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通用1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通用13篇)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1

今天,我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叫《少年華羅庚》的兒童劇,少年華羅庚觀後感。我進一步瞭解了華羅庚這位中國偉大的數學家的一些事,很受啓發和激勵。

華羅庚小的時候,家裏很窮。到國中的時候家裏就沒錢供他讀書了。但就是這樣一個只讀到國中的窮孩子經過不懈地努力,最終成爲世界偉大的數學家。我覺得他成功的`最大的原因是努力、刻苦和肯動腦筋。華羅庚讀國中的時候,有一次他向老師借了一本書,書上寫的是關於五次方程的解法,觀後感《少年華羅庚觀後感》。但華羅庚覺得這個解法似乎不對,於是他廢寢忘食地鑽研這個問題,結果積勞成疾,還因此瘸了一條腿。但華羅庚沒有灰心,持之以恆,繼續研究。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最後終於證明書上五次方程的解法是錯誤的。

於是,只有國中學歷的華羅庚發表了他的第一篇數學論文,並因此被中國最有名的清華大學錄取了。從此,他在數學的海洋裏暢遊,並最終成爲世界有名的大數學家。看完這部兒童劇,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華羅庚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不妥協、不言敗的堅持精神!我們在學習上應該向他學習,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習慣,培養專心致志的學風,努力成爲一個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

當然,他是愛國的。如果他沒有回國,繼續在美深造,他肯定會站在數學界的最高峯。但他回來了,“梁園雖好,非久戀之鄉”,這是他對留美學生的呼籲,更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大師就是大師,以國家復興爲己任。而我們,不正應該向他學習這一點麼?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2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數學家華羅庚。華羅庚(1910年——1985年)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小時候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可是對數學卻很感興趣。他在讀完中學後,因爲家裏貧窮,交不起學費,從此華羅庚失學了,他回到家後只能依靠賣點小東西生活。不能上學並沒有阻擋華羅庚愛數學的勢頭,他從此以後便自己學,一年到頭華羅庚幾乎每天都要用十幾個小時來學習,勤奮好學的他走進了數學王國。1930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一名圖書管理員,他一人幹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終於成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不論幹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那樣纔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今天,我讀了一本非常感人的書:《三個女數學家》,我對她們悲慘淒涼的命運感到同情,同時也爲她們那艱苦奮鬥,努力學習,天天向上而感到欽佩。這位女數學家叫希帕蒂亞,出生在埃及,她從小家境貧苦,但爲了給她上學,竟然賣身當了奴隸,天天被財主打,而她是看在眼裏疼在心裏,她決心要好好學習,報答父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過了二十年,希帕蒂亞學業有成,最後在幾何方面有所突破,註釋了《幾何原本》。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3

都說書香能致遠,連我自己都深感驚訝,大概二十年前,我讀的一本《華羅庚傳》,竟對自己後來的個人成長、人生之路產生了重要影響。

《華羅庚傳》是我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那時我上國中。書挺厚,好多我看不懂,不過我記住了書中的這個故事:華羅庚生於貧困家庭,僅國中學歷,卻自學完成了好多高中以上的數學課程。一次,華羅庚看一本數學雜誌,發現一篇論文裏有錯誤,他把想法寫下來並寄給編輯部,未曾想“他的想法”發表了。清華大學的一個教授看了文章後,特意邀請華羅庚進京。華羅庚的人生從此開始逆襲,他留在了清華大學,先是當了圖書館助理員,接着做了老師,後來晉升爲教授,再然後,華羅庚成了國際著名大數學家。

我於是對雜誌有了一份特殊情感,是模仿華羅庚一樣找尋別人的錯誤嗎?不清楚,反正就是喜歡看。九年級時,我瞭解到某雜誌開展學科類難題徵答比賽,嘗試參加了,寄去了答案,可惜沒得獎。不過,我收到了一張賀卡,落款是那雜誌編輯部。我驚喜,因爲自己的行動有了迴應,陌生的遠方亦可信任。

上了師範,我喜歡聽音樂,一首首歌進入我的生活。有一天,我把某歌手的多部作品的名字串聯起來,寫成了一篇小文。幾個月後,嵌入若干個歌名的小文在一份報紙上發表了。儘管是“豆腐塊”,但這是我的處女作,我開心,就像華羅庚一樣,自己的文字變成了鉛字。

我努力學習,成績還行。有一回考試,最擅長的數學儘管是“優”,可分並不高。一道8分的應用題,只得了一半分,因爲我的解答只有列式、沒有最終答案,老師認爲用我的“笨方法”是算不出結果的。可我覺得“笨方法”也是方法,應該能算出結果。我沒有膽量和老師說,受華羅庚寫信給編輯部啓發,寫了一張小紙條,夾在作業本里。老師批閱:“如果你能解出來,我把扣的分全加給你。”我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寫出了整整一大頁的解答過程,我成功了。方法確實“拙”一點,但好歹通過自己的努力,推算出了結果。

千禧之年,我開始在村小教書。幾年後,課程改革開始了,變化之處衆多,比如數學上不再區分“乘以”和“乘”,統一稱“乘”。可我發現,某知名省級雜誌的一篇文章裏,竟然錯誤地使用了“乘以”。我手寫了一封信,不久就收到了編輯的親筆回信。編輯感謝我的關心支持,肯定了我的細緻認真,並鼓勵我加強實踐、積極投稿。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能量。

我不僅喜歡看雜誌,還喜歡看報。有一次,我給當地一份報紙寫了信,就如何辦報提出了個人建議,很快收到了回信。信中說:“我們將根據你的建議,在辦刊時加以吸收。”回信的不是一般編輯,而是總編。一個總編竟給一名普通讀者回信,我感動極了。

再後來,我從鄉鎮調到城區工作。因爲常教畢業班,對六年級數學教科書尤爲熟悉。憑着多年的積累,圍繞其中一冊教材,我列舉出教材中若干處錯誤或不妥當的.地方,闡述修改原因,提出修改建議,把信寄給了教材編寫者。一天,我同辦公室的同事接到了教材編寫者的電話,說是找我,同事感到意外,我激動萬分。另外,我結合當地多年來的國小數學畢業卷,就如何命題寫成論文寄給了教育局。沒多久,我被聘任爲國小數學試卷命題者,我是唯一受聘制卷的一線教師。

回憶過去的一件件事兒,那本《華羅庚傳》,那個華羅庚寫信給編輯部的故事,給了我持續不斷的向上力量。除了此,華先生所說的“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也令我印象深刻,他正是這句話的實踐者,他的那種精神也激勵我向前。我開始寫教學心得、教育隨筆,一篇篇文章見於報刊,市級的,省級的,甚至國家級的。我漸漸地喜歡上了“寫”,參與了單位有關文字工作。深感意外,從小喜歡數學的我,在從教十多年後,我竟成了一名專業文祕工作者。不過,我鍾愛數學的情結卻未改變,甚至期盼像華羅庚寫《從楊輝三角談起》《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一樣,自己也想爲數學科普貢獻一點力量!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4

華羅庚是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江蘇金壇縣一個小商人的家庭。他天資聰慧,自幼酷愛數字。19歲那年,他憑着自學的數學功底,指出一位大學教授的論文有錯,並寫出了《蘇家鴝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後來他長大後去了美國。月薪達20000美元,有小汽車和洋樓。但他常說:“樑國雖好,非久居之鄉!”後來他回到回到祖國,於1958年去世,享年75歲。

讀完他的故事後,我被他的故事給吸引住了。他小小年紀,就能指出一位大學教授論文中的錯誤,說明他的數學基礎很紮實,纔會指出錯誤,否則一定會弄得啼笑皆非。而他的愛國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雖然他在美國,薪水很高,但他沒有忘記祖國母親的恩惠,一定要回到祖國發揮他的數學特長,爲祖國爭光,他這種數學造詣和愛國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

在我國小的五年生活中,我一直以華羅庚爲目標,每天我都做上十幾道奧數題,以此增長我的題量。因此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這是因爲奧數開拓了我的思維,也是因爲我的勤奮。這都是我按照華羅庚寫在書上教給我的人生道理。

是呀,“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聰明是在於平時的勤奮練習,成爲天才是在於平時的積累,我們按照華羅庚的講述,好好學習,最終走上成功之路!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5

華羅庚(1910-1985)中國現代數學家,是新中國數學研究事業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

華羅庚教授大膽質疑的精神,令人敬佩不已。當時,華羅庚只是一個雜貨店的店主,可是他卻不怕他人譏笑,敢於懷疑數學權威蘇家駒的理論,並大膽否定其錯誤論斷,實在是難能可貴。這種善疑精神正是他打開數學王國的金鑰匙。

華羅庚成爲當代世界數學領域的一顆巨星,完全是一個驚人的奇蹟。他纔讀國中畢業,他曾說自己只是貧窮人家的國中畢業生。

華羅庚正是以他堅忍不拔、頑強不息的精神,成就了自己的追求,獲取了今天的成功。也正因爲他的這種精神,深深地打動、教育和啓發了人們,讓我們獲益良多。

華羅庚因爲一次高燒,他的腳瘸了,但貧困和疾病反而使他學好數學的'志向更加堅定,他總是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刻苦學習,自強不息的他,還學會了英語、法語、德語和俄語,發表了多篇論文,成爲中外很有名氣的數學家。

華羅庚在概括他全部的治學精神時說道;“學習必須踏實,不能踏空一步。踏空一步,就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踏空多步,補不勝補,就會使人上不去,就會完全泄氣。”

我要以這句話作爲我的座右銘,努力學習,爭取成爲一個有學問的人。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6

現在常有人說“從小教育,從根本抓起。”可是這種話可能在富貴的人家裏體現。有多少人黑夜裏自己摸索,自己發現,自學成才。但是在自學成才的人裏又有幾個不是經受了難以接受的挫折與艱苦。他們並未放棄,其中令我最難忘的就是教學奇才華羅庚。

在1910年的冬天,他來到了這個世界。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並沒有什麼,可是隻要在其中你纔會發現,他的到來光給他們整個家庭填了希望與美好的嚮往和無限的憧憬。是的,他是家裏唯一的男丁,從小的淘氣是每個男孩必然攜帶的性格,也可以這麼說,不淘氣就不是男孩子。

在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爲男孩子聰明,可是對於正上國中的華羅庚就不靈了,因爲性格的孤僻,他不像別的孩子下課跑到老師身旁問東問西,也正是因爲這樣老師對他並不是用正眼相看,反而增加了一些冷漠刻薄,而經常找他麻煩。這對一個孩子來說,不是一個國小生常打一百分的孩子來說簡直是一種侮辱,但是他從未放棄過。

就像韓愈的馬說一樣:“先有伯樂,後有千里馬。”只有重視人才,纔會成爲一個人才。華羅庚的啓蒙老師王維克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老師,他看出了華羅庚的天分,並努力的培養。這樣的老師這樣的'學生會碰出耀眼的“火花”而華羅庚也並非沒有努力。在他刻苦鑽研的時候,還曾被起名叫“羅呆子”,可是他從未介意過,反而專心致志的學習。他的思緒在數學的天堂裏來回飄蕩,他的內心早已獻給數學。

對呀,一個愛學的人怎麼會沒有成績呢。他也發表了自己的論點《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雖然他也曾被拒絕,但是他還是堅強的撐了下來,也努力的完成了。

這本書使我明白沒有笨的人,只有自己對自己怠慢,自己都不看好的人。所以我們要努力!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

最近,我翻開了《世界名人故事全知道》系列叢書,一看到其中的《華羅庚》,就迫不及待地讀下去,瞭解關於他的故事。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7

在學校第一屆數學節期間,我觀看了《數學家華羅庚》,在這部記錄片中,我看到了華羅庚從草根到數學巨匠的人生經歷。

華羅庚,他是一位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大師,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數論研究的創始人和奠基者。

1911年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在江蘇省金壇縣。因家境窘迫,華羅庚國中畢業後,便不得不輟學在雜貨店裏當夥計,他憑藉着對數學的熱愛,自學高中和大學的全部數學課程,發現和研究數學問題。就這樣只有國中學歷的華羅庚被清華大學破格錄用,登上清華大學的講臺,成爲舉世聞名的數學家。

天才的背後,是數百倍的汗水和付出。在華羅庚不同的人生階段裏,經歷了許多困頓與預料不到的災難,但他仍舊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孜孜不倦,刻苦鑽研數學,不斷向數學巔峯攀登。他的《堆壘素數論》被多國翻譯出版,他在數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及卓越貢獻,對世界數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向科學家學習,要學習他的研究精神,更要學習他對數學的熱愛。

記得在一個暑假的晚上,我上完課和媽媽走在回家的路上,經過一個小超市,媽媽給了我二十元錢讓我去買冰棍。我走進超市,看到冰櫃裏的冰棍兒品種很多,其中有一種老冰棍兒,單買每根的價格是1.5元。如果買一包10根,總價是12元。我立刻在腦子裏飛速的運算起來,如果要買一包冰棍兒,12÷10=1.2,每根的價格就是1.2元,比單根買便宜0.3元,10根便宜3元,權衡結果之後,我拿起一包老冰棍兒,到櫃檯結了賬。

生活中處處是數學,我們應向華羅庚那樣,理論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這是華羅庚說過的一句話,是的,作爲新時代的我們,華羅庚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畏困難,自強不息,報效國家,將一生獻身於數學研究事業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8

今天我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這一篇文章,華羅庚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長。華羅庚小時候是個調皮、貪玩的孩子,可對數學卻很感興趣。他在讀完中學後,因爲家裏貧窮,交不起學費,從此華羅庚失學了,他回到家後只能依靠賣點小東西生活。不能上學並沒有阻擋華羅庚愛學習的勢頭,他從此以後便自己學,一年到頭華羅庚幾乎每天都要用十幾個小時來學習,勤奮好學的他走進了數學王國……

1932年在熊慶來教授的幫助下,華羅庚到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一名管理員,他一人幹幾個人的事,卻還在繼續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華羅庚終於成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讀了《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人不論幹什麼事都要堅韌不拔,那樣纔可以達到自己的要求,實現自己的夢想!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數學家的故事》,講述了許多數學名人的故事。比如畢達哥拉斯、阿基米德、高斯……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關於祖沖之的故事。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對圓周率的計算得出了非常精確的結果。這篇文章講的是祖沖之經過很長時間的編寫,終於寫成了《大明曆》,他上書皇帝,請求頒佈實行。皇帝命令主管天文曆法的寵臣戴法興進行審查。但是戴法興思想保守,是個腐朽勢力的`衛道士,他極力反對新曆法。面對戴法興的刁難、攻擊,祖沖之寸步不讓,和他脣槍舌劍的辯論。

最終,《大明曆》沒有通過,後來在祖沖之去世後10年,《大明曆》才頒佈實行。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對祖沖之堅貞不屈的精神非常敬佩。正因爲他有這樣的精神,才能持之以恆地堅持。是啊,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堅持”兩個字。不由地,我想到了許多人,有文化名人、愛國將士,和我身邊的同學。讀《數學家的故事》讓我更加喜歡數學,更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最佩服的數學家是蘇步青。因爲他有着不懈的努力與追求,因爲他有着熱切的愛國精神。他的一生不知道算過了多少道算式、多少道題目。他熱愛祖國,熱愛數學,他把他對祖國的愛戀化成了一段段令人讚歎的事例,但是我想,數學家蘇步青的偉大事例也是跟他的老師楊老師一席話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楊老師曾對蘇步青全班同學說過:“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瓜分中國。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徵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

這堂課的最後一句話是:“爲了救亡圖存,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所以我想,蘇步青的精神使我敬佩,可是他的老師更令人記憶深刻。我會像蘇步青學習。每一天,用自己的努力化成一個又一個的算式。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9

華羅庚,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羣、自守函數論與多元複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爲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華老只有國中文憑,但他卻成爲了國際著名的數學大師。“三分天分,七分勤奮”,他的成功不僅僅只因爲他的數學天分,還和他的勤奮有着密切關係。

當時他家境貧寒,自己家裏開了一個棉花店。他就在裏面邊當店員,邊學數學。顧客詢問價錢時,他常常將算數結果告訴顧客。但他父親認爲數學沒用,根本不讓他看,甚至將王先生送他的書丟掉。但他是酷愛數學的,時常是自己一個人在微弱的燈光下看書。對面的豆腐店的夥計說他起來磨豆腐時,華老屋裏的燈早就亮着。他的勤奮和刻苦,奠定了他今後在數學領域方面的成就。

看看當時的環境,再反思我們的'處境無論是物質條件,還是精神支持,都比華老當時的情況強了不是一星半點,然而環境好了,我們大多都養尊處優,在享受生活,不努力,不學習,所以我們沒有壓力,沒有動力,就只能平平庸庸,碌碌無爲。所以,在和平年代,我們仍應該有憂患意識,努力學習,積極向上。

學習,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數學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從根本上來說,數學是要服務於社會生產的。但華老研究的數學是十分高級的,無法直接運用。於是他絞盡腦汁,研究出了“雙法”,爲那個大幹快上的盲目多於理性的年代裏注入了科學的成分,在一個文化水平還不高的社會中注入了數學理性的因子。以至於英國評論他“Mathematicsfor the Millions”。

甘爲人梯。不錯的,這是他自己對他自己的評價。不僅體現了他的奉獻精神,也體現了對下一代的無限期望。奉獻,這是華老對中國的偉大貢獻。他幾乎將生命的全部都用在中國的數學事業上。用自己的生命,爲中國數學開拓了一條通天之路。在此,我感到一股敬佩之意從體內流出。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10

成功需要什麼條件?成功是什麼?對我來說成功是一朵奇異的花要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才能開得絢爛。我清醒的回想成功爲什麼對一些人來說是唾手可及的事,而有些人窮其一生也難以到達。如何才能成功?近日在語文教材上看到的關於華羅庚的一篇文章,感觸良多。

怎麼才能成爲一代數學名師呢?原因在文章中不難看出。華羅庚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讀完國中就因承擔不起學費被迫輟學,可是熱愛數學的她他並沒有放棄學習,而是更加刻苦自學,在他身上體現的是什麼情呢?勤!華羅庚曾說:"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或許我們的天分不如他人,但只要持之以恆終究會有所進步,有所超越。

要想獲得成功不僅要多學,還要多請教,多實幹。少年華羅庚在金壇中學讀書時一度被老師同學稱讚爲天才,但他並不驕傲自滿,他一直以一個普通的求學者自認,儘管後來他成爲了舉世聞名的`大數學家。如果說有天賦是成功的要素,那麼又怎麼會有傷仲永及江郎才盡之說?所以我認爲成功的要素不僅僅包含天份。正如華羅庚所說的埋頭苦幹是第一啊!

恆久的耐心決定一切,在華羅庚一生的歲月中,幾乎都在學習研究。可真應了那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現在的我們沒有求學的艱難,我們有家裏人疼愛,老師循循善誘着知識的大門在向我們敞開,成功的鑰匙就掛在眼前去不去叩響那成功的大門,全憑你的意願。

讀華羅庚我深深地明白成功並不可以輕易獲得,看到別人走向成功的時候你心裏會覺得太輕易就完成功了,但須知沒有成功是來之容易的,有多少人能瞭解到他們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堅持?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天才!這是我深刻的感受!成功就是一朵花美麗的花,只要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纔會開出最美的花。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11

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幸運的事,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成功不是路邊的小石子隨處可撿,也不是田間的小草隨意可覓。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在這期間是要經過許多挫折的。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裏看一本《科學》雜誌。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後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叫華羅庚,他哪裏教過什麼大學啊!他只念過國中,聽說是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

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國中畢業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做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從此,華羅庚就成爲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在這裏,他如魚得水,每天都遊弋在數學的海洋裏,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華羅庚甚至養成了熄燈之後,也能看書的習慣。他當然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只是頭腦中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看着題目思考一會兒,然後熄燈躺在牀上,閉目靜思,開始在頭腦中做題。碰到難處,再翻身下牀,打開書看一會兒。就這樣,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華羅庚被人們看成是不尋常的助理員。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誌陸續發表。清華大學破了先例,決定把只有國中學歷的華羅庚提升爲助教。幾年之後,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可是他不願讀博士學位,只求做個訪問學者。因爲做訪問學者可以衝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說:“我到英國,是爲了求學問,不是爲了得學位的。”

華羅庚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在劍橋的兩年內,他寫了20篇論文。論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其中一篇關於“塔內問題”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爲“華氏定理”。

華羅庚曾說:“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才能登上高峯覓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深入水底覓得驪珠。科學上的每一個真理都是在經歷無數次的挫折、失敗之後才得出的`。我們要正視挫折,正確對待挫折,只有這樣,才能讓挫折變成我們走向成功的階梯。”

看了華羅庚的故事後,我覺得華羅庚有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的精神。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我覺得我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和他的這種脫俗的境界。

最後我想說挫折可以戰勝,挫折孕育着成功,而前提是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當具備了這些條件之後,挫折就會被你踩在腳下,明天就是撥開浮雲見麗日之時。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12

《華羅庚科普著作選》是一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數學課外讀物,它集合了華羅庚幾十年的數學研究成果的精華。雖然我在讀這本書時,有一些難以理解的知識,或者說是我所學過的知識所不能及的篇章,我都做上了標記,以便今後學習了相關的基礎知識後,能夠重新理解那深奧的理論。

《從楊輝三角形談起》中最核心的理論便是楊輝三角形基本性質,從中衍生出的二項式定理是非常重要的。而它的兩個特例也讓我大爲驚歎(2和0的變形)。之後的級數也是圍繞這個定理展開的。《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華羅庚從祖沖之圓周率的約率7/22和密率355/113開始,介紹了輾轉相除法和連分數,由此解釋了約率和密率的由來。奧數老師曾講過用輾轉相除法求出兩數的最大公約數,而華教授能進一步用連分數相加求出原兩數之比的既約分數。從這小小的一點就能反映出華教授的刻苦鑽研精神。之後談到的有關天文和曆法的科普知識,又讓我大開眼界。

《從孫子的“神機妙算”談起》中,我掌握了一種用輾轉相除法解決一類同餘問題,以及用這種方法來解二元一次方程。多項式的輾轉相除法可幫助我們解決多項式的類似問題。

《數學歸納法》中,我沒有過多的心得體會,因爲胥老師已經介紹得比較全面了,但我也多學習到了一些解題。

《談談與蜂房結構有關的數學問題》中最讓我長見識的.是蜂房底部居然是由三個菱形構成的,其中一致的規律:鈍角等於109°28′,銳角等於70°32′。蜜蜂計算這一角度比科學家還要準確,真是令人佩服。蜂房結構使得它利用的材料最少,體積最大,更是令人折服。《天才與鍛鍊》使我懂得了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鍛煉出來的結果。

在書的第二部分華教授爲我們展現了中國數學史輝煌的一頁,還與我們探討了學習科學的方法,比如:學科學需要熱誠,更需要持久的熱誠;學科學要有雄心,但不能越級而進,更不能鑽牛角尖;學科學要能創造,但也要善於接受已有的成果;自修是能達到學習的目的,毅力和耐心是成功的保證等等。

在書的第三部分華教授講述了數學應用方面的知識,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是“統籌法”和“優選法”。學會了“統籌法”就能使一件事乃至一項工程,以最高效率完成。學會了“優選法”就能在最少的時間裏選出最佳的方案。

讀完了這本書使我在數學殿堂裏又見到了許多新奇的東西,讓我大開眼界,讓我受益匪淺。雖然這本書我沒有完全讀透,但在以後我掌握了更多的基礎知識後,我一定會將未讀懂的部分再次研讀。

中國數學家華羅庚讀後感 篇13

“天才”不是一下子做出來的。華羅庚他既是一位天才,也有了不斷的努力才成爲偉大的數學家。

華羅庚的人生並不平坦。他父親40歲才生下他。他從小貪玩、好動,兩條腿比頭腦更靈活。但是他的成績卻不好。所以常常挨給媽媽罵。

國中二年級,他開始用功了。特別在數學課上現出數學的才能。級任老師是他的數學天才的第一發現者。

二十年代中期軍閥混戰,他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才學了一年半因爲這個混戰沒辦法聽斷功課,代替父親背起生活的纖繩。但是他還是從曼學習的渴望。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國中時的那位老師手裏借來幾本數學書箱。父親看見兒子這些書反而給他大發脾氣。

他18歲的時候有了兩個喜事。一個是他國中時的那位老師當上校長了。那位校長的幫助他可以就業了。還有另一個喜事他結了婚。

他做工作雖然很小的單位但做得很認真。校長看見他這樣勤奮,聘請他擔任補習班的校員。豈料好景不長,有人認爲不滿校長的行動。就打擊了校長。這可憐的校長後來長忿然辭職。

打擊接着打擊這年全縣流行瘟疫。他躺了六個月纔起來。他的命運很崎嶇。它變成一個殘疾。他的下身一輩子恢復起來了。

他是一個堅強的人。久病之後,他克服行動的不便,繼續去學校工作。肉體上的殘疾會給人造成心理上的受傷,但是也能激起一個人不甘沉淪的熱忱。

他只想獲得一門學問。他每天傍晚小店關門上板以後坐在昏黃如豆的.油燈下一直研究數學。他看過的書越來越多,消化機能一天比一天亢進。

1930年,上海《科學》雜誌上刊登了他的一篇文章。北京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請看了他的文章叫他來清華大學。清華並沒熱烈擁抱華羅庚。他要求熊慶把高等數學分析。天天只睡了五六個小時只用一年半的時間久攻下數學專業全部課程。他一次寄出去三篇論文,都在國外的刊物上發表了。這對清華大學記錄了榮光的時刻。

從這看來,華羅庚是很堅強的人也是愚直的人。雖然有精神上的打擊,社會上的打擊,但是有這樣性格會克服了所有的打擊。人們都一樣,如果碰到打擊有人會逃避,有人會藏躲。我也是同樣的人。有了困難現象逃走的辦法,沒有想過克服的辦法。因爲知道這克服的時間斌不容易,也有可能要很長時間。

很多人都怕這樣的過程,就不容易面對打擊。不過華羅庚在所有的打擊面前振振有詞地解決了。

在生活當中見面了各種各樣的人。但我從來沒看到像華羅庚一樣拘泥的人。對一個方面不斷的熱忱和堅持連貧窮也擋不住他的拘泥的性格。這樣性格會留下在歷史上一篇的故事。

我可能永遠趕不上華羅庚。但是我通過華羅庚學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是一個膽小鬼。發生了麻煩的是急於逃亡也可能找藉口。看這篇華羅庚的日記可以學習了固執的熱忱。災頂之災的情況也毅然接受的華羅庚!這樣的態度就是我要學習的部分。我只看前面不看後面,不知道我多麼幸福。總是覺得不滿自己的情況,總是追一個夢想。

但是我從今天可以改變不管別人說什麼只有自己堅固的心纔會提高自己,有了熱忱會找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