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通用22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通用22篇)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英雄氣勢和“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的抗戰決心,是志願軍戰士光輝形象的真實寫照,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爲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奮發圖強、砥礪前行。

作爲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更應繼承和發揚志願軍將士浴血奮戰、不畏強敵的精神品格和捨生忘死、保家衛國的愛國情懷,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爲,用實際行動譜寫新時代的“英雄讚歌”。

“兩腳熊熊趟烈火,渾身閃閃披彩虹”,讓骨頭比石頭還硬。“烈火真金”邱少雲,在上甘嶺戰役中,被燃燒彈擊中,咬緊牙關,放棄自救,任憑烈火燒焦頭髮和皮肉,用年輕的生命保住了全體潛伏戰士的生命安全。進入新時代,國際形勢和周邊環境複雜敏感、各項領域重大風險係數日益增加,給廣大黨員幹部的政治信仰和紀律作風帶來嚴峻考驗。因此,新時代的黨員幹部要始終把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首位,把集體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經常對照黨規黨章檢視自己的思想言行,在任何時候,都讓黨組織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

“地陷進去獨身擋,天塌下來隻手擎”,讓腰桿比槍桿還直。“肉身堵槍”黃繼光,在上甘嶺戰役中,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向敵軍狂噴火舌的槍口,用年輕的生命爲勝利開闢了前進的道路。進入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深化改革等重點難點工作在國家戰略部署下有序推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社會矛盾日益突出,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給廣大黨員幹部的執政本領和責任擔當帶來重大挑戰。因此,黨員幹部要在嚴峻的形勢和複雜的情況下,經風雨、見世面、練膽魄、壯筋骨、長才幹,切實增強政務服務能力和研判決策水平,要敢於負責、勇於擔當,面對困難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險敢於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

“雙手拉燃導火索,怒目噴火熱血涌”,讓紅星比金星還亮。“戰鬥英雄”楊根思,在小高嶺戰役中,身負重傷時毅然拉燃炸藥包的導火索,縱身向敵羣衝去,用年輕的生命完成了切斷敵軍退路的`任務。進入新時代,中國前所未有地走進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理念、中國道路的影響力顯著增強,只爭朝夕、奮發有爲的奮鬥姿態,給廣大黨員幹部的初心和使命注入了新鮮血液和前進力量。因此,廣大黨員幹部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上,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弄懂弄通弄透黨、人民羣衆和個人之間的關係,堅定不移地擁護黨的領導,持之以恆地增強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爲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爲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2

歲月崢嶸,人民英雄鐫刻不滅印記;正道滄桑,抗美援朝精神激盪磅礴力量。70年前的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70年後的10月19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主題展覽在北京開幕。站在特殊的時間節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重溫那段血與火交融的悲壯歷史,既是感悟中華兒女同仇敵愾、保家衛國的炙熱家國情,也爲緬懷中國人民志願軍捨生忘死、奮勇抗爭的壯烈英雄事蹟,更是要從捍衛正義、不畏強敵的民族集體記憶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這既是對英烈最好的告慰,也是對勝利最好的'紀念。

高高飄揚的戰旗,是中華民族捍衛正義、維護和平的宣言書。“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新中國成立伊始,面對美國爲首的17國聯合國軍入侵朝鮮、窺探中國的虎狼之心,中國決定出兵相助朝鮮,一聲令下,30萬中國人民志願軍迅速集結,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譜寫了氣壯山河、感天動地的鬥爭詩篇,展現出中國人民捍衛正義、維護和平的堅定信心和決心。抗美援朝戰爭,打贏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立國之戰”,打出了國威軍威、打出了信心勇氣,更打出了獨立自主、和平發展之路。

鮮紅炙熱的戰旗,是中華兒女保家衛國、血戰到底的集結令。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這場偉大的、正義的、人民的戰爭中,涌現出黃繼光、羅盛教、邱少雲、楊根思等一批批愛國將領和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他們不畏強敵,頑強抵抗,殊死搏鬥,憑藉頑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贏得戰爭的最終勝利,生動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不畏艱難、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精神和不懼犧牲、無私奉獻的崇高風範,體現了中華兒女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的堅定信念,彰顯了不畏強權的民族品格和矢志不渝的民族精神。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推動時代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克服艱難險阻、戰勝一切敵人的強大思想武器。今天,我們緬懷先烈、銘記偉大勝利,就是要高擎抗美援朝精神的火炬,以精神之光照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徵程,在捍衛正義、維護和平的時代使命中,在保家衛國、頑強鬥爭的歷史責任中,抒寫無愧先烈、無愧人民、無愧時代的新篇章。讓我們攜手共進、奮力拼搏,用新事業新輝煌新成就,致敬所有抗美援朝英雄!致敬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3

1950年,奔赴朝鮮,直面美國的炮火,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槍。那個時候的軍隊並沒有先進的武器,中國人民靠着滿腔熱血以及前赴後繼的勇氣踏上朝鮮的土地,與之一起拼搏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七十一年歲月匆匆流逝,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過去,但那英雄的事蹟在民間廣爲流傳,抗美援朝的精神更是始終激勵着丹東的兒女,是我們永遠的風向標。

我曾疑惑,黃繼光爲何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敵人的槍眼,邱少雲又是如何有勇氣在烈火中焚身?那197653名烈士又是爲了什麼讓他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現在答案漸漸明晰——是祖國,他們堅信自己的身後是祖國,而祖國必將勝利。長碑湖上,冰雪豐碑座座;烈士園裏,鮮紅勳章熠熠,他們用自己的血性,用自己的錚錚鐵骨扛下祖國交給他們的使命。他們的背後也有自己的親人,他們也愛惜自己的生命,但當戰爭真正爆發的時候,他們做出了相同的選擇——他們爲人民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們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守衛住朝鮮也是守衛住自己的國土。而且甲午戰爭中,朝鮮曾經幫助過我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是彰顯了大國風範。這是和平發展中不可避免的歷史戰役,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

小時候我曾去過抗美援朝紀念館,那時的我被觸目驚心的數字所震撼,昏黃的燈光,凝重的氛圍讓我心生恐懼;古舊的槍炮,勵志的浮雕,深深印在我的心中,那一刻我知道,這是我英雄的家鄉,是我生長的地方,我腳下的土地浸潤着英雄前輩的汗水與鮮血,他們是永遠的光。近幾年,抗美援朝紀念館進行了翻新,我們一直期盼着它重新開放的.一天,好在這一天我們沒有等太久。

抗美援朝七十一週年,我雖沒有辦法回到家鄉親自爲他慶祝,但我一定會送上我的滿滿祝福。隔着屏幕,我看到了家鄉的盛況:氣勢雄偉的斷橋,精彩的藝術團表演,人頭攢動的廣場……熟悉的地方,不同的景緻,這是熱情的丹東,是紅火的丹東。新修的抗館外建築以白色爲主,一掃過去沉重的氣氛,體現了青春與朝氣,更體現了丹東人的驕傲與銘記。

我的祖國是愛,愛護每個人的生命,在這美好的土地上,到處洋溢着青春的力量。我驕傲我是丹東人,是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後代,在我的心中,你們從未離去,是你們用生命守住了丹東這座美麗的邊境城市,守住了千千萬萬人民的美好生活。現在,你們的生命,你們的守護已經開出鮮花。你們英勇的序曲將由我們接續,你們頑強的精神將由我們傳承,抗美援朝的戰士們,你們是丹東人永遠的驕傲,向你們致敬!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4

70年前,新中國剛剛成立,經歷近代百年的戰爭後,百廢待興、百廢待舉。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不顧中國的嚴厲警告,肆意越過北緯38度緯線,侵襲我國東北地區的領空、領土。面對如此明目張膽的挑釁,中國經過仔細權衡戰略形勢後作出了支援朝鮮的偉大抉擇。30萬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武裝到牙齒、裝備精良的美軍展開了長達兩年零九個月的殊死對抗。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軍民團結一心、密切配合,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奮勇向前,在風霜雨雪中毅然前行,捨生忘死,向死而生,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道鋼鐵長城,用生命詮釋着對祖國的忠誠。

這是一場正義之戰、和平之戰,是以正義之師行正義之舉。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197653名中國人民戰死朝鮮,涌現出一批批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蹟,有捨身堵槍眼的特級英雄黃繼光,有忍受烈火燒身巋然不動的一級英雄邱少雲等大批戰鬥英雄。英雄們用他們的英勇頑強、壯烈犧牲換來了戰爭的勝利。抗美援朝英雄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身後就是祖國,爲了祖國人民的和平,我們不能後退一步”,英雄們這種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衆生的責任與擔當正是中華民族血性的顯照。“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強了同仇敵愾、保衛國家和建設的'決心,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中國的大國的地位,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反對侵略、捍衛和平的意志和決心,中國人民能夠真正地挺胸擡頭站起來了。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70年的櫛風沐雨,70年的風雨兼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實現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巨大轉變,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會隨着時代的發展而黯然失色,在歲月的長河中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綻放出新的時代光芒,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的中國人翻山越嶺,闖關奪隘,奪取新的偉大勝利。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機遇與挑戰並存。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抗美援朝戰爭爲祖國換來幾十年的和平與穩定,我們要始終銘記歷史,銘記英雄。要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智慧化險爲夷、轉危爲安,要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頑強毅力攻堅克難、迎難而上,要以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革命初心勇挑重擔、敢作敢爲,要胸懷“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民本思想,帶領中國人民一起步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5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看過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後,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這熟悉的旋律,身爲丹東人的我,從小就在鴨綠江邊長大,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是我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每個小朋友都會傳唱的一首歌。

小時候,我們在鴨綠江邊玩耍,時長會哼着這首歌,那時只知道是父母教的歌,不能領會其中的`含義。但隨着年齡的漸漸增長,當我跟隨學校參觀鴨綠江斷橋的時候,當我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的時候,當我工作以後重返家鄉踏上斷橋的時候,當我看過《跨過鴨綠江》的時候,我愈發能體會到這首歌的背後所承載的意義。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70年前,中國志願軍戰士義無反顧的跨過鴨綠江,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衛了祖國的東大門,擊敗了當時世界最強大的美國,洗刷了中國一百多年的屈辱,不僅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也打出了中國和平發展的良好環境。《跨過鴨綠江》這部劇蘊含深厚的家國情懷與民族大義,傳承着抗美援朝精神、意義和價值。正如我父母長輩口耳相傳的歌曲,一定會銘記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

歷史是一本書卷,它在不停的翻動;歷史也是一面鏡子,它能照亮現實,也能照亮未來。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有多少革命前輩拋頭顱、灑熱血爲我們打下這美好江山,我們要銘記歷史,肩負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6

他們就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們。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我們的億萬同胞們,經歷了多少困難,才能贏得一點點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對於他們來說,吃到一碗米飯。就是他們最大的奢望了。聽着曾爺爺在我們講他過去打土匪、打日軍、打美軍的故事。曾希賢爺爺作爲部隊的大當家,想想當時的戰友們吃的是什麼?玉米粥。玉米粥聽起來還不錯,但事實上卻是少許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個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這樣艱苦的生活,曾希賢爺爺照樣帶領部隊的幾十名戰友英勇戰鬥。來到了土匪的領地,曾希賢爺爺把戰友們分成了三排。“一排上!從東北方攻進寨裏。二排上!主攻大門。三排上!來掩護所有成員。”他們毫不畏懼,衝鋒在前。最後把那些燒殺搶掠的土匪們打的落花流水,爲人民立了功。

曾希賢爺爺如今85歲了。他還與我們分享了許多偉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戰士,在臨死的時候,都還想着任務,想着祖國。最後曾希賢爺爺還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爭做四有新人。我聯想到我的期會考試,對於抗美援朝的戰士們所面臨的'困難。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繼續努力。

曾爺爺還說:我們國小生是祖國的接班人,現在沒有戰爭了,但是我們要努力學習,要把自己學習中的困難當做敵人。你戰勝了困難就等於戰勝了敵人。聽了曾爺爺的話,我滿懷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明白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曾爺爺他和他的戰友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們始終不會忘記你們:那些用生命來捍衛祖國的戰士們!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7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踏上抗美援朝戰場,浴血奮戰,英勇頑強,無數的志願軍英勇捐軀。“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抗美援朝戰爭,是偉大的戰爭、光榮的戰爭、勝利的戰爭、是永遠值得紀念的戰爭!我們要銘記歷史、學會感恩,關注抗美援朝老兵,是對民族苦難的銘記,對抗美援朝英雄的緬懷,對民族尊嚴的維護!

每一位爲祖國奮戰過的.人,都不會被遺忘!戰爭的硝煙已經淡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難理解戰爭的殘酷,老兵作爲戰爭的親歷者、講述者,他們就在我們身邊。走近他們,瞭解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講述戰爭歲月!不論是美國當年的武力威脅,還是今天的經濟制裁,都不會讓中國人屈服!善待這些爲國征戰的老兵,因爲國家有難的時候,爲國家流血犧牲的是軍人!什麼叫做英雄?摧鋒於正銳,挽瀾於極危,是人民的英雄。這些,我們的志願軍當之無愧!致敬英勇的抗美援朝老兵!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8

英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英名萬古流芳。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遠赴朝鮮戰場,承擔起保衛和平的歷史使命。經過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奪得這場“正義之戰”“開國之戰”“立威之戰”“止戰之戰”的最終勝利。而今,全國人民隆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緬懷那段艱難而光榮的歷史,爭相向“最可愛的人”看齊。歷史從未忘記英烈,也不曾遺落英雄。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光輝史冊上。

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源於不懈鬥爭,也來自奉獻犧牲。捨身而起,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槍口的黃繼光;堅守陣地,寧願在烈火中犧牲也不動分毫的邱少雲;英勇決絕,提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楊根思;長津湖畔,凍成“冰雕”而保持戰鬥姿勢巍然屹立的整個連隊官兵……30餘萬名英雄功臣,6000多個功臣集體,197653名志願者壯烈犧牲,譜寫了一部驚天地泣鬼神的鬥爭史。經過殊死搏鬥、向死而生的不屈鬥爭,才形成壓倒一切敵人的偉大氣概,才鑄就“英雄兒女”“最可愛的人”這些熠熠生輝、光芒永存的時代符號,才奏響可歌可泣的凱歌,鍛造出歷久彌新、催人奮進的抗美援朝精神。毫無疑問,英烈必將永存不朽,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必將永垂不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不斷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力量,才能更好地立足當下、把握未來。70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敢闖敢幹、銳意進取、艱苦創業,取得了獨一無二、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在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光明前景。“凡作事,將成功之時,其困難最甚”。越是到了關鍵時刻、緊要關頭,越要高舉精神旗幟,把抗美援朝的精神力量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戰線各領域,爲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而紮實奮鬥、頑強奮鬥、不懈奮鬥。

偉大精神激勵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應該立足戰略發展全局,在對照歷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審視現實中思考未來方向,在幹事創業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推進偉大事業,我們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激發敢於鬥爭、勇於犧牲的意志,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爲困難所壓倒的勇氣和決心,有力抵禦重大風險、應對重大挑戰、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爲羣衆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鑑往事,知來者。回顧壯闊歷史,瞻望光明前景,我們有底氣,更硬氣,無比堅定、無比自信。繼續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拿出雄赳赳、氣昂昂的精氣神,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大智大勇,將百折不撓、守正創新、一往無前的砥礪奮鬥融入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必定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9

重溫抗美援朝歷史。看完之後我感受頗深。抗美援朝這場正義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我國新生的人民政權,使我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爲國內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它無疑將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冊。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團課中,我看到那一位位年邁的.老人,他們說着之前在抗戰時的事,他們都表示當時已經做好了青山埋忠骨的心理準備,有些老人聊着聊着回憶到了當初不禁潸然淚下。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憑着頑強的意志,在艱難的環境中戰勝了聯軍,保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樹立責任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0

自古忠孝難兩全。一邊是國旗神聖與守衛重任,一邊是銀髮慈父的淚水以及無限思念,解放軍戰士用筆直的軍姿與標準的軍禮回答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氣質與精神。建軍92載,人民解放軍正步行進的步履鏗鏘,揮灑出肩負民族希望的無上榮光。

國旗下最美的你,“苦難輝煌礪鐵軍”。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致力於鍛造一支屬於人民的武裝就是她不變的目標。1927年的挫折與血雨腥風,嚇不倒中國共產黨人。掩埋好戰友的遺體,他們集結在南昌城下、井岡山上,紅旗漫卷西風烈;鐵流兩萬五千裏,苦鬥十年鍛鍊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中原突圍到百萬雄師過大江,從跨過鴨綠江到鏖戰上甘嶺,苦難中人民軍隊用生命與鮮血讓“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五星紅旗的尊嚴與東方古國的復興腳步,因爲軍旗的護佑,愈發自信而矯健。

國旗下最美的你,“最是本色感人心”。張富清,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解放後他卻刻意塵封功績。決死關頭不放棄、和平年代不迷失、困難當前能泰然、享樂面前能淡然——張富清給廣大黨員樹起了一面鏡子。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張富清“最是本色感人心”。收藏下張富清立下的軍功和精神,傳承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信念與意志。

國旗下最美的你,“誰說女子不如男”。說起當代花木蘭,如花美玉之容顏、朱日和“沙場秋點兵”之壯懷激烈,都屬於硝煙風沙塗抹青春面龐的女坦克手們。大漠孤煙直,當代花木蘭們駕駛着國產主戰坦克不畏艱險,鏗鏘鐵甲,武裝向前;“敢和自己較勁,敢和男兵叫板,敢上戰場打仗”,從美麗到強悍、從柔弱到剛毅,“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坦克手們用自己的行動演繹了新時代花木蘭的士兵突擊。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爲中國人民謀幸福、爲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軍隊與國家昌盛、民族復興緊密相連。新時代的征程上,“最美逆行”“最美睡姿”,當祖國呼喚之時、當人民期盼之時、當危機來臨之際,人民軍隊向死而生,抒寫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慷慨大義!讓擁軍愛軍成爲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濃烈出“讓軍人成爲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拳拳深情。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中華家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你們的身影。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花香鳥語的時候你們在遠方,雨打風吹的時候你們在身旁。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以樸素的尊崇向“用青春和熱血履行對黨和人民承諾”的人民軍隊敬禮!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1

在中國過去艱苦歲月中,多少人犧牲,多少人和多少人分離,是那些英雄們的前赴後繼,捨生取義的偉大精神造就了戰爭的勝利。在戰爭面前,能夠讓敵人降服的,也只有用更強的戰術和和武力,在多重困難面前,英雄們不畏險阻,英勇奮前。

在此次“致敬抗美援朝”主題團課、隊課的直播過程中,有多位曾經抗戰的勇士的鏡頭,他們都已年邁,但眉眼間不失昂揚的鬥志和不敗的信念,他們抱着犧牲的心態爲國家奮命一搏,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抗美援朝結束後,沒有人質疑中國的實力,敢與中國講條件,這場戰爭爲我們贏得了尊嚴,也讓我們擁有了享受和平的'權利。志願軍的犧牲,得利的不是一家一姓一政府,而是所有的中國人甚至包括那些可能因爲對中國發動戰爭而死的外國人。志願軍的血,爲我們這些普通人而流。

對於新中國來說,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必將永彪史冊,萬古流芳。充分說明,中國人民是不畏強權的,敢作爲。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下,要想立足於世界之林,就需要這種精神。現在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好,我們不應該忘記曾經受過的屈辱,更應該拼搏向上,頑強亢進。加油,中國少年!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2

71年前,面對世界上大國家的戰爭威脅,我們沒有被帝國主義的威脅嚇倒,全國人民同仇敵愾,沉重打擊了美帝國主義侵略,保衛了國家安全。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冒着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在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中縱橫馳騁、前仆後繼,用鮮血和生命捍衛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十幾萬英雄兒女長眠在了朝鮮半島的土地上。

我們不會忘記,長津湖畔,整整一個連的志願軍戰士被嚴寒凍成冰雕;鬆骨峯下,整整一個連只剩下7個活着的戰士;上甘嶺上,那場43天的血肉相搏……邱少雲、黃繼光、楊根思,一個個鮮活的名字如同一個個有力的音符,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也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這精神是爲了祖國和民族尊嚴可以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精神是捨生忘死、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這精神是爲人類和平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

今年是抗美援朝71週年。各大網站推出了抗美援朝71週年系列報道,從“‘炸不斷’的電話線”趙振聲,到“沒有一人因搶救不當死在我手裏”的徐福綿,到率領炮兵成功阻敵被編入教材的蕭模林,一位位平凡而偉大的老戰士講述當年的戰鬥歷程,爲我們呈現出了真實的歷史,讓我們更感動於那年那日英雄的情懷與擔當,更從中汲取勇於擔當、勇往直前、勇於勝利的力量。

71年滄桑鉅變,今天我們站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回望歷史,我們不能止於感動。當前世界充滿不確定性,雖然和平與發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題,但局部性衝突、摩擦、動盪此起彼伏,戰爭的幽靈並未走遠,種族主義、難民危機、全球性流行病等嚴重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我們還應居安思危,從抗美援朝精神中汲取前行動能,把個人生死與國家興亡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時刻銘記“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原則,踏踏實實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3

今天早上,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跨過鴨綠江》的電視劇,這是一個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劇集。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楊根思和馬金虎這兩位英雄人物的故事。

一九五零年冬,爲了阻止美軍北上,楊根思連接到命令祕密行軍二十多天到朝鮮北部的蓋馬高原長津湖地區。當時,蓋馬高原正經歷五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氣溫最低可達零下四十度。他們沒有東西吃,衣服也穿得很少,急需糧彈補給。兩天內凍死九名戰士。但是,他們非常堅強,還是等待了十天敵人來到的那一天才發起總攻。到最後,楊根思拿起自己僅有的一個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

馬金虎是一個汽車兵。有一次,他接到了一個任務,是帶着三位汽車兵把四車物資開往長津湖,路上,被美軍敵機發現,馬金虎打開車燈,開往反方向,試圖引開敵機,可是,美軍飛機太多,一些炸馬金虎,一些炸其他車輛。最後,只有一車物資到達長津湖。

看完電視劇,我對志願軍非常感激和佩服,他們很英勇、堅強、不怕犧牲,爲了和平、保衛祖國而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作爲國小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4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涌現了很多爲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羅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着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裏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裏,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脫掉棉衣棉褲,冒着-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志願軍爲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5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看完《跨過鴨綠江》這部電視劇,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部電視劇生動地描繪了抗美援朝戰場上艱苦、慘烈的戰鬥場景,展示了志願軍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迎難而上的責任擔當和不怕犧牲的革命鬥志。

當我看見我們的“冰雕連”那些年輕的志願軍們爲了不被美軍發現,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情況下趴在雪裏一動不動,我身子一顫。因爲平常我們穿着厚厚的毛衣棉襖在零下幾度都會感到冷,我難以想象他們穿着那麼單薄的衣服趴在雪裏的感覺。

在這麼寒冷的天氣裏,美軍所有士兵都有一件大衣,裏面穿着棉服,厚厚一層,到處都裹得嚴嚴實實,而志願軍們卻只有薄薄的棉服和帽子。晚上氣溫更低了,他們就幾個人抱在一團,互相取暖。有時一夜過後,就有好幾個人悄無聲息的犧牲了。美軍的士兵卻能躲在帳篷裏,熱咖啡、熱牛奶、供暖氣,無限供應。但是美軍就這樣也發生了大面積的凍傷,可見這天氣是多麼寒冷,而我們的志願軍們卻能夠都不做聲不做氣地堅持守在陣地上,實在令人敬佩。

志願軍的`食物也非常稀缺,能每人分到一個土豆都特別開心,可在這麼寒冷的溫度下,土豆都被凍得硬邦邦的了,爲了不暴露地點,不能生火,他們只能把土豆放在胳肢窩底下捂熱。而美軍卻時刻都能保證一日三餐,還能吃上肉。後勤上這樣巨大的差距要是換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來恐怕都會絕望。我們的志願軍懷抱信仰,因此無所畏懼,創造出了奇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在後來更慘烈的戰鬥中讓世界震驚!

那一刻,我潸然淚下!正如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所說:“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6

電影《跨過鴨綠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詩性”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影片兼具史實性、藝術性、思想性,從國際視野出發,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講述,從中央領導的戰略思維、志願軍將領的戰場謀略、前線志願軍戰士的浴血奮戰等多個維度,再現了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中一場場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戰鬥,全面還原了71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崢嶸歷史,全方位呈現出我們爲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後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弘揚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權霸權、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鋼鐵意志和頑強品格。

作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出品的首部故事片電影,《跨過鴨綠江》濃縮了總檯“鍛造精品,重塑高地”的格局和情懷。經過十個月的努力,電影《跨過鴨綠江》在堅持歷史縱深、國際視野、美學品格、史詩風範的基礎上,優化內容、打磨細節,基於歷史背景與事實,強化有利於調動觀衆情緒的故事場景,在追求史實性的基點上展現藝術的表達力,力求達到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平衡與交融。

有別於同類型同題材電影,電影《跨過鴨綠江》引領觀衆走近真實的英雄,重返真實的戰場,整部影片猶如一本“影像”歷史,具有極強的歷史揭祕感和現場還原感。定檔主海報將戎裝嚴整、彙集成鐵流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這一氣吞山河的歷史畫面定格。人物版海報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目光如炬、神態堅定,方寸之間彰顯大將運籌帷幄的謀略和底氣,密切關注着朝鮮戰場的每一項戰報。志願軍38軍軍長樑興初、50軍軍長曾澤生、63軍軍長傅崇碧三位軍長戰場指揮、知難而上的'剛毅神態也在海報中生動展現。同時,鏡頭還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卻的英雄們:抱着炸藥包衝向敵羣的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口的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烈火燒身也不暴露目標的一級戰鬥英雄邱少雲;以石頭充飢死守陣地、率領全團浴血奮戰,打出志願軍軍威的戰鬥猛將範天恩,展示出一線戰場的極度殘酷,彰顯出革命先烈“人生無處不青山”的偉大品質。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國際格局的波雲詭譎、一線戰場的慘烈恢弘、複雜戰事的瞬息萬變,更能感受到我軍應變之迅速、應對之從容,經歷了殘酷戰鬥的戰士們哪怕犧牲,也要高傲地聳立在自己的陣地上,爲身後的祖國和人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鐵血長城!感天動地的英雄羣像,深深震撼着無數觀衆。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威望,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爲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環境,使中國人民志願軍經受了現代戰爭的鍛鍊,特別是取得了現代條件下依靠劣勢裝備戰勝優勢強敵的寶貴經驗。同時,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鍛造出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構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將永遠成爲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電影《跨過鴨綠江》用光影紀錄歷史,再現了71年前的硝煙烽火和可愛可敬的革命先烈,有溫度、有亮度、有濃度地傳遞家國情懷。讓觀衆感懷先輩們捨生忘死捍衛國家主權的同時,將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重要意義、歷史經驗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不斷的探索和創新中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7

重溫抗美援朝歷史。看完《跨過鴨綠江》之後我感受頗深。抗美援朝這場正義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維護了亞洲和世界和平,鞏固了我國新生的人民政權,使我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極大地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爲國內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它無疑將永遠彪炳於中國革命的史冊。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團課中,我看到那一位位年邁的老人,他們說着之前在抗戰時的事,他們都表示當時已經做好了青山埋忠骨的心理準備,有些老人聊着聊着回憶到了當初不禁潸然淚下。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是他們憑着頑強的意志,在艱難的環境中戰勝了聯軍,保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好好學習,樹立責任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8

國人在歌頌,人民在讚揚,那是一個時代的凱歌,是一個時代的豐碑。“抗美援朝”七十載,爲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中央電視臺出品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記錄片,該片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的戰爭歷程,詳細講述了志願軍祕密赴朝、歷次重大戰役、停戰談判、志願軍凱旋歸國等諸多歷史事件全過程以及志願軍戰鬥集體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時至此刻,胸中仍心潮澎湃,久久難以平息。

“志願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精神,作爲“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和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勝利和現在的美好生活。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英雄,危難時挺身而出,在困境中捨生忘死,用身軀搭起長橋,用精神築起屏障,將希望護向彼岸。

時值新時代,作爲一名黨的紀檢工作者,我更想在歷史光芒的照耀下,尋一尋自己的路。自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從嚴治黨以來,作爲一名基層紀檢工作者,肩上的壓力也不自覺重了起來。有時,我如同那些熱血青年一般,想執手中紀律的準繩,擼袖幹一番事業。有時,我也會陷入茫然,不知監督執紀的“繩”該往何處勒。而今天在先輩事蹟的鼓舞下,明白了我們自當牢記歷史使命,以身作則,垂範在先,是實現先輩們的意願!

持槍架炮,消滅敵人,保家衛國是戰爭年代賦予革命戰士的'光榮責任。執紀奉公,嚴治腐敗,正氣是新時代賦予黨的紀檢工作者的神聖職責。作爲維護黨章黨紀的踐行者和監督者,搞好監督執紀是分內之事和應盡之責,同戰爭年代的革命戰士一樣,紀檢幹部要秉持凜然正氣,站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在執紀辦案的過程中做到鐵面無私、剛正不阿、敢於碰硬、堅持真理,面對各種壓力和困難,百折不撓,做到正氣凜然、底氣十足,敢打硬仗更要打贏硬仗。有人說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那種無畏、無私、無敵的戰鬥精神,是監督執紀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要敢於監督,敢於執紀,對無視政治紀律、破壞政治規矩的行爲,敢於查處,敢於問責,絕不容許任何觸底線、踩雷區的行爲,對侵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爲堅決說不,像革命戰士保家衛國一般,堅決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歲月可以抹平滿目的瘡痍,但永遠抹不去爲世界和平和中國革命勝利的英雄的事蹟,先輩意志猶在,革命精神不朽。守業更比創業難,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鋪平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作爲新時代的紀監工作者,我們更應自強、自律、奮發有爲!

向那一場戰爭致敬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19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氣質,政黨也是如此。精神氣質既是先天的、穩定的,又能夠在社會實踐中因後天條件影響而不斷調整變化。

作爲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從實踐出發,用不同的精神形式,踐行自己的“最初心”,完成了時代賦予的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光榮使命。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在捨身赴難的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爲求人民解放和民族獨立,鑄就了開天闢地、堅定理想的“紅船精神”,堅定信念、艱苦奮鬥的“井岡山精神”,自強不息、勇往直前“長征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團結統一、堅持鬥爭的“抗戰精神”,永不停步、團結高效的'“西柏坡精神”,堅持真理、無畏犧牲的“紅巖精神”……在革命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詮釋出共產黨人不畏艱險、堅守信念的鬥爭精神,實現了使中華民族擺脫落後捱打而站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篳路藍縷的建設時期,共產黨人爲探索建設新中國,鑄就了不畏強敵、英勇鬥爭的“抗美援朝精神”,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大慶精神”,熱愛祖國、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的“紅旗渠精神”,親民愛民、迎難而上的“焦裕祿精神”,愛憎分明、公而忘私的“雷鋒精神”……在建設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釋放出共產黨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實現了使新中國擺脫貧困落後而富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大刀闊斧的改革時期,共產黨人爲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鑄就了敢爲人先、勇於革新、奮發有爲、兼容幷蓄的“小崗精神和特區精神”,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畏艱難、百折不撓的“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災精神”,勇於攻堅、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載人航天精神和塞罕壩精神”……在改革開放中,各種形式的精神表現,展現出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改革創新精神,實現了帶領全黨全國人民強起來的初心和使命。

不忘來時根、方行萬里路。共產黨員個人的精神氣質會隨着實踐和歷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作爲的共產黨員們,既要原原本本繼承前輩們的革命精神、鬥爭精神、改革精神、創新精神,也要從“心”出發,培育和涵養出新的時代精神,爲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使命,勇往直前、奮發有爲。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20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爲祖國,就是保家鄉”,這熟悉的歌曲、有力的節奏,是20世紀50年代一場振奮人心的回憶。

“它”是一段歷史,雖已漸遠,但仍需“保持戰鬥”。那一年,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爲了保衛和平、反抗侵略、捨生忘死、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一場場戰役中涌現出的一位位戰士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都是“最可愛的人”。新時代的我們雖未經歷過那些戰爭情景、傷痛和離別,但是作爲中華民族的兒女,在新時代前進的步伐中,需要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用行動、用知識、用智慧、用我們那顆熱血強國之心,在自己的領域中時刻做好“戰鬥”準備,並克服一切困難、勇往直前,更要用我們的知識、我們的頭腦來打敗“未來的敵人”,爲祖國的繁榮昌盛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它”是一種精神,雖已跨紀,但必須“牢牢鎖住”。這種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然而,在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在各種形勢錯綜複雜的背景下,堅定理想信念、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精神,始終是我們站穩政治立場、抵禦各種誘惑的決定性因素。新時代要求我們,在“趕考”的路上,要時時牢記使命,補足這“精神之鈣”,方能鍛造“金剛不壞之身”,才能爲時代巨輪揚起風帆,劈波斬浪乘風遠航。

“它”是一代傳承,彌足珍貴,而不能“隨波淡忘”。從70年前,波瀾壯闊的戰爭中鍛造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到70年後,舉國同心、同舟共濟、捨生忘死、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從“戰火紛飛、硝煙瀰漫”到“突如其來、悄無聲息”的每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中,無疑都經受着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也都吸納和融注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從歷史到現在,從戰鬥到奮鬥,我們要一如既往在新時代道路上承前啓後,在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上闊步前行。

“它”是一筆財富,極爲寶貴,更不能“任性丟棄”。雖然在抗美援朝中,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但是我們打出了霸氣,贏得了世界的尊敬,也爲我們贏來了和平發展。但是,70年後的今天,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在未來的道路上,免不了還有許多險灘、暗流,而這筆財富,是激勵我們更加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也使我們更增強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也必將凝聚起這筆財富的力量,共同繪製新時代的宏偉藍圖。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21

《跨過鴨綠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詩性”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作品。相比以前的國產戰爭鉅製多以系列電影的方式出現,《跨過鴨綠江》將橫跨兩年零九個月的恢弘戰事濃縮在一部兩個半小時的影片中,如此強度、密度和濃度,在國產電影領域堪稱罕見。 影片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講述,全面展示了從戰前國際形勢的快速演變到板門店停戰協議的簽署,涉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對戰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 的整個抗美援朝戰爭過程。 影片不僅具備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的全時空格局,陸續展示了兩水洞、黃草嶺、飛虎山、 三所裏、鬆骨峯、長津湖、漢江、鐵原、上甘嶺等標誌性戰役和戰鬥,宏觀勾畫出史詩般的戰事全貌,還呈現了突襲戰、防禦戰、運動戰、陣地戰和坑道戰等多場不同特質的戰鬥場面,多角度再現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身影。

在講述國際格局突變時中、蘇、美三國領導人作戰指揮思想博弈的同時,影片展現了毛澤東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思維,也展示了以彭德懷爲統帥的指揮員們的戰場謀略,以及全體志願軍戰士用生命捍衛和平正義、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方位呈現出我們爲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後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 影片的“全景式、史詩性”也是最爲業界專家所稱道的。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北大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認爲:《跨過鴨綠江》具有戰爭電影大片特有的史詩氣質。在觀影中有一種置身沙盤推演,縱橫“遊觀”全局,領略戰爭起落,鬥智鬥勇的酣暢淋漓感。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副主任周星表示:影片宏觀展示抗美援朝的大全景和戰略主帥們的運籌帷幄,中觀把握各個戰役之間大部隊的調動佈局與敵我雙方對峙的驚心動魄,微觀體現具體的基層部隊將士們的品性血性和精神氣質,栩栩如生,令人難忘!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文藝評論家賈磊磊認爲:電影《跨過鴨綠江》在一系列血火交織的鏡頭中表達了創作者關於國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安危榮辱、社會的強弱興衰、軍隊的勝負成敗這類重大歷史主題的深刻闡述。影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在71年前抗美援朝戰爭是如此地艱苦卓絕,如此地撼天動地!

觀電影《跨過鴨綠江》觀後感 22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爲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優美的旋律,這是上個世紀50年代人激動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憶。

中國一向提倡和平,不願引發戰爭,但這種表現卻被其他國家認爲是軟弱、無能的行爲。在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晚清與民國時期,中國簽署了許多喪權辱國的

條約,對於世界各國列強的侵略中國均選擇了退讓,但中國一味的忍讓卻沒有換來各國列強侵略的魔爪,導致中國的國土一塊塊被分隔。幸運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漸漸的擺脫了“東亞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國人的字號,尤其是71年前的那一場抗美援朝戰爭。

知名作家李峯,參考了大量有關抗美援朝歷史的圖書,精心創作出了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決戰朝鮮》,全書共分爲上、下兩冊,七個章節,共六百多個頁次。全書以一種恢宏的`氣勢和凝練的語言,加上翔實的史料與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全景式的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鮮抗擊美軍的戰爭歷史。

抗美援朝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朝鮮的一項羣衆性運動。朝鮮戰爭於1950年6月25日在朝鮮內部爆發,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其內政,中國人民解放志願軍攜海、陸、空部隊在1950年10月19日越過中朝邊境援助朝鮮抗擊美軍,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零八天,於1953年的7月27日朝鮮時間22時停戰協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麼樣的抗戰歷史呢?中國是如何在一個裝備極其落後、後勤資源保障薄弱的境況下抵抗一支現代化裝備的美軍,讓美軍不得不宣佈停戰的呢?那個時期,中國軍人沒有防彈背心,也沒有接受過“斯巴達式”訓練,更沒有火力強大的HK53、M16A2卡賓槍作爲火力支援,有時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沒有食物供給。但他們依舊憑藉着自身頑強的信念與作戰意志,加上滿懷着對新中國幾億人民負責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國軍人在世界上贏得了尊嚴與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