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精選6篇)

繪畫活動是大班幼兒喜歡的一項活動,這種伴隨着幼兒心智成長的活動對幼兒的各種能力的培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教案,僅供參考。

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精選6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潔工爲我們大家服務。

2、把分開的心形圖畫粘貼起來。

3、用感恩的心情去體驗樂趣。

【活動準備】

1、有關清潔工的課件。

2、剪刀、畫筆、油畫棒、紙。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現在我們先來看一段錄相

(1)誰能告訴老師你們看到了什麼啊?”

(清潔工在掃地,在打掃衛生,在檢垃圾。)

(2)那你們想一想,要是沒有這些清潔工阿姨,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啊?(很髒,垃圾很多)

(3)清潔工阿姨,叔叔爲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很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麼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

(花、賀卡)

二、示範、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1、教師: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張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2、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3、師: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幹,可以做出不樣的?

三、製作,教師巡迴指導(播放音樂《感恩的心》)

四、展示作品

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並說出一句感恩的話。

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

3、 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去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和表現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環境,愛護動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學難點是利用學習過的繪畫表現形式,來表現有人和動物的風景。

教學準備:

繪畫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習用品,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學習第二十四課《有人和動物的風景》。說到漂亮的風景和可愛的動物大家都喜歡,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大自然,更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動物。

三、講授新課

首先和大家複習一下前節課學習的內容:

同學們以前都學習過寫生吧?那麼什麼叫寫生?哪位學生說一說?(寫生就是直接以實物爲對象進行描繪的作畫方式。)回答的很好, 有的同學又要問了畫什麼呢?畫風景寫生。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還有身邊可愛的小動物也可以入畫。

在畫畫的時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遠景。把紛繁的景物,提煉概括成一個整體,在有限的空間裏,渲染出情調和氣氛。

1、 欣賞書中的例圖,體會怎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2、 學習建議:可以用水粉顏料畫一幅風景寫生,注意畫面的氣氛和色彩相協調。可以用油畫棒,彩色鉛筆等工具材料結合水粉色進行作業。

3、 教師講解寫生風景的步驟及方法。

(一)帶領學生觀察風景。

(二)用鉛筆勾形,注意透視和比例關係。

(三)進行圖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學生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作業展評。

將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評出優秀作業。

五、總結談話。

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表現使學生感受雕刻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學生自主探索掌握蘿蔔的基本雕刻方法;

3、根據完成的蘿蔔雕刻形象進行創編活動,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合作能力;

4、培養學生髮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蘿蔔的雕刻方法。(如刻、翻折、嵌等)

教學難點:

能運用掌握的雕刻方法完成一件蘿蔔雕刻作品,並進行創編活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式、蘿蔔、牙籤、刀、創口貼等。

欣賞、激趣導入

1、導入談話。播放“蘿蔔王國”的化妝舞的動畫。

2、提問:你們能說說都看到哪些可愛的形象?

3、教師板畫蘿蔔。

4、揭示課題,板書“雕”。

今天這一堂課我們就要來學習、研究怎樣把一個個普通的蘿蔔經過我們的巧手雕刻、裝飾,讓它們變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1、師生問好。

2、欣賞“蘿蔔王國”。

3、仔細觀察畫面,描述在舞會上看到的形象。

4、確立本課學習研究的主題。

本課採用探究式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探究,在自主學習中探究,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在問題解決中探究,在實踐活動中探究;採用研究性學習,小組協作學習等方法,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整個教學過程分爲四個階段進行。

一、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有

1、學生能自己觀察化妝舞會上的形象,掌握觀察方法,爲學生的想作鋪墊。

2、欣賞教師的範作(製作成動畫)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3、學生通過欣賞能提出疑問(這麼美的蘿蔔雕刻作品是怎麼做出來的?)確立本課探索研究的主題。

二、主體參與,實踐探索

1、出示一個形狀奇異的蘿蔔,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根據這個蘿蔔你們來想想看,它可以做個什麼形象?)

2、小結

根據蘿蔔的外形,顏色去想適合的形象的方法叫做“依物賦形”。

3、指導學生運用這種方法進行想象練習:

請大家看看這一個蘿蔔(與前一個不同)用“依物賦形”的方法來想想看,它又可以做什麼形象?

4、師生共同探索如何雕刻一件蘿蔔雕刻作品(獅子),滲透常用雕刻方法技巧的示範。

5、提出疑問:如果你根據手中的蘿蔔外形實在想不出它像什麼時你會怎麼辦?

6、出示製作要求,鼓勵學生在具體制作過程中繼續探索新方法,發現新問題。

a、發揮想象,大膽構思。

b、分組合作,創編木偶劇。

c、細心雕刻,注意安全。

7、以小組爲單位與學生交流探索新的雕刻方法和困難,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1、根據一個有特點的蘿蔔從不同角度進行想象。

2、根據另一個不同形狀顏色的蘿蔔進行想象,激活思維,爲具體制作時的“想”作好鋪墊。

3、學生一起討論,出謀劃策,協助老師完成一件雕刻作品,在解決問題中掌握雕刻方法技巧。

4、回答問題。

(根據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提出自己的方法)

5、明確製作要求,小組合作。

①各小組在輕緩的音樂中創作,並創編木偶劇。

②向老師、同學推薦自己的新方法並提出所遇到的困難,師生共同交流研究。

這一階段是本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情感體驗和知識建構的過程。其教學目標是:

1、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

2、通過探索、研究掌握雕刻方法、技巧;

3、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根據蘿蔔的特點進行大膽想象、創造;

4、讓學生體驗到與人協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這一階段中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教師的講授,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自主發展的需要,儘可能讓學生在雕蘿蔔的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新的雕刻方法、技巧中創新,這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製作中的問題,讓學生自主發現、自主解決,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如翻折等方法的靈活運用,蘿蔔的顏色搭配,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精緻,更完美等。雕刻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究。

這一階段的教學流程中有學生製作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採用個人、小組、集體等形式。因爲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知識不僅是通過教師傳授獲得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一方面學生通過新舊信息的雙向作用,形成個體的知識建構;另一方面通過交流,學生可以聽到不同的見解,使學生的認識不斷修正、完善、豐富和提高。所以適時組織學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三、作品交流、欣賞評價

1、出示蘿蔔城化妝舞會場景,

2、拉出幕布,鼓勵學生大膽上臺表演木偶劇,欣賞作品。

3、評價作品。

小組表演木偶劇,互相展示作品,欣賞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這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是

1、讓學生在木偶劇的表演交流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再次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2、讓學生在相互交流欣賞中學會反思與評價。

3、在欣賞交流中促進知識的進一步建構。

、拓展延伸

1、總結本課的學習情況。

2、提問: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說說完成一個蘿蔔雕刻作品大概要經過哪幾個步驟。

3、對本課的學習拓展延伸,播放玉雕、根雕等作品圖片。

1、學生通過本節課的探索歸納出製作蘿蔔雕刻的一般步驟。

2、欣賞根雕、玉雕等藝術品,感受美,拓寬視野。

、本課的總結采用欣賞、激勵的方式

由學生總結雕刻一件完整的蘿蔔作品的一般步驟方法,爲學生的.探索研究學習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探究學習,從而達到會學。因課時有限,學生完成的作品並不都是非常精細完美的,這時讓學生欣賞一些精美的高雅的玉雕、根雕藝術品,這本身便是一種無聲的激勵,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原來除了蘿蔔還可以用這些材料雕刻。教師再把本課學習遷移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課後繼續用生活中其他材料進行雕刻,美化生活。

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 篇4

製作意圖:孩子們一般認爲語言活動就是枯燥的講述,所以參與的情緒不高,針對這個現象,我們用提線指偶的新穎形式,增加幼兒與材料的互動交流,通過指偶空間位置的變化,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達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教育價值:

1、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加強幼兒互相協作的意識。

選用材料:廢舊紙盒、亮片紙、毛線、卡紙、紅色帆布、銀紙

製作方法:

1、用廢舊紙盒加上亮片紙做包裝裝飾,紙盒內糊一層銀紙;

2、“舞臺”上用毛線及各色亮紙加以裝飾;

3、在紙盒上部用紙刀裁一小窄邊;

4、將做好的指偶固定上細線,在線的另一端纏上紙卷,卡在小窄邊上;

適應年齡:5—6歲

地點:語言區

操作方法:幼兒通過提拉指偶,配合故事情節進行講述。提高生活中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瞭解元宵節的由來,感受元宵花燈多樣的美。

2、大膽討論製作花燈的方法並嘗試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在教室或走廊佈置出一塊區域用於幼兒懸掛製作好的花燈。

課件準備:“元宵習俗”組圖;《元宵節》動畫視頻;“花燈展”組圖;“花燈”手工組圖。

材料準備:塑料瓶、紙盒、剪刀、彩色筆、顏料、繩子、彩紙、皺紋紙、橡皮泥、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組圖請幼兒說一說元宵節的習俗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你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呢?

——一起來看看圖片上的人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吧。

二、播放視頻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有這麼多好玩又有趣的習俗,那你們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一起來看看視頻瞭解一下吧。

三、出示組圖引導幼兒欣賞花燈感受花燈的美

1、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造型”,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造型。

2、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色彩”,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色彩。

3、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圖案”,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圖案。

四、出示組圖發放材料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1、激發幼兒製作興趣。

2、出示手工組圖“花燈”,鼓勵幼兒大膽討論花燈的製作方法。

3、發放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自制花燈,教師巡迴指導。

4、引導幼兒從花燈的造型、圖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5、請幼兒將製作好的花燈佈置在環境中,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花燈,共賞花燈。

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掌握色彩基本知識,瞭解明度、純度的概念和純度漸變的調配方法。

2、過程與方法:要求學生通過色彩純度漸變的調配練習,學會色彩,掌握其繪製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分析色彩對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培養對色彩的漸變的興趣,體驗出純度漸變的藝術風格,提高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純度的概念,感受純度漸變的構成規律,練習掌握其繪製的方法。教學難點:探索純度漸變的規律,繪製豐富的純度漸變圖案。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做好學習準備。

二、導入新課:

1、師吟誦《論語》中的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2、我們都學過哪些色彩方面的知識?板出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複習鞏固已學知識。

三、講授新課:

1、師介紹純度、色相、明度合稱爲色彩三要素。

2、師吟誦唐代杜牧的“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3、在小組內交流自己對色彩的純度的理解,派代表進行彙報。

4、閱讀小知識,瞭解純度的概念。

5、師吟誦南朝劉勰的“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6、欣賞書中的畫家作品,感受色彩的純度在作品中的應用及其效果。

7、小組討論:

A、說說書中紅顏色和黃顏色的純度是如何變化的?

B、什麼是複色?

C、色彩的純度與調色時顏色的數量有什麼關係?

D、對比純度變化的作品,哪一幅純度高,哪一幅純度低?分別給人怎樣的美感?

E、使一種顏色的純度發生變化,有哪些方法?

四、藝術實踐:

用色彩純度的變化畫一幅畫,要正確調色、塗色,保持作品的乾淨、整潔。設計意圖:知道色彩三要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正確認識色彩的純度,體會純度所產生的畫面效果。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鼓勵學生多練、多看,重視合作學習。

1、學生藝術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滲透《弟子規》中的“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利用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五、課堂總結:分組展評優秀作品。

六、板書設計:

課題

高純度(加入灰色或其他色)→低純度

幼兒園大班美術繪畫的教案 篇6

一、教學重點

師生一起協作完成“集體大樹”的製作

二、教學難點

剪或撕“名字樹葉”的方法

三、課業類型

工藝製作

四、教具準備

剪刀、彩紙、“集體大樹”的範圖、教學課件

五、學具準備

剪刀、膠水、彩紙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集體大樹”的範圖,介紹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

1、提出問題:如何才能使這棵大樹變得完整?並且我們都能來到這個集體中?

2、結論:製作樹葉——寫上名字——貼在大樹上。

3、教師小結:這棵大樹代表我們的班集體:一年級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樹,只有我

們每位同學都來到這裏,成爲它的一員,這棵樹才能茁壯地成長。

(三)講授新課

1、教師出示外形和製作方法不同的兩片樹葉,樹葉上寫着老師的名字,老師做自我介紹。

2、教師展示其中一片對稱形樹葉

提出問題:如何製作出這種對稱形樹葉

3、教師總結並演示實驗結果:對摺——從開口處剪或撕樹葉的一半——展開成爲完整的葉子

(教師輔助演示)

4、提出問題:葉子是什麼形狀的?

5、出示課件:樹葉的常見形狀、顏色和特殊形狀、顏色

6、教師小結:大家一起動腦筋,用自己的方法來製作“名字樹葉”,看誰的樹葉最好、最漂亮。

教後記:

看誰塗得更好看

分析:

畫筆和色彩對兒童有着強烈的吸引力,自幼兒時期,他們就喜歡在隨意的塗抹中體味色彩對視覺的衝擊;體味創造的成就感;體味快樂;這種體味是審美的搖籃。在學習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認識色彩,注意統一糾正某些顏色的不規範名稱。本課在認識色彩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選擇畫筆,自由組織、塗色,以點、面、線、勸、刮等不同方法塗色,感覺不同的畫筆、不同的方法所帶給畫面的不同視覺感受,也使學生體會到色彩的搭配與組織的變化帶來的不同效果。並且學習敢於大膽組織畫面,爲今後的學習與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