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學生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是貓學生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是貓學生讀後感

我是貓學生讀後感1

這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生於1905年發表的作品。

小說從一隻貓對視角出發,小說從一一隻貓的視角出發,以窮學究苦沙彌家爲舞臺,登場的有把信口開河耍弄人作爲唯一樂趣的迷亭,學識淵博卻癡迷於古怪研究的寒月,看似看破紅塵卻也貪生怕死的獨仙。這些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道古論今,將當時日本明治社會的新鮮事討論個遍,穿插鄰居資本家金田嫁女的故事,用貓君的毒舌,嘲笑了當時知識分子空虛的精神生活,批判了金錢萬能的社會。

這部小說屬於寫生文,注重生活場景和對話的描寫,開篇常常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出的卻是一一些放諸當今社會依然不過時的深刻話題。小說構思奇巧,描寫誇張,文筆幽默犀利,讀來既妙趣橫生,又能發人深省,被譽爲日本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

在發表觀點時藉助一趣事而不是總是直敘,是作品的又一看點。如貓被年糕粘住嘴巴那段描述,風趣從容地展示了所謂的四條真理:難得的機緣,會使所有的動物敢於幹出他們並非情願的事來,是在說人遇到誘惑時總是情不自禁;所有的動物,都能本能地預測到吉凶禍福,是說人會本能地意識到危機;臨危之際,平時做不到的事,這時也能做到,這是說危險能夠激發人的本能,發揮超過平時不能發揮的能量;一切安樂,無不來至困苦,是指人不經歷苦難,不會感到什麼是幸福。

我是貓學生讀後感2

貓,或許只會令小部分人着迷,但儘管貓有多平凡,我也會對貓咪癡迷。既然有緣找到我的心聲——《我是貓》,就買下吧!我回到家中,捧着書細細地看着,細細品味着。

這本書是一一位窮教師家中的貓爲主人公,以這隻被“擬人化”的貓的視覺來觀察人類的心理,鍼砭現實生活中的市儈哲學。這是一直善思索,有見識,富於正義感又具有文人氣質,但至死也沒有學會捕捉老鼠的貓兒。

最令我難忘的是有一個人到那位窮老師家中偷東西,事後主人夫婦不厭其煩地列出被偷物品之量,還互相不斷罵對方買的東西太貴,應……

這隻貓兒發出極盡調侃的嘲弄和不屑,顯示了人類的市儈,對金錢的着重性。也許“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們並不能發現自己的醜惡。從這隻貓兒,我們可以知道盡管怎樣善良的人,心中總有一絲惡念,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一惡念保存好,不讓她併發出來。其實人類是如何分辨善於惡的呢?行爲還是品行?內在還是外在?我想我們不過以對自己好或者有益處的人歸分爲善,而對自己不好或者沒有益處的人歸分爲惡。人們總說外在不重要,其實外表乃是邁向成功的開始,形象不好便連開始也沒有。例如有一天,有一個乞丐向你推薦自己做你家的清潔工,你會接受嗎?大概只會給幾元錢打發以下罷了。人類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做着一些小惡的事情,在不自覺中,戴上了“有色眼鏡”——歧視別人。人類需要被大家鍼砭的地方還有許多許多,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誰能擺脫“天性”,突破“人性”的考驗呢?

我願意變成《我是貓》中的那一隻貓,給人們無限啓發,助人們揚長避短,開闢一條走向成功的捷徑。

我是貓學生讀後感3

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以貓的視角觀察了這個世界,並寫下了奇文《我是貓》。

寒假拜讀後,感觸良多。貓公的確是了不起,很多複雜的事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大概就是作爲一隻貓的好處吧。

書中以貓的視角觀察了英語入門教師苦沙彌的'世界,主要描寫了苦沙彌和他的幾個朋友。

苦沙彌大概就代表了作者本人。因爲這本書的主人公貓公的原形正是某天闖入漱石家中的小貓。書中的苦沙彌是個患有嚴重胃病的暴躁教師。他十分清貧,別人找他的家時都可以說“找那個房上有茅草的屋子就對了”。他其實很渴望金錢,但又看不起實業家賺錢的很多陰險手段。所以只能一直清貧。有一次因爲招惹了實業家夫人,於是遭到實業家手下的走狗的無盡的困擾。這個角色我認爲類似於中國目前的“憤青”。自己什麼也沒有,亦看不起其他任何人,是一種典型的病態心理。

美學家迷亭是苦沙彌的朋友之一。這個人非常有個性,嘴裏從沒有正經,胡謅八扯是家常便飯。他以捉弄別人爲樂,玩世不恭是他對人生的態度。整本書都有他的很重的戲份,可到最後我仍然沒有讀懂這個人。寓意過於深奧,只好略過不表。

理學士寒月則是標準的書呆子。他爲了做博士會去研究“吊頸學”“紫外線對青蛙眼珠的影響”等等荒唐的學科。爲了研究青蛙眼球去磨玻璃球,吹毛求疵的去追求完美球體,最後只是浪費了大好青春。迷亭問他什麼時候磨好,他居然會回答“快的話得10年,慢的話大概要20年”。真的是迂腐的可愛了。

哲學家八木獨仙則又是截然不同的風格。他的哲學除了兩個瘋子懂外,其他人全都認爲是笑談。我初看他的哲學還感覺有理,哪知越到後面越感覺不對。他只陷入了自己創造的完美世界。另外提一下,他的徒弟之一。

我是貓學生讀後感4

《我是貓》是日本作家夏日漱石早期的代表作,也是其成名作。在譯者的話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對於夏目漱石的作品,魯迅先生認爲:“夏目的著作以想象豐富、文辭精美見稱。……輕快灑脫,富於機智,是明治文壇上的新江戶藝術的主流,當世無與匹者。”而魯迅的《狂人日記》與《我是貓》在語言風格上的相似性,也早就有人關注了。確實,初識這本書,被吸引的是書的題目。細細讀下來,確是如此!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並且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這隻貓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爲長得醜,被人唾棄,撿了一條命,後被人稱“苦沙彌”的初級英語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爲喝醉落入了水缸中,被淹死了。

讀了這本書,我想:自負的人一直以爲自己了不起,因爲覺得人類擁有最發達、最聰明的腦袋,可殊不知,在那些小貓、小狗看來,人也不過如此,沒有絕頂智慧,沒有高尚品質,有時甚至連他們也不如,但我們又能說什麼呢?我喜歡貓的那種閒適和自然,即使是在它死的時候,它喝了酒之後暈乎乎的掉到了水缸裏,它掙扎,費盡了全身力氣也無濟於事,於是它選擇了放棄。雖然現在看來有些惋惜,但實際上這也是明智之舉,放棄掙扎的念頭,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死亡。

其實對於現實生活何嘗不是這樣呢?有時候,我們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身邊的事物,多一些自然,少一份拘束,多一分快樂,少一分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