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之墓觀後感(精選20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螢火蟲之墓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精選20篇)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

看過了這部電影,現在說說我的一些看法。影片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作爲日本軍國主義所發動戰爭的犧牲品的日本民衆的對戰爭的態度以及普遍心理。

可能是作爲老一代人的緣故,高畑勳並沒有過多的去描述這場戰爭的背景,也許是認爲這些事是不用過多交代的常識吧。但對於缺乏大戰歷史知識的年輕一代日本國人,在他們看到前人的懺悔時是否會明白其真意呢?他們應該先補上歷史背景知識,再來觀看該片,有人說該片是在控訴戰爭,我覺得這其實並不準確,它其實是在抨擊導致戰爭的日本法西斯。影片以主人公14歲的清太和4歲妹妹節子—戰爭的直接受害者由生到死爲主線,真實地呈現了二戰中日本民衆因生存而改變了人性中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人在難以自保的情況下產生的自私。我並不想批判因食物短缺而愈發自私的妹倆的遠房姨媽,相反,我還要肯定她的決絕,爲了讓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她放棄了她所能放棄的一切。

影片以螢火蟲爲名,螢火蟲本身即是一種寓意。戰亂中的這對兄妹,就好像是黑夜裏的螢火蟲之光悄然的飛向那落寞結局……這樣的場景賺取了許多感性的女生的眼淚,死亡是那麼的可怕,活着的人對死去的人難免會有憐憫惻隱之心。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2

《螢火蟲之墓》這個日本動畫片講述了一個生活在日本的叫阿泰的小男孩,和他的一位小妹妹在戰爭時候辛苦的生活。

一天,刺耳的防空警報響起了,阿泰不管三七二十一背上妹妹,向防空洞跑去。敵軍飛機扔的炸彈讓街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幸好阿泰跑得快,纔沒有被炸彈炸到。飛機走後,所有的房子瞬間被夷爲平地。大家都到了一所堅固的學校,阿泰找到了他的媽媽,但是,她已經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了。失去母親的阿泰和妹妹住進了一個被廢棄了的防空洞裏,那裏有很多螢火蟲。妹妹沒東西吃,同時爸爸又死了,阿泰非常傷心。妹妹在吃完最後一塊美味的小西瓜就靜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哥哥把她的骨灰放進了妹妹最喜歡吃的水果糖罐子裏,有許許多多的螢火蟲圍着罐子在飛。

在戰爭面前,生命是那樣脆弱,那樣嬌小。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後果是慘重的,炮彈毀滅了家園,讓人們流離失所,也沒有充足的食物來填飽肚子,寶貴的生命因此而毀滅!

那被螢火蟲圍着的糖果罐,彷彿在呼籲人們:要和平不要戰爭!生命是脆弱的,難道,我們只能用戰爭解決一個小小的問題嗎?

戰爭隨時在威脅着我們的家園,我們要好好的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3

今日午時,在家把昨日下的《螢火蟲之墓》看完了。

這部片子真的很感人的,沒想到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少年竟然會如此的堅強,親眼看着母親火化,爲了不讓自我的妹妹明白還能夠強忍心中的悲傷,他真的很堅強,也許所有的感動不是源於同情吧!

他,就這樣一個少年足矣讓我們肅然起敬……

還有節子,多麼可愛的一個小女孩啊,看到她就有種想抱抱她的感覺,可爲什麼老天對她那麼不公平呢?

最可惡的是他們那個所謂的親戚,不盡對他們不好,竟還把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節子,太可惡了!!!如果說在當時那種局勢下,她的自私暫且能夠理解的話,那她這樣傷害一個單純小女孩的心那就實在不該了!!!太殘忍了!!!

還有個情節真的讓我看得很憤怒:當節子去世以後,她哥哥去一家店買籃子安葬她,那店主竟然笑着說:“放一個小女孩足夠了”?怎樣能夠這樣莫視生命???

這部片子沒有過多的煽情來騙取觀衆的眼淚,而是讓人覺得很真切。宮崎駿的作品過去只看過一部《千與千尋》,瞭解得並不多,看了這部片子真的覺得他對人物細節刻畫得如此傳神,每個眼神,每個動作,足見這位大師的功底……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4

蕭索的大地,刺骨的寒風,一片片枯黃的葉子飄落下來。這讓我想到了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在二戰後期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被親戚家領養的哥哥清太和4歲的妹妹節子,在臨組的統治下遠離人們,藏在一個洞穴裏生活,但因爲得不到大人的援助而漸漸走向死亡的故事。

我從清太的媽媽躺在地上,身上血跡斑斑,漸漸死去,最後被扔進坑裏,這一幕體會到戰爭是殘酷的。直到現在還有地方仍在戰亂中,人民流離失所失去親人。我們身處和平的環境,所以我們要珍惜和平,創造和平。

我還體會到哥哥清太很關心很愛妹妹,因爲妹妹生病了,但哥哥沒有錢去買東西所以哥哥去偷別人東西,最後哥哥被發現了,他被抓進了警察局,可是無論他被怎麼打怎麼罵最後還是下定決心要給妹妹治病。最後妹妹也死了,在片頭清太死在人來人往的車站裏,雖然妹妹已經死了,但在清潔工人清理東西的時候從清太的褲袋裏翻出了妹妹節子喜歡吃的糖果,這說明妹妹已經死了但哥哥仍然關心她愛她。

我們要保護世界和平,愛護親友。只要我們和平共處,不去侵犯別人,就不會發生像這部電影裏這樣的事情了。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5

《螢火蟲之墓》講的是日本一對兄妹在中國攻擊日本時候的悲慘故事……

在日本,中國還沒來攻擊的時候這對兄妹就已經失去了,媽媽又突然得了重病需要哥哥的照顧,當時哥哥才14歲妹妹才3歲左右,叫:節子,中國的飛機來攻擊日本的時候,人們都忙着把東西埋起來的時候一枚導彈墜落到了媽媽的房間裏,哥哥想進去看看媽媽但是越來越多的導彈墜落,阻擋了哥哥的路線,但哥哥知道他再也不能失去剩下的親人了,他趕緊帶着妹妹離開,逃離了轟炸地點……

由於失去了媽媽,這對兄妹只好向親戚求助,又因爲姑姑動不動就打妹妹,碗裏的米飯越來越少。這對兄妹只好自己生活了,兄妹找到了一個沒用的防空洞,安頓了下,來哥哥拿出妹妹最心愛的水果糖,一打開罐子,罐子裏只剩下三顆糖,和一點點糖碎,妹妹不捨得吃那三顆糖,反而吃那一點點糖碎。

後來,妹妹受不了捱餓和疾病,悲慘的死去了。哥哥在昭和20年9月21日餓死在火車站,手還緊緊握着那個糖罐……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知道要愛護自己的生命,不能白白的糟蹋它。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6

《螢火蟲之墓》講述了戰爭期間,一家人不幸被空襲,只有他們兄妹倖存。他們無家可歸,不得不躲在姑姑家。但是後來他們被趕出了房子,他們不得不藏在一個山洞裏。山洞很暗。晚上,它們捕捉螢火蟲,照亮洞穴。但是第二天,所有的螢火蟲都死了,我妹妹很難過。後來妹妹因爲營養不良生病了。哥哥把家裏所有的錢都花在妹妹身上,給她買了營養豐富的東西吃。沒錢的時候,哥哥甚至去別人家偷點蔬菜給妹妹補充營養。但是這些食物不能爲我妹妹提供足夠的營養。過了幾天,姐姐死在山洞裏,哥哥很傷心,哭了一夜。

看了這個故事,感覺很感動。哥哥姐姐晚上看到螢火蟲,好像是希望逃離戰爭。那隻小螢火蟲能發光發亮。即使它只有一夜的生命,但它必須向它的兄弟姐妹展示希望。如果沒有戰爭,我弟弟妹妹就不用整天躲在戰爭環境裏,可以在家裏幸福安全的生活。但是現在戰火硝煙瀰漫,讓我弟弟妹妹躲了一天。我們不想要戰爭,不想要戰爭惡魔。我們想要和平,讓我們的日子像春天的花朵一樣美麗明亮。與我們相比,我們的生活比他們的幸福得多。如果他們能像我們一樣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代,那麼他們就不會受制於這樣一個悲慘的環境,他們仍然可以幸福快樂地生活。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7

《螢火蟲之墓》是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期,日本的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幸被殘酷的戰爭奪去了父母,家也被炸燬了,只剩下14歲的哥哥清太,還有年紀很小的妹妹小節。沒有了家,他們只得住在山洞裏,由於缺乏食物,小節因爲缺乏營養而病死,哥哥也因爲沒有食物最後也餓死了。

戰爭!這就是戰爭的罪惡!一個美好的家庭就這樣破碎了!因此,我也體會到戰爭就是生命的災難。“維護和平,制止戰爭。”這是我們的口號。我們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和平就是生命的港灣,讓我們回到有父母的幸福時光,也讓那些難民天天都過着幸福、美好的日子,讓我們好好地保護和珍惜這比藍寶石還珍貴的生命。行動起來吧!讓戰爭永遠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讓美麗而嬌嫩的“和平之花”繼續盛開,直到結出一個個“和平之果”,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活得精彩。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8

今天下午,在家把昨天下的《螢火蟲之墓》看完了。

這部片子真的很感人的,沒想到一個二十歲不到的少年竟然會如此的堅強,親眼看着母親火化,爲了不讓自己的妹妹知道還可以強忍心中的悲傷,他真的很堅強,也許所有的感動不是源於同情吧!

他,就這樣一個少年足矣讓我們肅然起敬……

還有節子,多麼可愛的一個小女孩啊,看到她就有種想抱抱她的感覺,可爲什麼老天對她那麼不公平呢?

最可惡的是他們那個所謂的親戚,不盡對他們不好,竟還把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節子,太可惡了!!!如果說在當時那種局勢下,她的自私暫且可以理解的話,那她這樣傷害一個單純小女孩的心那就實在不該了!!!太殘忍了!!!

還有個情節真的讓我看得很憤怒:當節子去世以後,她哥哥去一家店買籃子安葬她,那店主竟然笑着說:“放一個小女孩足夠了”?怎麼可以這樣莫視生命???

這部片子沒有過多的煽情來騙取觀衆的眼淚,而是讓人覺得很真切。宮崎駿的作品過去只看過一部《千與千尋》,瞭解得並不多,看了這部片子真的覺得他對人物細節刻畫得如此傳神,每個眼神,每個動作,足見這位大師的功底……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9

《螢火蟲之墓》不但爲我們展現了戰爭的殘酷,也生動的描繪了這樣環境下人情的冷暖,當遠方的姨媽得知兄妹兩人的母親已去世,又得不到作爲海軍軍官的父親的援助時,開始後悔收留這對孩子。夜晚的飯桌上,同樣的一鍋飯爲兄妹倆盛的是鍋中稀湯,而自己的兒女碗中的這是滿滿的食物,偏愛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做得如此露骨,連拿起飯碗準備吃飯的女兒,在看到身邊只有四歲大的節子在喝着稀湯時,都紅起了臉來。當兄妹倆最終被逼走時,姨媽那自私的嘴角冒出的最後一句話“我沒勉強你們離開,是你們要走的。”但當她爲兄妹倆的離開而得以的準備回屋時,卻聽得4歲節子歡快的笑聲。

隨着生活的日益艱苦,節子的身體漸漸垮了下來,當哥哥揹着病重的妹妹來到醫院時,卻只是得來了“只是營養不良”這樣的答覆,“回去多吃點有營養的就行了”聽得這話氣得清太嚷道“我連吃的吃不飽,還能說什麼營養!”在這樣飽經戰亂的年代,甚至連瓶抗生素的難以找到。

看着往日活潑可愛的妹妹一日比一日的消瘦憔悴的身體,觀衆的心也好似青苔一樣的難受,就好象上面放了塊鉛石,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0

親情是溫暖的,但再溫暖的親情,在戰爭這個殘酷無情的的兇器面前,也顯得那麼脆弱而悲涼。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能讓親情也變成悲劇的,那一定是戰爭。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

這是電影版動畫《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臺詞。從開篇起,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部悲劇,觀影篇的過程,就是看着這場悲劇如何走向即定的結果的過程;加上這部影片的主角們又是那麼可愛幼小的孩子,更顯得深沉而虐心。

在戰爭中失去父母的兩兄妹,沒有了家,甚至連親戚都不願收留他們。是啊,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人們有着太多力不從心的時候。哥哥終於決定帶着妹妹搬走,去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但是在不可預知的戰爭面前,一切努力都不意味着得到收穫,得到幸福。哥哥爲了妹妹不在餓肚子,可以冒着生命危險,趁着每次飛機轟炸之時的動亂而偷竊,卻無法阻止讓妹妹染上疾病,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她在飢餓和病痛中悲慘地死去。

妹妹在一個螢火蟲滿天飛舞的夜裏離開了殘酷的世界。哥哥握着妹妹的手,他不懂爲什麼自己已經爲了妹妹拼盡全力,卻還是不能保護住唯一的親人。戰爭面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終究哥哥在伴隨着絕望的夜晚倒在了人來人往的火車站,他在紛紛揚揚的熒光中。看到了所有親人和那段永遠回去的幸福時光。終於,他閉上了雙眼,在他的世界中,他可以永遠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我想知道在男孩閉上眼睛的那一瞬間,他在想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我說,所有人都明白,他的內心一定很幸福,因爲他終於可以永遠地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了。

沒錯,這就是親情,親情,特指親人之間的那種特殊的情感,不管對方是貧窮還是富有,是健康還是身患疾病,甚至無論善惡,都要接受對方。

怎麼樣?是不是覺得對以上的解釋很浪漫?是不是陡然覺得在“血緣”這強大到戰勝理智的紐帶面前,連愛情與友情都黯然失色?其實這就是從古至今人類最本質的、最單純的情感——親情。

血脈相連的愛,就像一根看不見的繩索,將親人們維繫在一起,組成家庭。那份愛是無法用理智來衡量和控制的。

幾乎所有家庭裏,我們都被父母寵着,守護着我們。就跟那個列子一樣,如果家是一株花,那我們就是花,我們奔放嬌豔。

而媽媽則更像綠葉,一般情況下她會被忽視,她會被遺忘,但是正是媽媽默默地付出,讓這樣的家更溫暖。

假如說,父親是泥土,我們是花,而弟弟妹妹是泥土之上,花朵之下那棵柔韌的而堅強的草。雖然並不起眼,但是一看到他們的綠色,就會讓人覺得生命充滿活力。

親人就是這樣的存在並不需要在物質上給予你幫助,但卻可以爲你帶來最大的精神力量。而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更是任何情感無法比擬的量,強大的力量。

當我們抱怨父母工作太忙,不能陪自己去遊樂園的時候,當我們埋怨父母管得太嚴,不准我們看電視的時候,當因爲我們父母的碎碎念而不耐煩的時候,父母卻在爲我們創建更美好的未來生活努力着。他們從不會刻意提起,,但絕不會忘記——這就是父母對子女最深沉的愛。

所以,我們反而應該理解父母,而不是讓父母理解我們的更多,我們的需求。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1

昨天看了一部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臺詞。這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話讓我知道,這部影片一定上演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

最令我難忘的一個鏡頭是:飛舞縈繞的螢火蟲,企盼永遠不會吃光的糖罐,最後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生活能給予他們的也只有這些了。注視着燈火通明的城市,兄妹倆安詳地睡去,那個糖罐此刻再也不會空了,伴隨着永遠的糖果的聲響,才感覺到原來死後的世界是這麼的美好。

戰爭帶來了什麼?這個電影讓我們感覺到了發動戰爭的一方同樣會反受其害,戰爭傷害的最終是普通的人民。戰爭一打起來就會有轟炸,一旦某個家人不幸離去那麼這個家庭的悲傷是一生都刻骨銘心的。如果失去的是青壯年,那麼老的和小的生存也必然成爲一個大難題。不禁要問爲什麼要有戰爭?戰爭帶給了那邊的人的家破人亡!戰爭也帶給了自己人的妻離子散!就算誰勝利又有什麼呢?可憐了那多麼美好的親情啊!

如果太多的戰爭,或許只有死亡纔是幸福團聚,就像電影裏在那個被遠遠拋出的空罐在空中旋轉,翻騰,掉落在黑暗的.草叢中。一點、兩點,漸漸的,許多的螢火上升,飄浮,遊動。微弱的冷光照亮已逝的妹妹,天真無邪的臉龐驚喜地看着生鏽的糖罐,親切熟悉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是來找她的哥哥,在車站倒下的男孩。終於又團聚了……

看這個悲劇的卡通片時,我想:最深的感情應該是患難與共吧!最難能可貴的歡樂應該是苦中作樂吧!在這部電影中將這兩句話表現的淋漓盡致,我依然難以忘記那一幕又一幕感人都場面。

我們現在都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漫天螢火的美麗更加襯托出戰爭的殘酷以及帶給人類身體以及心靈的傷害。真的是令人悲哀!戰爭,它所帶給人的,永遠是不盡的悲哀和刻骨銘心的傷痛呢!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珍惜我們所擁有的生命,珍惜自己的親人,珍惜我們的和平!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2

故事的主人翁是清太和他的妹妹節子。在遭受父母傷亡的情形下,還是孩子的清太擔當起照顧妹妹的角色,爲了生存下去,他們寄宿在鄉村的阿姨家裏,但是,卻遭到白眼和擠兌。最後,兄妹二人在山洞裏生存,靠政府的救濟和偷盜以及採集野外食物來維持生存。對於一個剛成年的城市男孩,還有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六歲小孩來說,這確實是有些難。

還記得故事的開頭,清太的媽媽對清太簡單的幾句囑咐,都沒有來得及告別,在一次空炸中就離開了兩個孩子,一個好心的阿姨給了清太和節子食物並安慰了他們,或許是可憐吧。節子哭着找媽媽的時候,清太在單槓上不停地翻越,與其說是他是在逗妹妹開心,不如說是這個少年,找不到其他方式來發泄自己了,因爲在妹妹面前,他就是媽媽,他就是家,他就是溫暖,所以,他忍住了淚水,並沒有哭。

之後就是寄宿在阿姨家的日子,螢火蟲,池塘,小魚,看起來這一切都是美的。但是呢?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阿姨越來越把他們倆看做白吃白喝的寄生蟲。討厭清太不去當兵,討厭節子半夜哭着找媽媽。我知道,清太有一個當海軍軍官的爸爸,他喜歡當兵,骨子裏也有保家衛國的熱忱,他何嘗不想呢?從他一開始的自衛軍的着裝,還有聽到日本戰敗投降的反應就更加證實了。但是,他要照顧妹妹啊。這麼小的節子,他怎麼能一走了之呢?

明明是清太媽媽的衣服換的米,但是隻給他們倆吃了一頓白米飯,其他的時候,還是讓他們吃菜糰子,讓他們喝米飯的水。他們倆搬出去住原始人的生活的時候,我一開始爲他們高興,覺得他們自由了,但是呢,兩個小孩如何生存下去啊。他們很快沒有食物可吃。只能各種途徑取得。

艾瑪,這樣細細回想,每個地方都有感觸的點,怕是寫不完了,所以,我想記錄幾個自己感覺震撼的場景和鏡頭吧——清太在翻單槓,節子蹲在地上哭,陽光把節子的影子拉長的鏡頭。那是赤裸裸的悲情啊。因爲節子半夜哭着找媽媽被阿姨說,清太悄悄在半夜揹着節子去田野讓她睡熟。兄妹倆沖洗糖果盒子的對話,是幸福,而不是抱怨。這是以喜寫悲嗎?

住山洞後,節子給媽媽做墓地,而清太以爲節子還不知道媽媽死掉,阿姨卻已經告訴了無知的節子,幼稚的她可能不會太傷心,但是以自己的方式紀念媽媽,這時候,清太終於忍不住,淚流滿面了。

節子生病去看醫生,撩起衣服,是因爲長時間的營養不良導致的一根根小小的坦露的肋骨。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去海邊玩,清太讓節子脫下衣服一起玩水的時候,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胖乎乎可愛的節子。

清太因爲偷菜被警察抓去,出門的時候居然看到了節子貓在警察署外等他,我們知道節子是怕黑的,但是小小的她卻因爲目睹了哥哥被大爺拖走而悄悄的跟了過去。這時候,是清太第二次淚流,他被打的滿是傷,緊緊的抱住節子,我相信,這時候的清太是幸福的,因爲至少他還有節子。

每次空炸的時候,村民都要躲到防空洞裏去,而這時候,只有清太逆着人羣向村裏跑去——因爲他要借混亂去偷取生活用品,手電啦牀單啦之類的。但是,他從來就不去偷別人的錢財。正是因爲這樣,空炸居然成了清太盼望的和高興的,儘管自己的母親是死於空炸,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藝術的表現手法呢?心憂炭賤願天寒吧。

節子來臨死前,用石頭給哥哥做飯,希望哥哥吃,還一直說謝謝哥哥。她還不懂得恨,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結尾處,新鮮的西瓜已經無法拯救奄奄一息的節子了,有一個爬滿蟲子的西瓜畫面,就是節子的寓意吧,明明美好,卻走向了結束。誰不難過,誰不痛心呢?

仔細想一下,還有一點特別感人,那就是,這明明是一個悲劇,但是影片中常常貫穿着節子可愛的笑聲,這無邪的笑聲在觀衆看來,是多麼的殘忍啊......

還有一處,節子曾問哥哥——螢火蟲爲什麼這麼快就死掉了呢?

誰是螢火蟲呢?是可以帶來光明和溫暖的代表。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3

故事採用倒敘的手法,作爲一箇中國人,用我們的視角觀看在戰爭中殘害我們祖國的敵人,並不是所有的風光勢力背後那些殖民軍的家人都生活無礙,戰爭的危害是相互的,中國軍民國家處於水深火熱,而日本民族的普通中下層人也收受到政策的壓迫,作爲一個島國,就像是被上帝拋棄的孩子,基本生存糧食供應本就很欠缺。

日本地形多山,深林佔地廣,靠海捕魚,但是農業確實難以發展,就算開闢了山上所有的荒地,也欠缺良好的地理地質條件,收成依然不能滿足現有人口,日本只能重視工業,糧食嘛,可以進口。但這是一個重要原因,戰爭爆發,軍糧需求激增,一切以爲國效力爲重,平民們只能舍口糧去貢獻,大和民族的國家意識還是有的,這也是戰爭中日軍佔領我國東北糧倉的重要原因,就地取材以維持軍需。

日本中等水平的百姓,並不窮但是也吃不上糧食,更別說是下層人民沒有錢什麼都買不到。小節和她哥哥所具有的生存能力只能說是勞動,但是無法獲取食物啊,人就會餓,兩個都還是孩子,一個卻以另一個的緊緊依賴來保持激情,對生活的希望就是相依爲命罷了。在那種天下人同難的日子,都勒緊腰帶過日子,他們這種命運的人無依無靠,唯一想着的就是吃飽,活着,當人餓了多少天對食物的渴望都是充滿在腦海裏的,真正有了食物也沒有力氣和衝動去吃,所能保留的就保留,也許會有一種人之將死的預感。

反而如果很多天沒吃飽飯,同樣處於一種幾飢餓狀態,人就會無線地渴望一點食物,哪怕用盡最後一份力也是在尋找食物,有了食物就會瘋狂地吃,沒有就算傾家蕩產不顧一切去換取食物,孩子畢竟是天真的,大人做事都是要看時局和家裏其他人的地位的。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4

今天是英語晚自習大家都認爲英語老師會讓我們看完電影后,他會來講課。可是事情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在看書的那一段時間,英語老師拿了一本《螢火蟲之墓》看了起來,他還對我們說:“這是日本一個叫野板昭如的一位十三歲的小作者在日本戰爭時期寫的一本書,野板昭如在自己的最後一點時間裏寫下的一本書。"

後來,閱讀課快下課的時候英語老師問我們要不要看《螢火蟲之墓》的電影。於是,我們就齊聲說好。‘’我覺得即使我們今天晚上少做了一張試卷但是通過這個電影也行你們能收穫的遠遠要比做一張試卷要好得多。”

野板昭如原本生活在一個可以說是幸福的家庭,可是後來因爲美國的侵略野板昭如母親叫野板昭如和他妹妹先逃出去。結果野板昭如的母親就去世了,不久野板昭如又在取錢時得知他爸爸也不幸去世了,得知這個消息清太不禁傷心欲絕,但是他想我還有個妹妹,“我一定不能讓他知道這個事實”後來,野板昭如還被他阿姨給逼得帶着他妹妹離開他家住到了防空洞和妹妹相依爲命,他妹妹也非常懂事。但過了不久野板昭如他們沒有吃的東西了,野板昭如爲了不讓他妹妹生病還餓着肚子所以野板昭如每天晚上都去搶偷東西給妹妹吃,直到有一天野板昭如沒人發現了爲此還進了警察局。幾天後,野板昭如的妹妹也因爲營養不良去世了。

當看到這裏時我也不禁流熱淚盈眶了。後來,英語老師還問我們一個非常深奧的問題:“你們現在也許還會和爸爸媽媽吵架,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爸爸媽媽不在了你還會和你爸爸媽媽吵架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確沒有想過。因爲以前我總是覺得爸爸媽媽對我好是他們應該的,和爸爸媽媽吵架我都認爲是他們的錯而不是我的錯。聽了英語老師的一番話我的確是深有感觸,今天會到家媽媽還問我要吃什麼我給你燒。我心裏的確的有些感動。每當我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時,和爸爸媽媽吵架時,以前我也許會和爸爸媽媽吵架但是,自從英語老師的問的這個問題後,似乎我的一切不愉快都沒有了。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5

可能是作爲老一代人的緣故,高畑勳並沒有過多的去描述這場戰爭的背景,也許是認爲這些事是不用過多交代的常識吧。但對於缺乏大戰歷史知識的年輕一代日本國人,在他們看到前人的懺悔時是否會明白其真意呢?他們應該先補補真正的歷史,再來觀看該片,有人說該片是在控訴戰爭,但其實並不準確,它其實是在抨擊導致戰爭的日本法西斯。

影片中第一次美軍空襲過後,有人在燃燒的廢墟前憤怒而又無助的高喊:“我們到底做錯了什麼,爲什麼要趕盡殺絕!”是的,作爲民衆的日本國人也只是日本軍國主義所發動戰爭的犧牲品,但比起被自己的國家所帶去災難的國家的人民這句問話便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其實《螢》並沒有表現對美軍的仇視,有的只是對未來的迷茫和對現實的無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軍對日本採取了長期的轟炸,故事主人公的母親在一次空襲喪生,作爲艦長的父親也在戰爭中杳無音信,留下了年僅14歲的清太和4歲妹妹節子住到了遠房姨媽的家中,過起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人在難以自保的情況下難免會變的自私起來,隨着戰勢的惡化,生活變得越發艱難,兄妹倆與遠房姨媽的關係變得越發不和,最終由於忍受不了姨媽冷言冷語的清太帶着妹妹離開了姨媽家住到了一個廢棄的防空洞中,日子過得艱苦,但卻快活。

爲了在黑夜裏給防控洞帶來光亮,哥哥清太抓來螢火蟲放到了兩人蚊帳裏,看着洞中飛舞的螢火蟲哥哥帶着興奮給妹妹講起了自己去父親的軍艦觀看閱軍的情景,激動之餘唱起了軍國主義激勵士氣奔赴戰場的軍歌,並擺出了開槍的姿勢,然而接下來的一剎那,清太沉寂了下來,看着自己與妹妹的處境,又想起了生死未卜的父親,激情被漆黑夜色吸吮,隨着螢火蟲的飛舞而消散殆盡。這一心境的落差正是監督對發動這場戰的日本軍國主義的抨擊,曾經鼓舞着人們奔赴戰場,帶來的卻是飛蛾撲火的災難,那些鼓吹戰爭的謊言都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沒了底氣。當影片接近尾聲清太得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先是發問“投降了,那我們豈不是戰敗了!”本以爲他會帶着戰敗恥辱的心情繼續發問,然而接下來這句卻是“我們投降了,是不是意味着不用打仗了?”這纔是當時日本國民最真切的的渴望。然而,戰爭的結束並沒有阻止悲劇的繼續,海軍的全滅,父親的陣亡撲滅了最後一絲希望,清太在拿着救濟金返回的路上,悲痛絕望的自語“爸爸,你不要死,你死了我們怎麼辦?”影片中每一句話語都是那麼的切合實際。作爲哥哥,清太此時最關心的是如何能養活妹妹和自己。

作爲哥哥的清太爲了妹妹表現得實在太堅強了,母親的死一直隱瞞着妹妹,將痛苦獨自一個人承擔了下來,有努力的照顧妹妹,爲了給的病的妹妹做點好吃的去農田裏偷盜,結果農夫抓到痛打得遍體鱗傷又送到了警署。

“那天,姨媽告訴我,媽媽已經死了,埋在地底下。”

原來自己一直隱瞞的事實妹妹早已知道,此時積壓的悲傷再也按捺不住了,淚水順着臉頰流淌下來,這也是片中清太第一次落淚,但在妹妹面前他還是強壓着悲傷哽咽着,沒有發出聲來。

“爲什麼媽媽和螢火蟲都那麼快死?”

當節子埋葬死去的螢火蟲時這樣問着哥哥,這讓人不免聯想起櫻花來,作爲日本的國花,櫻花有着短暫的盛開和絢爛的凋零,比起櫻花螢火蟲的命運似乎更爲悲慘,它生活在夜間,在黑夜裏發散着微弱的光亮,像是殘喘而又掙扎的希望,然而當黎明的曙光真的出現它的光亮卻消失了,慘淡的死去,又有誰能爲它立上墓碑?故事的借喻在這裏變得明朗,戰亂中的這對兄妹,就好像是黑夜裏的螢火蟲之光悄然的飛向那落寞結局……

其實何止這兩兄妹的命運如此淒涼,動畫只是借兩兄妹的遭遇來表現這整個時代的悲劇,片頭哥哥餓死在街頭,到了晚上有人來清理街道時,除了清太還有幾個孩子躺在一邊,其中有的已經不行了,不過,剩下能夠救活的又有誰來救呢?

作爲國人不得不撇開動畫,想想我們自己,因爲我們纔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受害者,在爲日本無辜生命落淚的同時是否應該想得更多一些呢!我們才更是被捲入這場罪行的無辜受害者!如果我們戰敗,或許連螢火蟲的命運都比不上。想到國產動畫的發展,也許國內的審批制度是嚴格了些,但我們的製作方也做出一部這樣的動畫來,想不出什麼樣的審批能限制得了。不要總是年輕的一代沉浸在他人的悲傷,忘記了自己的傷痛。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6

本片講述的是一對兄妹因爲戰爭而遭受迫害的事,整部影片完全沉浸在一種色調灰暗,充滿了悲涼無奈的氣氛中,靜靜地進行着。故事一開始在一個荒涼頹敗的小小的車站裏,匆匆而過的行人頭也不回的往前走。鏡頭徐徐拉過,一個穿着破敗的人影出現銀幕上,絕望而疲憊的眼神,髒兮兮的臉頰,蓬亂的頭髮,傷痕累累的肌膚,卻不停的念着媽媽、節子……

這是一部反映真實二戰中,日本人民被戰爭吞噬的動畫電影。它的主角,不是結束不義戰爭的救世變身英雄;它的主角,只是平平凡凡存在過的男孩女孩。所不平凡的,即他們不應該卻又無奈地掙扎在戰爭背景下。在一次空襲過後,這對兄妹倆失去了母親,做海員的父親也早已在戰爭中逝去。留下的,是一些預先藏好的生活用品,是兄妹倆即將開始的寄人籬下的生活;還有,就是這個妹妹笑着玩過的糖果盒。

抹去少年的淚水,就必須學會習慣,讓心堅強。寄人籬下的生活,率真的妹妹適應不了,兄妹來到野外紮營。清苦、卻有難得的自在,以及別一樣的安寧,還有——螢火蟲。

最難忘兄妹倆在野外抓螢火蟲,螢火蟲從他們攤開的掌心中旋舞上升,自由自在,幽幽瑩瑩。映出妹妹天真欣喜的笑容,映出哥哥輕鬆釋懷的舒心,映亮在翩然流光中互視着的眼睛——喜歡這種片刻快樂的眼睛,渴望幸福和平的眼睛。螢火蟲很漂亮、妹妹很可愛、哥哥很健康,一切都很純美,但背景是,戰爭——很無情地,註定了這一切只會是一個心痛。螢火蟲悄悄淡淡地轉瞬即逝,他和她也如這小小的螢火蟲,輕盈地閃過流光,又無聲無息地消逝於註定的悲劇。螢火蟲死了,他和她爲它砌墓、爲它傷心。他和她消逝了,有誰來捧起櫻花掩上他們過早傷痕累累的身心,有誰來爲他們落淚呢?

活在幸福與未來太沒有保障的年代,對他們來說是否太艱辛太難適應?在這戰爭中,活下來的人是幸運,還是先死去的人幸福?又有誰能回答?!

在那場戰爭中,有多少人笑着看過螢火蟲的美麗,再悲傷地爲它砌墓,然後面對自己死亡?又有多少人還沒有認真開心地欣賞過螢火蟲的舞蹈,就毫無準備地永遠失去了機會?誰能說不曾有過類似的真實,真實得、讓人心痛......看着螢火蟲的生命之舞,我不止一次想哭,卻流不出淚水。這種心痛不是哭過

一場就會好過一些,它墜在心頭,很難消散忘懷。年少的我說不清也道不明那種感覺。我不曾有過在戰爭中瀕死的經驗,也沒有因戰爭而失去一切的刻骨之痛。有的是牢記着被侵略過的恥辱與傷害,還有一對兄妹被戰爭一點點撲滅的生命之光……

一開始看完這部《螢火蟲之墓》總覺的天空都是灰暗的,標準的悲劇,情節也不夠精彩,不免稍微有些失望。隨着時間的推移卻發現,再也忘不掉了,每一個情景。真的,是真的,再也忘不掉了,一想起便是微微的苦楚溢滿胸口,卻泛着一點點淡淡的溫馨。這部電影不止讓我一個人認識到戰爭的無情性,不論哪個國家,只要發生戰爭都會波及到每個國民,而人民卻是無辜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有戰爭的地方就有悲劇。多麼希望這個世界再不要有戰爭,再不要有悲劇了。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7

————社會與人性

這是一部和宮崎駿的《龍貓》同時製作的吉卜力動畫電影,卻完全沒有《龍貓》的輕鬆美好。正相反,這部片子反映出日本近現代最爲黑暗悲慘的一面。

故事是以兩個死去的亡靈的視角來敘述的。亡靈看着生前所遭受的種種磨難,無聲地哭泣着。我不知道導演安排這對悲慘兄妹的亡靈,靜靜地坐在駛向遠方的火車上的用意是什麼,或許他們將不再有戰爭,不再有飢餓,不再痛苦。這讓我想起日本著名音樂人吉田潔的一首歌《遙遠的旅途》,同樣充滿無限蒼涼的意味。這亡靈化爲永恆的悲劇。我想這部片子不太適合小孩子看吧,過於壓抑了。

哥哥誠田,帶着可愛年幼的妹妹,原本過着一家四口幸福美滿的生活。可是戰爭瞬間爆發,摧毀了一切。隨着時間的推移,主人公失去的越來越多,我們的靈魂也被撕扯的粉碎。“螢火蟲”象徵了希望,光明及美好的回憶。可是即便這光明也只是茫茫黑暗中唯一的微光,導演也殘忍得建造了一座墳墓。這個墳墓的名字叫“絕望”。節子哭泣着說:爲什麼螢火蟲的生命和媽媽的生命都那麼短暫呢?

節子的糖果罐,裝的不僅是糖,也裝着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裏的,節子所有幸福。終於節子的骨灰也放進了糖果罐裏,而她的哥哥知道生命的最後,都帶着它。帶着對這個曾經不知人間冷暖,單純幸福的妹妹的,所有回憶。

人性是什麼?在這部片子裏反映得很透徹。主人公誠田原本是個樸實善良的少年,面對親人的生死離別,連掙扎反抗的力量都沒有,孤身帶着妹妹,過着苟且偷生的日子。明知偷竊有罪,可是在生死的懸崖邊,還有什麼比生命更寶貴的呢?更何況世態炎涼,沒有人願意向這對可憐的兄妹伸出援手,此時面臨絕境的誠田,在戰火中冒死靠着偷竊來維持兄妹的生命。面對的燒燬自己家園的戰火,面對倉皇逃竄的人羣,竟發出歇斯底里的嘲笑:“再多來一點炸彈吧!”從被戰爭傷害,到對戰爭無奈,再到不得不依賴戰爭生存,這中間有太複雜的人性。正如資中筠老先生所言:人性中既有善良也有邪惡,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下會呈現不同的狀態。兄妹兩並沒有怨恨任何人,只是悲傷,到後來連悲傷都沒有了。最後,一切都沒有了,一切都成爲過去。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8

我是在深夜裏完整地看完了《螢火蟲之墓》這個動漫影片的。說實話,看的過程中我有過憂,有過怒,有過喜,有過哀,有過怨恨,有過沉思,有過惆悵,有過感動… …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這是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第一句臺詞。起初我不明白,電影以這樣一個臺詞作爲開始的目的是什麼。但當我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少年,氣息奄奄地躺在人來人往的車站,正走向他14歲短暫生命的終點,恍惚間,少年看到了他死去的妹妹,看到了那個飛滿螢火蟲的夏天。一種淡淡的憂傷在我心中油然升起… …

貌似回憶中那時候的哥哥和妹妹是幸福的,裝滿糖果的小鐵盒子、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哥哥拉着妹妹的手在夜晚奔跑以及妹妹銀鈴般的笑聲都成了即將發生的悲劇的無情鋪墊。

接着悲劇伴隨這毫無預料的空襲戰爭開始上演了,媽媽在轟炸中突然離世。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爲了讓天真無邪的妹妹繼續好好地活下去,快樂地活下去,哥哥能做的只是將媽媽死去的消息瞞過年幼的妹妹。本來就很年幼的哥哥就這樣無力地承受着失去親人、家破人亡的痛苦。

空曠的廣場上,哥哥賣力地爲哭着要找媽媽的妹妹表演着單槓,夕陽下兩個瘦小的身影顯得那麼單薄。也許,就是在那一刻,哥哥試圖將所有的悲傷獨自一個人扛起,決定在紛亂的廢墟上爲妹妹擎起一片晴空吧。

家破人亡之後,兄妹倆去投靠親戚。然而,無情的戰爭卻讓濃濃的親情變得尷尬而又疏遠,物質的貧乏更使人們彼此冷漠。我能清楚地觀察到這種冷漠無處不在,這種疏遠被親戚的話語、動作體現的淋漓盡致。可是孩子呢?天真可愛的節子只是知道餓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哥哥爲了妹妹的生存,也只能忍着傷痛變賣母親的遺物,忍着寄人籬下的落寞堅強地活着。面對親戚的冷漠,哥哥沒有哭,而我一個觀望者卻漸漸地陷入了哀想之中……

越來越多的白眼和碗中越來越少的米飯暗示着他們必須離開了。堅強懂事兒的哥哥終於決定帶着節子搬走,去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家。但是,在唱着歌快樂離開的時候,誰也不能料到因那戰爭而不可逆轉的悲慘命運。螢火蟲再次飛舞,兄妹倆的厄運卻不斷降臨。

期間,還在戰亂中殘存、依然活的很快樂的其他孩子們來到兄妹倆簡陋的居住地遊嬉、搗亂、嘲諷的這一個細節讓我看到了戰爭中體現出來的世態炎涼,也看到了戰爭導致的人情絕望……

漸漸絕望的日子裏,飢餓和疾病是困擾他們的最大問題,爲了讓節子不再餓肚子,哥哥只好去偷,而且是趁飛機轟炸之時。每當在人去樓空的屋子裏找到一些食物,他都會無比興奮。影片爲這段生活賦予了更多的筆墨:廢棄的家園,荒涼的原野,恬淡與殘酷相間,冷漠與溫情並存。

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慢慢地我看懂了:在漆黑的廢棄山洞中,哥哥將螢火蟲捉進蚊帳,漫天飛舞的螢火蟲在夏季悶熱的深夜裏明明滅滅。哥哥將熟睡中的妹妹緊緊抱住,生怕一鬆手就又會失去。然而,戰爭本身就意味着失去。

是啊,螢火蟲的一生只有一個夜晚,一切都在夏日微醺的風中逝去。我知道螢火蟲的逝去意味着整個故事會朝着最悲涼的一面發展… …

原來節子早已知道媽媽不在了,並以那麼小的年紀理解了死亡和墳墓的含義。一捧捧螢火蟲的小屍體,從節子手中墜落,混入泥土,化作塵埃,哥哥彷彿看見了媽媽那同樣脆弱的肉體燃成灰燼的樣子。死亡再一次擊打着哥哥幼小而堅強的心靈,這時滾過面頰的淚水,也許是爲了媽媽,也許是爲了螢火蟲,也許只是爲了生命不堪一擊的脆弱。突然,我又回想起之前哥哥要變賣媽媽的遺物的時候節子百般阻撓哭鬧的情節,原來無情的戰爭讓節子的心早已不屬於童真無邪的年代。

螢火蟲,只能活一個夜晚。在美麗的夜裏,它盡情展示魅力,然後在黑暗中悄然墜下。惡劣的環境使節子身上起了溼疹,他們沒有錢去看病,更沒有錢去買藥品……年幼的節子終究沒能逃過飢餓和疾病的雙重摺磨,悲慘地死去。

節子死的那天也是在一個滿天都是螢火蟲的夜裏。那時候哥哥取了錢,買了她想吃的東西,節子卻含着笑,收藏起最美的兩個石頭,跟哥哥說那是她留給哥哥的晚飯,讓哥哥吃… …她已經很疲憊了,幾乎沒有了呼吸的力量,她在這種無奈的絕境中顯得那麼平靜,在面對飢餓和疾病的痛苦中她依然顯得那麼堅強……節子似乎在最美的風景中去找那只有在夢裏才能過的幸福生活。

當螢火蟲再次亮起的時候,那個裝糖果的小鐵盒子,那個有着銀鈴般笑聲的名叫節子的的小女孩,那個山腳下門口搭有秋千的防空洞,那漫天飛舞的螢火蟲……所有這些都令人感到一種令人窒息的悲涼。一切都隨着殘酷的戰爭成了痛苦的過往,天真爛漫的節子,活潑懂事的節子,堅強可愛的節子… …

一切都那麼殘酷,一切都那麼不近人情,在戰爭面前一切都是那麼徒勞。哥哥爲了妹妹和自己能夠生存下去已經拼盡了全力,可他仍然不能保住唯一的至親。絕望伴隨着夜晚降臨,當火斂節子的火焰漸漸熄滅,幽幽的螢火蟲爲孤單的哥哥唱起最動人的旋律,紛紛揚揚升騰着的螢光在最遠的天空結成溫暖的笑臉。那是戰爭奪走的他所有的親人和生活的全部……

那一季……

是落櫻如雪換芳華.....

色調灰暗,充滿了悲涼無奈的氣氛。漫天螢火的美麗更加反襯出戰爭的殘酷以及帶給人類身體以及心靈的傷害。真的是悲哀的透不過氣來呢!發動這場戰爭的人類啊,你們有多麼的愚蠢,你們又多麼的冷酷和殘忍!!!無論以什麼名義所進行的戰爭,它所帶給人民的,永遠是不盡的悲哀和刻骨銘心的傷痛呢!而活着的我們,是否應該不斷地進行反思和祈禱呢?

反思戰爭,反思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痛,祈禱和平,祈禱和平永遠不要再跑掉!願我們的世界永遠和平!

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珍惜我們美好的生活,珍愛我們身邊的每一位親人,朋友!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19

假期的時候,把《螢火蟲之墓》看了一遍。故事說的是二戰尾聲,戰火燃到了日本,一對失去雙親的兄妹在親戚的冷遇下,被迫躲進一個無人洞,過着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哥哥最大的願望就是養活妹妹,和妹妹一起去追逐那片螢光。可是妹妹由於長期營養不良,生病去世。哥哥亦因爲嚴重的腹瀉,最後也在車站離世。

看完這個故事之後心情很沉重,它透過一對命運悲慘的兄妹來折射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不過是一個看螢火的小小願望,卻因爲一場無情的戰爭被剝奪得消失殆盡。喪失雙親,流離失所,人性的冷漠,哪是兩個剛剛認識世界的孩子所能承受的。戰爭不過是貪婪者爲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展開的殘酷遊戲,卻要無數無辜的生命給他們陪葬。

生命本來就是脆弱的,更何況是兩個年幼的孩子。因爲自己的慾望而無視別人的生命,這是每個有良心的人都不會認同的吧。還有那些拋棄兩兄妹的所謂的親戚,人性的冷漠真的令人感到十分的心寒。自私自利,到底是人的本性,還是人性的悲哀。

不過令人動容的是,兄妹倆樸實純真的真摯的情感,他們相互扶持,雖然年紀尚小,卻能爲對方着想,讓人在故事殘酷的背景下,亦感受到絲絲的溫情。

作者筆下的故事樸素真實,卻字字鏗鏘,令人真實的感受到殘酷淒涼,因此更加的痛切動人。這本書給人的是不斷的拷問與反省,令人久久難以平復。

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篇20

《螢火蟲之墓》講的是日本一對兄妹在中國攻擊日本時候的悲慘故事……

在日本,中國還沒來攻擊的時候這對兄妹就已經失去了爸爸,媽媽又突然得了重病需要"哥哥"的照顧,當時"哥哥"才14歲"妹妹"才3歲左右,叫:節子,中國的飛機來攻擊日本的時候,人們都忙着把東西埋起來的時候一枚導彈墜落到了媽媽的房間裏,"哥哥"想進去看看"媽媽"但是越來越多的導彈墜落,阻擋了哥哥的路線,但"哥哥"知道他再也不能失去剩下的親人了,他趕緊帶着妹妹離開,逃離了轟炸地點……

由於失去了媽媽,這對兄妹只好向親戚求助,又因爲姑姑動不動就打妹妹,碗裏的米飯越來越少。這對兄妹只好自己生活了,兄妹找到了一個沒用的防空洞,安頓了下,來哥哥拿出妹妹最心愛的水果糖,一打開罐子,罐子裏只剩下三顆糖,和一點點糖碎,妹妹不捨得吃那三顆糖,反而吃那一點點糖碎。

後來,妹妹受不了捱餓和疾病,悲慘的死去了。哥哥在昭和20年9月21日餓死在火車站,手還緊緊握着那個糖罐……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知道要愛護自己的生命,不能白白的糟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