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觴不醉至驛卻寄相送諸公翻譯及賞析

無限居人送獨醒,可憐寂寞到長亭。

離觴不醉至驛卻寄相送諸公翻譯及賞析

荊州不遇高陽侶,一夜春寒滿下廳。

翻譯

許多故舊相送一個不合時宜的人,忍受別離的苦痛寂寂寞寞到了長亭。貶謫南荒從未遇到酈食其那樣的朋友,長夜難眠,春寒料峭充滿下廳。

「鑑賞」

讀這首詩,應特別注意首句的“獨醒”二字。許多論者都指出它緊扣詩題“離觴不醉”,並以屈原自喻,表明自己頭腦清醒,不與世俗同流。但還應在此基礎上,把它放在整個詩歌意境中加以考察。

這首詩的意象並不複雜,送別的長亭,料峭的春風,表現詩人春寒難耐,寂寞難眠的無限感慨。比較令人費解的是“荊州不遇高陽侶”這一典故的取向。據《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高陽狂生酈食其跟劉邦的第一次見面頗具傳奇性,他直言批評劉邦:“倨見長者,”使劉邦由“倨傲”變爲謙恭,酈食其成爲劉邦的重要謀士之後,爲他多次出謀獻策,使他“下陳留”,“取滎陽”,不費一兵一卒,得“七十餘域”。根據這一典故的內蘊,與酈食其直言批評劉邦毫無瓜葛。問題是:柳宗元在貶永州“繫囚”期間,沒有遇到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朋友呢?聯繫他的遭遇,考察他寫給親朋的書信,可知“不遇”的就是幫助他的朋友,給他以“援手”、使他能夠“復起爲人”的朋友。早在元和(806-820)初年,柳宗元就曾先後給東川節度使嚴礪,荊南節度使趙宗儒,嶺南節度使趙昌等寫信獻文,希望他們援引,但都無結果。

公元809年(元和四年),他接到家庭世交、時任京兆尹的許孟容的來信。“得罪五年,未嘗有故舊大臣以書見及者”,所以他歡欣鼓舞,隨即給他回了一封千餘字的長信。信的結尾,切盼許孟容設法改變他的處境,竟是滿紙乞憐之詞。接着他又給蕭俛、李建、裴壎、顧十郎等故舊寫信求援,也是毫無結果。此外,柳宗元還在《零陵贈李卿元侍御簡吳武陵》一詩中用“惜無協律者,窈眇弦吾詩”,發出嚶嚶求友求援之聲。

讀者對於典故的理解,萬不可過於拘泥。正如任何比喻都是蹩腳的一樣,典故的含義跟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是不可能完全粘合無間。酈食其爲劉邦出謀獻策,使劉邦的勢力由小到大,不斷髮展,那他就是幫了劉邦的大忙。柳宗元認爲自己參加永貞革新,其事業是正義的,卻反遭貶斥;他要求重返長安,“利安元元”,其要求也是正當的。然而,他在長達十年的貶謫生活中,一直沒有遇到給他以援手的朋友,所以,儘管在他舉詔赴京時有那麼故舊親朋爲他送行,他還是感到“可憐寂寞到長亭”。

在當時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在經過長達十年之久的貶抑之後,柳宗元清醒地意識到: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爲,得到朝廷重任,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援手簡直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在本應十分高興的時候,反而一夜無眠,感到料峭的春寒包圍着他,充溢於整個館驛。

再回頭看看“獨醒”二字,讀者不能不佩服詩人運筆之妙。詩人決不是“離觴不醉”,這首詩也絕不是傷別離的,詩人的醒,是對於複雜的政治鬥爭的清醒認識,是對於自己前途充滿憂慮的清醒認識。

柳詩較少用典,這首詩雖不是古典詩詞用典精當的範例,但卻使詩歌的意境更加深邃,內涵更加豐富,給讀者以無限的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