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1

《走到人生邊上》這本書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時的創作,前半部分的自問自答的形式,先探討了神鬼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全書的大前提,如果不對大自然懷有敬畏之心,不尊重大自然的客觀規律,那麼之後的靈魂、命運、信仰等問題根本無從談起。接着楊絳先生對本書所談的“人”進行了界定,即人世間每一個具體的人。並且每次談到一個新問題的時候都會先進性定義,如“靈魂”、“個性”、“本性”、“靈性良心”等。並且有問有答,內容層層遞進,絕沒有隨意的篇章,邏輯嚴密清晰。這本書不是學術論文,但是楊絳先生卻依然以作學術論文的態度和嚴謹對待。

如果問及崇拜的偶像,我必答楊絳先生無疑。在她身上總能看到閃光點。胡河清曾讚歎:“錢鍾書、楊絳伉儷,可說是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錢鍾書如英氣流動之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楊絳則如青光含藏之雌劍,大智若愚,不顯刀刃。”楊絳先生一生在探尋的過程中審視自我,關注內心,不讓生活拿走自己的想法,磨平其棱角,還要保持對自我的肯定與欣賞,保持對人生的努力與堅持,所以她的人生自帶光環,閃閃發光。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2

楊絳楊先生,我在國館中看過對她的介紹,也在高中語文閱讀中看過她的性格,同樣在微博裏瞥見說能被稱爲先生的女子爲數不多。《走到人生邊上》,楊先生高壽,即便是老了,腿腳不靈活也依然堅持寫作和閱讀。她在承受了阿媛和錢鍾書先後離世的慘痛後,“我們仨”走散了,卻也依然沒有消極。她說,“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讓我想到王小波,萬壽寺裏失憶的年輕人也同樣有一顆樂觀的心和自嘲的勇氣,我崇敬這些人。

很多的書是需要靜下心來閱讀的,否則你讀不懂。我在書屋值班的時候,就在書屋裏面朗讀這本書,讀完了我才稍微懂一點點這其中包含的意義。她分析肉體和靈魂的關係,也論神與鬼的問題。在一個無所牽掛的老人心中,會想到這些問題,那麼答案也應該是一輩子的事情。何其有幸可以讀完一個人一輩子的思想,只是這其中的感悟,就像勞神父給楊絳的那盒巧克力,她九歲聽到的話,一直到九十歲才恍然大悟。你說孔子到底有沒有女兒呢?如果有他對他女兒又是如何呢?

今天天氣有點冷,讓我讀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世上哪有那麼多功名顯赫之人。你我不過皆爲凡人,所以即便如此我們也是有着自己的快樂,即使後人記不住你。那麼我們又何苦爲了身後名而勞神呢?大抵俯仰無愧於天地即可。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3

這本書是楊絳先生在九十多歲高齡時的著作。鬼神,靈魂與肉身這些在中國民間中議論千年不斷的東西出現在這本書中。楊絳先生想明白自己留在身後的是什麼,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麼。《走到人生邊上》的前言中,楊絳先生這樣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後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後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了,人生一世,爲的是什麼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麼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從這一段話可以知道,楊絳先生的這本書分兩個部分,一個是人生的價值,一個是靈魂的去向。

楊絳先生提出人生的價值在於靈魂對肉體的支配。這兩者在同一個個體中相互鬥爭又相互統一。人的本性中包含的懶,貪,色等七惡,七惡與人的靈性良心背道而馳。所以這兩者相遇時,人就會出現各種煩惱憂慮,若處理不當自會有一些心理的問題。而當人的肉體經過千錘百煉擁有足夠的靈性良心時,人就會要求自己不斷的完善自身,驅動自己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所以人生在世遇到的一切困難需要我們坦然面對,因爲人肉體上的磨練會得到靈魂價值上的累加,靈魂的價值長久不滅。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4

楊絳先生老年說的話必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她也悟出了很多很多道理,下面,我來就她的這本《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中結合她所說,說說我的看法。

走到了人生的邊上,楊絳先生對生活一定有很多的感悟,雖然她自己覺得自己老了,但是她並不是那種消極的人吧可以說。她說:“我們不能因爲看不見而斷爲不存在。”這是在討論鬼神的存在與不存在,也許鬼神是有的,也許鬼神也是沒有的。

“我認爲,身後的事,無由得知,我的自問自答,只限於今生今世。”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生活態度,我覺得人就應該要這樣,就事論事。

開始看到楊絳先生說人有靈魂的時候,我覺得這有點荒誕,因爲我是無神論者,我認爲先生的想法不對,看到先生後來寫的靈與肉我纔想清楚,人應該是有靈魂的,不然就只有一個肉體而沒有靈魂,那不就是很呆的了嗎?

“每個人如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會看到某事錯了,某事是不該的。但當時或是出於私心,或是出於無知,或虛榮,或驕矜等等,於是做了不該做的事,或該做的沒做,犯了種種錯誤。而事情已經過去。靈性良心事後負疚抱愧,已追悔莫及。當時卻是不由自主。”或許每個人回顧自己的過往中都常常爲自己的做的不好的事愧疚,包括我自己,但是我們總是在事後纔會領悟,有的事情只有做過才知道會是怎樣,纔會知道以後該是怎樣。我回顧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的時候,我也時常感到後悔愧疚,不好意思。然後又漸漸忘掉,除非經過某件事除非有人提起,又不會太注意這些不好的事,這真的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可是認真來說,這又不是很複雜。

人各有命,或許我們的命好,或許我們的命不好。我們不能選擇我們一出生下來就有的環境,但是我們卻可以選擇我們自己以後的命。就像農村百姓殉國,也是自己選擇自己的命,這是一種高尚!

“聲名顯赫的人,死後沒多久,就被人淡忘了。淡忘倒也罷了,被不相識,不相知的人說長道短,甚至戲說,惡搞,沒完沒了,死而有知,必定不會舒服”可見後世人對死去的人的評論,如果是讚揚,那必定會令人欣喜,如果是批評,那定會令人不舒服,說到這裏,問題也來了,我們不能隨便評價別人,不能隨便請假某件事情的好壞。

我們常常在照鏡子的時候認爲自己多麼多麼好看,認爲鏡子裏的自己有時候纔是真正的自己,其實並不然,有的鏡子會把醜照成美,商場裏的大鏡子一定是會把人照的美美的,不然怎麼能夠讓顧客買衣服呢?我們自己單獨照鏡子的時候也是這種心理,自己總是好看的吧,鏡子裏的自己多麼多麼好看。但是有時候我們只有真正的認清了自己,才能夠做一個足夠好的人。

“假如人死了,靈魂還保持生前的面貌,美人也罷了,不美的人,永遠那副模樣,自己也會嫌,還不如聊齋裏那個畫皮的妖精,能每夜把自己畫得更美些,讀後感可是任意變樣兒,親人不復相識,只好做孤鬼了。”女生都有一顆愛美的心,或許男生也都有一顆愛美的心。可是如果容顏不變,多年以後,我們真的還能說這是自己嗎?

人生的哲理是無窮無盡的,有許多許多我還沒有參透,我正在參透的過程中,就走到了人生邊上也不能自暴自棄,依然要積極樂觀地生活下去。也希望每個人的晚年能夠有幸福快樂的回憶。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5

這本哲理性散文集,實質上是對人性和生活的探討。關於人的“靈”與“肉",“命”以及靈肉的鍛鍊,還真讓我有點小吃驚。開篇就有說道楊絳先生怕“鬼”,“鬼”其實就是人死後的靈魂。書中也確實記載了好幾個關於別人以及“我”的“遇鬼”事件。什麼“鬼打牆”啊,“鬼附身”啊都堂而皇之的提到了,並且明明白白的說道,你可以不相信某些東西,但是你不能否認這些東西的存在。你還別說,我還真記得,在我們大學教室裏,我們可愛的日語老師還真的跟我們分享了一次她的切身遇鬼經歷,以及後續詭異事件和她的辟邪之道。我還記得,那次事件後,有同學短信給她,說她給同學們留下了陰影,該老師還當縱在課堂上給我們道歉了。所以,我也覺得,世界上某些東西我們雖然不相信,但是確實不能否認他們的存在。

還有所謂的“靈”與“肉”的鬥爭和統一,當“靈”即理性一面佔據上風,便是顯示了我們作爲智者的一面。當然,“靈”也是說,我們作爲可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高層次的一面,“肉”即使作爲動物本性的一些基本需求和渴望。所以,作爲一個人,我們也是時刻處在矛盾與鬥爭之中的啊。這個時候,我不禁又想到了一句知乎上的毒舌“男性的慾望是人類不斷繁衍生息的根本,女性的矜持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根本源泉”。當然,這個有點跑題之說,不過,也是我突然聯想到到一個趣事。

文中還主要講述了爲人一生的修養與鍛鍊,即是“靈”的鍛鍊,也是”肉“的鍛鍊。”如要鍛鍊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比如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其實,也就是我們老祖宗一直提倡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最後,老先生還收錄了一些註釋。其實就是一些生活中發生的真人真事的記錄。其中有一篇,印象非常深刻。一個在北京給夫人做幫傭的阿姨口述了自己的悲慘一生。小時候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長大后辛苦勞作,外出務工養家,結果遭受丈夫不忍寂寞,無情被勾引,身體背叛,隨後默認接受丈夫背叛的事實,還一直堅持在外賺錢養家。真的是如了她自己那一句話:"一輩子只知道勞作,賺錢,存錢,省錢。年輕的時候爲了賺25塊養家的錢,後來失去了家。”女人啊,這是爲什麼啊。不過,也有個體會就是,妻子和丈夫不管怎樣還是要在一起的,長期分離總會有問題,最終得不償失。當我說出這番感慨時,連在一邊玩網遊的蔣公子都馬上附和道:“對,沒錯!”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6

第二次讀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感觸頗多。

第一次讀它還是20xx年冬天,真沒想到時間過的真快,去年一年就這麼嘩啦過去了,完全沒有什麼濃墨重彩。看來還是得多多記錄,多多做些有挑戰的事情,才能讓記憶更加刻骨銘心一些。

這本書記錄了楊絳對人生一些抽象問題的思考。比如神和鬼的問題、人是否有靈魂、人的本性是善是惡、人活着的價值是什麼……作爲90多歲(當時寫書時候)高齡的知識女性來說,每天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加之她和錢鍾書的性情都是偏向於喜靜,好讀書,思考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是最自然不過的,可以看出,錢鍾書和女兒離去後,楊絳也隨時準備着『回家』。她想得很多,想到死了穿什麼衣服去天堂,以什麼容貌去見爹媽、錢先生和女兒。她做了種種假設,如果是以現在的樣子去見他們,肯定是爹媽不認識她,因爲她太老。如果是以十幾歲的樣子去呢,錢先生和女兒又不認識她。哈哈。真有趣兒。

她喜歡《論語》,書中在闡述觀點時,引述了大量《論語》裏面的語句。她讀《論語》讀出了個性的形象。

比如孔子最愛弟子中的子路,並把每一個弟子的特點都能分析出來;她還對孔子的夫人特別感興趣,因爲孔子說過『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不語 ,寢不言』等言辭,可以看出他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極高,那這背後服務他的是誰呢?可不就是夫人麼?由此推斷,孔子夫婦肯定感情甚好。這是很有意思的一番猜想。

多少人從小背《論語》,恐怕並沒有這麼有趣的思考,只是力求知道文言文的意思,已算不錯。還會去考慮作者背後的事情麼?不會。

楊先生又教會我們讀經典的一招了,就是把書讀活了,要放開大腦去大膽地想象。記得在大三上古代文學課時,一位年輕的男老師講古詩詞時會大膽想象,描繪一些場景,又會延展出相關典故及文化背景,這就顯得既有趣又有學問,所以,比其他課程,逃課的人少多了。

楊絳先生從小有個溫暖高知的家庭,父母的感情甚好,家庭溫馨,也爲日後她和錢鍾書的良好感情做了示範。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她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姊妹衆多,關係親密,相處和諧。 她在家能很好地照顧錢鍾書和阿圓,他倆跟她叫娘,這在《我們仨》裏也有體現,羨慕!

她的腦子真好使,好多事兒記得門兒清,文章中詳細記載了哪一年哪一天,發生了什麼事兒。想必平時有做日記的緣故吧。這讓我想起《瓦爾登湖》的作者,清楚地記載了每年湖面雪融化的日子,融化時長等信息。這也是作家。qiang燦械奶匭園傘

作家們的另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善於觀察,他們用大量的時間來發呆,觀察一些在我們看來特別無聊或者根本不值得注意的事兒,比如楊先生寫的《記比鄰雙鵲》一文,寫自家窗前的喜鵲如何建巢、何時同居、baby何時出生、暴風雨侵襲巢穴、baby 死亡等事情,從頭至尾,她都瞭如紙張。

要換作是我這種凡人,斷然不會把時間花在這件事情上,因爲一來覺得不值,有這時間,蠻可以看點『有用』的有望轉換成錢的東西。二來根本沒有這種閒情逸致。

看來我們這些普通人也需要時不時從頻繁刷朋友圈的狀態中擡起頭來,或是走出看新聞、打遊戲、寫方案的格子,去看看藍天白雲、觀察觀察小生靈們的生活。想必是件趣事。

記得著名女導演王潮歌曾這樣批評過這個焦慮的時代,這些焦慮的年輕人:

『我們犧牲了所有生活的樂趣,犧牲了年輕,去追求那一個個理想。我們有太多不滿意,對自己不滿意,對長相不滿意,時間流失就不再來,我們全耽誤在奮鬥途中了。我們被理想所誘惑,嫌自己不夠刻苦,春夏秋冬,活生生的生命對草的香味、雲彩流動速度無感。』

或許我們真的是太忙碌了……春天來了,讓我們收拾好行裝,從容出發吧。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7

花了一天的時間讀完這本《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對楊絳先生有了更深的瞭解,也有了更多的欽佩。

首先,該書是在楊絳先生96歲時寫成,也許很多人在這個年紀,已經病臥於牀,無心學術,抑或是早已命歸西天,去了另一個世界。可又正是這個年紀,正是走到人生邊上的時候,對人生的感慨也是最多的,楊絳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下這一本書。

人活在世上的價值到底有什麼?楊先生在書中不止一次的思考這個問題。楊先生在書的一開頭就提到了死的問題,按着中國的抑或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傳統,說死都是不好的,可不提不代表不用面對。人類懼怕死亡,是普遍的規律,所以有很多淡化死亡的說法,有說去往天堂的,有說去往西天的,但天堂和西天在如今的科學下不都不復存在了嗎?

對於人生一世到底有何價值,楊絳先生提出,重要的不是一個人在他或她的一生中作出了多大貢獻,而是本身身爲人、身爲萬物之靈這件事就很重要。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真正價值所在,纔不會因建功立業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默默無聞而自怨自艾。

書中也提到了對善惡的思考,性善和性惡,兩個矛盾的方面,一直被人所爭論。現在或許大都相信性惡論,於是出現各種各樣的"信任危機",就拿我們來說,好逸惡勞就是我們經常表現出來的惡。不到最後關頭絕不完成任務甚至到了最後關頭也完不成,這種現象叫"懶癌",在多少人身上,懶癌體現得淋漓盡致。而楊先生在書中則是從人的本性出發,提出人的靈性良心是主宰着人之善惡的關鍵。靈性良心佔上風,人們就可剋制住小我,控制住貪逸的本性,靈性良心被棄置,那這個人的良心也就輸了,內心的慾望膨脹,往往變成極惡之人諸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之類。本性是好的,才改的好,本性就是惡的,怎樣也變不回好的,這也是我自己認同的。

我慶幸我還走在人生的中央,很多問題可以從現在開始重新思考。我也相信我們的本性是好的,是可以改過來的,是可以變勤奮的。

點評:一本書,一個話題,一點收穫,足矣。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8

花了大半天的功夫,讀完楊絳先生的大作《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感觸良多。此書是楊先生在96歲高齡寫完的,可見她是多麼的勤奮。此書雖然不算太厚,才四萬多字,但是凝結着一代學人在人生暮年對真理、對生與死、對命運、對人生價值的追問和思考。

衆所周知,楊先生是大學者錢鍾書的夫人,她也是著名的翻譯家、作家。前些年,楊先生創作的長篇小說《洗澡》和回憶錄《我們仨》爲廣大讀者所熟悉,去年商務印書館推出了這本《走到人生的邊上》後,立刻在讀者中引起閱讀旋風,我就此書印象最深的方面談談感受。

多年前,錢鍾書先生寫過一本《寫在人生邊上》,堪稱經典。若干年後,楊先生寫《走到人生的邊上》,也是一本思想性、可讀性極強的書。兩本書像雙子座,在中國讀書界風光無限。錢鍾書楊絳夫婦在專業追求、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共同性,可謂志同道合。他們從牽手結婚到人生晚年,一路風風雨雨走過,實爲不易。此書的副標題是“自問自答”,很謙虛,絲毫沒有高人一等的架勢,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出楊先生在晚年孜孜不倦的求索身影。此書中,註釋部分將近佔去全書一半的篇幅,這在當代出版的圖書中是不多見的。一般書(古籍除外)註釋部分都是書的附屬部分,而此書每篇註釋都一段塵封的往事,是對正文部分人生思考的鮮活例證。每篇註釋可單獨成篇。比如:阿菊闖禍、勞神父、三叔叔的戀愛等篇幅,本身可當作都好散文拿來讀。

一般而言,睿智的老人都喜好對神鬼、人性、靈魂、天命、文明等問題進行深思,楊先生也不例外。對於這些問題,楊先生都有自己的見解。在書的前言部分,楊先生的開篇就直指“死”字,她寫道:我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死”字。楊先生在九十多歲的高齡,能灑脫地面對將來不可避免的“死”,是一種超我的人生境界。

自從我們社會的思想意識全部被唯物論一統江湖後,關於神鬼問題討論就很少見到了。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研究我們的難題,已經成爲大家普遍的思維模式。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不思考這些問題好像不太可能,何況像楊先生這樣的知識分子。她在“神和鬼的問題”一文中,談到了“唯心”和迷信並不能劃上等號。比如人們都講信念,信念是一個心中抽象的概念,人們看得着嗎?毫無疑問,信念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信念,不能沒有信念。還有,我們經常說大自然有規律,一代代的科學家都發現了許多規律。但後來證實一些規律是錯誤的,必須推翻。這樣看來,規律可能是不全面的,可以突破,可以補充。在文中,楊先生還回憶自己小時候找算命先生算命的事。她已經走在人生的邊上,70多年前,算命先生準確測算家中之遭遇的事情,她還記憶猶新。算命先生可能不知道什麼現代科學真理,就是根據《易經》《周易》能推算命運的起伏。這是爲什麼?這個問題到現在她還想不通。

書中,楊先生談到了“修身之道”。人的身體需要鍛鍊,人的品德需要修煉。她說:人的軀體是肉做的,不能捶打,不能火燒。可是人的靈性良心,愈煉愈強。孔子強調修身,並且也指出了修身之道。靈性良心鍛鍊肉體,得有合適的方法,肉體需要的“飲食男女”,不得滿足,人就會病死;強烈的感情不得發泄,人就會發瘋。靈性良心在管制自己的時候,的寬容,許可身心和諧。剋制自己,當恰如其分。所謂“齊之以禮,和之以樂”,就是用禮樂來調節、剋制、並疏導。這番話很有道理,要想成爲堂堂君子,必須經過磨練,同時要有很大的自制力。沒有這兩點,人的德行不可能提高到一個高的層次。

《走到人生的邊上》是楊絳先生晚年的人生諸多問題的集中思考,書中的很多問題,都是人們必須思考和麪對的問題,不可迴避。像這樣的智慧之書,也不是我一兩天就可以全能讀懂,以後要常常翻閱,不斷尋找人生的祕密。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9

自己對楊絳先生,一直很敬重,老先生有着很好的人格素養。但是,知道在文字的世界裏,“文不如其人”相對於“文如其人”更爲成立:寫出好作品的人未必好,做人足夠好的又未必寫得出好的`作品,楊先生就屬於後者;其實本來,也就不該將人和作品混爲一談,況且,好壞的標準在各人心裏並不一。說實話,楊先生的這本書,讓我比較失望。之前是偶爾看到周國平先生薦辭裏的高度評價,才十萬火急的要買來看的。周先生的評論顯得誇張。書實爲一般,前面思考的部分,說實話,思想性較低,我沒有得到任何啓發,在我看來都是很平凡的見解(當然不排除本人悟性較低以致未能理解楊先生的深層意圖);後面註釋部分,亦實爲平凡無趣,一回想,其實那個時代的多例文人,寫出的散文,都是帶了矯情的筆調,沒有出奇,只是自顧自的憐喜,是真正的起“雅興”來“把玩”文字(這類文人一般具有殷實的經濟基礎,故能起雅興,例如林語堂、周作人、蘇雪林、凌叔華;而蕭紅、魯迅等則是另一類;張愛則是獨一例),楊先生此書雖出在當世,但其行文思路依舊沿用了那個時代的特色。每個人的思想基礎不一樣,對同一事物的評價也千差萬別。我只是覺得,好的可讀的書愈加的少了……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的讀後感,來自當當網的網友:因爲文化革命的迫害,楊絳先生在幾乎是在一個女人最美好的時期吃了很多苦,到了可以安享晚年時,又不得不“我一個人想念我們仨”,儘管如此,她卻從未在書中抱怨過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就算是寫回憶性質的文章,也只是淡淡地,以客觀得近乎旁觀的視角來記錄所經歷的一切,這種淡然和超脫反而教人覺得可憐——需要有多麼堅韌的心,才能經得起碰撞時代的瘋狂?這本書是07年初版的,今年她已97歲高齡。在正篇中陳列對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坦言內心的迷茫。楊提到自然不可理解的親身見聞。必須指出的是,這和迷信是不同的。從教育影響便可得知。書中記敘他父親在當時傳統的民國家庭居然能做到不請回竈神:“吃了人家的糖瓜,就說人家的好話,這種打小報告的神送走了正好,還接來幹嘛?”楊舉此例是以說明她家裏幾十年沒有所謂的竈神也是很平安的。只是和他父親堅定的“不信”大相徑庭的是,她能夠坦言不明白所親見的非自然現象,而她自己本人是本來對這些事不感興趣的:“以上所說,都屬‘怪、力、亂、神’之類,我原並不想談……我原是舊社會過來的‘老先生’——這是客氣的稱呼。實際上我是老朽了。老物陳人,思想落後是難免的。我還是晚清末代的遺老呢!”可到了96歲,她不得不談了:“我已經走到人生的邊緣邊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我想不明白。我對想不明白的事,往往就擱下不想了。可是我已經走到了人生邊上,自己想不明白,就想問問人,而我可以問的人都已經走了……”“我認爲,身後的事,無由得知,我的自問自答,只限於今生今世。”而書名的小標題,就是《自問自答》。丈夫死去了,女兒也過世,她活得太久太久,這境地,本該是何等的寂寞和蒼涼,然而這個老太太,仍舊費盡最後的氣力去解開一些謎語,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勇氣。其實這些都是早年的一些收集,真正落力的是序文,花了楊2年半時間才塵埃落定。最爲感動的反倒是正篇之後的……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10

《走到人生邊上》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之時的著作,其首次坦陳自己對於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並以多篇精彩隨筆對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證。此書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楊絳先生對鬼與神、關於人、靈與肉等問題的思考與認知。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組成的。

對於這本書我所感受到的是對楊絳先生的敬意。作爲一位96歲高齡老人,在躺在醫院病牀上時還在思考。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與大部分中國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輝。

在中國,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後每天就是打麻將、嘮家常、東家長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務。好似他們的生活千篇一律,就這樣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一天又一天的過,然後等到生命的盡頭。如果真的就是這樣過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這樣。往往伴隨着的是,身體的疾病、奮不顧身的扎入後一輩的生活中,比如帶孫子,管下一代。要麼就是覺得孩子不孝啊之類的。當我的身邊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老人時,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變老了,我會變成他們這樣嗎?若是這樣有何意義?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獻給了家庭,孩子。然後對孩子說我這麼苦這麼累都是因爲你啊。弄得孩子又無奈又氣憤。

爲什麼喜歡楊絳先生?因爲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經歷中讓我感受到活着可以這麼好,這麼有希望。如今楊絳先生一百多歲了,歲月的風塵難掩她的風華。我的手機中保留了她頭髮花白卻任然埋頭書中認真寫作的照片。這一幕非常打動我。我希望能當我老去的時候,我可以像她一樣,充實淡然的朝天國進發。

《走到人生邊上》精選讀後感11

今天下午看完了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我是邊讀邊做筆記的一次閱讀。讀完整本書,我在書上劃下了認爲對楊先生見解非常認同的地方。

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人生實苦》、《人需要鍛鍊》、《修身之道》這幾篇文章,真的都是人生的大智慧。這幾篇文章,無論什麼時候去讀,都不會過時,講的非常精準到位,我記得楊先生在書裏不止一次提過,走到人生邊上,往前走和往後看,而她寫這本書,就是爲了把人生的意義用自己的理解和讀者分享,能夠有幸讀到楊先生的這本書,也是一大幸事。

這本書有一個特點,前半部是哲學命題居多,解釋了很多哲學問題,後半部收錄了楊先生寫的小說,散文、議論文。由此可見,楊先生的文學修養之高,無論什麼文學體裁都駕馭自如,之前知道錢鍾書先生的學識淵博,讀了這本書之後,纔對楊先生的學識大爲讚歎。好多年前看過楊先生的《我們仨》,時隔多年,再次拿起楊先生的書時,先生已經駕鶴西去了,楊先生是一位思想和道德極高的學者,我從內心深處崇敬她。

這本書裏我看到一個對我來說蠻有趣的內容,就是楊先生國小的時候,關於星期的描述,是以行星的名字命名的,星期日叫做日曜日,有“月、火、水、木、金、土”這個倒是意外的收穫,日本現在的星期描述原來出處是從我們國家傳過去的,讓我恍然大悟。我真沒想到看楊先生的書,能夠讓我多了這個知識點,也算是意外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