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觀後感合集15篇

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孔子》觀後感合集15篇

《孔子》觀後感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讀起琅琅上口的《論語》,就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在班上看了《孔子》這部電影,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孔子的瞭解,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滌。

孔子出身於魯國,是一個有愛心、有智慧的人,主張禮儀仁和。當時的社會極其混亂,孔子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沒能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隨後的十四年,孔子率領衆弟子周遊列國,傳播其思想,並進行文獻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學說爲後世留下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曾經說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覺得這句話說的非常好。在當今社會,大家都愛面子,怕丟臉。因爲愛“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時候會變得不懂裝懂。我以前也有這個缺點,有時候老師上課講的題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課後去問老師或同學,可又怕他們說班幹部還不認真聽,所以,就一直把題目憋在心裏,而導致成績下降。後來,我發現這個缺點實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會的題目越積越多,腦子裏一片糊塗,嚴重影響了我的學習。現在,我再也不會不懂裝懂了,上課認真聽,遇到難題先思考,實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把每一道題都想清想透,成績也在一點點的.上去。

作爲一名學生,我們應當學習孔子對學問孜孜不倦的態度,對學習“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以及剛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爲一個有知識、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學之人。

《孔子》觀後感2

他,是魯國人仰慕的國相,也是遊歷各國的乞丐,更是東方的智者。這是孔子。

在戰亂年代,孔子的才幹爲各國所推崇,但他卻一直保持不變,一直爲國家效力,直到今天。很遺憾,孔子被奸人所害,被迫離開魯國,開始了一次十四載的遊歷。看着這裏,我不禁感嘆上天竟如此不公正,如此對待這位聖人。

孔子是一個平凡的人。孔子四處奔走,途經衛國,見到南子,說了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孔子對南子也很欣賞,但她始終是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最後南子一改跪拜孔子的輕浮態度,孔子也拘謹地回禮。

孔子一生奔波十四載,飽嘗人情冷暖,經歷離別之痛。寒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突然,冰塊裂開,竹子掉進湖中,孔子的弟子顏回奮力跳下湖中去撈竹子。遺憾的是,顏回最終與世長辭。在顏回被其他弟子擡走之前,孔子只是一聲不吭地抱着他的屍體呆了好幾個小時。孔子對顏回的愛遠大於對兒子的`愛,因爲兒子只能繼承他的血脈,而顏回可以繼承他的大道。

最後,以前在魯國陷害孔子的人,把孔子送回魯國。孔子在回魯國之前說過:“我可以回去,但是我只能專心講學,不要用政治來打擾我。”

今天,在沒有戰亂的年代,像孔子這樣有高尚品德的人可說是寥寥無幾。要達到孔子這一境界實在不容易,如果你心無旁騖,堅決不做“禮”的事,遵從禮義仁和。要做一個高尚的人。

華夏文明的創造者——孔子中華文化的偉大英雄。像一杯美酒,越飲越醇厚,像一輪明月,越久越清;像一縷火光,照亮整個華夏。

孔子,一身衣裳成名傳奇,一部《論語》流傳千年。那是孔子。

談到儒學,人們無不想到孔子。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輝煌,是因爲孔子;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輝煌,是因爲孔子;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輝煌。

天不生仲尼,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我讀過《孔子》,深思許久…

《孔子》觀後感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朝聞道,夕死可矣”……電影《孔子》帶我們重回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恍惚中,我彷彿聽到了孔子對弟子們的諄諄教導;聽到了顏回謙跟恭敬的話語;聽到了子路勇敢果斷的聲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們奉爲“至聖”,他如一顆絢麗的流星,在歷史漫長的黑夜中用短暫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給後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啓示……

銘記戰爭的教訓。

孔子助魯國抗齊時,幾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敵軍潑灑而去。霎時間,火光把天都映紅了,慘叫聲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燒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慟不已,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混亂年代,有什麼對錯可言?弱肉強食,或許是戰爭年代最殘酷的。

保衛跟平的年代。

試看戰爭年間,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百姓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一場戰爭動輒就要死幾千人,甚至幾萬人;而跟平年間呢?社會安定,百姓們豐衣足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兩者相比較,保衛跟平,難道不應該嗎?

珍愛寶貴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會,僅一個季平子死亡就要幾百人甚至幾千人陪葬,難道人命真的有貴賤之分嗎?不,只是因爲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那時的統治者視人命如野草般,動不動就草菅人命!孔子爲了救一個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戰羣儒”,以一己之力駁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這就是孔子“仁義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電影中,孔子曾與弟子失散,路人這樣描述他:“氣度像個大人物,卻像喪家之犬般狼狽。”讓人有些心疼:一個聖人,怎會落魄至此?有幾人又能理解孔子?

從血淋淋的`歷史中,我們得到的啓示太多太多:銘記戰爭的教訓;保衛跟平的年代;珍愛寶貴的生命。

《孔子》觀後感4

歲月不居,時光徙轉。一擡頭、一低眉、一剎那、一慌神,你已顛簸了半生的光陰。——題記

他們是去陪葬的人。那一個個被捆綁起來的窮苦百姓,他們極其可憐,或許有些人都不清楚那位死去的庸君是誰。呵!這一回,也不知又有多少孤魂野鬼遊蕩在人間。然而,總是會有漏網之魚的,這回是一名正直舞勺年華的男孩,他靈活的穿梭在林間,身後百萬大軍。他跑到孔子家躲起,然而,紙裏包不住火。事情泄露後,孔丘用巧妙的言語保全了男孩。

孔子因才高智廣而被重用,與此同時,他也向魯國君主提議用“仁”去教化人民,反對殘殺。當然治理好一個國家需要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孔子因受權貴離間,最終被排擠出朝堂。魯國已無立足之地,自此他的艱辛和風塵便在歲月中展露的一發不可收拾。

是日,天光陰沉,雲霧聚鎖,彷彿註定他這漫長的.一生將在陰鬱寥落當中挨度。之後孔子隨同他的弟子到宋、衛、蔡、齊、楚等國出遊。但他的政治主張並能得到熱衷於血腥與的各國諸侯重視。這一路途中,他經歷了太多的艱辛險阻。遭受過質疑與冷嘲熱諷,甚至還有小孩侮辱他,但他始終平靜理性地對待這個社會,他依舊主張以仁政治國遠勝於殘殺爲王的統治。他的思想並沒有因歲月流逝抑或是其他一切而動搖,這是最令人敬佩之處。

在我看來,孔子也是常人。不僅僅心繫他的仁政,他也有細密的情感,當弟子顏回爲保全竹簡而丟失性命時,是他是有心的,亦是無奈的;他是悲傷的,亦是自知的。

他是魯國人,雖已在外跋涉,但畢竟它最初的政治寄託還是給了這個父母之邦,所以他從未忘記過她。在如此短暫又長久的時間裏折磨着他內心的指望,彷彿要將他弄的遍體鱗傷。他是安定的,亦是窘困的。他之於父母之邦自始至終都是局裏人,不然他怎樣內心始終渴望又重回故土?

他半生的前程,命運是跌跌撞撞。好在但並沒有辜負了自我一顆赤子之心。他選擇了遵循自我的心,無論一意孤行或是前方疾風驟雨,他獨一襲青衫,馨香如故。

《孔子》觀後感5

昨天,我聽媽媽說銀谷影城正在熱播電影《孔子》,我立刻手舞足蹈起來。媽媽見我這麼興高采烈,便答應帶我去看這個電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出生於公元前五世紀。他學問淵博,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整個電影講述的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先後去過衛國、蔡國、齊國、鄭國等國家。

孔子本來在他的家鄉魯國享有很高的官職—司寇,他倡導用禮儀治國,讓國家富強,不同意連綿的戰亂,耗費錢糧,這樣才能使天下太平,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可是他這種理念當時並沒有被魯國國君採納。雖然這樣,孔子還是在魯國廢除了一種不文明的行爲——“殉葬”。古代,每個有錢的主人,手下都會有一些奴隸,而主人去世後,他的奴隸就會一個不剩的拉去陪葬,看到這殘忍的一幕,令人心驚膽顫。有一次,一個大臣的父親死了,他的一個小奴逃到了孔子家中,哆哆嗦嗦地說了實情。第二天上朝,孔子帶來了了這個小奴,國君憤憤地說:“你怎麼能不告知我,私自收下這個小奴呢?”這時,一位朝中大臣對孔子說:“奴隸陪葬是一種禮節,你是不能收留的`。”孔子不慌不忙地說:“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爲什麼不去陪葬呢?”一下子說得這位大臣啞口無言。但孔子最後還是被魯君趕出了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後,先後周遊了很多國家,都沒有得到重用。這時,魯君派人請孔子回國,孔子經三思後同意了。但在返程的路上,令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當他們的馬車行駛在冰凍河面上時,冰面突然崩裂了,書簡掉到了河水裏,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知道這些書簡是孔子的全部心血,所以不顧自身安危跳進冰水,救出了這些書,而他卻被冰冷的河水凍死了。看到這時,我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孔子周遊列國14年,終於在68歲時回到了魯國,專心講學,最終在73歲時因病去世。孔子的精神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他那不因艱難而退縮的的品格深受人們敬佩,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懷念他,時時刻刻學習他。

《孔子》觀後感6

當你被迫離開魯國時,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軀時,你在想什麼呢?是在怨恨嗎?你似乎知道這是大司徒的陰謀,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決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聲,是你的心聲麼?努力,不讓眼淚流下,你的心,也變的沉淪了麼?是否後悔當初說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間。”……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望着茫茫無盡的沙漠,你額前的幾縷髮絲輕輕的在飛舞。此時的你,在想什麼呢?是在思念遠方的親人麼?是在詛咒那姓季的麼?還是在擔憂自己的未來……顏回來了,你卻不願他跟隨與你,你望着無垠的沙漠,說:“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沒有榮華富貴,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顏回的的話,卻讓你改變了主意,“如果改變不了世界,那就改變自己的內心吧。”這,曾是你對顏回說過的話……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你彈琴數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彈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這荒涼的山谷裏。指尖撫琴,一個個音符飛舞出來,這是否是你想說的話,你那緊鎖的眉頭,是在思考嗎?在抱怨命運的不公,在傷心自己的遭遇,還是在……就像南子說的:“人們都只是領悟了孔丘那痛苦,卻未真正體會他那痛苦的境界……”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抱着顏回那冰涼的`身體,聽着子路戰死的消息,你,落淚了。你曾經面對齊國幾百乘戰車,沒落淚;在武子臺上面對血流成河,你沒落淚;自己被迫離開魯國,你沒落淚……可如今,你卻落淚了。你在想着顏回拼命救回你的書的樣子吧,在想子路浴血奮戰的樣子吧。他們在你的教導下,是那麼的善良,勇敢……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重回到魯國已數年的你,已滿頭白髮。靠在門柱上,清風吹起你那白髮,望着門外那座山,你是否會憶起你年輕時候的事情?你身邊的《春秋》靜靜的看着你,你也望着它。終於,你說出了你心中所想:

“後人理解我,都因此書;後人誤解我,也因此書……”

《孔子》觀後感7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爲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爲我覺得作爲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爲戰士壯威,接着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說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和老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臺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臺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和一羣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孔子》觀後感8

近些天,我閱讀了《孔子的故事》一書,感受頗深。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從孔子出生到他初入仕途、問道求政、輾轉仕途、周遊列國到孔子逝世的經歷。孔子的一生顛沛流離、跌宕起伏,但我最敬佩的並不是他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意志,而是他做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四出求學”這一章中,孔子跟隨樂師師襄子學習周禮中的“樂”。一天,師襄子傳授了孔子一首樂曲,孔子練習了四天,師襄子覺得孔子練習的很好,便想繼續傳授孔子下一首曲子,孔子卻說自己想再練習幾天。幾天後,師襄子來找孔子,孔子說自己還要再練幾天。數日後,師襄子經過孔子屋門口,立即被那動人的樂聲所吸引,令他不能自拔,許久才緩過神來。進屋後,卻發現疲倦的孔子剛剛睡着。師囊拿了一件外衣給孔子披上,孔子猛然驚醒,告訴了師襄子作曲人的心境,令師襄子驚歎不已。孔子學習音樂,不僅僅是學會,更重要的.是,他想弄懂作曲人的意圖,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彈奏境界,而這種境界,絕對不是一天兩天能弄清的,爲了這一天,孔子刻苦練習,反覆用心體會,憑着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彈奏出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曲子,令人讚歎不已!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這種執着和堅持嗎?但事實上,有些人做一件事,總是隻要做了就行了,從來沒有想過把一件事做精、做細,完全不去思考與挖掘事物的深層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細的人,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從中看出一個人將來的成功與否。如果一個人,對待任何事都能一絲不苟地完成,認真地對待每一件小事。這樣的人,何愁不會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給了我一次靈魂的洗禮,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給予我的教誨:“把小事做到極致,把小事做成經典。”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做好每一件事,成功一定會眷顧我們。

《孔子》觀後感9

被熱炒了很久的《孔子》終於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然而觀影歸來,大家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冗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能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爲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週遊列國的路途。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複雜的內容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衆們便在電影院裏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通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他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衆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爲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他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爲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爲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衆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爲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孔子》觀後感10

今天上午,我和楊誼瑤去了中國木偶劇院,觀看了大型史詩舞臺劇《少年孔子》。

孔子名叫孔丘,他和孔皮等學童一起上學。有一次,孔丘在彈琴,牛轟的爸爸也讓牛轟彈,牛轟說這沒有彈臺怎麼彈呀,然後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後背說:這兒,這就是彈臺。其實牛轟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亂彈,這時他們聽見了孔丘在彈一首曲子,一會先生來了,先生問孔丘:你這一篇曲子已經彈了二十天了,學點新的曲子吧。孔丘說:我還不知道這個作者寫這首曲子的意義。先生繼續問孔丘:你會幾首曲子呀?孔丘說:我會一首。牛轟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轟的爸爸問牛轟你會幾首曲子了?牛轟說:我都會五首曲子啦。然後牛轟的`爸爸說:來咱們讓先生聽聽。先生一聽說:我聽過牛轟彈過的曲子,來,讓孔丘說說這個曲子的含義。孔丘說:我覺得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個能管理國家的名人。先生說:確實是,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寫的曲子。這說明了孔丘是很認真地邊想邊彈琴的人。

到了該選詩童的時候了,同學們都選孔丘,先生說:有二位詩童可以去京城參加比賽。先生讓孔丘選另一位,孔丘推薦牛轟。同學們都很疑惑,連牛轟自己也很疑惑,認爲這能行嗎?牛轟這麼愛發脾氣,怎麼能讓他去京城參加比賽呢?孔丘說:我覺得他寫的黃河這首詩很不錯,讓牛轟和我一起說一下吧。接着牛轟一句孔丘一句這樣說下去,最後他倆被選爲了詩童,去京城參加比賽。

其實牛轟家在昨晚着火了,他已經很不高興了,但是孔皮還一再地跟他吵架。孔丘媽媽告訴孔皮,要去找牛轟來緩解他的情緒。這說明了在別人不高興的時候,你要去幫忙他,就像孔丘在牛轟心情不好的時候讓他去當詩童,我覺得孔丘小的時候很不錯,能看到別人的優點。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等等一些名言,我要向孔子學習他的優點,做一個小孔子!

《孔子》觀後感11

電影業發展至今,數不盡的風雲人物被搬上了銀幕,在那黑白的方寸之間重領風騷,卻少有人問津儒家始祖孔聖人。一則是孔子已不是單純的一個名字或是一個人物,而是代表了一種精神和思想;再則該角色實在是難以駕馭,我們可以天馬行空的去想象神怪仙魔,可以憑着照片和文字去模仿偉人的風範,可對於這位孕育出了現今華夏數千年文化于思想的孔聖人這一角色,令多少影視人望而卻步。

不得不承認周潤發的精湛演技,不愧是在演藝界的頂尖大師,他將孔子對世間生靈的珍惜,對家人的慈愛,對知識的求索,均展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孔子的強大智慧生出了對人世蒼生的.悲憫之心令人刻骨銘心,那眼神中所透出的憂傷與智慧之光,讓人過目難忘。

遺憾的是,《孔子》也存在着些許瑕疵。比如在前期宣傳時力捧的南子與孔子的感情戲份反倒是枯燥乏味,飾演孔子的發哥和飾演南子的周迅只有一場對手戲,且臺詞只有寥寥幾句。南子乃孔子紅顏知己一說根本就站不住腳,整個劇情發展下來,南子一角完全成了“雞肋角色”可有可無。還有片中出現了像連環弩這樣的大漢朝以後纔有的“高科技”武器卻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多少讓人有點接受不了,好看是好看了,可還是注意點尊重歷史吧。不過該片的可圈可點之處也頗多,時不時的插進一些典故如“朽木不可雕也”、“苛政猛於虎”,頗有教化人心的意思。

《孔子》從總體上來看還是不錯的,也得到了孔聖人後人的認可。當然,跟歷史較真的觀衆也大有人在,指出了片中各人的稱謂不合情理等細枝末節的問題。我奉勸各位,切莫計較這些,就當這又是一場豪華的商業巨片又何妨呢?

《孔子》觀後感12

孔子,說起這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堪稱萬世師表的孔子,今天我看了《文化聖人 孔子》頗有感悟。

孔子講了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生下來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如何做人,要做一個人就是要提高人的自覺,孔子的貢獻就是在春秋末期,對人類社會體現了一種關切,他力求制定一個關於人類共同生活,人類和諧共處的理念與方法,準則與規範,這個就是她對人類所作的重要的思想貢獻,對於人的自覺提出了許多觀念來。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認識到孔子的“和爲貴”的思想,是我國建立團結、和睦、多民族國家的基石,人們還認識到,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成爲處理儒家思想和其他各種思想共同發展的重要的原則。人們又認識到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成爲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極有價值的精神財富。所有孔子這些思想都是我們今天應該很好繼承和發揮的.寶貴財富。

孔子在學習上,他提倡獨立思考,叫學思結合;更注重實踐,所以又叫做學行結合。學和思結合,學和行結合,這是他教育的特點,孔子對弟子們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他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弟子面前做出榜樣,孔子的一生培養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逐漸就形成了一個以他爲首的儒家學派,儒家學派對中國兩千年的歷史以及思想史、教育史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論語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民族做人做事的豐富的哲理的百科全書。孔子的這個“仁”字,就是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對君、父、老師、上級應該是忠、孝、恭、敬;對平級、兄弟、夫婦、朋友、同事,應該是誠、信、敦、睦;對下級、自己的兒女、臣子、下屬,應該是寬厚、厚慈、惠。這上中下都處理好了,人際關係就協調了。

看完後,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孔子的思想言行,及他響亮的名字讓我們永遠地記住,更要讓將來的後代子孫都體會孔子教育文化的內涵。

《孔子》觀後感13

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是誰?我想很多人都會把這一票投給孔夫子。國人中庸文化所推崇的“仁、義、禮、信”,無不源於春秋時代這樣一位智者,尤其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文化從上到下一步步深入人心,影響了我們幾千年。是歷史選擇了儒學,還是儒學帶着歷史走到今天?我不懂孔子,但我一直很好奇,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20xx年的1月22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影片《孔子》首映,第三團支部抓住了這次機會一起了解這位儒學先師的人生軌跡。

影片取材於孔子51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歲病逝這段經歷,並挑選了最有戲劇性的墮三都、周遊列國、陳蔡被圍等重要經歷進行改編。影片主演周潤發早前在宣傳活動中說“看《孔子》如果不流淚,那還是人嗎?”。我看完影片,也是深有感觸。

這種大題材的影片,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覺得導演應該可以拍得更好,還有就是戰爭場面動畫效果不夠精緻。但轉過來想,看《孔子》,多是抱着一種緬懷傳統的想法,想通過影片,增進對聖人的瞭解,加深對中華民族幾千年博大精深儒學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儒學思想傳承至今,有沉澱的功勞。孔丘其人,本只是一個血肉之身,他的言論,他的思想,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符合幾千年來的社會制度,所以加上統治階級的.極力弘揚,便代代相傳了。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儒學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社會制度。“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可進可退。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天子藩王,齊家治國無不滲透儒家的思想。董仲舒爲鞏固大漢帝國寫下鋪墊,精通儒學的康熙皇帝帶來了康乾盛世。我想到的是,儒學“入世”的觀點造就了一個個時代的發展和輝煌。觀看電影之前,對孔子知之甚少,雖然看完影片,也只是有個大概瞭解,但至少梳理了一下思路,影片的公映,也許不只是在休閒娛樂,不只在票房,能帶給我們一些反思,就夠了。

《孔子》觀後感14

聽說媽媽明天要帶我去看盼望已久的電影——《孔子》,我心裏就像是裝了無數只小兔子一樣“怦怦”直跳。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媽媽來到電影院。電影開始時先介紹了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的魯國。他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據說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氣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論語》,這本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電影正式開始了,我聚精會神地看了起來。魯國國君魯定公把孔子從一個平民百姓提升爲中都宰,再從中都宰提拔爲大司寇,最後又提拔爲代相國,希望能實行孔子“以禮治國”的'思想,也同時制約勢力強大的三桓。孔子在當官期間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釋放了三桓中季氏的小奴,還廢除了活人陪葬的陋習;第二件事是不費一兵一卒收復了被齊國佔領的三城;第三件事是鏟三桓,還毀了三座高城。後來三桓中的季氏爲了權利把孔子趕出魯國,孔子只好周遊列國去了,他的弟子們也一起跟隨他。孔子的弟子對孔子真是忠心耿耿啊!過了十幾年,年邁的季氏意識到自己錯了,於是先把孔子的弟子冉求請回魯國,再把孔子與其他弟子們也一一請回。這時孔子已經七十多了,再加上傳來最得意的弟子——顏回與最親密的弟子——子路去世的消息,真是雪上加霜呀!不久,孔子就病逝了,終年七十三歲。

看完電影,我覺得孔子真是個偉大的人物,可惜他生活在動盪的春秋時代,要是生活在唐朝的“貞觀之治”太平時期,一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孔子》觀後感15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爲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由於我覺得作爲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因此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爲戰士壯威,接着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說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和教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臺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臺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和一羣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