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精選37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精選37篇)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

文字,是人類發展至今取得驕人成績的首席功臣,正因爲有文字,人類祖先們遺留下來的各個領域的寶貴經驗才得以傳承。書本,則是把浩瀚知識海洋中的精要以一種分類的方式記載。難能可貴,稻盛先生作爲一位成功的先行者,他以他自己的人生書寫着傳奇般的經歷與信念,指導我們做人做事的真諦。

人們爲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在當代的年輕人口中大概只能得出幾種荒唐的答案。賺錢生存、打發他多餘的青春、努力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恰恰相反稻盛先生則認爲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工作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如果一味的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總想着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這樣在痛苦中徘徊,到最後青春燃盡,終將一事無成。

《幹法》一書教導我們,首先要喜歡並愛上自己的工作、改變自己原有的心態、不管工作差異、職位高低。都必須喜歡上,就如你喜歡女孩子一樣喜歡,愛上了,她在你心中就是最美的,旁人無可取代。當工作遇到困難時,一定不能放棄,放棄了就等於前面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所獲得的歡樂;激勵自己繼續努力來獲得更多的快樂;當工作做到有人褒獎時,就要誠心的表示感謝。把這種快樂和感動當做前進路上的精神糧食,然後繼續全心聲地投入到艱苦的工作中去。從現在起爲自己設立一個高的目標,當目標實現後,繼續更新增進目標,以此類推孜孜不倦。要勇於創新,敢走別人走不通的路,要相信任何事物都還可以有創新的階梯,充滿熱情對待身邊的每一件大事小事,只要信念還在,夢想就在。

只可惜,大多數年輕人已經被現有的複雜生活圈感染玷污了聖潔的心靈。無法擺脫金錢、名利、愛慕虛榮所下的圈套。依賴、攀比這些都是阻擋人進步的最大惡魔。也許會有那麼些時候觸動靈魂認真想到過要改變一下自己。可現實還是現實,那美好的想法就這麼被它摧毀。導讀中的一段話寫得很透徹稻盛先生開出的藥方雖好,但這個藥方好像只對一小部分人管用。對於這一小部分人來說《幹法》只是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動力,因爲他們本來就這麼想。而對於至今尚未明白認真工作對自己到底意味着什麼的人,如果他們看懂並能運用好《幹法》,則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之前的我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並不瞭解日本文化,只知道日本有一流的電子產品、和強勢的經濟產業。讀完幹法以後,不得不對日本人的經濟頭腦、哲學典故所震撼。相比之下,自己現在的工作狀態,簡直就是一團糟,真爲自己汗顏。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

在哲學領域,人分爲動物我、社會我和精神我。作爲動物的我們要謀食,否則無法生存下去;作爲社會一員的我們,要應付組織的不同要求,恪守其職。我們工作的目的往往正是爲了應對這兩種要求,而精神世界中的我們該何去何從,該如何完善自我?企業家中的哲學家稻盛和夫在《幹法》一書中,通過他輝煌的人生經歷和對生活、工作的感悟給出了答案: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地工作,磨礪了心志,纔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而不搖擺。

工作造就我們的人格,要做一個利他感恩的人。稻盛和夫在《人爲什麼活着》一書中這樣說:目前,因爲人類濫用自由,正在承受更大的懲罰。如果人類努力持戒或是做利他的事,並且提升自己的心智,那麼,人性就能夠不斷朝着好的方向改善。同時,稻盛和夫認爲:勞動是既能磨練技能又能磨練心志的修行,是自我實現、完善人格‘精進’的道場。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磨練自己的靈魂,鑄就美好的心靈。有了美好的心靈,就會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爲社會、爲他人着想。

種善因,結善果。善的起點,一是感恩,二是利。

感恩是心態,利他是行動。一旦學會感恩和利他,就會忽然覺得這個世界對你充滿了歡笑;越多感恩,歡樂越多。有了感恩,就會珍惜;有了感恩,就不會孤獨;有了感恩,就會讓自己永遠想回報這個美好世界,而這個世界也因自己而更美好。

工作試煉我們的品質,要做一個勤奮投入的人。

稻盛和夫說:‘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這纔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讀來不禁佩服這位日本企業家的刻苦勤奮,也爲自己感到羞愧。不同的觀念,不同的工作態度;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人生價值。自己的人生自己,自己的命運自己把握——做一個人主動出擊的人,做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做一個勤奮出色的人。爲公司的使命工作,對工作充滿熱忱,盡最大的努力,追求卓越,永不滿足;爲公司的使命工作,把公司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歷練自己的心境,沉澱自己的情緒,把工作做到位;爲公司的使命工作,瞄準夢想,全力以赴,成就夢想。

工作提升我們的境界,要做一個自動燃燒的人。

《幹法》一書中,稻盛和夫將人分爲三種:一種是點火就着的可燃型人,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人,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人,要想成就事業就必須成爲一個自燃型的人。做自燃型的人,要充滿對知識的渴求;做自燃型的人,要時刻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做自燃型的人,要對工作做超前思考。說起來,工作的方法往往很簡單,要想讓前進道路上的那盞指明燈永遠閃亮,唯一的途徑就是我們內心燃起對工作的熊熊烈火!一個真正做出成績的人,一定是一個自燃型的人;一個工作上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是勇敢應對一切困難的人。也許在生活中、工作中我們正徘徊在大多數裏,向前一步海闊天空,退後一步淪爲平庸,如果不願落後,那麼從此刻開始,做一個自燃人!

稻盛和夫通過《幹法》一書告訴我們,普通人只要有勇敢的心,不迴避苦難,從工作中找到快樂,就能成就自我。最後,就用他的著名公式作結:人生工作的結果=思考方式×熱情×能力,祝福我司未來更加輝煌!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

乍一看《幹法》這個書名我一時有點緩不過神來,我難以揣測題目中的深沉次的含義,當我對作者有了一個瞭解之後,我試着對書名做這樣的解釋:工作的方法,但是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又有了新的理解:工作的藝術。

藝術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情緒和主觀意識的表現形式與需要。21世紀優秀的領導需要具有領導藝術,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有限資源來創造出利益最大化,但同時《幹法》告訴我們,作爲一個基層的普通員工,我們也需要工作藝術,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要不遺餘力的追求完美主義、要充分發揮自我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思維、要做到五日三省吾身、要經得起鮮花的吹捧與失敗的炮火??做到這些無疑會讓工作變得輕鬆寫意,但這卻需要一種能力,一種整合優勢工作方法於一身的能力,這就是工作藝術,在工作方法上表現出的創造性與有效性,一方面是創造,是真善美在工作活動中的自由創造性。“真”是把握規律,在規律中創造昇華,昇華到藝術境界;“善”就是要符合公司內部理念;“美”是指讓工作使人愉悅、舒暢。另一方面是有效性,工作實踐活動是檢驗工作藝術的唯一標準。

全身心投入工作,米盧曾今說:態度決定一切,如果一直抱着不想做“將軍”的心態,那麼首先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員工,既然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努力做好它,就要對這份工作負責,就要對公司這個集體負責,你不在是一個孤軍奮戰的個體,你的舉動與態度關係到整個集體,只有將局部的效益發揮到最大化,才能充分展現整體的實力。

追求完美,記得美國的一艘宇宙飛船僅僅因爲一粒細小的灰塵而最終爆炸了,這是多麼大的損失啊,且不談物質上的,只論精神上的打擊也是無比巨大的,誰會想到事故的原因會是這個,這成爲了整個技術組的陰影,揮之不去。完美的行事風格作風是工作成果的高質量保證,是一個公司良好形象的象徵,是公司日後再強手如林的商業帝國中立於不敗之地的資本。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同時要有目的、有計劃、積極主動的發表自我意識,我們要遵守規章制度,但卻不是死守規章制度,要果斷根據主觀意識的判斷髮散思維,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摒棄墨守成規,以創造性思維提高效率,靈活體制。

五日三省吾身,俗話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在工作中應保持嚴謹的風格,錯誤無大小,要及時發現積極糾正纔是正道。同時這也是自身不斷完善的契機,發現自身缺點,及時努力改正,做到下不爲例,真正的塑造一個善、美的自己,爲工作的完美與自身形象的修繕不斷努力。

經得起成功與失敗的考驗,在取得成功時切忌守住本心清明,切勿迷失在鮮花與奉承的話語之中,成功的結果只是對你這段時間工作的肯定,並不代表你就是最棒的,謹防糖衣炮彈。失敗也不必氣餒,無數前人都教導我們失敗乃成功之母,沒有所謂的常勝將軍,那些都是無聊的啊Q精神,失敗不可怕,可拍的是在失敗面前失敗,不爲失敗找藉口,只爲成功找方法,我們應該仔細分析失敗的原因,認真反省,借鑑成功的經驗與方法發現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

做到這些真的很難,但是難不代表不可能,我就是喜歡挑戰,這樣更能顯示我的能力,讓我將這些工作藝術融入腦海並付諸行動,我相信經過我的努力,這些工作藝術一定會大有用武之地,一定會帶我走向一個新的工作高峯!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4

經過二個月的學習,部門學習完了《幹法》一書。

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一書以當今時代年輕人人生觀、勞動觀、工作觀的偏離和缺失爲背景,結合自己傳奇一生的實踐經驗,詳細闡述了人生價值、人生的意義和工作的目的、方法、境界,以及如何把枯燥的工作轉變爲對人生的一種“修行”;如何把工作由痛苦的深淵轉變爲幸福的源泉;如何通過工作提升自己的心志,磨練自己的意志;如何享受工作的快樂,獲得事業的成功,人格的精進,從而實現人生價值、享受人生快樂。

熟讀過後,我對作者的思想感到震撼,真正的有了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一個抱着自己產品睡覺的人,一個赤手空拳創立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人,一個隱退後以七十八歲高齡出任日航CEO和被日本政府聘爲內閣特別顧問的人,身上值得我學習的東西太多。而他把自己平身所積累的重要經驗和方法寫成書本,意在喚醒當代的年輕人,正好讓我從中汲取豐富的思想養分,可以說這本書對於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來說,恰當、及時!使我對於股票軟件開發行業的認識向前更邁進了一大步。

我們這一代,大都是80或90後獨生子女。嬌慣,懶散,自我,依賴,好逸惡勞這些習性不可避免的在二十年父母、社會的溺愛及縱容下逐漸養成,這些習性成爲這一代很多年輕人身上的烙印和通病。時至今日,我們開始先先後後的踏入這個真實的社會,要靠自己的勞動和汗水掙得在這個社會上獨立生存的資本,這個時候矛盾凸顯出來了,很顯然這些習性不適合社會上的競爭、阻礙個人發展、給團體及自己帶來無限的煩惱,如果堅持這些東西,或是知道但不主動的去修正,抱着無所謂的態度,漸漸的則會讓人覺得渾身是刺,難以接近。日本比我國經濟社會發達很多,在日本會比我國更早出現這種現象,我想稻盛先生很可能在日本體察到了這種瀰漫在年輕人中的不良品行,才煞費苦心的寫下這字字珠璣的《幹法》一書,而他在書中也寫到:此書觀點對取得驚人經濟發展成果的中國而言,也具有同樣的參考意義,中國在伴隨經濟增長而來的急劇的社會變動中,產生了一種不好的社會現象,今後中國要持續高速的經濟增長,要成爲全球第一經濟大國,那麼,如何在整個社會確立正確的勞動觀、價值觀,將是一個不可等閒視之的巨大課題。

敦敦教誨之後,我們一代人應該怎樣做,我想這是稻盛先生再怎麼偉大和高明也敦促和掌握不了的事。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具體入微,我個人學習這本書後,頗有感觸。

立足現在,謀劃未來

稻盛先生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一個瀕臨倒閉的慘淡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調整,決心拋下一切私心雜念,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把自己那份工作做到、做好,做到完美。我們現在是自由選擇職業了,也不會出現去到瀕臨倒閉的企業裏,我們已經比他有了高一點的起點,每天都是現在,是否把當下的工作做好做足,爲未來的進步增加一級臺階,就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的例子可舉:股票軟件開發妥當了之後是否注意了售後的跟蹤與服務,售後做好之後是否關注了股票軟件市場的發展與動態,自身品牌股票軟件代理做好了之後是否瞭解了對手的政策及情況…

只有做好了當下,纔有可能把握住未來的發展,纔可以看得清認得明腳下的路去向何方,纔有餘力計劃,纔有可能談得上謀劃未來。

肯幹、敢幹、持續不停歇的大幹

“年輕時的苦難,花錢也該買”稻盛先生的父母用鹿兒島方言教育他,我爸也用安徽方言和我說過“只有出去後你才知道苦,但你一個年輕人不要怕苦”,看來中日家長的教育方式大同小異,只不過我沒有稻盛先生偉大罷了。不過高大的人的思想意識是可以學習的。

他肯幹,他把衣服被子帶進實驗室,在那裏“駐店”,他找不着辦法讓瓷管不變形,索性整夜抱着它轉動,讓它成型;他敢幹,京瓷沒有生產過的材料,他爲了爭取訂單和發展,毅然接下燙手的山芋,在別的供應商憎恨松下的時候,毅然接下松下大批“不掙錢”的業務;他持續不停歇的大幹,一手創立公司上市後,想到這纔是開始,以後要更加努力才行。我們部門讓我體會到的也是這樣一種精神,部門初創很艱難,肯幹、敢幹、不停歇的大幹的精神貫穿於部門創業期間的每個成員心中和行動上,我非常敬佩,但同樣相信這是可以學習的。

穩定、穩妥,快速、快捷

“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敵軍圍困千萬重,我自巋然不動。”穩定、穩妥,快速、快捷,是我學習完《幹法》後自己的感想,穩定壓倒一切。拿我接觸的工作舉例,做好做足本職是必要條件,但有的時候必要條件不等於充分條件,如果哪個車行保費很高,但是合作基礎薄弱,本職做的再好,心裏畢竟缺少一份底氣,有一種朝不保夕的感覺;團隊規模做的再大,基礎不好,就會給人一種空中樓閣的感覺;從個人角度,不穩定意味着不成熟,意味着有變動、不可靠,從而極易演變成別人對你的不信任。穩定等於有了基礎,有了餘地,有了更進一步的資本。那麼有了穩定過後,接着發展爲穩妥,從快速發展爲快捷。

層層推進,步步爲營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稻盛先生赤手空拳創立二家世界500強企業,中間的層次和過程一定及其複雜,需要經過踏踏實實,層層努力部署纔會取得這樣的成績。縱觀世界,美國的強大,趕走英國是基礎,一戰是鋪墊,二戰是飛躍;看中國,國家發展取得巨大成就是幾代領導人,十三億中華兒女,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努力得來的;細化到個人,考上名牌大學是十幾年努力學習取得的成果,絕非一蹴而就。

大到國家尚且如此踏實才可以取得成績,何況個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騎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古人也爲我們指引了方法和道路,堅持不懈,層層推進,步步爲營,即使“千淘萬漉雖辛苦”,但更會“吹盡狂沙始到金”。

立足現在,謀劃未來;肯幹、敢幹、持續的不停歇大幹;穩定、穩妥,快速、快捷;層層推進,步步爲營。“天下事有難易乎,爲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爲,則易者亦難矣”。看似很難,實際操作也不見得簡單,但是是有路的,是一位老人用心良苦爲我們指的路,病樹前頭萬木春,做到的話,生活會變得飽滿,人生將會變得更有價值。

另外稻盛先生的實踐經驗很實際,開篇就表達了對日本當代社會價值倫理體系的擔憂,認爲日本正處在一個“沒有方向的時代”。二戰後的日本全民奮起,經濟飛躍增長,但在物質富裕的同時,卻喪失了最重要的價值觀,而正是這種價值觀曾根本上支撐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他寫給本國的青年,希望他們可以繼承傳統日本人敬業肯幹、不好逸惡勞的優秀精神品質,大都是舉的是自身處於京瓷集團中所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可學性很高,受益匪淺。讓我認識到無論所在的行業都要保持良好的價值觀,股票軟件開發更應該如此。

這本《幹法》我寫了二篇讀後感,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想法有所區別,可能是因爲看多了想的就多了,也可能是這本書確實有值得挖掘的東西,不管怎樣,學習到了,有一點進步就是一件好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和高人在書中交流的確是種提高。

聆聽名人前輩的敦敦教誨,結合自己的學習理解,從而從中得到一些屬於自己的好的東西,這些需要從各個地方做起。學習服務於工作,在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素質,在從而達到人的本身的提高,從而在股票軟件代理行業發揮自身的優勢,我想這是我們一貫學習的目的及意義所在,任重道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5

早在接觸阿米巴管理之時,就以對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一書有所瞭解,但卻由於心境一直處於浮躁之中,無法靜下心來去拜讀這一凝聚經驗與智慧的著作。得益於外出參加會議,終於能夠調整一下心緒,去打開這一扇嚮往已久的大門,追求工作生涯的的靈感與啓迪。閱讀之餘,順手整理了一下的自己所感所想,加深記憶。

本書開篇以時間爲序,介紹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早年工作經歷,早年的稻盛先生充斥者對現實的不滿,對工作的抱怨,其實年輕版的“稻盛和夫”在我們的身邊比比皆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耳邊不乏對處境的牢騷,對崗位的牴觸。可以說我們與稻盛和夫先生有者同樣的迷茫與困惑,然而現在展現在世人面前的稻盛是被被譽爲“經營之聖”的稻盛先生,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依舊在渾渾噩噩、毫無建樹,甚至於將要以此狀態完結一生,原因何在?在我看來,最本質的區別在於對“心態、認知、堅持、細節”的認識與理解不同。

一、心態是本質

誠然,人生當中總會有着種種的挫折與低谷,就像稻盛先生有着相對優異的學習成績,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卻不盡人意,與之理想中的期望有着極大的差異。其實,我們所處的環境甚至於比稻盛先生當年還要殘酷,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競爭與物質高度發達的社會。高度的競爭使得我們每日都在面臨淘汰的可能,有着非常的壓力;而物質發達必然導致生活狀態的高度差異,加以對比小到每日的三餐,大到所居的住所,無一不在昭示者不同的處境的差距。我們當前的物質所得可能無法滿足理想生活所需,我們的工作環境可能充斥者粉塵、噪音,我們可能對當前所處的職位並不滿意。於是我們能夠見到一種自暴自棄、放任自流、怨天尤人的心態,其實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着積極的心態朝前看。心態是人生狀態的決定性因素,心態的改變,會使一個人狀態產生本質的改變,繼而導致做事結果的改變。心態因人而異,但它並不是固有的,關鍵是我們要認識到心態是可以改變的,並且不利於自己成長的心態必須要有意識的改變。稻盛先生正式憑藉心態的轉變,成功的扭轉了困境,在還是一個不到25歲的毛頭小夥子的時候,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爲無機化學領域嶄露頭角的新星。

二、正確認識工作

我們中的大多數都不是可以肆意揮霍的“富二代”、“拆二代”,生而爲人,我們都有着對美好物質的嚮往,即便是個人的享受欲不強烈,我們也有責任爲家庭、爲親人爭取一份美好的生活,爲了實現美好生活的途徑就是——工作。工作時間久了,難免會失去了對工作的激情與熱情,覺得工作就是單純的重複,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工作的目標是什麼,把工作單一的當成是謀生的一種手段。稻盛先生明確的告訴我們——人工作的目的是爲了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可以起到鍛鍊心志、提升人性的作用,長時間不懈的工作可以磨礪心志。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喜歡自己的工作,就能忍受任何艱苦;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工作舞臺,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才最有魅力。

三、如何去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說盡力而爲。我們可以原諒這種說法,但不能原諒這種做法。做任何事情不能本着盡力而爲,竭盡全力是我們工作所要達到的境界。把平凡化爲非凡的是“持續”、把失敗轉爲成功的是“堅持”。堅持未必成功,但遇到困難就放棄,是絕對不能成功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但做到需要我們的恆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你肯付出就會有所得,持之以恆,堅持到底,你將收穫豐碩的果實。“不是希望了纔去堅持,而是堅持了纔會有希望”,就像稻盛先生所說:當你竭盡全力時神靈將會現身。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纔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最強動力。

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認真態度:必須注重細節,比道理更作重要的是重視經驗,不厭其煩,持續、專業地工作。稻盛說:“棋手,每走一步都要慎重推敲,感想上萬種棋步,一次又一次地在大腦中模擬演習達到目的的過程,不達目的棋步就從棋譜裏消去。”在工作中有很多用橡皮擦絕對擦不掉的事情。抱着”錯了改改就行”這種想法做事,小的失誤就會頻頻發生,其中就隱含了導致無法挽救的重大錯誤的危害性。平時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許發生任何差錯,用心去推敲每一步,貫徹這種”完美主義”才能提高工作質量。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6

稻盛和夫先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向我們講述了工作的意義和目的,我們常會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惑,我們爲什麼要工作,是生活所迫麼?在讀這本書之前,我總是認爲,打工不就是賺兩個錢、養家餬口、得過且過罷了,讀了之後有一種心靈上的震撼!稻盛先生認爲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智和靈魂,鑄就美好心靈,我們是選擇腳踏實地的工作,還是靠投機取巧、好逸惡勞,妄想輕輕鬆鬆發大財。

這不僅僅是對工作的態度,更是對待生活和人生的態度。我們應該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不厭辛勞,願與人爲好,爲大家的幸福拼命的工作的思維方式是正值;而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誠的人生態度,這樣的思維方式是負值。人生想達到目標,方向的正確是最重要的,方向錯了永遠到不了岸。稻盛先生進一步告誡我們應該怎樣地投入工作,這就是熱情。要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以我現在的起點,很難有選擇,不如就讓自己喜歡上現在的工作,滿懷熱情的做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在工作中勇於擔當,做一個自燃型的人,創造性的工作,只要有埋頭苦幹的工夫和定能成功的信心,就一定能將平凡變成非凡。

人們常說,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你,面對工作中的問題和挑戰,要勇於面對,埋頭苦幹,激發靈感,才能在工作中進步。看了這本書,結合自己現在的工作狀態,實在是覺得汗顏。在現實工作中出現了問題,我先想到的不是爲什麼是這樣,產生問題的本質原因不去找到,而是去找一些藉口,說些“沒辦法”“只能這樣了”的話。比如產品有氣泡,注塑工藝調試不好,就在那裏抱怨模具做的不好,原材料有問題,而不去想辦法改進,去解決問題。要好好改改了。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7

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開篇有一段話,勞動是醫治百病的良藥,工作能夠克服人生的磨難,讓你的命運獲得轉機。這段話讓我感悟頗多。

工作的真諦在於磨礪

稻盛和夫先生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成長曆程告訴我們,工作不僅僅是養家餬口的手段,更是對心靈的一種磨礪,對人生的一種經歷,對人格的一種錘鍊!

稻盛和夫先生認爲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工作,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道選擇題,可以選擇腳踏實地、忘我奉獻,也可以選擇投機取巧、消極怠工,更可以選擇好逸惡勞、不勞而獲。當面對這道選擇題時,我們必須明白,這不僅僅只是決定了你對工作的態度,更決定了你對待生活、對待人生的態度。

我們每個人處在這個社會中,具有不同的角色,同時也承擔了不同的責任。

面對這種種責任,我們該如何抉擇,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腳踏實地、忘我奉獻,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熱情,讓工作成爲自己人生中的一道風景線,讓工作成爲自己人生的磨刀石。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終於一天,我們會在工作中體會到人生的價值。

工作的本質在於堅持

工作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有礁石,有漩渦,有鯊魚,更可能有海盜。這些困難,我們該如何面對?

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苦難就是考驗,已經不行的時候,纔是真正的開始。面對工作中的種種困難,我們唯有堅持,我們唯有迎難而上,我們唯有絕不退縮,我們才能見到風雨後的彩虹,我們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峯。

法國文學家伏爾泰曾經說過,人生布滿了荊棘,我們曉得的唯一方法是從那些荊棘上面迅速踏過。不要因爲摔過跤而不敢奔跑,不要因爲風雨而詛咒生活,不要因爲迷路而忽視一路的美景,更不要因爲一點點困難而討厭工作,這都是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

若樹不堅持,如何能挺直樹幹,收穫那一片陽光雨露;若竹不堅持,如何能咬定青山不放鬆,而受人敬仰;若梅不堅持,如何能凌寒獨自開,錚錚鐵骨,綻放人間;若人不堅持,如何能屹立不倒,終飲那成功的美酒?

工作好比在沙灘上行走,我們可以走得很艱難,雙足傷痕累累,但只要堅持往前走,不停下自己的腳步,不放慢自己的腳步,我們終能看到大海的波瀾,此時回頭再望,身後那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腳印,記錄着我們成功的足跡。

工作的價值在於創新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很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讓人感覺工作很無聊,很苦悶。此時稻盛和夫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每天我們都能創造性地工作,在最細小的工作中尋找創造的價值,工作將變成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式。

自新應似長江水,日夜奔流無歇時。自古以來,創新都是社會發展最強大的推動力。創新可以使一個民族從弱變強,創新可以使一個企業起死回生,創新也可以使一個人從失敗變成成功。

創新,猶如跳動的精靈,出沒於世間,出沒在我們身邊,永遠是那麼的捉摸不定,當你想抓住她的時候,她卻隱匿不見了。唯有通過一次次在工作中的嘗試,才能捕捉到創新的身影。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8

乍一看書名,還以爲《幹法》是稻盛先生對自己漫長職業生涯中工作方法、管理經驗和"幹活"技巧的總結。

通讀全篇,才知道該書告訴我們更多的是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和純樸的勞動觀。所謂大道至簡、稻盛先生的"工作觀"以樸素道理示人:要想好好地活,就得好好地幹。他爲我們設計了實現事業成功和圓滿人生的路徑和通道:選擇正確的工作觀――熱愛、專注、迷戀於自己的工作――以極度認真的態度,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抓好今天,日復一日,不斷積累--創造性地、出色完成工作--從量變走向質變,由平凡變爲非凡。

與普通人"工作是苦役"、"工作是必要之惡"的觀念不同,稻盛先生對工作意義的感悟和見解讓人頗爲驚嗟。他認爲,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是鍛鍊人性、磨礪人格、提升心志、實現自我價值、走向美好人生和彼岸世界的修行。古今中外,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歷盡艱辛,埋頭於自己的事業,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他們在成就偉大功績的同時,也造就了自己的完美人格。

苦難常與人生相隨相伴。稻盛先生早年命運多舛,25歲以前的人生並不如意,也曾有過怨天尤人和自暴自棄。但當他下了決斷,毅然留在那個叫作"松風工業"的衰敗企業,"開始發自內心並用格鬥的氣魄、積極的態度,聚精會神、全力以赴地面對自己的工作"時,其中的樂趣和成就感便不約而至,以至產生"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簡直不知如何形容纔好"的狂喜,他的工作觀、人生觀、價值觀也隨之扭轉並得以終身確立。稻盛先生深信,"工作隱藏着一種偉大的力量",只要你的身體、靈魂與它融爲一體,它會給你的人生帶來無窮無盡的快樂、意想不到的收穫和不可思議的好運。工作還是療治苦痛的良劑。在突如其來、接踵而至的苦難面前,稻盛先生把工作作爲慰藉心靈、經受考驗、攻破難關的仙丹妙藥。通過努力工作、拼命勞動,使其一直在苦難和挫折方向上運轉的命運齒輪不知不覺地朝着幸運的方向轉動,讓人生時來運轉,進入煥然一新的階段和精彩美妙的狀態,充滿無限希望和光明,從而不斷取得成功,最終走向人生的"王道"。

《幹法》作爲稻盛哲學的寶典祕籍,闡釋了工作觀、工作技巧及二者的關係。稻盛先生在《幹法》一書結語部分給出我們這樣一個公式:工作(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熱情、能力的分值區間都設定在0-100分,唯有思維方式的分值設計爲-100-100分。在稻盛先生看來,"不厭辛勞,爲大家的幸福而拼命工作,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正值;相反,憤世嫉俗、損人利己,否定真誠的人生態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是負值"。顯然,稻盛先生所說的"思維方式"其實就是人生觀、價值觀、工作觀。工作觀正確,工作的結果就會是一個更大的正值;工作觀錯誤,工作的結果就會是一個負值,而且能力越強、熱情越高,給工作造成的負面影響越大。特意把工作觀放在主體的位置,將熱情和能力視作工作技巧以客體待之,突出工作觀對於工作結果的決定性作用,可見稻盛先生對工作觀的關注和倚重。

工作造就完美人格,純潔心靈爲神聖事業而準備。回首在金明國小教學的這一年多的時間,工作上有諸多不順心,每每此時,都會產生抱怨,從而感覺自己疲憊不堪。從來沒有一個正確的教學心態,自從看了幹法這本書後,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甚至看到了希望。既然從事了教學這個行業,就該把教書育人當做自己畢生之追求,埋頭苦幹,總結經驗,紮實努力,堅持不懈,把教學當成樂趣,一生與孩子相伴,與書本相伴,當看到自己桃李滿天下之時,想想自己在工作之中遇到的困難又算的了什麼。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9

一直以來,我對日本沒什麼好感,也從來沒想過要去看日本人寫的書,最近學校推薦看這本書,於是,我抱着試試看的態度開始翻閱這本書。整部書語言很樸實厚重,沒有我想象中的過多的廢話,一針見血很實在,看了開頭我就想一口氣讀完,這本書真的沒介紹錯。寫的非常好,介紹了一些讓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就像書中所說的,平時人都是這樣想,每天工作就是爲了給自己有口飯吃,沒有激情。稻盛和夫對待工作要用“極度”來形容。他早期便發現了工作的意義不僅在於“賺錢吃飯”,而主要是磨練性格、提升心志水平的“自我修煉”的方式。他將生活、修爲、才幹、業績、情感都以“工作”爲中心地結合起來對待,而成功和回報則像是他“極度工作”後自然而然的東西了。好像他這般地工作,如果不能成功倒成了“不正常了”。翻開書的第12頁,稻盛和夫娓娓道來一個故事。據說,也是他看過的一個電視訪談節目。說是一位木匠,對待樹木、對待木料上升到了“對它生命負責”的境界。木匠說“在使用千年樹齡的木料時,我們工作的精湛必須要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書裏提到這樣一句話,令人冥思:“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一門職業,埋頭苦幹,孜孜不倦,這樣的人最有魅力。”

物質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種。人也分爲三種,第一種是點火就着的“可燃型”;第二種是點火也着不起來的“不燃型”;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書中寫到了“潛意識”,你全身心投入了一件事,有一種堅強的意願。這意願就會慢慢滲透到你潛意識當中,平時它可能不出頭,但在無意識中它會突然閃現,併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要全身心的工作,一心一意。但是這個也考驗了自己的意志。一種心態和一種持續的力量。誠如在意義那一篇裏提到的稻盛先生所說,天職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親手製造出來的。人們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情,再辛苦也無怨言,也能忍受。就像我踢球時的感覺,哪怕身體累到極限,卻還是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我媽經常會對我說,要是我把踢球看球的時間都拿來學習,一定可以考個更好的大學。稻盛先生認爲,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則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一個人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機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而且,即使進了自己所期望的公司,要能分配到自己所期望的職位、從事自己所期望的工作,這樣幸運的機會幾乎沒有。因此,要想實現自己的意義,無論如何,必須得喜歡上自己的工作。非如此不可!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往往就像尋找一座空中樓閣;與其追求幻想,還不如先愛上眼前的工作。只要喜歡了,就能不辭辛勞,不把困難當困難,埋頭工作。只要一心一意埋頭工作,自然而然就能獲得力量。有了力量,就一定能做出成果。有了成果,就能獲得大家的好評。獲得好評,就會更加喜歡工作。這樣便會進入良性循環。這段話給我自己特別大的感觸,有些時候經常會想我到底是否真的喜歡並且適合現在的工作,做一位教師,做一位勞技教師,的確是自己喜歡的。這麼一想,其實自己還是挺幸運的,雖然不是那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可至少也是百分之一、十分之一了。

所以,還是要繼續鍛鍊自己克服困難、做出成果、得到力量,收穫熱愛。稻盛先生雖然是個佛教徒,可卻並不反對甚至鼓勵人們在工作的修行中尋找樂趣,對於階段性的小成功要率真的表達出自己喜悅的情感,只有這樣,纔有動力,平常人也才能做到持之以恆。抱有一顆善被感動的心,誠摯的對待生活。把感動帶來的能量當做動力,更加努力地工作!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0

前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稻盛和夫的著作《幹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觀”、“勞動觀”、“工作觀”,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進行深刻反思,進而找到新的人生支撐點。

本書以“爲什麼工作”爲起點,講述瞭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志。通過結合稻盛先生的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瞭如何愛上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閱讀此書,有以下幾點領悟: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曾經聽過一句話“越努力就會越幸運。”“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認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也許在別人的眼裏,你的認真有時會顯得比較“較真”“古板”,甚至會比較“傻”,但是當你真的熱愛某項事物或事業的時候,你的“極度認真”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真實感情的流露,是“迷戀”情感的唯一態度。

要擁有人生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夢想或者是有夢想但覺得很渺茫,並不敢想,那麼夢想終究是夢,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稻盛先生有一句話“人本來就具備使夢想成真的巨大潛力”,即使是覺得自不量力的夢想或目標,若能牢牢記在心裏,並堅持不斷的爲了實現它去努力,那麼你的夢想終有一天會實現。

領導能力的提升重在“思考”。正如書上提到的“松下幸之助”的有關於“水庫式經營”一樣,企業的領導也只能從大格局去引領我們,每家支行會因爲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客戶羣體等的不同,適合經營的方法肯定也會有很大的差別,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自己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一切的開始”。目標方向已有,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思考找到具體的方法,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工作中當遇到覺得難以克服的困難時,當自己認爲“已經不行了”的時候,稻盛先生告訴我們“這時候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想想我們每次遇到“坎”的時候,往往不是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努力,而是爲自己做不到尋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就是因爲對待困難的態度不一樣,則每個人收穫的結果也不一樣。所以,當我們覺得進入“絕境”的時候,試着換一種思路,換一種態度,說不定立刻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最重要的是“注重細節”。記得聽廣播的時候主持人說過一句話“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工匠精神”。例如隨着社會的進步,科技的更新,導致衍生出來現代化所需要必需品的種類繁多,如何在衆多產品中脫穎而出,肯定就要求製造者在產品的細節處下工夫才能夠贏得市場,同理可證,不論是產品的質量還是工作的質量都是一樣的道理,追求“工匠精神”,“注重細節”,就會使你在和別人做相同內容工作的時候能夠“與衆不同,脫穎而出”。

總結稻盛先生的人生理論,就是在持有正面的思維方式的前提下,擁有對人生對工作的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將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正確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那麼所得到的人生將會是“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1

初次接觸《幹法》是在放寒假前的教職工全體大會上,校長熱情的向我們推薦了這本書,希望我們能認真的讀一下,從中有所收穫。假期自己也從網上找到這本書開始讀,一讀便被它吸引了,無論是稻盛和夫的工作經歷還是他從實踐中得出的至理名言都深深的吸引着我。開學後拿到這本書後,我便開始了再一次的精神洗禮。從小到大讀過的書也不少了,唯有這次讓我醍醐灌頂。

我2004年參加工作,屈指算來也已經有七個年頭了,看着以前的同學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了不小的成就,心裏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也曾經有過豪言壯志,也曾經爲了工作成績揮散汗水,可爲什麼到現在還是沒有太大的進步。讀完《幹法》從中我找了答案。稻盛和夫在《幹法》中講到的工作的最高境界不是爲了多掙工資獎金,而是提升心志、磨鍊人格的“修行”。當然這並不是像僧人那樣“苦修”,而是要從工作中找到樂趣,把這種樂趣化作自己真正的興趣,併爲之付出自己的真情,就像稻盛和夫在書中所講到的那樣“迷戀”自己的本職工作。自己對於工作的觀念還是處於養家餬口的低水平上,並沒有從心底裏喜歡這份工作,經常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那些付出有時是迫於競爭的壓力,有時是出於自己的虛榮,有時是自己一時的心血來潮,所以取得的成績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這次我要徹底的改變觀念,做一次質的蛻變,成爲一個熱愛本職工作併爲之努力奮鬥的人。

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其實工作也是如此。要想取得最後的勝利,就要持之以恆的努力奮鬥。稻盛和夫的《幹法》講到,以高目標爲動力,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細想這幾年的工作,基本上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幅很瀟灑的樣子,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而有這種心態的原因就是沒有高目標,沒有動力,工作起來鬆鬆垮垮。目標就像燈塔一樣,給在工作中迷茫的人以指引,而高目標就不只是燈塔更是動力機,能源源不斷的給你奮進的激情和精力,讓你沒有時間去迷茫徘徊,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稻盛和夫的《幹法》中還講到,持續的力量能將“平凡”變成“非凡”。我經常給學生講“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堅持就是勝利”,很多時候,自己也沒有做到持之以恆。堅持一段時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開始鬆懈了,這七年就是一個前進倒退前進倒退的反覆過程。今天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要努力的改正,以稻盛和夫爲榜樣,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作出一番成就。

稻盛和夫的《幹法》這本書,像是一把火炬,點燃了我心中那未熄滅的工作激情,相信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樹立更高的目標並堅持不懈的爲之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2

前段時間,我有幸拜讀了稻盛和夫的著作《幹法》,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工作觀”,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進行深刻反思,進而找到新的人生支撐點。

本書以“爲什麼工作”爲起點,講述瞭如何磨練靈魂,提升心志。結合稻盛先生的自身經歷向我們講述瞭如何愛上自己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閱讀此書,有以下幾點領悟: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的人生。曾經聽過一句話“越努力就會越幸運。”“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認真是一種可怕的力量。也許在別人的眼裏,你的認真有時會顯得比較“較真”“古板”,甚至會比較“傻”,但是當你真的熱愛某種事物或某項事業的時候,你的“極度認真”不是刻意的表演,而是真實感情的流露,是“迷戀”情感的唯一態度。

要擁有人生的“夢想”。如果我們沒有夢想或者是有夢想但覺得很渺茫,並不敢想,那麼夢想終究是夢,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稻盛先生有一句話“人本來就具備使夢想成真的巨大潛力”,即使是覺得自不量力的夢想或目標,若能牢牢記在心裏,並堅持不斷的爲了實現它去努力,那麼你的夢想終有一天會實現。

領導能力的提升重在“思考”。正如書中提到的“松下幸之助”有關於“水庫式經營”一樣,企業的領導也只能從大格局去引領我們,每家企業會因爲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客戶羣體的不同,適合經營的方法肯定也會有很大差別,這就需要我們必須自己認真去想,認真去思考,“這種思考是一切的開始”。目標方向已有,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思考找到具體的方法,這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工作中遇到覺得難以克服的困難時,當自己認爲“已經不行了”的時候,稻盛先生告訴我們“這時候其實並不是終點,而是重新開始的起點。”想想我們每次遇到“坎”的時候,往往不是堅定自己的信念,繼續努力,而是爲自己做不到尋找各種理由,推卸責任。就是因爲對待困難的態度不一樣,每個人收穫的結果也不一樣。所以,當我們覺得進入“絕境”的時候,試着換一種思路,換一種態度,說不定立刻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最重要的是“注重細節”。記得聽廣播的時候主持人說過一句話“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工匠精神”。例如隨着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導致衍生出來現代社會生活必需品的品種日益繁多,如何在衆多產品中脫穎而出,肯定就要求製造者在產品的細節處下工夫才能夠贏得市場,同理可證,不論是產品質量還是工作質量都是一樣的道理,追求“工匠精神”,注重“細節”,就會使你在和別人做相同內容工作的時候能夠“與衆不同,脫穎而出”!

總結稻盛先生的人生理論,就是在持有正面思維方式的前提下,擁有對人生及工作的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將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正確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那麼所得到的人生將會是“碩果累累,幸福美滿”!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3

稻盛和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解了關於工作的價值,告訴我們如何去工作才能讓人生獲得一個好結果。首先給自己有長遠的眼光,看見“完成是的狀態”給自己定下高目標,注入我們100%的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挑戰,努力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就不怕實現不了,因爲人本來就具備讓願望實現的能力。其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力求完美,注重每一個細節,因爲細節決定成敗。同時,拋開自己感性的煩惱,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敏銳度,及時的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堅持不懈的去努力。最後,不要總想着自己不會、自己做不好,用冒險的心去接受挑戰,敢於創新,無論多渺小的工作都積極去做,抱着問題意識對現狀進行改良,將我們期待實現目標的強烈願望變成潛意識去不斷激勵自己,即使遇到困難也絕不放棄,全力以赴,這種堅定的信念會帶領我們走向成功。

即使能力很平凡,到只要付出不亞於常人的努力,用正向的思維方式和熱情去積極面對,就可以彌補能力的不足,從而取得巨大的成功。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4

音頻聽了無數遍,文字二刷了,一如既往聽的熱血沸騰,想立刻衝出去工作。

在沒讀《幹法》之前,聽說稻盛和夫是一位傳奇人物,日本“經營四聖”唯一還活着的一位【日本“經營四聖”,是指在日本創造“經濟奇蹟”時代的四位優秀企業家。他們分別是: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 本田宗一郎(本田公司)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 稻盛和夫(京瓷公司)】,27歲時開始創業,赤手空拳40年間創建了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是個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後來聽書知道,他25歲時在精密陶瓷領域內就有劃時代的發明創造,也是位優秀的科學家;直到讀完他的《幹法》、《活法》及《活力》才發現,他的本質非其實個哲學家!

在稻盛看來,工作是人生全部的意義,且要用匠人般的精神去工作,追求完美。藉由工作來“提升心性,磨鍊靈魂”,讓自己臨老時的靈魂比降臨之初的靈魂更好一點點!很認同這一點,這其實就是馬斯洛需求理論的第四層: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 。這是對叩問人生價值最完美的一個回答!用稻盛先生在《活力》中說的,人生便是一場爲完善心靈而進行的旅程!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5

“學習”觀念穿越歷史、根植於人文,歷久彌新。稻盛和夫先生講“磨練靈魂”、講“改變思維”、講“智慧的寶庫”、講“工作中的領會”,其中貫穿着學習的精神、嚴格自律的人生觀。個人的學習源於生活與工作,泛於社會與企業組織,充斥着時代的觀念與氣息。

技術、壽命、工作實踐和商業模式的變化不斷提高着人們對終身持續性地學習發展的需求。工作性質本身正在發生的變化,改變着學習和工作之間的關係,使學習和工作的關係空前的融合和緊密。這爲打造以工作爲中心的學習機制創造了挑戰和機會。隨着技術變革的加速,IT團隊已經從有序的“瀑布式”設計—開發—測試—運營模式發展到如今新型的敏捷開發模型,將系統設計、開發、安全、測試和運營整合到基於團隊的、相互連接的流程中。同樣的,將學習與工作整合的新方法也將出現,企業員工的發展和工作相結合,所有職業中的學習和工作相互聯繫,完成貫穿一生學習的重構。

泛學習的形成。隨着雲連接的移動終端和可穿戴設備的流行,以及虛擬現實設備的引入,我們將能夠探索虛擬學習的新方法,使得學習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循序漸進地開展,提供了能夠將實時學習和知識管理整合到工作流程中的機會。

個體貼合性趨勢。學習將更加個性化、更面向個體,並且能夠在方便的時間和模式下進行,以便人們可以在最適合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學習,相關技術在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着越來越多的學習供應商以小巧便捷、易於理解的形式提供視頻、文本和體系化的課程,變得更有機會設計更精細化的學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適合自己的時間、地點,以適合的方法選擇個性的學習內容。

個人學習與組織學習的融合。隨着團隊在多元化工作的交付中日益重要,組織在提供學習機會的同時,把每個員工視作學習團隊的成員,提供基於特定的團隊工作情境的學習內容和經驗,成果共享、責任共擔。將學習與團隊和個人的工作結合起來,學習和發展的職責被共同承擔。這種職責共擔並不僅僅意味着共同的權利,更多的是責任分擔。多數組織在這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儘管通常組織對學習進行了大量投入,但大多數組織並沒有將績效激勵尤其是組織目標與他們的學習計劃結合起來,進而提高了其學習投資可能被閒置、不領情或沒有變現回報。

重構貫穿一生的學習,把學習和工作整合起來,是組織和個人共同面臨的挑戰。這一挑戰就是將學習與人生的發展整合在一起,對應的解決方案不僅需要將學習融入到我們的工作中,還需要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在當前的世界中,技術正在改變工作,人們的壽命越來越長,職業也越來越多樣化,個人與組織不但有機會,更有責任重塑學習,使學習融入進我們的日常工作——以及貫穿生命。對於企業組織而言,營造和維持終身學習文化不僅是其使命和目的的一部分,還是一件在工作場所內外都對員工有意義的事情。沒什麼比這更以人爲本了。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6

“人爲什麼要工作?”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都沒有深層的去思考和探討。在我們公司的很多人員的身上和行爲上都能體現出不同的答案,有的是爲了錢,有的是爲了家庭,更有的是把工作看成來不得不幹的“必要之惡”,甚至對積極工作的人報以冷笑和鄙視。這也是我們公司最大的惡習,也是最影響員工對工作二字錯誤理解的行爲。

而且很多的因素造成,在於各階層領導的“不知情,不理會”以及對積極的員工缺乏一些必要的支持和鼓勵。因此很多積極的員工也開始變得很頹廢,對工作的態度上出現厭惡工作,不斷地逃避工作的責任心。

因此我們在今後員工培養下要不斷地宣導和引導員工的正確“勞動觀念和他們的人生價值觀。在整體上提高員工的素質,讓員工真正意義上把公司當家。

"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練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不斷讓員工去了解工作的意義,才能磨練出穩重而又積極向上的性格,爲事業,爲目標去努力拼搏的員工。"工作造就人格","工作是萬病良藥",能讓員工瞭解到工作並不是表面意義上的薪酬多少,更是能體現出員工的自身價值和人生的成就感。寶劍鋒從磨礪出,不斷地遇到困難,挫折,又不斷的克服困難挫折,這成就是無可取代的,也是最能提升員工士氣的良藥。

人都有偉大的夢想,雖然在公司只是一個小地方,但是也能造就夢想。雖然這是一筆不大不小的成就,但也可以爲員工積極努力工作增添一把火,也能引導廣大員工積極效仿,既能爲公司的成長留下一筆財富又給自己增添一筆成就,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而造成這些成就總在於那些專注工作的人員身上。爲什麼多數人不能實現展現出來,因爲缺乏發自內心工作的氣魄和積極工作的態度,有太多的抱怨和牢騷,未實施前就開始打退堂鼓,心又總想着這裏不好就換個工作。不良的念頭佔滿了大腦思維,這時候又缺乏正確的引導,因此員工失去了對工作的興趣,也就失去了積極性。

應讓員工瞭解到“即使在苦難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並不是單純的一句話,也是人們經過無數的磨難中悟出來的道理,我們也應該給員工灌輸這種不折不撓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思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是引導員工對工作上正確引導,因爲咋看的不幸,實際上是幸事。員工亦會從不良狀態轉變爲更積極更努力的狀態。

讓員工喜歡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現在大學生包括很多員工都對現有的工作心生不滿,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以各種理由解釋自己的錯誤想法,造成了對現從事的工作不喜歡,而達不到相應的目標。如何讓員工喜歡從事的工作,首先要讓員工瞭解所工作的含義。人需要激情,而激情來自於失敗後的成功。事實中很多的工作都有,就比如技術研發,產品不斷的實驗失敗到最終的成功,又比如機械加工,亦是從不斷不合格,不斷地改善維修達到成功等等,這都是激情。而要有這激情又要員工先喜歡所從事的工作,改變自身的心態,對於迷茫狀態的員工,則需要我們爲他們引導到正確思路。

感動給人注入新的動力,這是毫無疑問的一個道理,在任何一個人的人生裏,有無數的感動,但是這些感動確是來之不易,而就因爲這來之不易的感動,鼓舞着員工更認真,更堅持不懈的工作。我們應該認真對待這份感動,保持這份真摯,開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因爲這份感動來自於成就,無論成就的大小。而有着這份成就員工纔會去重視這份工作,在乎這份工作,工作的良性發展也有了雛形。員工也會變成“自燃型”主動積極的人。主動積極的人能共同帶領大家積極向上,從而也有希望成爲一個領導者。

持續久就是力量。堅持不懈,百折不撓,愚直地,誠實地,認真地,專業地努力工作,才能讓人們從平凡變成非凡。認真對待每一份工作,因爲任何一份工作都是有相對應的發展方向。要延續其發展方向堅定不移地向前。不斷地反思不斷地進步,全力做好當天的工作,接受各種苦難和成功的考驗,關注每一件工作的細節,因爲細節也決定成敗。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將不可能變可能,樂觀構思,悲觀計劃,樂觀實行,敢於接受天馬行空的思想,開拓自身的思維模式,從而達到我們一致的目標!

騷年們,爲了目標:努力工作吧!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7

第一次聽說稻盛和夫是通過領導的分享《王陽明》,似乎從那之後,大家爭相學習管理的對象從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變成了經營大表哥“稻盛和夫”,郵箱裏紛飛的是他的書籍推薦,耳邊迴盪的是他的至理名言。不吹不黑,通過了解他我真的有種感覺,那就是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怎麼能掀起這麼大的波瀾?創造這麼多的奇蹟?

上週公司組織了一場管理培訓,課後的讀物就是稻盛和夫的一本書《幹法》。其實這本書我在年初的時候看過,主要是講“我們爲什麼要工作?”這個幾乎可以上升到探討人性的哲學問題。本來是作爲一鍋雞湯文來讀,想着再鹹頂多是腎抽搐兩下,看下去發現並不是很鹹,文字質樸又深刻,用自己的一路走來的經歷和一個企業領導的態度來告訴年輕人需要做些什麼,的確發人深省。所以今天想拿出來分享讀後感,其實想說的是全書都在圍繞的一個成功必備方程式:

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這裏面稻盛和夫先生把思維方式放在首位,作爲一切的起點。我們看到桌子上有一杯水,有人口渴了會說“正好這有一杯水”;有人在打掃衛生會說“這兒爲什麼會有一杯水”;有人來開會會說“這兒怎麼只有一杯水”。這就是思維方式的不同。稻盛和夫在書中說到他起初在一家不起眼的公司,管理和制度都很糟糕,跟他一起來的朋友都離開了,後來他想了很久,最後確立了“雖然這家公司有諸多問題,但是我要留下來”的思想後,開始靜下心來,潛入到日常工作中去,纔有了後來的研發成功,並走上公司的高層,能夠徹底改變公司那些不好的東西。

《幹法》書中說到京瓷的用人標準:我們需要的是那種知道攻堅克難,對工作抱有激情的人;如果誰老是抱怨工作難做,沒事就拖公司的後腿,在員工之間渲染悲觀情緒。那這個員工鐵定是要被開除的。我個人認爲稻盛和夫一方面是想讓我們將自己打造成爲對自己的工作和小成就充滿激情、充滿感情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告訴我們要去帶動。

每件事情都需要帶動,不管是團隊氛圍還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讓沿海地區先富起來帶動內地,在一個團隊中快樂激情同樣也是會傳染的,就像我們總是喜歡跟陽光熱情的人靠的更近,因爲那樣感覺我們的生活都充滿陽光。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充滿熱情和激情,那麼整個團隊就會像發動機一樣不斷向前,充滿動力。

能力這個東西稻盛和夫的理論是因人而異,不可以偏概全。當我們有說一個人很有能力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理解爲他的“執行力”很強,能辦成事兒。但是工作中並不一定只有執行力,專業技術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都是個人能力,而他在團隊中的能力大小,主要看這個團隊需要他有什麼樣的能力,如果團隊需要他很會寫,但他很會說,那他就是個“沒有能力的人”。而如果要把這些能力都具備並且出衆,我想這個人一定經過了非人的“磨練”。

沒錯,書中多次提到了“磨練”這個詞,其實就是我們所謂的“學習、準備、歷練”。亡羊補牢並不是爲時不晚,羊已經跑了,我們已經受到了損失;想要有好的結果就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做好檢查,及時維修,最後才能保住羊。就像原文中:“你想要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如果不付出努力,那麼就請接受爲一點小錢卑躬屈膝的將來的自己”。

全書都在把枯燥的工作當做一種磨練和修行,我們需要在磨練中不斷思考,不斷提升,不斷向前;如果放棄了這種修行,那就只能接受這個不完美的自己,這就是社會的公平,稻盛老爺子一直在告訴我們在這個公平的社會下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不過有一點我想說:有了格力,就算你身在中國,依然能夠用上正統的IH電飯煲,買個電飯煲買個家電還要跑到國外去?根本不存在的!

最近連續看了兩本日本的書,《解憂雜貨店》和《幹法》,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點是這兩本書都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來點綴裝飾,也沒有飛在天上說了很多人生的大道理,他們都用了最樸實的語言用來講一個溫暖的故事,或者立足現實說一個最淺顯的道理。這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真的是一股清流。我只希望幾年後回頭看自己的工作經歷,能夠做到“不負青春”,這就夠了。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8

這兩個月閱讀了《幹法》一書,看了書中稻盛和夫先生所述的往事情節,彷彿自己與他共同經歷一般,感觸頗深。

雖說我剛從學校畢業不久,沒有過這樣那樣的工作,但是在學校時的學習跟現在及以後的工作,都有很多相通之處的。人人都是平等一樣的,在學校時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學校;畢業後,不經歷繁重的工作,人生就難以書寫生命精彩。許多人的生命未完全盛開,就凋謝了,或許與其好逸惡勞有關吧。有人說:“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心靈。”可以說,“工作” 是靈丹妙藥,它蘊藏着一種偉大的力量。我們可以藉助這種力量,克服嚴酷的命運,給人生帶來光明和希望。

其實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二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比較小。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稻盛先生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一家日益破敗的“松風工業”,爲了讓自己安心工作,他把自己從事的研究想象成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在鑽研。事情也真是奇怪!經他這麼一想,枯燥的研究真的就顯得熠熠生輝起來。由此可見,對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產品,如果不注入如此深沉的愛,就很難做得出色的。稻盛先生曾經在爐窯附近溫度適當處躺下,抱着水管睡覺,用這種乾燥方法防止水管變形。稻盛先生說得好,一旦產品出現任何差錯,只要你用心傾聽,一定能聽到產品發出的“切切私語”,聽到“產品的哭泣聲”。

我們爲什麼要工作?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爲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辭辛苦的工作不只是爲了物質上的需求,更是爲了磨礪個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內心從而提升個人境界。

也許人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都喜歡選擇逃避並另闢新徑,但是作者卻並不那麼消極。我們應該如何才能做出成績?作者的經驗:首先就是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喜歡工作,熱愛工作,所以我們就能長期堅持的自己的工作。當然這個方法很難做到,尤其在困難的環境下,我們很難用純意志力去達成,所以下面有幾個小方法:

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快樂;當成果受到別人的誇獎時,就要誠摯地表示感謝。繼而將這種喜悅和感動當做精神食糧,然後繼續投入艱苦的工作。

“抱着自己的產品睡”,要全部投入工作、熱衷於工作,達到與工作“共生死”的程度,而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把產品當成是有生命的小東西,傾聽產品的聲音,對產品進行仔細的審視和觀察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問題和差錯的原因,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熱愛自己工作的同時,必須持有明確的目標。因爲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爲能夠自我燃燒的人。

所以看完這本書,我發現心態很重要,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就一定要用心去做每一件事。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19

如何做人是個大學問,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研究不完的學問。但是“做一個怎麼工作的人”,我通過《幹法》這本書有所心得。

說來慚愧,在閱讀此書之前,我對工作的意義並沒有多大的瞭解,也像許多人一樣,認爲工作無非就是爲了賺錢,爲了過好的生活。但當我看完此書之後,使我懂得了工作的真正意義,“認真的工作,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將會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有價值。書中講述的道理能夠讓我感悟到很多,多到不知如何準確的表達出來,但是有三個方面在我腦海中越發清楚。

第一,做一個憨直的,認真的,專注的,誠實的工作者。很多人以爲,只要自己平時做事反應靈活,才思敏捷,就一定可以在公司幹出一番大的事業,這個想法是肯定的。然而,當我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卻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來應對,或者說不能將自己的工作持之以恆的做下去,導致“新生倦意”。於是便慢慢的開始厭煩自己的工作,甚至逃避工作,長此以往,則會將當初的工作目標與工作熱情全部吞嗤。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我們所缺乏的正是一種以憨直、認真、專注、誠實地工作作風,在後續工作中,我會朝着這個方向學習的,努力成爲一個憨直的,認真的,專注的,誠實的工作者。

第二、做一個“自燃型”的人。稻盛和夫先生在書中講到,物質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種。其實,人也是一樣,在工作中,我們常常都是等到領導吩咐了纔去幹,或者是等到有了命令纔去做,這

樣的思想便可稱之爲不燃型。我們可以看到,在任何一個企業或公司,都非常期望得到可燃型的員工,而絕非是不燃型的員工,所以,我們要做就要做自燃型的員工,在領導未吩咐之前就自發的去做,將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讓工作順利進行,成爲一個“自燃型”的人。

第三、完美工作的人。 許多事情的成功,都是取決於“最後1%的努力”,不管多麼細小的工作都要用心去做,投入100%的力量,我想這就是稻盛和夫成功的祕密之一。在任何工作中,要求越高,質量也就越高,只有保持高標準的要求,才能做出高質量工作。在工作中追求盡善盡美應當成爲我們追求的目標,記得在以前,我也常常覺得,自己公司做的產品都那麼好了,而客戶卻爲什麼不滿意呢?甚至是在某些時候還會去抱怨客戶的要求太高,抑或是痛恨公司難道就不能做出更多的讓利促銷活動嗎,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的想法真是太幼稚了。誠如稻盛和夫所言,客戶苛刻的要求就是在鍛鍊我們,磨練我們,我們必須懷着虔誠之心,感恩之心來接受客戶對我們高標準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爲同行業中最有實力的公司,個人在這樣的公司和環境中工作、磨練、成長,才能成爲一個無限趨於工作完美的人。

最後,我要闡述一下自己對本書其它的看法,沒錯,這本書在我看完之後,的確是讓我學到了很多,尤其是對工作的方法,熱情,以及思維模式,讓我受益匪淺。但是,我隱隱感覺到,京瓷的成功,稻盛和夫的成功,並不只是源於這些,更多的是在於一個人,一個企業

的信念,他們工作的信念,他們工作的靈魂,是什麼會讓他們如此執着的工作下去,沒錯,就是堅定的信念。而一個企業的信念,靈魂,則往往取決於公司的高層領導者,是他們把這種信念,靈魂注入到每一個員工身上去,讓他們懂得了工作的真正意義和目的,我相信,當這種工作的信念充斥到公司每一個角落時,公司的前途一定無可限量。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0

讀了稻盛和夫的《幹法》,感觸頗深,它給人一種醍醐灌頂、催人奮發的滌盪之感。

稻盛和夫面對京都機械工具公司和島津製作所兩大強手,敢於制定要成爲全日本第一的知名公司的目標,這個目標當時可謂是多麼宏大,難怪有很多人認爲難以實現;但正是因爲稻盛和夫先生敢於面對強手,樹立高目標、大理想,他才能創造奇蹟,成爲今天全世界都敬仰的業界大師,成爲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憶往昔,每當你有遠大理想和高目標時,都會有無窮的力量催您奮發向上,激發出巨大的力量,是您勇往直前,直至取得你理想的目標。當今社會上有一種思想,就像稻盛和夫所說當時的日本一樣頹廢和迷茫,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高的理想和遠大目標。聯繫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哪?求學時有一種願望就是將來我要做一名出色的醫生,爲人們解除痛苦,給人們帶來幸福,他是我克艱攻難的力量源泉,陰差陽錯,雖然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正是因爲有它的支撐,才使自己擁有了不斷前進的無窮力量,一步步取得進步。

要以高目標爲動力,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就要從今天做起,“要抓緊每一天,讓每天都進步一點點”,“不管多麼偉大的理想都要一步一個腳印,孜孜不倦地持續努力才能實現”,金字塔是一塊一塊石頭,一步步搬運上去的砌成的,所以它能夠超越悠久的歷史,這其中蘊含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道理;從而告訴我們如果想獲得一個

好的人生或者工作的結果除開熱情和能力這兩個重要因素外,還要抓住每一天,認認真真、孜孜不倦地持續努力才能夠實現高大的目標。

即使你有高目標,付出了每一天的努力,但是如果要迅速取得成果,還必須創造性的工作。鋪裝平整的道路大家都想走,都在走,在那樣的道路上跟着別人亦步亦趨沒有滋味,若只知步別人的後塵,則決不能開拓新的事業,這是稻盛和夫的經驗之談;我們要敢於走別人沒走的路,沒有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就沒有今天的火車、汽車、原子能、核能等新事物、新能源的誕生,人類也不能一步步走向文明和進步,創新是社會發展最強大的推動力。創新可以使一個民族從弱變強,創新可以使一個企業起死回生,創新也可以使一個人從失敗變成成功。我們都要創造性的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時刻思考這樣做是否可行,帶着“爲什麼”的疑問去工作,今天勝過明天,持續不斷的對工作進行改良和改善,最終一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讀過大師的著作,我們不僅要接受滌盪和震撼的感覺,更應該將崇高的目標始終樹立在心中,通過一天天、一步步的努力,通過創新性的工作,將自己的人生提高到更高的境界,爲公司創造更高的價值。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1

《幹法》是稻盛和夫的新著,是《活法》一書的姐妹篇,該書在日本一經出版就成爲新的超級暢銷書,一年內再版19次。作者稻盛和夫先生在日本被人譽爲“經營之聖、人生之師”,是唯一一位同時創建和經營京瓷和KDDI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傳奇式人物。

該書從開篇的序言開始就點出了一個在當今社會具有警示意義的命題——什麼是正確的勞動觀或者工作觀,並從作者自身的實踐認知和西方宗教對勞動的原始觀念等方面進行闡述對比,最終得出了“工作是對萬病都奏效的靈丹妙藥,通過工作你可以克服各種困難和考驗,讓自己的人生時來運轉”這一經典結論,可以說全書都是圍繞這這一論點來展開論述的。“工作能磨練靈魂,提升心志”,“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對這些樸實無華的觀點的認同對我們許多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心靈的昇華。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情從開始就抱着崇高的目標去做的時候收穫也才能更多,而工作就是這種事情之一,能讓我有這種認識上的提高使我不得不對稻盛和夫先生從內心充滿了感激和尊敬。然後先生又從如何才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並獲得成功出發通過自身和他人的實際事例生動而又富有理性的告訴我們“如何投入工作”,“要以高目標爲動力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追求創新”,“要抓緊每一天,讓每天都進步一點點”,“對工作要抱有‘完美主義’的精神”,並最終提出了“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一“人生方程式”。從而告訴我們如果想獲得一個好的人生或者工作的結果除開熱情和能力這兩個重要因素外,正確而又積極的思維方式(也可說是工作觀)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這也是我讀本書最大的收穫。

看完本書,聯繫到自身的工作實際,我對自己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通過認真踏實的工作,培養自己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

2,抓緊時間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

3,給自己樹立清晰具體的目標,爭取做到每天進步一點點;

4,在工作中面對問題要積極思考,在常規方法不能奏效的時候多學會從“外行”的角度去想解決問題的方法;

5,用更爲積極的思維方式去審視自己在人生和工作中面臨的困難,將之看成是磨礪心性,提升能力的機會。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2

其實一直都想書寫些什麼,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如願,最近公司向員工推薦了《幹法》一書,細細品來,倒也有一番滋味,正好藉此良機,一抒自己對謀事、做人的看法。

所謂謀事,就是人生一遭總要給這個社會或他人留下點什麼,作爲個人不求轟轟烈烈,也總不願默默無聞!所謂成人,就是如何塑造自己的心靈,讓自己能夠坦然面對人生的起伏與悲喜。

古聖先賢,對於人生、仕途的態度大體分爲兩種:出世與入世(此處不再列舉真隱而仕、假隱真仕等情況)。出世,如竹林七賢中的嵇康、晉宋間的宗炳、元代的吳鎮,他們無心仕圖、一心學問;入世,如孔丘、辛棄疾、蘇軾,心懷報國之志,一生憂國憂民。以史爲鑑,我個人總結當代人最好以入世之心謀事,以出世之態成人。

《幹法》一書總體看來,體現了稻盛和夫先生高深的經營思想和哲學造詣,他很多的話語值得我們一生受用: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心靈,付出不亞於別人的努力,神會出現,工作造就人格,生命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也正是我最大的‘幸運’,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這些話語無不體現了他的哲學精髓:提高心性,拓展經營。

《幹法》一書信息量很多,結合工作和人生實踐,在這裏摘錄一些並附上我的一點理解和感受:

一、入世之心謀事,出世之態成人

稻田和夫先生在本書開篇針對現在年輕人當中有一種旺盛的傾向在滋長-厭惡工作、逃避責任提出了擔憂並予以了批判,適時地引起了我們對工作目的和工作狀態的反思,在這一點上我個人是認同的。人爲什麼要工作,絕大多數基於生活所迫。但這樣的心態是無法真正幹好工作的,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比生活所迫更能使我們心悅誠服的理由,那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心志,恰巧這也是稻盛先生提出的人工作的目的,輕描淡寫而又一語中的。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當代社會已經發生了決然的變化,職場人從一而終的思想已不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之所以調整,不是人心太浮躁而是生活壓力大、社會變化快、社會職位、平臺豐富化等等,人們可選擇的太多。變化必然引起流動,這已經不斷的被人類歷史所印證,已經成爲現代社會不爭的事實。

《幹法》一書充分闡釋了稻盛和夫先生作爲成功者的人生及經營哲學,但並沒有表現出一個大企業家的縱深視野和世界情懷,也並沒有提出切實可行的修正之法。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上5%甚至更少的人可以成爲精英,90%的人無論怎樣努力可能還只是普通人,而剩下的5%可能就是智障人士了(這裏毫無貶低之意)。歷史的機車往往被5%的精英所推動,而90%的人只能作爲機車的一個零件。所以我們記住了成功是可以創造的但是不可複製的。

我承認我只是那90%中的一員,但是我希望成長的願望從未破滅,我渴望成功的想法不曾消除,我一直在腳踏實地的耕耘着自己的人生,更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她能夠開花、結果!所以順其自然便把話題引到了這篇文章的主題入世之心謀事,出世之態成人。入世是爲了更好的生活,爲我愛的親人、朋友盡我的一份微薄之力,出世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修爲,看懂世事、閱董人生、掌控自我、平和心態、積極應對、笑對一切。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個人認爲人生亦無遺憾!

二、勤勤肯肯做事、認認真真爲人

《幹法》一書給我觸動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摘自《金剛經》,人們往往讚歎和覬覦別人的成功,看到的是成功後的光鮮,卻很少關注於成功背後的辛酸與苦難。這恐怕也是現代人急功近利的真正原因。然則他人成功一定不是偶然的,除了先天具備一定的條件以外,機緣與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拋卻先天的和機緣不談(因爲這些一般不可改變),我們更多的要關注其後天的努力,我們之所以不比人家一樣成功,往往是由於我們還沒有付出人家一樣的努力或者還沒有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試想:我們是否經常工作至深夜,我們是否飽讀過萬千書籍,我們是否常常思考並不斷踐行通向成功的方法,我們是否真實的爲我們的想法做出過努力,我們是否願意改變已有的習慣,我們是否願意重頭再來。如果我們不曾爲此付出,我們何談成功?平庸在所難免!而之於我,現在要做的是爲自己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且通過努力可以達到的高級

目標,從現在開始改變以往不好的、懶惰的習慣,不斷給自己加碼,調整自己的心態: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

之於工作,我也幸運的碰上了該做、能做、願意做三個圓圈的交集。下一步就是如何精進、怎樣提升自我價值和工作價值的事情了,《幹法》中雖然沒有指明,但是如果能夠領悟到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和人生哲學,並加以不斷的修煉,我相信,不日我也可以實現我的高級目標。

寥寥幾筆不足以表達我所有的思想,但是之於個體還是要感謝稻田和夫先生奉獻的這本《幹法》,在如此浮躁的氛圍中得以一絲慰藉,大可如此吧。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3

《幹法》一書讀了一遍,還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每次都有更深的理解,更大的收穫。我認爲這是一本勵志的書,是一本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書,是一本教人如何通往成功,通往人生巔峯的聖經。我的理解,《幹法》主要告訴了我們下面的道理,通向成功的四部:

一、調整心態;

二、喜歡上你的工作;

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克服困難;

四、必能取得優異的成績和幸福的人生。

結合我們的實際工作,詳細談一下以上四步的內容。

其實在我們身邊,如書上講的一樣,一些員工,特別是一些剛畢業的新員工,受到社會或一些宣傳的影響,要工資高,勞動強度小,假期多,甚至搞投機,不勞而獲的思想很多很多。有些老員工隨着入職時間的加長,隨着收入的增長,漸漸忘記工作的方向,不再努力工作,不再願意吃苦。從稻盛和夫先生的講解中,我們應該懂得,“人工作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思想決定行爲,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工作的價值,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這就是先想清楚。

不是人人都會碰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使碰到喜歡的工作,你不努力,不培養,照樣幹不好。喜歡上你的工作,愛上你的工作,你纔會做的最優秀,像對待你的愛人一樣,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你的工作,神都會顯靈的,沒有做不好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喜歡上你現在的工作,而不是去漫無天際的找你喜歡的工作,那是理想化的,永遠沒有結果的事情。

稻盛先生畢業後加入了一個日益衰敗、連發工資都困難的工業公司,很多同事都陸續辭職了,最後只剩下稻盛先生。他決定先認真工作,不再抱怨,積極、正向對待工作。這一想法成就了他。我們有東易日盛這樣一個好的舞臺,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付出,不去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呢?有了決心,就要付出行動,不怕任何困難。楊總經常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是的,再遠大的理想,都需要腳踏實地,萬丈高樓平地而起,工作就從今天開始,“抓緊今天一天”,每一天都認真對待,日積月累,我們將釋放巨大能量。

如何面對困難,《幹法》中說,“無論苦難或成功都是對我們的考驗”,“在認爲已經不行了的時候,纔是工作的開始”,可能稻盛和夫先生經歷的困難,挫折非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如果沒有堅忍不拔的意志,沒有正確對待人生,沒有正向對待工作的態度,可能世上將缺少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他的工作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他傾聽產品的哭泣,抱着研製的產品睡覺,這一切你不能不被感動。

我們在一個國內家裝行業第一品牌的平臺上,優勢勿用多說,但往往優勢卻不被看見,不被珍惜,身邊有幾個能達到瘋狂、極度的工作程度呢,肯定很少,鳳毛麟角。但也有勤勤懇懇的員工,溫州的樂清店在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開業,2009年元旦,店面經理劉超舟勇於承擔,當時的店面只有他一個人,從選店、裝修、招聘、市場開拓等等,難度可想而知,裝修與工人同幹,搬運材料,無論酷暑嚴寒跑小區,搞活動、談單到半夜是常事。如此艱苦的努力,當年實現了總產值550萬。取得了優異成績!若我們大部分人能達到或接近工作狂,那我們的平臺會更大,東易亦將更強大。

楊總說過多次,東易不要求人是最聰明的,但一定是最勤奮的。這與《幹法》中講到的不謀而合。稻盛和夫先生舉過一個例子:一位普通員工,國中學歷。工作從無牢騷,從無怨言,兢兢業業,孜孜不倦,持續從事着單純而枯燥的工作。20年後,這位員工當上了事業部長。努力真正使他從“平凡”變成了“非凡”。專心致志一行一業,持續努力,不屈服任何困難,堅持不懈,沒有任何事情辦不了。

我們身邊也有勤奮的員工,溫州原創店面經理馬旭光,作爲一名女性,很是敬業堅強,2011年3月7日當上了媽媽,但她一直工作到3月6日中午才請假,當時感動了很多同事。在月子期間仍不停的電話指導店面工作,不時的關心公司的事情,在月子不到40天就回到公司繼續工作。

有了努力,結果不想自有,其實成績的取得,幸福的人生,都不與生俱來的,但是,依《幹法》的指引,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都會到來的。東易人行動起來,爲我們的百年夢想努力拼搏。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4

喜歡《幹法》這本書,一是因爲其作者稻盛和夫的個人成就,二是他並沒有想象般像教科書似的講大道理,而是運用一些顯而易見的,樸素的觀點和具體的實踐方法,結合自己幾十年事業經歷所獲得的工作經驗,與人們探討工作真正的意義,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績。

仔細想來我好像沒有認真的思考過爲什麼要工作,只是作爲生活的一部分按部就班的進行着。《幹法》給出了一個簡單的答案——因爲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多樸素的觀點啊,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辭辛苦地工作,不只是爲了滿足物質上的需要,更是爲了磨礪個人心志,完善自己的內心,進而提升個人境界。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一般會選擇逃避或另闢蹊徑,但稻盛和夫卻並不那麼消極。在一家連年虧損的公司,在同伴都陸續選擇離開的情況下,在被分配到研究陶瓷新材料的冷門部門後,他並沒有抱怨,而是選擇了主動面對,於是他抓住了機會,通過勤奮的工作,發明了一種新型絕緣體,這個製造電視機顯像管必不可少的部件,從而獲得松下公司的大訂單,使所在企業起死回生。從此,自己的命運也同時被改變。

如何才能讓工作做出成績?在稻盛和夫看來,首先就是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去喜歡我們的工作,熱愛我們的工作,癡迷我們的工作,把工作當成我們的愛人一樣去呵護。正如我們不能輕易地拋棄我們的愛人一樣,我們也不能輕易對我們現有的工作說“不”,所以我們就能長期堅持工作。做到像上述那樣,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遇到一些我們不能控制的外力影響時,我們很難用我們自身的力量去完成。

當工作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能放棄;當工作進展順利時,就要直率地表達出工作中體驗到的快樂;當工作成果受到別人的褒獎時,就要誠摯地表示感謝。繼而將這種快樂和感動當作精神食糧,然後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把工作當成是一個生命體,傾聽來自工作的聲音,和工作談心,對工作進行仔細的審視和思考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問題的所在,從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東易的事業正在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從傳統家裝到整體家居的轉型,過程中註定要遇到諸多的阻力和困難,《幹法》能給我們的也許並不是如何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但他卻給了我們面對挑戰時應有的心態。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5

稻盛和夫《幹法》一書非常貼切現在生活,用心閱讀真的很受用,講的都是現實工作中常遇見的問題。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人都不願意工作,厭惡勞動,更喜歡逃避工作中的責任,把工作看的枯燥無味,僅僅是爲了生活,解決溫飽不得不工作。

《幹法》一書教導我們,首先要喜歡並熱愛自己的工作,付出不亞任何人的努力,從工作中找到快樂,把工作當成自己,自己當成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並且養成習慣。

稻盛和夫說的每一句話都觸動到我的內心,既即使再平凡的工作,只要不斷鑽研創新,持續不斷的改善,相信明天定能勝過今天,況且工作還能磨練人的心志還能提升自己的心性。

慾望,惱怒,報怨只會讓自己不開心,只有懂得反省並落實到工作中,才能專心致志,埋頭苦幹,人生定能開出美麗的花並結出豐碩的果實。還能塑造出自己高尚的人格。

只有真正理解工作的含義,用心工作,常懷利他之心,相信定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6

讀完稻盛和夫寫的《幹法》,心中很受鼓舞,被書中闡述的哲理所折服。稻盛和夫說“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幹。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鍊人格的“修行”。全身心投入當前自己該做的事情中去,聚精會神,精益求精。這樣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所以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即使不喜歡它,也要變成喜歡它,並熱愛它,同時能夠專注的去做事,只有這樣才能夠修行自己的人格,磨鍊自己的靈魂,鑄煉自己的心靈,成爲一個有力量的人。

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冬天越寒冷,櫻花就開得越爛漫。人也是一樣,不體驗痛苦和煩惱,就很難有大的發展,就不會抓住真正的幸福。其實在銷售工作中,問題往往伴隨着機會一起來,有時候往往沒有任何問題比有問題還可怕。所以我們市場營銷人員不要害怕困難,不要恐懼出現的問題,而是用積極的心態來審視困難,解決問題,把問題中潛藏的機會挖掘出來,找到業績的增長點。

不管是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着積極的心態超前看,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這纔是最重要的。我們做的銷售工作比較難,同時正因爲這個事情難做,太凸顯出我們銷售人員的價值。所以當我們經過辛苦的努力,攻克了一個個難關,將項目拿下時勝利的喜悅感,是一種自我的認同和驕傲,是用金錢無法衡量的榮譽感,這就是我爲什麼熱愛銷售工作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我們遇到困難時,要懷揣一個積極的心態,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實現目標。

平平常常的努力,不關是企業還是個人,都不可能獲得理想的成果,只有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纔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最強動力。我一直認爲自己不屬於聰明的人,所以在工作學習上,我都屬於笨鳥先飛的人,得多下功夫才能夠取得成功。只有付出了纔可能有回報,不付出是絕對不可能有回報的。所以今後我要以“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去做我熱愛的市場營銷工作,並繼續堅持的去做,一定會取得成功!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7

當代社會浮躁的心理環境下,靜下心讀讀書,非常必要的,好書就要反覆讀用心讀,每讀一次都會有不同的體會和心得。

“我們爲什麼而工作?”這個問題儘管有時會覺得已經很清楚了,可是每當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時,就會變得彷徨,是爲了生存需要,爲了家庭責任,爲了提升自己,爲了夢想?稻盛和夫告訴我們:工作是一種修行。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就是一種修行。工作磨練我們的人格,提升我們的心志,鑄就美好的心靈,實現人生的價值,回饋社會。工作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

稻盛和夫告訴我們:先埋頭工作,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抱着積極的心態朝前看。只有拼命積極的進入工作,纔會找到工作的樂趣。即使你討厭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麼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你脆弱的心靈就能得到錘鍊,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機。人生能夠遇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機會可能只有用千載難逢來形容了,與其盲目的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還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當你熱愛甚至迷戀上自己的工作時,幸福生活的大門就已經向你打開了,你會爲自己的工作成果感到自豪,以此而獲得社會和周圍的人們肯定,使你產生自信並形成動力,你會更努力的投入工作之中,你的人生就將碩果累累。

工作中常會發現很多人都說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於是產生抱怨,失去工作熱情。稻盛和夫問:你真的付出了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了嗎?如果你只付出普通人一樣的努力,是很難取得成功的。當代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如果不能比別人更加努力,沒有竭盡全力,想取得驕人的成績是不可能的。每天堅持認真的,應該是我們做人最基本的、必要的條件。《幹法》強調了持續努力的重要性!持續就是力量!抓住每一刻前行的時間。專心致志幹一行,不厭煩,不焦躁,埋頭苦幹,會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穫。

讀《幹法》後,自己受益匪淺,態度決定想法,想法決定幹法,幹法決定活法,活法決定人生,每日勤奮、用心工作,尋找工作的存在缺陷,讓自己的工作充滿樂趣感,讓大家都成爲工作、生活中的幸運者。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8

今年是個特殊的年,因爲疫情開始兩個多星期不能正常到辦公室上班,所以公司上班第一個星期是網絡內部培訓,第二個星期是網絡日常上班,我們第一天內部培訓的時候,周總給我們推薦的書籍就是稻盛和夫的幹法,估計是想讓我們每一個人首先要知道爲什麼要工作?工作到底是爲了什麼?怎麼去工作?這本書籍不是電子書,所以我領悟的不是很好,因爲我這人一看書就有點想睡覺,加上又是在手機上看,以後沒事的時候再到書本上好好看看。但是這篇文章我還是堅持看了好幾篇,也反覆把第一天培訓的課程聽了好多次(主要是樊登老師講述的),因爲這篇文章給我的感觸很大,特別是稻盛和夫下面說的幾段話非常值得我來學習。

一、工作到底是爲了什麼

理解工作的意義,然後全身心投入工作,如果你還不肯拋棄“工作是別人要我做的”這種不恰當的意識,就無法從工作的“苦難”中解脫出來。

二,改變心態才能認真工作

只要改變“心態”,每個人周圍的世界就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熱愛工作,但至少‘厭惡工作’這種負面情緒能從心中排除,讓自己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三,成爲“自燃型”的人

物質有“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種。同樣,人也可以分爲三種:第一種是點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第二種是點火也燒不起來的“不燃型”的人;第三種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燒的“自燃型”的人。想要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爲能夠自我燃燒的人。要成爲“自燃型”的人,在熱愛自己工作的同時,必須持有明確的目標。

四,堅持“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工作

人很容易驕傲自大,因爲人是一種充滿煩惱的動物。人若想要提升心志,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惡之心。

稻盛和夫的課程讓我想起我的工作,從開始我也是因爲我要生存,所以我要工作,但是現在想想,其實很多時候也是因爲喜歡這份工作,所以纔會認真去做,有時候明明想放棄,但是最後還是要去把它做好,其實這也是因爲喜歡。還有就是工作的時候不要只把自己當成可燃性,不只是按着上面領導說的按部就班的去做,自己應該想想怎麼會能做的更好,怎麼可以給公司帶來更好的效益,還有就是不管今年會怎麼樣,我都要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因爲周總上班第一天的說的一句話就是,今年再差,我都不會對你們不放棄不拋棄,比任何一年更認真去做。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29

讀完《幹法》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今天對其中受益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

在如今這樣的時代,如果不好好工作,懶散過日子,帶給我們的會是怎樣的生活呢?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如此下去的話會讓人喪失自己人性中很多美好的東西,也會使人越來越好頹廢,找不到生活,人生的意義。所以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心志,磨練自己的靈魂。我們應該努力工作,並且要充滿鬥志,明確自己工作的意義,爲之努力,直到實現自己的價值,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喜歡並愛上自己的工作,改變自己的工作狀態,不管工作差異,職位高低,都要喜歡自己的工作,抱着和工作談戀愛的想法工作,工作中就會充滿快樂,幸福感。在以後的日子裏要爲自己設立一個高一點的目標,等目標實現後,在增加新的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

工作是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的行爲,給工作和人生帶來收穫的是思維方式*熱情*能力。其中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想要把工作做好,事業做大,就必須要有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

以上是我對《幹法》的讀後感,希望今後可以運用這些原則,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並伴隨公司一起共同發展和成長。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0

讀了《幹法》,整本書都是圍繞“幹”字而展開,我理解的“幹”就是一種踏實的行動,它是成功的基石,沒有捷徑可以走,必須老老實實的做,一步一個腳印,容不得半點馬虎。但是要幹成一件經天緯地的大事業,光有莽撞“幹勁”是不行的,因爲不理解“幹”的意義,就會在遭遇困難和挫折下,慢慢懈怠,產生消極,不斷的降低當初的奮鬥目標,最後甚至把初衷拋之腦後,導致半途而廢,然後還會產生自我安慰:“差不多就行了!到點就下班了!”那麼如何“幹”才能通往成功?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的種種絆腳石,稻盛先生是怎麼克服和做到的呢?他總是善於思考,最後總結成各種方“法”,這個“法”讓枯燥的“幹”一下變的有靈氣了,“法”就是“幹”的靈魂,賦予它的生命。而這個“法”我把它理解爲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方式,它是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跟世界觀,它是以充滿大愛、奉獻、無私爲出發點。

今天的我們就像昨天的,還是一個普通人的稻盛先生,我們也會抱怨環境,抱怨工作,也會感到苦惱。那麼讀完《幹法》後,我們首要思考的是“爲什麼要工作”,我一直以來都認爲工作是爲了衣、食、住、行,然而工作還有更深層的意義,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心志。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稻盛老先生了,先埋頭工作,把工作做到極度。

我們如何把工作做到極度呢?換言之就是如何投入工作呢?我都是抱着一顆埋怨的心,腦子想着工作都是枯燥的,乏味而無趣,難怪工作上難有進展。稻盛先生告訴我們,要想工作有所起色,你必須從喜歡你自己的工作開始,我現在也改變了心態,要愛上自己的工作。

稻盛先生說:“光愛上工作還是不夠的,必須持續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現在我們明白了,光有熱情還是不夠的,必須要有實際的行動,而且這個努力的行動程度是要異於常人的付出。要有壯士斷臂的決心,臥薪嚐膽的毅力。

《幹法》對我們都非常適用,因爲它不浮誇,對功成名就,它並不是遙不可及。它是有法可尋的,那就是抓緊今天這一天開始幹起,它從不虛度光陰,只有不斷的積累無數個今天,哲學上說的:“實現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那麼它最終將會贏來輝煌的明天。

每到夜深,我偶爾會深思,爲什麼我們工作五年、十年還是老樣子,《幹法》給了我們答案,那是因爲不知道怎樣才能出色的工作,原來“完美”是出色的“代言人”,追求“完美主義”,才能讓今天的工作比昨天更好,更完美!

《幹法》的精髓是“創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鑽研創新,如果思想固守,按照經驗辦事,確實很難有出色的成就。所以工作要帶着創新思維,持續不斷地對工作進行改善與改良,要有稻盛先生另闢蹊徑的勇氣,才能取得比別人更輝煌的事業。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稻盛先生用他一生去驗證這個人生方程式,從而取得了碩果累累。只要我們有一顆不甘於平凡的心,那麼請現在擼起袖管用這個方程式踐行我們的人生吧!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1

自古有句老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又有: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可現在的社會中,又有幾人能分的清?人爲的分成三六九等,上下九流。笑星趙本山說過“勞動人民是最美的人”,掌聲雷動,鼓掌的又有幾個人認同呢?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勞動人民有幾何時享受過殊榮?然歷代王朝改朝換代,有幾次不是他們推翻的呢?

勞動對於人民來說意味着什麼?是義務,是責任,是生存,是價值的體現。多少不勞而獲的物種湮沒在歷史長河中?多少好吃懶做的人在憤世嫉俗的心態中飢餓的離去?爲了這一切我們進入了社會,我們知道了在社會這個熔爐中,勞動=工作,沒有工作就沒有一切。爲此,我們費盡了心思想要找一份好工作。現在而立之年的我們回頭看看,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我們以時間爲代價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爲了像那些大街小巷遛鳥、下棋、跳廣場舞的他們一樣靜等那一天的到來嗎?真到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如何做自我評價呢?他人又如何蓋棺定論呢?人如果只爲了活着而工作,與動物又有什麼不同呢?

一、工作的意義

對於農民來說,工作就是種地,通過他們的工作使土地長出的果實碩果累累;對於老師來說,工作就是傳授知識,通過他們的工作使孩子們長大以後能夠成爲棟樑之才;對於軍人來說,工作就是保衛國家,通過他們的工作守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對於我們來說,工作就是賣產品,通過我們的工作使廚師健康,老闆省錢,爲子孫後代多留下一片綠。

二、如何工作

現如今很多人說“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你怎麼這麼優秀”?笑過以後我們就不該反思嗎?都是同齡人,都是一天24小時,爲什麼我不如別人?新聞聯播播出過系列節目——大國工匠,我們每天接觸的行業中竟涌現出如此多的工匠!工匠精神,是那段時間聽到最多的名詞?爲什麼他們做到了?他們怎麼這麼優秀?困難也好,挫折也罷,這都是給自己找的藉口。就因爲這些藉口,讓我們失去了太多太多。多少本應該堅持的東西,我們白白放棄了;多少本應該得到的東西,在我們的藉口中流失了。不是我們做不到,是我們沒有做就放棄了!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造就了我們今天的一事無成。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心志

內心的志向自己都不敢想的事情,又怎麼能做到呢?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定目標的是自己,找藉口拖延的也是自己。如何堅定自己的目標呢?“以百米賽的速度奔跑”“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要想完成甚至超越自己的目標,要付出超越別人的努力,不肯付出別人幾倍的努力,而想取得成功,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2.堅持

達芬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即使畫一個雞蛋,沒有堅持不懈的練習也不會成功,成功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輕易得來的,不會懂得珍惜,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堅持,纔會有成功的機會。當他人在辦公室聊天喝茶的時候,你在拜訪客戶的途中,當他人在聚會喝酒的時候,你在和客戶講解產品,當他人在一展歌喉的時候,你在爲客戶整理資料。當成功來臨的時候,不要驚訝,那是你應該得到的。

3.打破常規,打破束縛

不按套路出牌是制勝的法寶,不要讓常規束縛你的思維,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人爲的臆想一些障礙,都會成爲你前進的阻礙,與其費時費力的去搬開,不如跳過去來的省勁。墨守成規,你只能在圈子裏轉悠,在你轉圈的同時,時間也悄悄的溜走了。未知的道路充滿了苦難、寂寞、挫折和挑戰,只有在過程中才能更好的磨鍊自己,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也留給耐住寂寞的人,因爲苦難和挫折是成功的基礎。

4.職責

每個人一出生就寄託着全家的希望,同樣你選擇一份工作,公司這條船也會對你寄託希望,每個人都是一塊木板,一根釘子,因爲有了公司這個平臺,我能才能深入海洋,因爲有了我們公司這艘船才能乘風破浪走的更遠。更因爲有了我們,這艘船才能承載更多的責任和希望。也願通過我們的成就使這艘船能逐漸的無限變大,承擔更多人的責任和希望,成爲世人矚目的焦點,讓秋實燧智的旗幟深深的烙入每個人的心底。通過我們的努力,延緩地球的衰老,煥發出生機的綠色。這,是每一個秋實人的職責,我爲之奮鬥!

5.愛

愛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對每個人來說,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是一種煎熬,就像一對沒有愛的夫妻關係,痛苦且迷茫。作爲銷售人員來說,首先你要了解產品,找出它的可愛之處,然後深深地把它放到你的心裏。只有這樣,當你在和別人介紹的時候,你的話語纔有感情,纔有感染力,讓別人在瞭解的同時也深深的愛上它,並且將它佔爲己有。只有將產品賦予靈魂,它在客戶的眼中才是生動的,立體的,而不是一款冰冷的產品。也只有這樣,我們的銷售之路纔有樂趣,並且把工作不斷向前推進。

6.心態

十幾年的工作生涯,見到了太多太多見外的人,他們就像機器人一樣,每天機械式的重複着同樣的工作。沒有思想,沒有意識,改變一個動作都要重輸一遍程序,人爲的把自己放在過客的位置上且樂此不疲,還美其名曰“利索,沒我的事”。爲此,我感到悲哀。他們就像一面鏡子,時刻警醒着我,我是這艘船的船長,我的一次失敗,會帶來全船的滅頂之災。爲了自己,爲了船員,爲了這艘船,我要承擔起我本該承擔的責任,爲了這一切,我爲之努力。不辜負船員對我的信任,大家一起駛向成功的彼岸。

以上的是我對《幹法》的幾點總結,是我對這本書膚淺的體會,內心的感觸遠不止這些,卻不知如何用文字來表達。我始終認爲,說的好不如做的好,光說不做那只是紙上談兵,卓越的人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別代表着生存、生活和責任。作者:張文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2

幹法上說,如果想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忍受任何艱苦,才能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全部潛力。我們只要不懈努力,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卡耐基也曾說過說:“除非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否則永遠無法成功。”

在當今社會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機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 萬分之一,我們如果想獲得別人的認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必須強制自己喜歡上自己的工作,因爲只有喜歡,纔會用心,只有用心,纔有可能成事。而稻盛和夫在這方面就爲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在松風工業的工作他一開始並不喜歡,也矛盾了很久,曾想過甩手走人,可是自從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事業後,他改變了心態,變得積極,變得堅定,眼睛裏全是產品,心裏想的全是技術,日夜與火爐和鐵鍋爲伴,吃睡都在實驗室,於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辦公條件極爲簡陋的前提下他居然用創新的土方法成功製作出了世界領先的陶瓷材料,掌握了這一舉世矚目的新技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如果不是出於對這份工作的熱愛,他不會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心血。

讓我們珍惜今天所擁有的工作權利,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在工作中不找任何藉口,積極主動,敢幹挑戰自我,堅持不懈地努力,挖掘自身工作的潛在職責,主動承擔責任。如果我們也能像稻盛和夫一樣,對自己的工作無比用心,相信沒有任何工作是做不好的。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3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有個疑問,書名爲什麼叫《幹法》?帶着疑問,我開始了閱讀,書的一開始就吸引了我,特別是書中對勞動觀的解釋,對如何做好工作的闡述。這些觀點的提出,對我個人幫助很大,結合自身的工作,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練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練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通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隨之提升”。這就是稻盛先生提出的我們爲什麼工作的答案。工作爲了掙錢,爲了養家餬口,爲了積累知識和工作閱歷,這是我的答案。兩者比較,感覺自己對爲什麼工作認識浮淺,胸懷不夠,意志不夠。好比現在自己正在從事的煤礦TBM工作,千米埋深、高地壓、衝擊地層、高溫、高溼、複雜地層施工,對我是個非常大的考驗,目標明確,一心一意的去幹好,也能夠磨練我的心志,促進我的成長,提升我的人生價值。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練人格的“修行”。“工作就是人格”,就是要通過每一天認真踏實的工作,逐步鑄成自己獨立的、優秀的人格。這句話闡述了工作和人格的關係,只要認真工作了,就能實現自己的人格,而不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們堅決不當企業“混”的人。

勞動雖然艱辛,但卻能帶來喜悅感、自豪感、並能讓人明白生活的意義,勞動是高貴的行爲。這是稻盛先生對勞動的解釋,我們平時埋怨工作辛苦、累、工資少等牢騷話,沒有把勞動上升到高貴的行爲,思想有了負擔,勞動就不能給自己帶來喜悅感、自豪感,自己就得不到幸福感。

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在逆境中堅持認真工作,拼命努力,稻盛先生的所有成功都是建築在這個基礎上的。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公司正處在逆流中、苦難中,作爲五建人,更應該認真工作、拼命工作。公司就是一條大船,我們都在這條船上,只有大家都努力、拼命的去工作,大船才能破浪前行,我們纔能有安全感、歸屬感、幸福感。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熱愛自己的工作,迷戀自己的工作。擁抱自己的工作。如果不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讓自己喜歡上工作”。如果不喜歡自己的工作,那就是被動的去工作,沒有助推進,工作肯定幹不好。這一點自己很欣慰,因爲我是熱愛自己的工作的,以前,自己熱愛市政工作,現在又熱愛於煤礦TBM工作,我喜歡挑戰,喜歡自己的工作,所以我珍惜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也有動力去幹好自己的工作。Φ6.3m煤礦TBM,重量700T,長度90m,國內首次,我不能抱着他睡覺,但我會想着他睡覺,我愛你——TBM。

要想成就某項事業,就必須成爲能夠自我燃燒的人。所謂“自燃型”的人,就是從來不會“等別人吩咐了纔去幹”“因爲有了命令才工作”的人,而是“在別人吩咐之前自發去幹”的主動積極的人,他們應該都是熱愛工作的人。 這點我認爲大多數人很難做到,因爲大多數人都是別人讓你幹什麼我才幹什麼,沒人安排我就不幹。我自己也是這樣,領導安排的任務我去做,領導沒安排的自己很少主動去做。在今後的工作中,還得把自己變成“自燃型”的人,五建需要這樣的人,自己也應該變成這樣的人。

縱使是自不量力的夢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標,還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這個目標,並堅持不懈地在同仁面前展示這個目標。這句話我認爲講的很好,有時給自己定了個目標,過程中感覺實現不了了,或者很難實現,就放棄了目標或是降低了目標,也就缺少了動力,目標肯定實現不了。如果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持不懈地去爲這個目標拼命工作,這個目標就能實現。

不去想,不認真思考,就什麼都實現不了。無論對工作,還是對人生而言,這都是鐵則。這句話告訴我,不管做什麼工作,幹什麼事情,都要敢想、敢思考。如果想都不想,不管做什麼事,肯定實現不了。

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不是說到這種程度就行了,而是沒有終點,永無止境的努力。想要成功就必須拼命工作,想要生存就必須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現在項目部正在對TBM進行下放、運輸和安裝,井下溫度最高時36℃,現在,通過改進製冷系統降溫後工作面溫度降到28℃,在這種高溫環境下,不要說努力工作,不拼命都幹不出活。別說幹活,坐在那都一直出汗,一個班一個人能喝5L水。這是什麼概念,爲了TBM這個項目,隧道公司、五處安裝人員都在拼命工作,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我對自己說,這個項目的安裝,不廋個十斤肯定幹不好,一個多月沒有回家,趁這次學習回家,老婆對我說:“老公,你瘦了。”聽了這句話,我心裏還是很高興的。

因爲我沒有學過,沒有知識,沒有技術,所以我不行。工作中,常聽到這樣的話,但稻盛先生是這樣做的“因爲我沒有學過,所以我沒有知識,沒有技術。但是,我有幹勁、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能行”。現在也許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 這段話講的很好,工期慢了,我們埋怨工作環境差;質量沒做好,我們埋怨自己以前沒有幹過;安全工作沒抓好,我們埋怨自己運氣差。都是從客觀上爲自己開脫,很少從主觀上找問題。稻盛先生的觀點值得我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

“完美主義”才能提高工作質量,提升人自身素質。平時認爲,只要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就行,反正幹完了,乾的怎麼樣讓領導去評判。更不要說是完美主義了,質量事故我們也出的不少,公司文件也通報了一些,我們連合格有時都做不好,工作沒有工匠精神,何談完美主義。“竭盡全力,拼命工作”,“天天反省”,才能爲你的完美主義畫上最美的句號。抑制“自我”,釋放“真我”,讓利他之心活躍起來,這樣的作業就是“反省”。這樣,我們的靈魂就會被淨化,就會變得更美麗、更高尚。這些語言,都是教導我們要努力工作,每天反省,總結,才能提高自我,淨化自我。

每天一點的鑽研創新,日積月累,今天比昨天進一步,希望做得更好,這種“上進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進入真正的“創造”之門的祕密。只要每天有一點進步,我們距離目標就越來越近。現在TBM項目已經開始安裝,只要每天我們能夠把TBM大件運至井下組裝硐室,刀盤、主驅動每天都在組裝,我們就在進步,距離調試的目標就會越來越近。天天不懈努力,鑽研創新,這就是到達技術革新終點的“正確的地圖”,就是通向成功的確鑿的道路。不光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更要鑽研創新,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市場佔有率上纔有一席之地,對公司投標,搶佔市場作用很大。

人生 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能力是先天的,熱情可稱爲努力,熱情是由自己的意志決定。三個要素思維方式最重要。“要度過幸福的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業做到最大,就無論如何必須具備正確的、正面的思維方式”。一個人的能力大小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這個人的思維方式。這個公式適合於企業的人才培養、後備幹部的培養。能力再大,思想有問題,對企業不忠不實;拿着企業的薪水,幹着有損企業的事情,水平很高,造的是“地溝油”。這些人,都是思維方式有問題,得出的得數往往都是負數。

讓成功持續的所謂“幹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無私”,就是抱着無私之心去工作、去做事。我讀完這本書,對幹法的理解就是幹工作的方法,這本書闡述了爲什麼去幹工作、怎麼去幹工作、工作幹到什麼程度等問題,這就是我對《幹法》這本書的感悟。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4

《幹法》這本書總結和分享了稻盛和夫先生一生的工作理念、工作經驗,讓我們知道爲什麼工作,這是因爲工作能夠幫助我們提升心智,磨鍊靈魂。

稻盛先生一開始的時候就說工作不是不得不幹的必要之惡,我們很多人會把工作當作必要之惡,稻盛先生會經常問那些工作是必要之惡的人一句話,難得來這世上走一回,你的人生有價值嗎?稻盛先生說,要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工作是萬病的良藥,是解決一切問題最重要的良藥,工作就是提升自己的心智、磨練心智,極度認真地工作能夠造就人格可以扭轉你的人生,當你在人生當中覺得最絕望最無助的時候,就應該最認真地投入工作,努力才能扭轉你的人生,不是抱怨、不是沮喪、不是頹廢、不是喝酒就能改變自己的人生,要理解工作的意義。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你就能擁有幸福人生,這是稻盛和夫通過他在工作之初的經歷,給我們總結的工作帶給人生的意義。

在工作中我們要不斷設立高目標,首先要敢於想,如果連想都不敢想要做到就更不可能了,只有不斷地堅信這種願望就會變成願力,會成爲你的潛意識,機會就會降臨。

在從事的每項工作中,只要我們用心、細心、耐心去幹每件事,專心致志於一行一業不膩煩,不焦躁、埋頭苦幹、堅持不懈,就能造就優秀的人格,就能讓人生開出美麗的鮮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5

稻盛和夫先生在《幹法》這本書中闡述了他的勞動觀和工作觀。並結合自身情況,探討了工作的好處及意義,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投入工作,怎樣才能出色地、創造性地工作等問題。

比較喜書中的這句話:“稻盛先生開出的藥方雖好,但這個藥方好像只對一小部分人管用。”對於這一小部分人來說,《幹法》只是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動力,因爲他們本來就這麼想。而對於至今尚未明白認真工作對自己到底意味着什麼的人,如果他們看懂並能運用好《幹法》,則能改變他們的命運。人們爲什麼要工作?這個問題在很多人口中,大概會得出幾種答案。賺錢生存、打發剩餘的時間、努力過上吃穿不愁的日子。而稻盛先生則認爲工作是人生最尊敬、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工作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和快樂。如果一味的對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總想着山的另一面有更好的差事,就這樣在痛苦中徘徊,到最後青春燃盡,終將一事無成。

那麼,如何才能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呢?我認爲,首要的就是改變心態,心態能改變一切是有道理的,每一天對自己心態的調整有利於一天的工作,無論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當成一種苦差事。

與其找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現有的工作,與其追求幻想,更不如愛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歡上了,就能不辭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難當做困難,一心去想怎樣工作,自然就會有好的收穫,必然能做出成績,有了成績就會獲得身邊人的好評,你就會更加愛上自己的工作,這樣一來,就會使工作處於一種良性循環。

工作是爲了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實現。某種意義上講,工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對工作沒有什麼熱情,相反對生活也不會有任何繳情,對生活的態度沒有用心,同樣工作也不會好到哪去。雖然對於很多人來講,工作給我們的感覺時常是枯燥的無聊的,時常讓人感覺到壓抑煩躁。

但正如稻盛和夫所言,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智,工作是人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爲。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已有的工作,腳踏實地,從眼前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往往就像尋找一座空中樓閣,與其追求幻想,還不如先愛上眼前的工作。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6

看完《幹法》,輕輕閉上眼睛,浮現腦海的是“居安思危”“熱愛工作”“追求完美”“人生*工作的結果=熱情*能力*思維方式”等等,這些經典語錄讓我受益匪淺,它的確打開了工作的另一層定義......

稻盛和夫先生的《幹法》淺顯易懂,其中的道理並不難,難的是堅持的實踐,現在我們國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家不僅僅是爲了溫飽而工作。對於經濟條件好的人,工作對於他們而言只是消遣時間罷了,他們更在乎自己業餘生活的樂趣,即使領導提出加班,他也會拒絕。可是,在這個時代,特別是外貿,我們拼的不僅僅是價格和質量,更重要的是服務。如果缺乏服務意識,客戶就會一點點流失。而對於那些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他們會把工作當作事業來看,更多地去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現在的企業不乏這樣的人,業務能力很強,但是比較專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看自己的得失,忽視公司的利益。記得去年工作期間,我早上打開B2B,看到客戶訂單核算成本時,發現公司定價不對,原來是內控課昨晚上傳B2B價格時把公司定價上傳錯誤。

我立刻和組長說了,但是她說:“你不要管那麼多,現在B2B價格比公司定價低,更利於我們接單,而且價格錯誤是內控課的責任,就算查也查不到我們頭上......”然後我越級反映給課長,才及時糾正價格並呈報董事長。此時公司已損失折算人民幣10萬元。如果放任不管,損失則幾百萬乃至更多。如果每個人都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再高的業務能力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要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樣,做一個“單純”“利他”的人,因爲心思單純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進入“心流”狀態,心無雜念自然會更容易成功!

如果豐倍是一輛大巴車,那麼董事長就是掌握方向盤的人,業務是踩油門的人,QC則是踩剎車的人,所有員工要爭先恐後去坐前排,大家一起同舟共濟,把這輛車穩穩地駛向我們的希望之園!

日本稻盛和夫《幹法》讀後感 篇37

拜讀此書起初是奔着稻盛和夫的聲望去的,單看這個書名,猜測裏面應該是工作方法一類的書,然而當看到第三頁“一本泄露天機的寶書”這個醒目的標題時,一下子就激起了好奇心,心中充滿着對稻盛和夫先生的敬意。

之前一直聽別人說的三觀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一次接觸到工作觀。閱讀此書讓人感覺是非常的踏實,在稻盛和夫的筆下,內容呈現得非常自然。

其實書的重點,並不是講具體的工作方法,裏面體會到更多的是稻盛和夫先生把自己一生的工作實踐經驗如何轉化成人生修行分享給讀者,以闡述人生觀中的“勞動觀”“工作觀”,這個層面的哲學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現實意義。

感受最多的是本書的第一章:

人,爲什麼要工作?爲了工作而工作?爲了錢而工作?爲了名而工作?也許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通讀全書,稻盛先生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自己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自己”,下面這個的故事或許能給出一個比較好的的詮釋:一位心理學家,爲了實地瞭解人們對於同一個工作,看在心理上所反應出來的差異,來到一個建築工地,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探問。

心理學家問第一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工人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硬,害得我的手痠麻不已,這真不是人乾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問第二位工人,工人無奈地答道:“爲了每天500元的工資,我才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爲了一家人的溫飽,誰願意幹這份敲石頭的粗活?”

心理學家又問第三位工人,工人眼光中閃爍着喜悅的神采:“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這裏可以容納許多人,雖然敲石頭的工作並不輕鬆,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在這裏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就會激動不已,也就不感到勞累了。”

可以看出,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不同人的感受卻有如此大的差異。當然不同的感受,也會帶來不同的格局和未來。第三位工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像極了稻盛先生,稻盛先生是從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變成了經營之聖,想必第三位工人的未來會如何就可以想象出來了。這也正應了那句話,先做人,後做事,態度端正了,這事才能做得漂亮,做的完美。先生的那種對工作的態度,值得我們現在年輕人去學習,現在許多年輕人的各方面條件越來越好了,單工作時卻不能腳踏實地的工作,想的永遠比做的多,這種態度是不可取的。

對於特別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的年輕人,他們對於工作的付出,就不單單會把工作當工作來看,更多地是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所以當下,也不斷地涌現出,有理想,有創意,又有實幹精神的新一代的年輕人。他們通常都是有着很強的社會使命感,而且非常非常非常努力,比普通人更努力。

進入風馳十個年頭了,一直在營銷部崗位上對風馳的產品和崗位,從一無所知到逐步深入,越來越喜歡本崗位的工作了,在做事的時候,公司平臺和身邊的人給予了很多幫助,磨鍊了自己,在日後也會更加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追隨公司的目標,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