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烙餅》評課稿

我評的是李**老師執教的《烙餅》一課。烙餅問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是一節數學活動課,也是新課程標準中新增的內容。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着密切的聯繫,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會遇到,有一些感性上得認識.教學目標明確,全面,切實可行。

數學《烙餅》評課稿

一、本節課通過簡單的生活事例沏茶、烙餅等活動,以小組活動的學習方式,在探究最佳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友好合作、相互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選擇快捷的方法解決問題,學會合理安排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同時感受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整節課的教學充分體現了這一教學理念。在本課中,探究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究發現烙2張以上的餅所需的最短時間的.規律是本節教學的難點。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很容易弄清烙兩張餅的方法,有了前面烙一張兩張餅的感性經驗,在探究怎樣烙3張餅時,引導學生用“圓片”代替“餅”,進行直觀的實際操作,通過邊想邊擺邊說,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體驗烙餅的不同方法,在學生彙報、展示完烙3張餅的方法後,引導學生比較思考,從而尋找到烙3張餅的最優化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再次引領全體學生動手實踐,用最佳方法烙3張餅,通過此次操作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清晰深刻的表象,進一步強化了學生對“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的認知,有效地突出了重點。在解決本節課的難點時,老師用表格分別呈現出烙2張至多張餅所用的最短時間,通過獨立思考,同桌研究,小組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得出烙餅張數與所用時間的關係以及烙餅的張數不同方法也不同。總之,無論是突出重點還是突破難點,教師都注意留給學生充分的探索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理解優化的思想,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隨着多媒體的普及,許多老師只着重於的使用而忽略了黑板上的板書,而事實上板書是很重要的一環,板書應該要將該節課的重點、難點有條理、美觀地板書在黑板上,貫穿於整節課當中。李老師這節課就很重視板書的設計,有標題;有烙餅問題的列表對比(張數、方法、次數、時間)方便學生觀察張數與次數的關係,也清楚看出2張餅數是用同時法,3張餅數是用交替法,4張是2+2,5張是2+3等,也很直觀地讓學生通過觀察得出“最少用時=張數×每面時間”;還有烙餅問題的計算公式“最少用時=張數×每面時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