾的孩子。因爲下肢殘、侏儒、皮膚並臉上覆蓋性紅斑、視聽障礙、發音不請等生理原因,幼時被父母遺棄。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督促我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該把在空虛和抱怨中虛擲的時間,分給他一些。認爲,一個健全的社會,該爲一切成員提供健全靈魂的空間,提供維護生命尊嚴的條件。體會到這一切的時候,明白了作爲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專業技能方面的成長。接觸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次。對理論知識系統應用的過程。實習的過程中,積累了關於殘疾人生理、心理、社會需求的第一手材料。

對專業技能與價值的認識。與他交往過程中,再次。學會了用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設身處地地考慮他處境;以社工的視角理解他問題。那時侯我理解到社會工作傳遞給人的一種價值理念,一種溫暖的生活方式。

關於專業價值與專業技能之間關係的思考—價值是靈魂,最後。技能是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